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代会之后的殷硕更加成熟,她说要以耄耋之年依然来参会、依然奋战在舞蹈事业里的贾作光等老一辈舞蹈艺术家为榜样,像他们那样热爱舞蹈终生,为舞蹈奉献终生。
殷硕出生于浙江一个舞蹈世家,她的父母、舅舅、表姐都从事舞蹈工作。11岁那年,她考入浙江省艺术职业学校,开始了专业舞蹈训练,之后考入北京舞蹈学院,专攻古典舞。20岁时,她因第四届CCTV舞蹈大赛的独舞《家·梅表姐》而在圈内小有名气。2008年,她因在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成功表演独舞《丝路》而一举成名、一飞冲天。如今,正值妙龄的她已是东方歌舞团的著名青年舞蹈演员。今年9月,由她领衔主演的国家大剧院首部原创舞剧《马可·波罗》已进行了第二轮演出,演出效果火爆,观众反响热烈,而她这位美丽高贵的“公主”也流下了激动的泪水。
奥运独舞一飞冲天
2008年8月8日晚8点,世界万众聚焦中国北京,第29届奥运会开幕式。当晚,杭州女孩殷硕身披翠绿色飘逸舞衣,甩动四米长的绿色长绸,立于白色画卷之上,向世界演绎敦煌壁画上举世闻名的“飞天舞”。“我的任务是《丝路》节目中的独舞,演绎敦煌壁画中温婉的东方女子,脚下是一张很厚的白纸,代表着丝绸之路上的敦煌风情。”
开幕式结束后,殷硕精湛的独舞给观众留下了深刻印象,两分钟的表演让观众给她贴上了“奥运舞者”的标签。随即,有人建立了“殷硕贴吧”和百度词条,网友开始搜索她的各种资料,从身高、酒窝到从艺经历,甚至一位同名同姓的影视演员资料也被误归入她的名下。由于殷硕在温州和杭州两地生活过,两城市的网友便互相争论,都认为殷硕应属于自己城市的骄傲。还有人放言,称她奥运会后身价暴涨,为此殷硕回答:“是涨了一点,但没有暴涨。奥运会以后的变化,没有大家想象的那么夸张。”
回想殷硕第一次进入奥运会文艺表演剧组导演们的视线,还是在2007年第四届CCTV舞蹈大赛上。在这次大赛上,年仅20岁的殷硕表演了独舞《家·梅表姐》,捧回了表演银奖,同时进入奥运会开幕式副导演张继刚的视线。2008年5月,张继刚将殷硕引荐给总导演张艺谋,后者看到她的第一感觉是--高。“你有1.72米?跟我一样高啊!”张艺谋边笑着拿手朝殷硕比划一下,边向张继刚表示对殷硕很满意,就这样,她顺利地通过了老谋子这一关,被选入开幕式表演阵容,但当时只是一个备用演员。
虽然只是备用演员,虽然《丝路》的“飞天舞”只有短短的两分多钟,但殷硕为此苦苦练习了3个多月。因为表演时要舞动的长绸很长很轻,很容易被风吹得缠在身上,她为此特意带着这条长达20多米的绸子跑到有风的广场上练习;为了适应演出时脚下卷轴转动的干扰,她特意来来回回地乘坐地铁、公交,只为体验晃动对身体的影响幅度;张艺谋导演要求,这段表演要努力表现出外表雍容华贵但内心安静如水的“飞天女神”形象,为此她搜集了大量敦煌壁画上飞天的图片进行揣摩,细细体味导演的意图。
不过,这时候的殷硕所做的一切都是为自己的备用角色,她甚至从没想过自己会真正走进鸟巢体育场。
2008年7月28日,北京奥运会开幕式进行了最后一次彩排,《丝路》独舞的A角演员刘岩在彩排中不幸从表演高台上意外失足,身负重伤。副导演张继刚紧急安排:7月30日到8月5日的三场预案模拟预演,独舞由殷硕和另一位备用演员轮流替A角上场。在8月5日的最后一次预演前,总导演张艺谋作出最后决定:“让殷硕顶上!”
