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抗菌素药物使用的不断增加,细菌耐药性现象日趋严重。为了更好的防止细菌耐药现象,本文就细菌的耐药机理、耐药现状及防治策略作一综述。
【关键词】细菌;耐药;防治
1绪论
细菌耐药性是细菌产生对抗生素不敏感的现象,产生原因是细菌在自身生存过程中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细菌耐药性可分为固有耐药和获得性耐药,固有耐药性又称天然耐药性,是由细菌染色体基因决定、代代相传,不会改变的,如链球菌对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天然耐药;肠道G-杆菌对青霉素天然耐药。获得性耐药性是由于细菌与抗生素接触后,由质粒介导,通过改变自身的代谢途径,使其不被抗生素杀灭[1]。
随着抗菌药物的不断发展与应用,病原菌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性也不断增加。细菌耐药性是指某种细菌对原敏感的药物产生了抵抗性,即由敏感转为不敏感或耐受。细菌的耐药严重地威胁着人类身体健康,细菌耐药问题也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成为全球关注的热点。本文就细菌的耐药现状及防治策略作一综述。
2细菌耐药性产生的机制
2.1细菌产生破坏药物结构的酶细菌产生破坏药物结构的酶使抗菌药物失活是耐药性产生的最重要机制之一,使抗菌药物作用于细菌之前即被酶破坏而失去抗菌作用,这类细菌通常可以产生一种或几种水解酶或者钝化酶水解或修饰药物。这种机制是目前引起细菌耐药性最主要的机制,这些灭活酶可由质粒和染色体基因表达。β-内酰胺酶是细菌对β-内酰胺类抗菌药耐药的主要原因,它由染色体或质粒介导,使β-内酰胺环裂解而使该抗生素丧失抗菌作用。而细菌在接触到氨基苷类抗生素后产生对这一类药物的共价修饰酶使后者失去抗菌作用,常见的氨基苷类钝化酶有乙酰化酶、腺苷化酶和磷酸化酶,这些酶的基因经质粒介导合成,可以将乙酰基、腺苷酰基和磷酰基连接到氨基苷类的氨基或羟基上,修饰氨基苷类的结构从而使之失去抗菌活性。除了这两类主要的酶以外,还有其他酶类,比如细菌可产生氯霉素乙酰转移酶灭活氯霉素,产生核苷转移酶灭活林可霉素,产生酯酶灭活大环内酯类抗生素[2]。
2.2抗菌药物作用靶位改变由于细胞内膜上与抗生素结合部位的靶位(核糖体或蛋白)发生突变,降低与抗生素的亲和力,使抗生素不能与其结合,导致抗菌的失败,这种耐药机理在细菌耐药中广泛存在。如肺炎链球菌对青霉素的高度耐药就是通过此机制产生的,细菌与抗生素接触之后产生一种新的原来敏感菌没有的靶蛋白,使抗生素不能与新的靶蛋白结合,产生高度耐药。
2.3 细菌外膜通透性的变化由于细菌细胞壁的障碍或细胞膜通透性的改变,形成一道有效屏障,抗菌药无法进入细胞内达到作用靶位而发挥抗菌效能,这也是细菌在进化与繁殖过程中形成的一种防卫机制。细菌接触抗生素后,可以通过改变通道蛋白(porin)性质和数量来降低细菌的膜通透性而产生获得性耐药性。
2.4. 影响主动流出系统
药物的主动外排系统被认为是导致广泛的细菌对多种抗生素产生耐药性的重要原因。由于这种主动流出系统的存在及它对抗菌药物选择性的特点,使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等产生多重耐药。
3细菌耐药性的流行现状
目前一些主要病原体比如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等均出现对青霉素、大环内酯类和头孢菌素类耐药的现象。我国是世界上滥用抗生素最严重的国家之一,中国细菌耐药检测研究组在2000~2001年度的调查结果显示,肺炎链球菌对青霉素的耐药率为26.6%,对红霉素的耐药率高达73.3%,而且其耐药性有逐年上升的趋势,而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往往具有多重耐药性,对氯霉素、四环素类、氨基糖甙类、林可霉素、大环内脂类及大多数β-内酰胺酶类的耐药性均较高[3]。这个现象已经不容忽视,迫切需要得到解决。美国也有这种现象,比如在1980-1987年年肺炎链球菌对青霉素的耐药率为 5 % , 自 1990 年开始肺炎链球菌的耐药性逐步上升, 1997 年达到 44 %[4]。
