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语文教学需要生活化,阅读教学需要生活化。在语文教学中,我们要利用生活资源,让语文与生活沟通。
关键词:小学语文;生活化教学方法;生活资源
陶行知曾经说过“生活即教育”。可见,生活是最好的、最有意义的教学手段。在语文课程标准的指导下,我们可以充分营造生活氛围,创设生活情境,以课内阅读为起点,利用生活资源,在师生生活化活动中,整合文本世界与生活世界,让阅读教学与生活相沟通。那么,如何进行生活化阅读教学呢?
一、演绎生活情景,体验生活
每一篇课文都是用语言文字来记录一定的生活信息。学生是用色彩、形象、声音来思维、感悟语言文字的。我们可以引领学生在头脑中把语言文字还原成客观事物,再用生动的生活情景来演绎文本,以直接理解词语,更深入地理解内容,体验隐含于情景之中的丰富意蕴。这就赋予了文本以生命活力。教师可以把课文编排成课本剧,让学生演一演,通过饰演,再现场景,从而加学生深对课文的感悟。
如《慈母情深》重点句“我穿过一排排缝纫机,走到那个角落,看见一个极其瘦弱的脊背弯曲着,头和缝纫机挨得很近。”的导读,教师设置了三个层次的品读:第一层次——学生自由品读后谈感受;第二层次——学生想象母亲的背是一个怎样的背,并带着想象读句子;第三层次——学生演绎生活情景,体验生活,把课桌当做缝纫机,弯曲着背脊,身子往前倾,头和缝纫机挨得近一点儿,手扶着桌面,眼睛盯着桌子上的一个点,再踩动双脚踏缝纫机一分钟,学生在演绎中感受那种腰酸背痛、头昏目眩,感受母亲的劳累与艰辛。最后教师引读划线句子:昨天的母亲这样工作着,明天的母亲又将这样工作着;春天的母亲这样工作着,秋天的母亲依然这样工作着;母亲就是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工作着。通过想象、演绎母亲工作场景,学生如临其境,感受到母亲的工作是那么乏味。
这样的演绎,是让学生用表演的方式将课文中用语言描述的动作化为形象的身姿活动,既重视直接经验,又重视亲身体验,提高了学生对课文的深入理解程度,更提高了学生的语文素养。
二、回忆生活情节,描绘生活
客观上我们的阅读教材反映的内容与学生生活总有一定的联系,我们首先要唤醒学生的有关生活经验,链接学生与教材之间的联系,打通阅读与学生生活的通道,让学生的心灵与教材产生共鸣,然后进入那个充满生活灵性的阅读教学殿堂。教学中,教师可以适时地创设或生成一些类似情境,引导学生进行语言实践。
如《葡萄沟》一课的教学,师生共同研读文本后,教师可以设计仿写的练习:临海素有“江南桔乡”的美誉——“无核蜜橘之乡”。家乡的蜜桔以“天下一奇,吃桔带皮”而闻名中外。请你模仿课文的写法,以家乡小主人的身份来向大家作介绍。学生聊起蜜桔,心中油然而生自豪感。可是对蜜桔的生长过程又熟视无睹、知之甚少。教师在教学中,运用课件演示桔树开花、结果、丰收的过程,激起学生头脑中已有的表象,帮助学生回忆生活,学生迅速将单调的仿说变成“角色演说”,进入了家乡小主人的角色。这既学习感悟文本语言特色,又潜移默化地进行了热爱家乡的思想熏陶;既培养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又丰富了学生的情感体验。
三、链接课外阅读,走进生活
一堂课的终结,往往是另一个学习活动的开始。一节课结束后,学生往往意犹未尽,亲近教师,交流着阅读的乐趣。显然,文本需要拓展,需要延伸,需要教师顺势将阅读活动推向更高远的巅峰。在布置作业时,教师可以布置课外阅读的作业,推荐与文本有关的课外阅读资料,作为语文课堂教学的延伸和补充,让阅读走进学生的生活。
如学习了《找春天》,教师可以向学生推荐描写春天的经典诗文进行课外诵读;学习了《怀念母亲》,教师可以推荐季羡林的作品《赋得永久的悔》《寸草心——我的母亲》;学习了《难忘的泼水节》,教师可以设计课后实践:继续查找、搜集周总理的图片、故事,进一步了解我国的民族节日和民间习俗,开个小小介绍会。
教师可以依据不同教材推荐不同的课外读物,可以是与文本同一主题的群文阅读,可以是同一人物的生平故事阅读,还可以是同一作者的其他作品的阅读欣赏。课文为一层,引申、延伸为一层,两层紧密结合,围绕“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这一主题开展拓展性阅读,让学生阅读更新、更活的大教材。在拓展性阅读中,不断扩大学生的精神空间,不断增强学生的语言领悟能力,不断培养学生的思辩能力。
总之,在教学中,我们要让阅读教学与生活接轨,努力调动学生在生活中的所见所闻、所感所悟。教师如果能很和谐地把生活融入到阅读教学中去,学生在回忆生活、模拟生活与感受生活中经历并体验着生活化的文本,学会了用语文的方式去体验生活,那就真正达到了语文教学的高境界。
参考文献:
[1]刘云生.在文本与生活对处感悟[J].小学语文教师,2008(10).
[2]李秀香.课文内容与生活融合的尝试[J].小学语文教学,2008(10).
