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中职语文课中要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教师应注重提高学生审美素质,引导学生去感悟美;培养学生美感,引导学生追求美;以美吸引人,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深挖文本蕴涵的美,升华学生的审美情趣。
【关键词】中职语文教学培养审美情趣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4)06B-0085-02
中职语文教学大纲指出: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要开拓学生的视野,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社会主义道德情感、健康的审美观和爱国主义精神。这充分肯定了审美教育在语文教学中的地位,也给广大语文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加强审美教育,以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来感染学生,从而培养学生感知美的能力,激发创造美的热情。蔡元培先生说过:“凡是学校所有的课程,都没有与美育无关的。”但在中职语文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去感悟语文教学中的美,如何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呢?结合多年的从教经历,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方面入手。
一、提高学生审美素质,引导学生去感悟美
首先,中职语文教师应注重提升学生的审美素质,使学生具有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平时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通过一句话、一个问候、一个眼神、一个动作来引导学生、教育学生,使学生潜移默化发现教师身上的美并去模仿,从而调动学生审美与学习情趣。
其次,中职语文教师应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健全的人格,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与道德品质。因为审美教育与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是分不开的,对于促进良好道德养成也是必不可少的。教师在授课前用三分钟时间让学生叙述自己所见所闻并进行礼仪训练,如礼貌用语、站姿等,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同时也可以引导学生感受礼仪中蕴涵的美。
最后,语文是一门应用广泛的课程,语文教师应在平时教学中引导学生通过词语积累、写作、背诵、阅读、鉴赏等来感受语文教学的艺术性和趣味性,充分调动中职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在极大的乐趣中既获得理论文化知识,又得到艺术欣赏和审美愉悦。
二、培养学生美感,引导学生追求美
中职语文教学蕴涵许多美的因素、美的形态、美的情趣,不同文学体裁展示不同艺术魅力。但在现实中,即使很多教材都已充分展示了美的因素,能令人在视觉上就能得到美的感受,但对绝大部分知识层次较低、能力不强的中职学生来说,他们仍缺少发现美的能力,对呈现在眼前的美往往缺乏细心观察和体味。
中职语文教师要善于观察、分析学生,了解他们的成长经历,关注他们的学习心理,用自己工作和生活上的经历、广博的知识,逐步激发学生的爱美之心。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语文教师要善于并正确引导学生从课文中感受真善美的存在,让他们懂得美是客观存在的,要在文中的字里行间感受诗情画意,在文字寄寓中感悟深刻思想,使学生运用思辨的眼睛和思维去领悟和鉴别书中展示的知识和隐喻的美。例如,在教授《荷塘月色》时,语文教师可以通过文中精美的语言,如“叶子出水很高,象亭亭的舞女的裙。”“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树缝里也漏着一两点路灯的光,无精打彩的,是渴睡人的眼”等语句,引导学生慢慢地朗读、细细地品味,去体会作者内心的“淡淡的喜悦”和“淡淡的哀愁”,从而感受出文中所蕴涵的诗意美和感情美,这样学生对美的追求自然而然就产生了。
三、以美吸引人,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
中职语文教学在传授知识同时,应通过典型人物和典型事件让学生来辨别真与假、美与丑、善与恶,从而把现象和本质区别进一步认识清楚,热情讴歌真善美,坚决抵制假丑恶,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价值观。例如,要理解《雷雨》中周朴园这一人物形象的伪善狡猾冷酷性格,需要通过人物心理活动变化、语言行为具体表现,乃至人物前后矛盾语言及行动表现,才能把这一伪君子卑劣丑陋灵魂具体剖析,并通过把人物所处社会环境现实进行深刻揭露,从而深刻理解人物形象和写作社会意义。这样,才能真正鉴别真善美与假丑恶。
