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重知识和技能的传授。轻人文素养的培养
细节1:在周一的八年级公开课《频数与频率》上。老师这样导人:上周五布置同学们调查我们班级同学上周末活动情况,并将所得数据用频数分布表表示出来,同学们……运动、看电视、看书写作业、外出游玩等。取得很多成果。老师对同学们的成果进行了整合,现在请班长主持、分组汇报各自的成果……
反思:本节课带有很强的课改探讨色彩,课件做得相当精美,“成果”着实丰富,师生互动、生生互动都很自如,尤其是上台汇报的几名学生落落大方。给听课的老师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然而,课后我们了解到“本周”正是月考时间,学生都忙于复习,而且这样丰富的活动是有点不切合实际的。类似这样为了“提升”公开课的轰动效果而情感失真的教学实例举不胜举,更有甚者,一些教师为了“上好”公开课,“公开”要求学生配合其“表演”。站在讲台上。我们面对的不仅仅是听课的老师。更有我们的学生。公开课的一次次表演以及平常课堂上也许是不经意的不真实,都有可能使学生对教师的诚信、对教育的诚信甚至对社会的诚信产生怀疑。
二、重活动形式的展现,轻智慧生成的有效探究
细节2:在一节七年级公开课《合并同类项》上,师生就同类项的有关概念进行着“精彩”的互动:“同类项定义”“条件”“合并法则”一个个问题连珠提出,从一排首名学生开始。一个接一个地依次回答,学生没有选择的空间,也无思考的时间。一个接着一个照念课文内容。
反思: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主导。善于调动学生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体。使教师与学生成为教学互动的统一主体,这是教学活动的至高境界。那么。教师调动学生参与的关键在哪里?答案是:问题。亚里士多德说:“思维是从惊讶和问题开始的。”而孔子说:“弗思何以行,弗思何以得。”可见,教师要充分研究学生认知的背景,研究教材,研究课程资源,找准契机。通过提出有效问题,营造一种充满诱惑的问题情境,使学生乐学、乐动、乐于探究,促使教学成为智慧生成的“情感场”。然而,本例中师生频频“互动”,却无亮点,课堂上只见教师的激情和活动。而无学生的热情和主动;只有教师问学生答的“仪式”。而无师生真情投人,倾情互动。关键就在于教师没有很好地把握住新课改所要解决的根本问题——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所提问题并无思考性。难以激起学生的探究欲望;问答“规则”决定了学生没有思考和探究的时空,更没有选择回答与不回答的自由。成功的课堂教学往往是以问题情境为支柱。让问题和探究贯穿教学的流程。让学生执“疑难”进课堂。带着新“问题”出教室。
三、重教材内容的组合。轻学生生活体悟的“化合”
细节3:一次评优课活动,几位教师先后上七年级《认识事件的可能性》一课时,竞无一人利用学生身边的生活常识来组织教学。尽管老师们设计了不少互动方案、动用了多种教学手段,然而“毫无体悟”的学生在茫然中与教师“互动”,让课堂显得逼仄、沉闷。课后,有老师感叹:这节课不好上。
反思:皮亚杰的知识建构理论指出。学生是在自己生活经验的基础上。在主动的活动中建构自己的知识。也就是说走进教室的学生并不是一无所知的。而是在日常生活、学习和交往活动中已经逐步形成了自己一定的经验和观点。新课程认为,教育是发生在师生之间的真实生活世界中的社会活动,课程教学应该在学生的生活世界中关注教育意义的建构,在现实生活中关注师生之间的对话与理解。数学学科本就植根于生活,回归生活是新课改中数学学科追求的目标。也应该是数学学科的重要特色。新课程背景下的数学教学应该追求并实现教育本身具有的生活意义,追求对学生生活和生长过程的指向性,实现教学与学生原有经验、生活体悟的“化合”,帮助学生体验、反思、享受生活并提升和完善生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值得注意的另一种现象是,一些教师在课改实践中虽然意识到对课程资源的挖掘,重视联系生活、贴近实际。但往往对生活情境展示的形式考虑得多,对生活现象和事例引入得多,而在情境内容的选择、加工和改造上不够深入。不善于在种种生活情境中提炼主题,构建教育内容。从而削弱了生活素材的启发、教育和价值引领功能。因此我们还应树立这样的观念:教学联系生活并不是目的,目的在于超越生活,促进学生的发展。也就是说新课程倡导回归生活,强调的是对生活世界的提升与超越,而不是消极地适应生活和媚俗地迎合生活。