[3]何花.“科学认读”对语文课堂的颠覆[J].语文教学通讯,2008(12).
关键词:小学语文;生活化教学方法;生活资源
陶行知曾经说过“生活即教育”。可见,生活是最好的、最有意义的教学手段。在语文课程标准的指导下,我们可以充分营造生活氛围,创设生活情境,以课内阅读为起点,利用生活资源,在师生生活化活动中,整合文本世界与生活世界,让阅读教学与生活相沟通。那么,如何进行生活化阅读教学呢?
一、演绎生活情景,体验生活
每一篇课文都是用语言文字来记录一定的生活信息。学生是用色彩、形象、声音来思维、感悟语言文字的。我们可以引领学生在头脑中把语言文字还原成客观事物,再用生动的生活情景来演绎文本,以直接理解词语,更深入地理解内容,体验隐含于情景之中的丰富意蕴。这就赋予了文本以生命活力。教师可以把课文编排成课本剧,让学生演一演,通过饰演,再现场景,从而加学生深对课文的感悟。
如《慈母情深》重点句“我穿过一排排缝纫机,走到那个角落,看见一个极其瘦弱的脊背弯曲着,头和缝纫机挨得很近。”的导读,教师设置了三个层次的品读:第一层次——学生自由品读后谈感受;第二层次——学生想象母亲的背是一个怎样的背,并带着想象读句子;第三层次——学生演绎生活情景,体验生活,把课桌当做缝纫机,弯曲着背脊,身子往前倾,头和缝纫机挨得近一点儿,手扶着桌面,眼睛盯着桌子上的一个点,再踩动双脚踏缝纫机一分钟,学生在演绎中感受那种腰酸背痛、头昏目眩,感受母亲的劳累与艰辛。最后教师引读划线句子:昨天的母亲这样工作着,明天的母亲又将这样工作着;春天的母亲这样工作着,秋天的母亲依然这样工作着;母亲就是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工作着。通过想象、演绎母亲工作场景,学生如临其境,感受到母亲的工作是那么乏味。
这样的演绎,是让学生用表演的方式将课文中用语言描述的动作化为形象的身姿活动,既重视直接经验,又重视亲身体验,提高了学生对课文的深入理解程度,更提高了学生的语文素养。
二、回忆生活情节,描绘生活
客观上我们的阅读教材反映的内容与学生生活总有一定的联系,我们首先要唤醒学生的有关生活经验,链接学生与教材之间的联系,打通阅读与学生生活的通道,让学生的心灵与教材产生共鸣,然后进入那个充满生活灵性的阅读教学殿堂。教学中,教师可以适时地创设或生成一些类似情境,引导学生进行语言实践。
如《葡萄沟》一课的教学,师生共同研读文本后,教师可以设计仿写的练习:临海素有“江南桔乡”的美誉——“无核蜜橘之乡”。家乡的蜜桔以“天下一奇,吃桔带皮”而闻名中外。请你模仿课文的写法,以家乡小主人的身份来向大家作介绍。学生聊起蜜桔,心中油然而生自豪感。可是对蜜桔的生长过程又熟视无睹、知之甚少。教师在教学中,运用课件演示桔树开花、结果、丰收的过程,激起学生头脑中已有的表象,帮助学生回忆生活,学生迅速将单调的仿说变成“角色演说”,进入了家乡小主人的角色。这既学习感悟文本语言特色,又潜移默化地进行了热爱家乡的思想熏陶;既培养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又丰富了学生的情感体验。
三、链接课外阅读,走进生活
一堂课的终结,往往是另一个学习活动的开始。一节课结束后,学生往往意犹未尽,亲近教师,交流着阅读的乐趣。显然,文本需要拓展,需要延伸,需要教师顺势将阅读活动推向更高远的巅峰。在布置作业时,教师可以布置课外阅读的作业,推荐与文本有关的课外阅读资料,作为语文课堂教学的延伸和补充,让阅读走进学生的生活。
如学习了《找春天》,教师可以向学生推荐描写春天的经典诗文进行课外诵读;学习了《怀念母亲》,教师可以推荐季羡林的作品《赋得永久的悔》《寸草心——我的母亲》;学习了《难忘的泼水节》,教师可以设计课后实践:继续查找、搜集周总理的图片、故事,进一步了解我国的民族节日和民间习俗,开个小小介绍会。
教师可以依据不同教材推荐不同的课外读物,可以是与文本同一主题的群文阅读,可以是同一人物的生平故事阅读,还可以是同一作者的其他作品的阅读欣赏。课文为一层,引申、延伸为一层,两层紧密结合,围绕“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这一主题开展拓展性阅读,让学生阅读更新、更活的大教材。在拓展性阅读中,不断扩大学生的精神空间,不断增强学生的语言领悟能力,不断培养学生的思辩能力。
总之,在教学中,我们要让阅读教学与生活接轨,努力调动学生在生活中的所见所闻、所感所悟。教师如果能很和谐地把生活融入到阅读教学中去,学生在回忆生活、模拟生活与感受生活中经历并体验着生活化的文本,学会了用语文的方式去体验生活,那就真正达到了语文教学的高境界。
参考文献:
[1]刘云生.在文本与生活对处感悟[J].小学语文教师,2008(10).
[2]李秀香.课文内容与生活融合的尝试[J].小学语文教学,2008(10).
[3]何花.“科学认读”对语文课堂的颠覆[J].语文教学通讯,200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