即使时光已过去了三年多,看过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的观众仍然有很多对独舞《丝路》保有印象,特别是殷硕手中舞动的长绸,被观众誉为充满着神秘的美感。而奥运会同样是殷硕难以磨灭的记忆,她至今都记得当时发生的点点滴滴。她说:“长绸是表演中最大的难点。当时我戴的头饰有20多斤,绸子有20多米,脚下是纸,底盘还在移动。而张艺谋导演的要求是表演出宁静的感觉。我决心一定要做好,甚至每天走在街上都时刻琢磨怎么在摇晃的纸上跳出静的感觉。另外,在跳舞的时候,如果不知道绸子在舞动时的走向,有可能会缠住身体,也可能两边的绸子会绕在一起,在有风的情况下会更麻烦。幸好我对此都有准备。”
因此,即使开幕式当晚,站在画卷上被高高抬起的殷硕确实感觉到了不小的风,但由于事先那些充分的练习和准备,20多米的长绸还是被她舞得流畅飘逸,顺利圆满地完成了演出任务。为此比较严谨的殷硕笑言:“我是开幕式第二天才和父母一起观看了录像,感觉还行,不过跳舞的人看自己的舞蹈总会觉得有点别扭。”
奥运会开幕式之后,殷硕成为舞蹈界疾速飞升的新星。这位中国东方歌舞团的优秀青年演员,从此开始“马不停蹄”的职业生涯。她先后受邀参加了舞剧《大围屋》、《十里红妆--女儿梦》、《云水洛神》、《王昭君》等的排练和演出,均担纲女一号,同时受邀出演多个大型综艺晚会的独舞节目。回忆起奥运之后充满机遇的两年,殷硕称要非常感谢张艺谋导演,因为奥运改变了她的人生。
首演公主意外受伤
2010年,殷硕接到事业上另一个重要的机遇:国家大剧院首部原创舞剧《马可·波罗》中女主角——元朝公主的橄榄枝。
“《马可·波罗》是国家大剧院为三周年院庆着力打造的剧目,我能出演主角感觉非常幸运。”殷硕告诉记者,《马可·波罗》讲述了主人公从意大利不远万里来到元大都,在被中华文明折服的同时爱上了元朝公主。但在战争与和平的抉择中,他和公主选择放弃小爱,成就大爱,最终公主到波斯和亲。
作为一部厚积薄发的重磅之作,国家大剧院这部原创舞剧集结了当前国内外一线主创阵容。该剧由著名导演陈维亚担纲总编导,同时集合了编剧赵大鸣、作曲家张千一、舞美及服装总设计高广健、灯光设计弗拉基米尔·卢卡谢维奇等众多艺术家。并且,这部作品从创作思路上也并非对当年“游记”的复述,而是以中国人的方式,通过一个现代青年化身“马可·波罗”梦回古代中国的形式讲述故事,探寻、触摸绚烂多姿的中国文化与民族风貌。
“我们这部剧融合了欧洲西洋音乐、元代宫廷音乐、蒙古民族音乐、江南民间音乐四种音乐风格,还运用到多媒体舞台创意。在立意上,作品也力图传达出中华民族自古秉承的和平与和谐的美好主题。其中关于‘战’与‘和’的抉择成为全剧戏剧冲突的焦点,而成就大爱舍弃小爱的传奇故事也凸显其可贵的人文精神。”为了塑造好公主一角,提前详尽了解剧本背景、创作意图是殷硕的重要必修课,之后才是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在表演方面,技术并不是最重要的。”殷硕说,元朝历史上曾有一位阔阔真公主,在马可·波罗的护送下远嫁西亚的伊儿汗国。《马可·波罗》就以这个故事为线索编排起来。不过,历史上阔阔真并不是去和亲,马可·波罗也与公主没有特殊感情。所以也就没有太多资料可以借鉴,要体会剧中人物的情感,还是需要自己仔细揣摩。“我无时无刻不听剧中的音乐,且每分钟都是带着角色的心情去听,心里有了,动作才能表达出人物的感觉。”她继续说:“《马可·波罗》中的公主相当有丰富性。在皇帝面前,她是活泼娇憨的小女儿;在朝臣百姓面前,她是尊贵高傲的一国公主;在马可波罗面前,她是陷入热恋的少女;在与马可·波罗游江南期间,她更是要洗尽铅华像位邻家姑娘;同时,她又是一位有着草原性格的公主,兴之所至,能够脱掉盛装去和勇士们摔跤。所以,演这个公主既要找到属于北方蒙古族的草原性格,又要保有皇族身份的高贵气质,同时作为女儿又要有活泼俏皮的一面。这的确是一个‘不同以往的挑战’。”
