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并比较美沙拉嗪与柳氮磺吡啶两组药物在治疗活动期轻度与中度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与副作用。方法将我院自2009年12月至2011年6月期间收治活动性轻度或中度溃疡性结肠炎患者72例随机分成美沙拉嗪治疗组(观察组)38例和柳氮磺吡啶治疗组(对照组)34例,两组均连续治疗56d,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各生化指标、结肠镜下黏膜状况以及副作用情况。结果通过56d的治疗,观察组患者的病情出现明显改善,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在治疗后第56天时其腹痛、腹泻、脓血便、黏膜充血水肿、糜烂出血、溃疡以及血管模糊等情况均出现改善,两组患者均表现出腹痛减轻以及大便次数与脓血减少,内镜下黏膜的外观良好。两组患者在第56天时结肠黏膜组织学分值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的副作用发生率之间比较差异显著(P<0.01),具有统计学意义。上述副作用均在治疗过程中给予及时对症处理,均未对治疗过程产生影响。结论采用美沙拉嗪对于活动期轻度与中度溃疡性结肠炎疾病的治疗方面具有令人满意的临床疗效,其临床疗效明显优于柳氮磺吡啶治疗组,而且应用美沙拉嗪治疗的副作用明显减少,值得临床上广泛推广并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