心脏核磁共振增强造影检查是一种无创的心脏检查,可测定左心室功能指标、分析心肌结构以及计算心肌瘢痕面积,不受检查者经验和患者身体状态的限制。现有的核磁共振研究侧重于分析常用的检查参数,但并未关注这些参数与心肌梗死患者的预后联系。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接受急诊介入治疗后,心肌结构和功能的改变是否相关,对判断预后是否有意义,至今尚不明确。本研究将STEMI患者上述参数进行了大规模多中心研究,将这些参数对预后的影响进行分析。
方法:本研究纳入德国3个大型心脏治疗中心,STEMI并行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390例患者。患者在冠状动脉介入术后及心肌梗死后4个月接受了增强核磁共振扫描。测量LVEF、左心室收缩/舒张末期容积及心肌瘢痕占左心室面积的比例,随访36个月,分析上述数据和患者预后的关系。
结果:STEMI急诊介入治疗术后立即进行的心脏核磁共振显示平均LVEF为(51.1±12.0)%,心肌梗死瘢痕占左心室面积的(19.8±13.0)%。4个月随访核磁共振显示LVEF升高到(54.4±13.0)%(P<0.001),心肌瘢痕占左心室面积比例明显减小到(16.8±12.0)%(P<0.001)。功能(LVEF)和结构(瘢痕面积)的改变之间存在相关性(r=-0.416,P=0.004)。36个月的随访期内有8例患者死亡(2.1%)和15例患者(3.8%)因失代偿性左心衰竭入院治疗。随访期间发生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MACE)的患者在4个月LVEF没有明显的改善(0.9±13)%,心肌瘢痕也没有明显的缩小(-2.6±24)%。而没有发生MACE的患者LVEF增加了(8.0±18)%,心肌瘢痕缩小了(14.2±36)%。Kaplan-Meier生存分析也证实了STEMI后4个月心肌瘢痕持续大于4.76%和LVEF没有明显恢复的患者,3年内MACE的发生率较高。风险分析显示,STEMI后4个月的心肌瘢痕面积无明显减少是发生MACE的重要危险因素(HR=4.32,P=0.001),LVEF的改变(HR=0.63,P=0.377)和STEMI后CK的最高值(HR=1.29, P=0.029)都不是影响预后的重要因素。
讨论:STEMI患者急诊介入治疗后首日和4个月后进行核磁共振检查显示,LVEF改变和心肌瘢痕面积比例改变之间不存在明显的关联。STEMI后4个月LVEF没有明显改善,心肌瘢痕没有明显缩小的患者在3年内发生MACE的风险升高。其中心肌瘢痕面积无明显减小是增加MACE发生率的重要危险因素,直接影响STEMI患者的远期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