对于这个人物的感觉,殷硕寻找了很久。从最初接到任务开始查看相关的文字资料,到最后进入正式排练,她对这个人物的认识在实践中一点一滴地逐步完善。她感慨说:“因为在让人物立在舞台上之前,得先让她立在我心里。在这个过程中,陈维亚导演对我帮助很大,他并不单单只给演员讲戏,还会认真听取演员的意见加以参考,这非常有助于演员的成长。而男主角——意大利斯卡拉歌剧院芭蕾舞团的首席舞者米克·泽尼也令我获益匪浅。我是学中国古典舞的,他学芭蕾,虽然舞种有区别,但是因为舞蹈艺术的相通性,反而相互激发出更多火花,创造出新颖的肢体语汇。记得在为第一轮演出进行的最初几次排练时,陈导就说感觉我们两个人一点儿也不像刚携手,反而像合作了很久的搭档。”但是,在做了如此全面而精细的准备之后,殷硕却在《马可·波罗》首轮演出的第二场因意外受伤退出了演出。“当时觉得很沮丧,准备了这么久,却只演了一场半。”即使现在回忆,说到这刻的殷硕还是嘟起嘴来。
随后,是整整长达半年的休养,在这个过程中,她思考了很多,对事业、生活都有了更清晰明确的认识。
2011年9月,《马可·波罗》第二轮演出来袭,蛰伏已久的殷硕蓄势待发,当她回到大剧院排练厅,看到两年前的老搭档米克时,几乎要流出眼泪来。观看他们再度联袂排练的陈维亚导演也难掩感慨地说:“他们更加默契了。”“我们此番再度上演,对全剧都进行了更加细致的打磨和更加细腻的处理,能再次成为阔阔真公主,我觉得非常激动。”
2011年9月21日,国家大剧院歌剧厅内座无虚席,舞台上的殷硕向到场观众奉献出最精彩的表演,当她和米克跳起那段如梦如幻的月下双人舞时,所有观众似乎都被定住,目不转睛……演出结束谢幕时,殷硕几度强抑的泪水终于流下面颊,因为在跌倒的地方重站起来的滋味只能佐以泪水,不过她很快又笑起来,灿烂的脸颊上一片清光。
最小代表重新起航
在刚刚过去的第九次全国文代会上,1987年出生的殷硕获得了一个新称号:岁数最小的代表。而她脸颊上可爱的酒窝也成了标志,越来越多的前辈艺术家一看见她就亲切地叫:“小酒窝”来了!
“参加这次文代会,我有春风化雨似的感悟。”作为第九次全国文代会上最年轻的代表,一颗闪亮的舞坛之星,殷硕一张口就让人明白了为什么与她同年的人大都还处在懵懂阶段,她却能站立在这个场合。文代会期间,殷硕不仅认真观察并潜心学习着每位舞蹈前辈的言行观点,同时也在思考着自己应该担当的责任。在会议闭幕后的媒体访问环节,有记者这样问这位最年轻的代表:单个舞蹈剧目和舞剧哪个更难把握?殷硕的回答很到位:“舞剧靠肢体诉说故事,既要表现舞蹈的优美,还要注意表达;而剧目更需要细腻、用心雕琢,尤其是独舞,观众的目光就聚焦在你一个人身上,更需要精益求精。”她说,她最享受音乐结束、动作定格、空寂两三秒后忽然响起的掌声,这让她感受到了舞台的巨大魅力。
文代会之后的殷硕更加成熟,她说要以耄耋之年依然来参会、依然奋战在舞蹈事业里的贾作光等老一辈舞蹈艺术家为榜样,像他们那样热爱舞蹈终生,为舞蹈奉献终生。
殷硕青年舞蹈家,大学毕业于北京舞蹈学院古典舞系,现任中国东方歌舞团舞蹈演员。
她的主要作品包括舞剧《黄道婆》(获中国第八届艺术节“最新剧目奖”)、《十里红妆?女儿梦》(获中宣部“五个一精品工程奖”)、《云水洛神》、《王昭君》(获中国第九届艺术节“特别文华奖”以及“个人单项文华表演奖”)、《兰花花》等。
