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干预在荨麻疹45例中的应用

来源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lxzz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目的:分析护理干预在荨麻疹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90例荨麻疹患者,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传统护理,研究组予以全面且规范化的护理干预,对比分析两组临床效果及护理满意度。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56%,对照組治疗总有效率为82.22%,组间数据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总满意率为93.33%,对照组总满意率为77.78%,组间数据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2.22%,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4.44%,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荨麻疹患者,加强护理工作,根据患者自身情况予以合理且有效的护理干预,可提高治疗效果和患者满意度,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 荨麻疹;护理干预;满意率;有效率
  【中图分类号】R473.7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007-8517(2015)22-0126-02
  荨麻疹又名风疹块,属于局限水肿反应,一般可于2~24h内消退,在临床中比较常见[1]。通过多年临床工作发现,在荨麻疹临床治疗中加强护理工作,可提高治疗效果[2]。本次研究将我院门诊部收治的45例荨麻疹患者作为研究组,给予全面且规范化的护理干预,效果较好,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来自我院门诊部在2012年9月至2015年2月期间收治的90例荨麻疹患者,所有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刺痛、瘙痒和烧灼感,风疹团分布全身各处。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45例。研究组患者中,男25例,女20例,年龄在8~60岁之间,平均年龄(36.7±10.4)岁;荨麻疹形状:环状12例,图形状15例,水疱性18例。对照组患者中,男27例,女18例,年龄在7~59岁之间,平均年龄(36.1±10.6)岁,荨麻疹形状:环状13例,图形状16例,水泡状16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荨麻疹形状分布方面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均给予相同的治疗方法,给予患者口服氯雷他定(湖南九典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41083,规格:10mg/片)治疗,每次10mg,每天1次。对照组采取传统常规护理,即按照医嘱用药,药物注射期间观察患者面色,若发现异常,立即停止注射。保持病房内的干净整洁,注意室内空气流通,调节室内的温度及湿度,避免过于寒冷,或者潮湿,嘱咐患者需保证充足睡眠,以利于更好的恢复。禁止带宠物进入病房内探望患者,不允许养花,或者探视的人员带花,以避免过敏的发生。保洁员在整理病房时,要注意使用气味小的消毒剂。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施予全面且规范化的护理干预:①加强皮肤护理,告知患者皮肤瘙痒位置不可盲目搔抓或者摩擦,可利用冰块进行冷敷,或者采取其他方法转移患者注意力,同时瘙痒位置的皮肤不可受到酸碱洗剂、热水以及暴晒的刺激。②指导患者合理饮食,所食食物应清淡,禁忌辛辣和刺激性食物,也不能食用羊肉、鱼虾等发物,避免造成病情加重,结合患者自身病情发展情况和饮食情况制定预防性饮食方案,嘱患者日常生活中应多食蔬菜和水果,且多饮水,以确保大便的通畅,可要求患者戒酒。③因荨麻疹发病比较突然,瘙痒症状比较显著,在影响患者日常生活和工作的同时,还会使其外观受到影响,在这种状态下很容易使患者出现不良情绪和心理。鉴于此,在护理期间,应加强心理护理干预,予以合理且有效的心理指导,在与患者沟通交流期间,需注意表情以及语气,详细解答患者所存疑虑,了解其感受,介绍不良心理和情绪对于疾病治疗可能产生的各种不良影响,增强患者信心。④加强预防护理,指导患者对自身病情发展情况进行密切观察,同时对风疹团发作规律以及发热规律做好记录工作,制定相应的护理方案,采取个性化且合理的护理措施,防范于未然,避免风疹团发作,嘱患者不可盲目对风疹团进行搔抓,采取合理的止痒方式,同时应找出过敏原,比较常见的过敏原有植物、食物、动物、药物、物理因素和感染等,做好记录工作,防止出现重复致敏问题。
  1.3 观察指标 观察和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护理满意度。记录两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出现的并发症。
  1.4 疗效判定 利用本院自制患者满意度调查表调查分析两组患者护理满意情况,总分为100分,分数≥80分表示非常满意,70~79分表示满意,<70分表示不满意,总满意率=(非常满意+满意)/总例数×100%。治疗效果评判标准[3]:显效:经治疗和护理,患者瘙痒症状以及风疹团基本消失,同时24h内未复发;有效:经治疗和护理,患者瘙痒症状和风疹团均明显改善,发作次数也明显减少;无效:风疹团和瘙痒症状未发生显著改变,或者加重。治疗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1.5 统计学方法 全部数据均录入到SPSS 19.0统计学软件包进行处理分析,利用均数加减标准差(x[TX-*3]±s)表示组间计量资料,用t检验;组间计数资料用率(%)表示,实施χ2检验,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 经治疗和护理,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56%,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2.22%,组间数据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 研究组总满意率为93.33%,对照组总满意率为77.78%,组间数据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 经治疗和护理,研究组发生并发症1例,主要表现为困倦,并发症发生率为2.22%,对照组并发症2例表现为困倦1例,乏力1例,并发症发生率为4.44%,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荨麻疹为常见皮肤疾病,其临床表现为皮肤出现风团,皮肤瘙痒,部分患者可出现水肿性红斑,可合并头痛、恶心或者呕吐等症状,严重时还可能出现心率加速、胸闷、血压降低、不适、呼吸短促、面色苍白、脉搏细弱等,影响患者日常生活以及工作[4]。本次研究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施全面且规范化护理干预,主要包含有心理护理干预、饮食护理、皮肤护理以及预防护理等,结果表明,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达95.56%,满意率为93.33%,所获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数据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综上所述,在荨麻疹患者治疗中,加强护理干预,可使治疗效果和患者满意度明显提高,促进患者尽早康复。