四、有民主平等的理念。无用心呵护的细节
细节4:在八年级《三角形的中位线》课上,师生有这样一个互动过程:教师讲完新课内容后叫学生做练习(要求两名学生板书)。
板书的两名学生巾,学生A的结论基本正确,但证明的方法很复杂与老师的预设不一致,学生B的证明方法更为复杂,由于时问关系只完成了一半。老师在对学生A作了一定的评价和讲解后,即将其成果擦去,写上了自己的预设结论,而对学生B的成果只说了“B同学的证明思路过于繁杂,我们在这里由于时间关系则不予以点评了”而一句带过。未加其他评价。
反思:师生关系是学校环境中最基本的人际关系。对学生心理素养、思想品质和社会能力的形成。对老师工作的心情与成败得失,对实现预期的教学过程和教学效果等有着很大的影响。新课程追求的目标是形成民主平等、情感交融、互动合作、共同发展的新型师生关系,把学生看作是具有发展潜能的人和具有独立个性的人,是学习活动的主人。它要求教师转变教育观念,变“传道解惑”为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和促进者,变“权威型”的师生关系为“伙伴型”“合作型”的师生关系,利用融洽的师生关系与和谐的心理氛围来促进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
本例中,老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态度亲和,方式民主,课堂氛围比较融洽。然而,因为要板书美观(课后交流时老师如是说),随手擦去学生A的成果就显得对学生缺少一种细节上的尊重和宽容,也让不少学生感到茫然。而对学生B的劳动不加评价则很容易挫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创新精神。也容易打击学生参与教学互动的热情。切莫以为这样的教学细节“无伤大雅”,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正是靠这一个个教学细节“衔接”而成。
细节1:在周一的八年级公开课《频数与频率》上。老师这样导人:上周五布置同学们调查我们班级同学上周末活动情况,并将所得数据用频数分布表表示出来,同学们……运动、看电视、看书写作业、外出游玩等。取得很多成果。老师对同学们的成果进行了整合,现在请班长主持、分组汇报各自的成果……
反思:本节课带有很强的课改探讨色彩,课件做得相当精美,“成果”着实丰富,师生互动、生生互动都很自如,尤其是上台汇报的几名学生落落大方。给听课的老师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然而,课后我们了解到“本周”正是月考时间,学生都忙于复习,而且这样丰富的活动是有点不切合实际的。类似这样为了“提升”公开课的轰动效果而情感失真的教学实例举不胜举,更有甚者,一些教师为了“上好”公开课,“公开”要求学生配合其“表演”。站在讲台上。我们面对的不仅仅是听课的老师。更有我们的学生。公开课的一次次表演以及平常课堂上也许是不经意的不真实,都有可能使学生对教师的诚信、对教育的诚信甚至对社会的诚信产生怀疑。
二、重活动形式的展现,轻智慧生成的有效探究
细节2:在一节七年级公开课《合并同类项》上,师生就同类项的有关概念进行着“精彩”的互动:“同类项定义”“条件”“合并法则”一个个问题连珠提出,从一排首名学生开始。一个接一个地依次回答,学生没有选择的空间,也无思考的时间。一个接着一个照念课文内容。
反思: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主导。善于调动学生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体。使教师与学生成为教学互动的统一主体,这是教学活动的至高境界。那么。教师调动学生参与的关键在哪里?答案是:问题。亚里士多德说:“思维是从惊讶和问题开始的。”而孔子说:“弗思何以行,弗思何以得。”可见,教师要充分研究学生认知的背景,研究教材,研究课程资源,找准契机。通过提出有效问题,营造一种充满诱惑的问题情境,使学生乐学、乐动、乐于探究,促使教学成为智慧生成的“情感场”。然而,本例中师生频频“互动”,却无亮点,课堂上只见教师的激情和活动。而无学生的热情和主动;只有教师问学生答的“仪式”。而无师生真情投人,倾情互动。关键就在于教师没有很好地把握住新课改所要解决的根本问题——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所提问题并无思考性。难以激起学生的探究欲望;问答“规则”决定了学生没有思考和探究的时空,更没有选择回答与不回答的自由。成功的课堂教学往往是以问题情境为支柱。让问题和探究贯穿教学的流程。让学生执“疑难”进课堂。带着新“问题”出教室。