4防治策略
4.1严格掌握抗菌药物的适应症,合理选用抗菌药物应严格掌握抗生素的适应证,禁忌证,以及药物的配伍禁忌,根据药物敏感实验,选择敏感的,毒副作用小的抗生素。严格掌握与控制预防性抗生素的使用,注意监测其耐药性的变化,尽量减少抗生素的使用不当和对其的依赖性[5]。
4.2普及相关医疗知识,加强医药人员培训严格防止抗生素滥用的情况,国家或地方各级监管部门控制抗旨抗菌素药物的审批标准,加强质量监督。各地方医院应当加强对医生的培训,切实加强其对抗菌素药物耐药性的重视程度。
4.3研制与开发新型药物首先可以根据细菌耐药相关机理研制与开发新型抗菌药物,比如对于某些能产生灭活酶的细菌,可以寻找适当的酶抑制剂,其可保护药物不受灭菌酶的破坏。其次,还可以开发不使用抗菌药来治疗感染的治疗策略,比如可以在传统中药中寻找能治疗感染的药物,开发其他作用于细菌基因或细胞分裂、代谢过程的药物等。
参考文献
[1]代自英,刘裕昆,江复. 实用抗菌药物学. 第 2 版,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
[2]马永会,刘继红.关于控制细菌耐药性产生的分析.社区医学杂志,2007,5(7):85-86.
[3]余丹阳, 袁桂清. 第二届全国细菌耐药性与抗感染化疗药物临床应用学术会议纪要. 中华医学杂志, 2003, 83 : 362
[4]Dunbar, Lala M. Current Issues in the Management of Bacterial Respiratory Tract Disease: The challenge of antibacterial resistance. The American Joural of Medical Science, 2003, 326 (6) : 360
[5]郑晓燕, 王淑文等.常见细菌耐药的防治. 中国医刊,2005, 40 (1):18
【关键词】细菌;耐药;防治
1绪论
细菌耐药性是细菌产生对抗生素不敏感的现象,产生原因是细菌在自身生存过程中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细菌耐药性可分为固有耐药和获得性耐药,固有耐药性又称天然耐药性,是由细菌染色体基因决定、代代相传,不会改变的,如链球菌对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天然耐药;肠道G-杆菌对青霉素天然耐药。获得性耐药性是由于细菌与抗生素接触后,由质粒介导,通过改变自身的代谢途径,使其不被抗生素杀灭[1]。
随着抗菌药物的不断发展与应用,病原菌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性也不断增加。细菌耐药性是指某种细菌对原敏感的药物产生了抵抗性,即由敏感转为不敏感或耐受。细菌的耐药严重地威胁着人类身体健康,细菌耐药问题也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成为全球关注的热点。本文就细菌的耐药现状及防治策略作一综述。
2细菌耐药性产生的机制
2.1细菌产生破坏药物结构的酶细菌产生破坏药物结构的酶使抗菌药物失活是耐药性产生的最重要机制之一,使抗菌药物作用于细菌之前即被酶破坏而失去抗菌作用,这类细菌通常可以产生一种或几种水解酶或者钝化酶水解或修饰药物。这种机制是目前引起细菌耐药性最主要的机制,这些灭活酶可由质粒和染色体基因表达。β-内酰胺酶是细菌对β-内酰胺类抗菌药耐药的主要原因,它由染色体或质粒介导,使β-内酰胺环裂解而使该抗生素丧失抗菌作用。而细菌在接触到氨基苷类抗生素后产生对这一类药物的共价修饰酶使后者失去抗菌作用,常见的氨基苷类钝化酶有乙酰化酶、腺苷化酶和磷酸化酶,这些酶的基因经质粒介导合成,可以将乙酰基、腺苷酰基和磷酰基连接到氨基苷类的氨基或羟基上,修饰氨基苷类的结构从而使之失去抗菌活性。除了这两类主要的酶以外,还有其他酶类,比如细菌可产生氯霉素乙酰转移酶灭活氯霉素,产生核苷转移酶灭活林可霉素,产生酯酶灭活大环内酯类抗生素[2]。
