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位房间隔起搏的初步临床应用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ikecxyb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索主动固定电极导线在低位右心房间隔部起搏的可行性、安全性;比较低位房间隔起搏与高位右心房游离壁起搏对,心房激动时间和起搏参数的影响。方法共入选了50例,患者平均年龄(64.8±11.2)岁,随机分配到低位房间隔起搏组(n=25)和高位右心房游离壁起搏组(n=25),通过比较植入术时间、X线曝光时间、导线固定成功率、起搏参数、植入术并发症等评价低位右心房间隔起搏的可行性;测定不同部位起搏时P波宽度,以评价起搏部位对心房激动时间的影响。结果与高位右心房游离壁起搏组结果比较,低位房间隔起搏组的植入时间、X线曝光时间略有延长;低位房间隔起搏组的导线固定成功率低于右心房游离壁起搏组(84%VS100%),两组间的起搏参数、植入术并发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低位房间隔起搏时心房激动时问明显短于高位右心房游离壁起搏[(140.5±23.0)ms VS(89.0±14.0)ms],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主动固定电极导线在低位房间隔起搏是安全、可行的,它明显缩短左、有心房激动时间,使心房的除极趋于同步化。但低位房间隔起搏的主动固定电极导线植入技术具有一定的难度,需要熟练掌握主动固定导线植入技术的人员方可实施。

其他文献
目的 通过在肝肾综合征治疗中应用血浆置换联合血液透析,评价此方法在该病中的治疗作用及安全性.方法 31例肝肾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14例予内科保守治疗,治疗组17例内科保守治疗同时应用血浆置换联合血液透析,观察治疗前、后患者的症状、体征、尿量及血清总胆红素(Tbil)、血浆白蛋白(ALB)、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尿素氮(BUN)、肌酐(Scr)、血清钾离子等指标的变化,以及人工肝治疗的
本文针对我国住院医师培训模式、标准不统一,培训基地水平各异等问题,提出了实现住院医师培训标准化的观点.首先,应当制定全国统一的规范化住院医师培训标准和培训基地认可标准;其次,建立住院医师培训评估标准;再次,建立新型的人事管理制度.只有做到标准化、规范化,才能使我国住院医师培训工作整体水平得到进一步提高。
不对称二甲基精氨酸(asymmetric dimethylarginine,ADMA)是一种内源性一氧化氮合酶抑制剂.近年来的研究认为它是心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因子.ADMA的水平增高可能参与一些心血管疾病如原发和继发性肺动脉高压的发生、发展,并与疾病的严重程度和预后密切相关.本文从ADMA的代谢及其相关因子的关系着手,从另一层面对肺动脉高压的发生发展作一综述,并为治疗提供新的线索和途径。
目的 了解门诊患者中解脲支原体(Uu)和人型支原体(Mh)的感染情况及其对抗生素的敏感性,以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 采用法国梅里埃公司IST支原体试剂盒,对338例患者标本进行支原体培养鉴定及药敏检测.结果 338例患者标本中,阳性标本151例,占44.6%,单一Uu感染99例,占29.3%,单一Mh感染29例,占8.6%,Uu+Mh混合感染23例,占26.7%.药敏结果,支原体对多西环素、原始霉
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患者术后极易出现各种感染性并发症,虽然还无直接证据认定体外循环后免疫功能的下降与这些并发症有关,但术后免疫功能的下降,特别是细胞免疫功能的下降,
近年来,癌症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逐年增高.据WHO统计,全世界每年癌症新发病例由2000年的1 000万人将增加到2020年的1 500万人,而发展中国家将占60%[1].癌症已成为我国继心、脑血管疾病之后威胁人民生命的第二类疾病[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