三、重教材内容的组合。轻学生生活体悟的“化合”
细节3:一次评优课活动,几位教师先后上七年级《认识事件的可能性》一课时,竞无一人利用学生身边的生活常识来组织教学。尽管老师们设计了不少互动方案、动用了多种教学手段,然而“毫无体悟”的学生在茫然中与教师“互动”,让课堂显得逼仄、沉闷。课后,有老师感叹:这节课不好上。
反思:皮亚杰的知识建构理论指出。学生是在自己生活经验的基础上。在主动的活动中建构自己的知识。也就是说走进教室的学生并不是一无所知的。而是在日常生活、学习和交往活动中已经逐步形成了自己一定的经验和观点。新课程认为,教育是发生在师生之间的真实生活世界中的社会活动,课程教学应该在学生的生活世界中关注教育意义的建构,在现实生活中关注师生之间的对话与理解。数学学科本就植根于生活,回归生活是新课改中数学学科追求的目标。也应该是数学学科的重要特色。新课程背景下的数学教学应该追求并实现教育本身具有的生活意义,追求对学生生活和生长过程的指向性,实现教学与学生原有经验、生活体悟的“化合”,帮助学生体验、反思、享受生活并提升和完善生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值得注意的另一种现象是,一些教师在课改实践中虽然意识到对课程资源的挖掘,重视联系生活、贴近实际。但往往对生活情境展示的形式考虑得多,对生活现象和事例引入得多,而在情境内容的选择、加工和改造上不够深入。不善于在种种生活情境中提炼主题,构建教育内容。从而削弱了生活素材的启发、教育和价值引领功能。因此我们还应树立这样的观念:教学联系生活并不是目的,目的在于超越生活,促进学生的发展。也就是说新课程倡导回归生活,强调的是对生活世界的提升与超越,而不是消极地适应生活和媚俗地迎合生活。
四、有民主平等的理念。无用心呵护的细节
细节4:在八年级《三角形的中位线》课上,师生有这样一个互动过程:教师讲完新课内容后叫学生做练习(要求两名学生板书)。
板书的两名学生巾,学生A的结论基本正确,但证明的方法很复杂与老师的预设不一致,学生B的证明方法更为复杂,由于时问关系只完成了一半。老师在对学生A作了一定的评价和讲解后,即将其成果擦去,写上了自己的预设结论,而对学生B的成果只说了“B同学的证明思路过于繁杂,我们在这里由于时间关系则不予以点评了”而一句带过。未加其他评价。
反思:师生关系是学校环境中最基本的人际关系。对学生心理素养、思想品质和社会能力的形成。对老师工作的心情与成败得失,对实现预期的教学过程和教学效果等有着很大的影响。新课程追求的目标是形成民主平等、情感交融、互动合作、共同发展的新型师生关系,把学生看作是具有发展潜能的人和具有独立个性的人,是学习活动的主人。它要求教师转变教育观念,变“传道解惑”为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和促进者,变“权威型”的师生关系为“伙伴型”“合作型”的师生关系,利用融洽的师生关系与和谐的心理氛围来促进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
本例中,老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态度亲和,方式民主,课堂氛围比较融洽。然而,因为要板书美观(课后交流时老师如是说),随手擦去学生A的成果就显得对学生缺少一种细节上的尊重和宽容,也让不少学生感到茫然。而对学生B的劳动不加评价则很容易挫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创新精神。也容易打击学生参与教学互动的热情。切莫以为这样的教学细节“无伤大雅”,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正是靠这一个个教学细节“衔接”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