在诗歌欣赏中要让学生体会语言美音韵美节奏美,通过诗歌艺术意象把握深刻艺术内涵。例如,《致橡树》既可以说是歌颂男女平等爱情观,又可以说是一种对人生价值互相依存共同进取精神的讴歌,以木棉对橡树内心独白来展示,而诗歌运用恰当比喻、对偶等修辞,文笔流畅清丽,诗意浓郁,让人感受到一种独立的人格,歌颂伟大女性自尊自立的人生,催人奋进,激人进取,焕发学生激情,在美中感悟生命的真谛,体悟人生哲理。
四、深挖文本蕴涵的美,升华学生的审美情趣
在中职语文课本中,有不少古今中外的名家名篇。这些语言艺术的瑰宝,是人类文明发展史上留传下来的珍贵的精神财富,给人以无穷的智慧。一部中职语文教材,往往包含小说、诗词、戏剧、散文等,它们无不蕴涵着作者巧妙的构思、精湛的技艺,字里行间所展示的内容可以给学生以美的感受和启迪,学生可以尽力发掘美,尽情欣赏美、享受美。中职语文教师在课堂上应该是向导,引导学生去领略无限风光,感受它们所蕴涵的美。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通过分析、讨论,调动学生的形象思维去想象、体味、感受,把握作品丰富的内涵和高远的立意,把学生引入绝妙的佳境之中,点燃他们感受美的欲望,从而达到培养学生审美情趣的目的。例如,教授《天山景物记》时,教师可通过详(下转第92页)(上接第85页)细简介文章的精辟内容,引领学生去领略我国西北边疆天山的壮美雄奇,感受大自然的纯净美好;讲授《沁园春·长沙》时,可引导学生反复诵读其中优美的诗句如“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使他们领略绚丽多彩的湘江秋景图;讲授《故都的秋》时,可精选一些优美、精辟的语句,如“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江南,秋当然也是有的;但草木凋得慢,空气来得润,天的颜色显得淡”等,引领学生反复诵读,读出韵味,读出感情,读出思想,领悟文本中的思想感情之美,达到以情感人的目的,使学生在真挚高尚的审美情感中得到陶冶,带着一种审美情感自觉地进入审美天地。
语文课堂教学有了美,课堂才充满情趣,才会有活力。面对职业教育不断向前发展和人才培养的不断深入改革,以及多层次、参差不齐的中职学生,中职语文教师应该不断钻研业务,提高思想认识,广泛接触社会,吸取各方知识,树立科学民主的教风,引导学生去发现美、欣赏美、创造美,让学生在课堂里、生活中充分发挥想象的翅膀,获得美的享受,从而不断提高他们的审美情趣。
【参考文献】
[1]蔡元培选集[M].北京:中华书局,1959
[2]刘叔成,夏之放,等.美学基本原理[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
[3]宗白华.美学散步[M].上海:上海从出版社,1981
[4]朱光潜.无言之美[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责编卢海)
【关键词】中职语文教学培养审美情趣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4)06B-0085-02
中职语文教学大纲指出: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要开拓学生的视野,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社会主义道德情感、健康的审美观和爱国主义精神。这充分肯定了审美教育在语文教学中的地位,也给广大语文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加强审美教育,以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来感染学生,从而培养学生感知美的能力,激发创造美的热情。蔡元培先生说过:“凡是学校所有的课程,都没有与美育无关的。”但在中职语文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去感悟语文教学中的美,如何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呢?结合多年的从教经历,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方面入手。
一、提高学生审美素质,引导学生去感悟美
首先,中职语文教师应注重提升学生的审美素质,使学生具有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平时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通过一句话、一个问候、一个眼神、一个动作来引导学生、教育学生,使学生潜移默化发现教师身上的美并去模仿,从而调动学生审美与学习情趣。
其次,中职语文教师应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健全的人格,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与道德品质。因为审美教育与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是分不开的,对于促进良好道德养成也是必不可少的。教师在授课前用三分钟时间让学生叙述自己所见所闻并进行礼仪训练,如礼貌用语、站姿等,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同时也可以引导学生感受礼仪中蕴涵的美。