2.2抗菌药物作用靶位改变由于细胞内膜上与抗生素结合部位的靶位(核糖体或蛋白)发生突变,降低与抗生素的亲和力,使抗生素不能与其结合,导致抗菌的失败,这种耐药机理在细菌耐药中广泛存在。如肺炎链球菌对青霉素的高度耐药就是通过此机制产生的,细菌与抗生素接触之后产生一种新的原来敏感菌没有的靶蛋白,使抗生素不能与新的靶蛋白结合,产生高度耐药。
2.3 细菌外膜通透性的变化由于细菌细胞壁的障碍或细胞膜通透性的改变,形成一道有效屏障,抗菌药无法进入细胞内达到作用靶位而发挥抗菌效能,这也是细菌在进化与繁殖过程中形成的一种防卫机制。细菌接触抗生素后,可以通过改变通道蛋白(porin)性质和数量来降低细菌的膜通透性而产生获得性耐药性。
2.4. 影响主动流出系统
药物的主动外排系统被认为是导致广泛的细菌对多种抗生素产生耐药性的重要原因。由于这种主动流出系统的存在及它对抗菌药物选择性的特点,使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等产生多重耐药。
3细菌耐药性的流行现状
目前一些主要病原体比如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等均出现对青霉素、大环内酯类和头孢菌素类耐药的现象。我国是世界上滥用抗生素最严重的国家之一,中国细菌耐药检测研究组在2000~2001年度的调查结果显示,肺炎链球菌对青霉素的耐药率为26.6%,对红霉素的耐药率高达73.3%,而且其耐药性有逐年上升的趋势,而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往往具有多重耐药性,对氯霉素、四环素类、氨基糖甙类、林可霉素、大环内脂类及大多数β-内酰胺酶类的耐药性均较高[3]。这个现象已经不容忽视,迫切需要得到解决。美国也有这种现象,比如在1980-1987年年肺炎链球菌对青霉素的耐药率为 5 % , 自 1990 年开始肺炎链球菌的耐药性逐步上升, 1997 年达到 44 %[4]。
4防治策略
4.1严格掌握抗菌药物的适应症,合理选用抗菌药物应严格掌握抗生素的适应证,禁忌证,以及药物的配伍禁忌,根据药物敏感实验,选择敏感的,毒副作用小的抗生素。严格掌握与控制预防性抗生素的使用,注意监测其耐药性的变化,尽量减少抗生素的使用不当和对其的依赖性[5]。
4.2普及相关医疗知识,加强医药人员培训严格防止抗生素滥用的情况,国家或地方各级监管部门控制抗旨抗菌素药物的审批标准,加强质量监督。各地方医院应当加强对医生的培训,切实加强其对抗菌素药物耐药性的重视程度。
4.3研制与开发新型药物首先可以根据细菌耐药相关机理研制与开发新型抗菌药物,比如对于某些能产生灭活酶的细菌,可以寻找适当的酶抑制剂,其可保护药物不受灭菌酶的破坏。其次,还可以开发不使用抗菌药来治疗感染的治疗策略,比如可以在传统中药中寻找能治疗感染的药物,开发其他作用于细菌基因或细胞分裂、代谢过程的药物等。
参考文献
[1]代自英,刘裕昆,江复. 实用抗菌药物学. 第 2 版,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
[2]马永会,刘继红.关于控制细菌耐药性产生的分析.社区医学杂志,2007,5(7):85-86.
[3]余丹阳, 袁桂清. 第二届全国细菌耐药性与抗感染化疗药物临床应用学术会议纪要. 中华医学杂志, 2003, 83 : 362
[4]Dunbar, Lala M. Current Issues in the Management of Bacterial Respiratory Tract Disease: The challenge of antibacterial resistance. The American Joural of Medical Science, 2003, 326 (6) : 360
[5]郑晓燕, 王淑文等.常见细菌耐药的防治. 中国医刊,2005, 40 (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