她曾在第29届奥林匹克运动会开幕式中表演了《丝路》篇章中的一段独舞,获得国内外媒体赞誉,并从此成为中国舞坛冉冉升起的新星。她曾荣获第七届“桃李杯”舞蹈大赛少年乙组三等奖;中国艺术院校文华奖第八届“桃李杯”舞蹈大赛古典舞青年A组银奖和第四届CCTV电视舞蹈大赛古典舞组三等奖。
殷硕出生于浙江一个舞蹈世家,她的父母、舅舅、表姐都从事舞蹈工作。11岁那年,她考入浙江省艺术职业学校,开始了专业舞蹈训练,之后考入北京舞蹈学院,专攻古典舞。20岁时,她因第四届CCTV舞蹈大赛的独舞《家·梅表姐》而在圈内小有名气。2008年,她因在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成功表演独舞《丝路》而一举成名、一飞冲天。如今,正值妙龄的她已是东方歌舞团的著名青年舞蹈演员。今年9月,由她领衔主演的国家大剧院首部原创舞剧《马可·波罗》已进行了第二轮演出,演出效果火爆,观众反响热烈,而她这位美丽高贵的“公主”也流下了激动的泪水。
奥运独舞一飞冲天
2008年8月8日晚8点,世界万众聚焦中国北京,第29届奥运会开幕式。当晚,杭州女孩殷硕身披翠绿色飘逸舞衣,甩动四米长的绿色长绸,立于白色画卷之上,向世界演绎敦煌壁画上举世闻名的“飞天舞”。“我的任务是《丝路》节目中的独舞,演绎敦煌壁画中温婉的东方女子,脚下是一张很厚的白纸,代表着丝绸之路上的敦煌风情。”
开幕式结束后,殷硕精湛的独舞给观众留下了深刻印象,两分钟的表演让观众给她贴上了“奥运舞者”的标签。随即,有人建立了“殷硕贴吧”和百度词条,网友开始搜索她的各种资料,从身高、酒窝到从艺经历,甚至一位同名同姓的影视演员资料也被误归入她的名下。由于殷硕在温州和杭州两地生活过,两城市的网友便互相争论,都认为殷硕应属于自己城市的骄傲。还有人放言,称她奥运会后身价暴涨,为此殷硕回答:“是涨了一点,但没有暴涨。奥运会以后的变化,没有大家想象的那么夸张。”
回想殷硕第一次进入奥运会文艺表演剧组导演们的视线,还是在2007年第四届CCTV舞蹈大赛上。在这次大赛上,年仅20岁的殷硕表演了独舞《家·梅表姐》,捧回了表演银奖,同时进入奥运会开幕式副导演张继刚的视线。2008年5月,张继刚将殷硕引荐给总导演张艺谋,后者看到她的第一感觉是--高。“你有1.72米?跟我一样高啊!”张艺谋边笑着拿手朝殷硕比划一下,边向张继刚表示对殷硕很满意,就这样,她顺利地通过了老谋子这一关,被选入开幕式表演阵容,但当时只是一个备用演员。
虽然只是备用演员,虽然《丝路》的“飞天舞”只有短短的两分多钟,但殷硕为此苦苦练习了3个多月。因为表演时要舞动的长绸很长很轻,很容易被风吹得缠在身上,她为此特意带着这条长达20多米的绸子跑到有风的广场上练习;为了适应演出时脚下卷轴转动的干扰,她特意来来回回地乘坐地铁、公交,只为体验晃动对身体的影响幅度;张艺谋导演要求,这段表演要努力表现出外表雍容华贵但内心安静如水的“飞天女神”形象,为此她搜集了大量敦煌壁画上飞天的图片进行揣摩,细细体味导演的意图。
不过,这时候的殷硕所做的一切都是为自己的备用角色,她甚至从没想过自己会真正走进鸟巢体育场。
2008年7月28日,北京奥运会开幕式进行了最后一次彩排,《丝路》独舞的A角演员刘岩在彩排中不幸从表演高台上意外失足,身负重伤。副导演张继刚紧急安排:7月30日到8月5日的三场预案模拟预演,独舞由殷硕和另一位备用演员轮流替A角上场。在8月5日的最后一次预演前,总导演张艺谋作出最后决定:“让殷硕顶上!”