最后,语文是一门应用广泛的课程,语文教师应在平时教学中引导学生通过词语积累、写作、背诵、阅读、鉴赏等来感受语文教学的艺术性和趣味性,充分调动中职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在极大的乐趣中既获得理论文化知识,又得到艺术欣赏和审美愉悦。
二、培养学生美感,引导学生追求美
中职语文教学蕴涵许多美的因素、美的形态、美的情趣,不同文学体裁展示不同艺术魅力。但在现实中,即使很多教材都已充分展示了美的因素,能令人在视觉上就能得到美的感受,但对绝大部分知识层次较低、能力不强的中职学生来说,他们仍缺少发现美的能力,对呈现在眼前的美往往缺乏细心观察和体味。
中职语文教师要善于观察、分析学生,了解他们的成长经历,关注他们的学习心理,用自己工作和生活上的经历、广博的知识,逐步激发学生的爱美之心。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语文教师要善于并正确引导学生从课文中感受真善美的存在,让他们懂得美是客观存在的,要在文中的字里行间感受诗情画意,在文字寄寓中感悟深刻思想,使学生运用思辨的眼睛和思维去领悟和鉴别书中展示的知识和隐喻的美。例如,在教授《荷塘月色》时,语文教师可以通过文中精美的语言,如“叶子出水很高,象亭亭的舞女的裙。”“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树缝里也漏着一两点路灯的光,无精打彩的,是渴睡人的眼”等语句,引导学生慢慢地朗读、细细地品味,去体会作者内心的“淡淡的喜悦”和“淡淡的哀愁”,从而感受出文中所蕴涵的诗意美和感情美,这样学生对美的追求自然而然就产生了。
三、以美吸引人,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
中职语文教学在传授知识同时,应通过典型人物和典型事件让学生来辨别真与假、美与丑、善与恶,从而把现象和本质区别进一步认识清楚,热情讴歌真善美,坚决抵制假丑恶,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价值观。例如,要理解《雷雨》中周朴园这一人物形象的伪善狡猾冷酷性格,需要通过人物心理活动变化、语言行为具体表现,乃至人物前后矛盾语言及行动表现,才能把这一伪君子卑劣丑陋灵魂具体剖析,并通过把人物所处社会环境现实进行深刻揭露,从而深刻理解人物形象和写作社会意义。这样,才能真正鉴别真善美与假丑恶。
在诗歌欣赏中要让学生体会语言美音韵美节奏美,通过诗歌艺术意象把握深刻艺术内涵。例如,《致橡树》既可以说是歌颂男女平等爱情观,又可以说是一种对人生价值互相依存共同进取精神的讴歌,以木棉对橡树内心独白来展示,而诗歌运用恰当比喻、对偶等修辞,文笔流畅清丽,诗意浓郁,让人感受到一种独立的人格,歌颂伟大女性自尊自立的人生,催人奋进,激人进取,焕发学生激情,在美中感悟生命的真谛,体悟人生哲理。
四、深挖文本蕴涵的美,升华学生的审美情趣
在中职语文课本中,有不少古今中外的名家名篇。这些语言艺术的瑰宝,是人类文明发展史上留传下来的珍贵的精神财富,给人以无穷的智慧。一部中职语文教材,往往包含小说、诗词、戏剧、散文等,它们无不蕴涵着作者巧妙的构思、精湛的技艺,字里行间所展示的内容可以给学生以美的感受和启迪,学生可以尽力发掘美,尽情欣赏美、享受美。中职语文教师在课堂上应该是向导,引导学生去领略无限风光,感受它们所蕴涵的美。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通过分析、讨论,调动学生的形象思维去想象、体味、感受,把握作品丰富的内涵和高远的立意,把学生引入绝妙的佳境之中,点燃他们感受美的欲望,从而达到培养学生审美情趣的目的。例如,教授《天山景物记》时,教师可通过详(下转第92页)(上接第85页)细简介文章的精辟内容,引领学生去领略我国西北边疆天山的壮美雄奇,感受大自然的纯净美好;讲授《沁园春·长沙》时,可引导学生反复诵读其中优美的诗句如“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使他们领略绚丽多彩的湘江秋景图;讲授《故都的秋》时,可精选一些优美、精辟的语句,如“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江南,秋当然也是有的;但草木凋得慢,空气来得润,天的颜色显得淡”等,引领学生反复诵读,读出韵味,读出感情,读出思想,领悟文本中的思想感情之美,达到以情感人的目的,使学生在真挚高尚的审美情感中得到陶冶,带着一种审美情感自觉地进入审美天地。
语文课堂教学有了美,课堂才充满情趣,才会有活力。面对职业教育不断向前发展和人才培养的不断深入改革,以及多层次、参差不齐的中职学生,中职语文教师应该不断钻研业务,提高思想认识,广泛接触社会,吸取各方知识,树立科学民主的教风,引导学生去发现美、欣赏美、创造美,让学生在课堂里、生活中充分发挥想象的翅膀,获得美的享受,从而不断提高他们的审美情趣。
【参考文献】
[1]蔡元培选集[M].北京:中华书局,1959
[2]刘叔成,夏之放,等.美学基本原理[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
[3]宗白华.美学散步[M].上海:上海从出版社,1981
[4]朱光潜.无言之美[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责编卢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