  参考文献
  [1] 汪春花,危丽华.改进门诊荨麻疹过敏患者静脉注射氯化钙溴化钠的护理体会[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2,06(8):118-119.
  [2] 邓秀坤,叶玲,伍秀梅,等.2例血栓通过敏的护理[J].当代护士(学术版),2014,(5):154-155.
  [3] 段红伟,蔺建华.荨麻疹患者过敏原检测分析及其相关护理[J].菏泽医学专科学校学报,2009,21(4):40-41.
  [4]申艳梅,夏进娥.中药熏蒸治疗慢性荨麻疹疗效观察及护理[J].山西医药杂志,2015,44(6):716-718.
  (收稿日期:2015.08.11)
其他文献
目的:分析超声乳化联合房角分离术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0年9月至2012年3月收治的46例(49眼)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患者,对其行白内
【摘要】目的:观察肺结核患者肺叶切除围手术期的护理对策。方法:选取肺结核行肺叶切除的患者178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护理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89例。观察组实施围手术期护理,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护理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内容包括①术前护理:做好各项术前准备,检查肝肾功、血常规
目的:观察电针配合康复训练治疗特发性面神经麻痹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78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37例和观察组41例,对照组采取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
【摘要】目的:分析卡巴拉汀联合石杉碱甲治疗轻中度阿尔茨海默病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10年9月到2013年6月就诊的56例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给予石杉碱甲治疗,观察组患者则在上述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卡巴拉汀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和药物不良反应。结果:治疗3个月后,两组患者MMSE和ADL得分较治疗前有明显提高,但是,观察组患者更为明显(P<005)。观察组患者药物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细菌性阴道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04例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52例。治疗组用妇洁舒洗液冲洗外阴及阴道,3ml/次,2次/日,每晚临睡前将硝呋太
目的:探讨咽炎颗粒治疗急性咽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756例急性咽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78例,观察组给予咽炎颗粒治疗,对照组给予桂林西瓜霜含片治疗,对两
【摘要】目的: 观察人性化护理在子宫肌瘤患者手术中的应用。方法: 选取82例子宫肌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护理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则采用人性化护理服务,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焦虑、抑郁程度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SAS、SDS的平均分均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护理方法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护
【摘要】目的:观察腹腔镜下前列腺根治术治疗早期前列腺癌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早期前列腺癌患者40例,按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2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开放手术治疗,治疗组采用腹腔镜下前列腺根治术治疗。观察患者的临床疗效、术后恢复时间以及围术期并发症情况。结果:治疗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0.0%,明显优于对照组的65.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围术期并发症少于对照组,术后
目的:观察超声刀辅助下甲状腺切除术对于甲状旁腺功能的保护作用。方法:选取170例行开放甲状腺切除术的患者,按其手术方式随机分为超声刀组实施超声辅助甲状腺切除术及传统组
目的:分析剖宫产手术中不同缩宫素用法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80例剖宫产产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两组在成功娩出胎儿后都进行子宫肌直接注射10U缩宫素,对照组在此基础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