即使时光已过去了三年多,看过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的观众仍然有很多对独舞《丝路》保有印象,特别是殷硕手中舞动的长绸,被观众誉为充满着神秘的美感。而奥运会同样是殷硕难以磨灭的记忆,她至今都记得当时发生的点点滴滴。她说:“长绸是表演中最大的难点。当时我戴的头饰有20多斤,绸子有20多米,脚下是纸,底盘还在移动。而张艺谋导演的要求是表演出宁静的感觉。我决心一定要做好,甚至每天走在街上都时刻琢磨怎么在摇晃的纸上跳出静的感觉。另外,在跳舞的时候,如果不知道绸子在舞动时的走向,有可能会缠住身体,也可能两边的绸子会绕在一起,在有风的情况下会更麻烦。幸好我对此都有准备。”
因此,即使开幕式当晚,站在画卷上被高高抬起的殷硕确实感觉到了不小的风,但由于事先那些充分的练习和准备,20多米的长绸还是被她舞得流畅飘逸,顺利圆满地完成了演出任务。为此比较严谨的殷硕笑言:“我是开幕式第二天才和父母一起观看了录像,感觉还行,不过跳舞的人看自己的舞蹈总会觉得有点别扭。”
奥运会开幕式之后,殷硕成为舞蹈界疾速飞升的新星。这位中国东方歌舞团的优秀青年演员,从此开始“马不停蹄”的职业生涯。她先后受邀参加了舞剧《大围屋》、《十里红妆--女儿梦》、《云水洛神》、《王昭君》等的排练和演出,均担纲女一号,同时受邀出演多个大型综艺晚会的独舞节目。回忆起奥运之后充满机遇的两年,殷硕称要非常感谢张艺谋导演,因为奥运改变了她的人生。
首演公主意外受伤
2010年,殷硕接到事业上另一个重要的机遇:国家大剧院首部原创舞剧《马可·波罗》中女主角——元朝公主的橄榄枝。
“《马可·波罗》是国家大剧院为三周年院庆着力打造的剧目,我能出演主角感觉非常幸运。”殷硕告诉记者,《马可·波罗》讲述了主人公从意大利不远万里来到元大都,在被中华文明折服的同时爱上了元朝公主。但在战争与和平的抉择中,他和公主选择放弃小爱,成就大爱,最终公主到波斯和亲。
作为一部厚积薄发的重磅之作,国家大剧院这部原创舞剧集结了当前国内外一线主创阵容。该剧由著名导演陈维亚担纲总编导,同时集合了编剧赵大鸣、作曲家张千一、舞美及服装总设计高广健、灯光设计弗拉基米尔·卢卡谢维奇等众多艺术家。并且,这部作品从创作思路上也并非对当年“游记”的复述,而是以中国人的方式,通过一个现代青年化身“马可·波罗”梦回古代中国的形式讲述故事,探寻、触摸绚烂多姿的中国文化与民族风貌。
“我们这部剧融合了欧洲西洋音乐、元代宫廷音乐、蒙古民族音乐、江南民间音乐四种音乐风格,还运用到多媒体舞台创意。在立意上,作品也力图传达出中华民族自古秉承的和平与和谐的美好主题。其中关于‘战’与‘和’的抉择成为全剧戏剧冲突的焦点,而成就大爱舍弃小爱的传奇故事也凸显其可贵的人文精神。”为了塑造好公主一角,提前详尽了解剧本背景、创作意图是殷硕的重要必修课,之后才是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在表演方面,技术并不是最重要的。”殷硕说,元朝历史上曾有一位阔阔真公主,在马可·波罗的护送下远嫁西亚的伊儿汗国。《马可·波罗》就以这个故事为线索编排起来。不过,历史上阔阔真并不是去和亲,马可·波罗也与公主没有特殊感情。所以也就没有太多资料可以借鉴,要体会剧中人物的情感,还是需要自己仔细揣摩。“我无时无刻不听剧中的音乐,且每分钟都是带着角色的心情去听,心里有了,动作才能表达出人物的感觉。”她继续说:“《马可·波罗》中的公主相当有丰富性。在皇帝面前,她是活泼娇憨的小女儿;在朝臣百姓面前,她是尊贵高傲的一国公主;在马可波罗面前,她是陷入热恋的少女;在与马可·波罗游江南期间,她更是要洗尽铅华像位邻家姑娘;同时,她又是一位有着草原性格的公主,兴之所至,能够脱掉盛装去和勇士们摔跤。所以,演这个公主既要找到属于北方蒙古族的草原性格,又要保有皇族身份的高贵气质,同时作为女儿又要有活泼俏皮的一面。这的确是一个‘不同以往的挑战’。”
对于这个人物的感觉,殷硕寻找了很久。从最初接到任务开始查看相关的文字资料,到最后进入正式排练,她对这个人物的认识在实践中一点一滴地逐步完善。她感慨说:“因为在让人物立在舞台上之前,得先让她立在我心里。在这个过程中,陈维亚导演对我帮助很大,他并不单单只给演员讲戏,还会认真听取演员的意见加以参考,这非常有助于演员的成长。而男主角——意大利斯卡拉歌剧院芭蕾舞团的首席舞者米克·泽尼也令我获益匪浅。我是学中国古典舞的,他学芭蕾,虽然舞种有区别,但是因为舞蹈艺术的相通性,反而相互激发出更多火花,创造出新颖的肢体语汇。记得在为第一轮演出进行的最初几次排练时,陈导就说感觉我们两个人一点儿也不像刚携手,反而像合作了很久的搭档。”但是,在做了如此全面而精细的准备之后,殷硕却在《马可·波罗》首轮演出的第二场因意外受伤退出了演出。“当时觉得很沮丧,准备了这么久,却只演了一场半。”即使现在回忆,说到这刻的殷硕还是嘟起嘴来。
随后,是整整长达半年的休养,在这个过程中,她思考了很多,对事业、生活都有了更清晰明确的认识。
2011年9月,《马可·波罗》第二轮演出来袭,蛰伏已久的殷硕蓄势待发,当她回到大剧院排练厅,看到两年前的老搭档米克时,几乎要流出眼泪来。观看他们再度联袂排练的陈维亚导演也难掩感慨地说:“他们更加默契了。”“我们此番再度上演,对全剧都进行了更加细致的打磨和更加细腻的处理,能再次成为阔阔真公主,我觉得非常激动。”
2011年9月21日,国家大剧院歌剧厅内座无虚席,舞台上的殷硕向到场观众奉献出最精彩的表演,当她和米克跳起那段如梦如幻的月下双人舞时,所有观众似乎都被定住,目不转睛……演出结束谢幕时,殷硕几度强抑的泪水终于流下面颊,因为在跌倒的地方重站起来的滋味只能佐以泪水,不过她很快又笑起来,灿烂的脸颊上一片清光。
最小代表重新起航
在刚刚过去的第九次全国文代会上,1987年出生的殷硕获得了一个新称号:岁数最小的代表。而她脸颊上可爱的酒窝也成了标志,越来越多的前辈艺术家一看见她就亲切地叫:“小酒窝”来了!
“参加这次文代会,我有春风化雨似的感悟。”作为第九次全国文代会上最年轻的代表,一颗闪亮的舞坛之星,殷硕一张口就让人明白了为什么与她同年的人大都还处在懵懂阶段,她却能站立在这个场合。文代会期间,殷硕不仅认真观察并潜心学习着每位舞蹈前辈的言行观点,同时也在思考着自己应该担当的责任。在会议闭幕后的媒体访问环节,有记者这样问这位最年轻的代表:单个舞蹈剧目和舞剧哪个更难把握?殷硕的回答很到位:“舞剧靠肢体诉说故事,既要表现舞蹈的优美,还要注意表达;而剧目更需要细腻、用心雕琢,尤其是独舞,观众的目光就聚焦在你一个人身上,更需要精益求精。”她说,她最享受音乐结束、动作定格、空寂两三秒后忽然响起的掌声,这让她感受到了舞台的巨大魅力。
文代会之后的殷硕更加成熟,她说要以耄耋之年依然来参会、依然奋战在舞蹈事业里的贾作光等老一辈舞蹈艺术家为榜样,像他们那样热爱舞蹈终生,为舞蹈奉献终生。
殷硕青年舞蹈家,大学毕业于北京舞蹈学院古典舞系,现任中国东方歌舞团舞蹈演员。
她的主要作品包括舞剧《黄道婆》(获中国第八届艺术节“最新剧目奖”)、《十里红妆?女儿梦》(获中宣部“五个一精品工程奖”)、《云水洛神》、《王昭君》(获中国第九届艺术节“特别文华奖”以及“个人单项文华表演奖”)、《兰花花》等。
她曾在第29届奥林匹克运动会开幕式中表演了《丝路》篇章中的一段独舞,获得国内外媒体赞誉,并从此成为中国舞坛冉冉升起的新星。她曾荣获第七届“桃李杯”舞蹈大赛少年乙组三等奖;中国艺术院校文华奖第八届“桃李杯”舞蹈大赛古典舞青年A组银奖和第四届CCTV电视舞蹈大赛古典舞组三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