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土工业建筑再利用的一种途径r——闲置国有粮库改造为流行性传染病集中隔离点的可能与可行

来源 :新建筑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ongfuhe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面对新冠肺炎疫情爆发初期的大量隔离需求,乡镇的防疫设施体系略显薄弱.通过分析、对比粮库与流行性传染病集中隔离点在分级网络、选址原则、分区布局、建筑空间与结构特征、环境调控技术上的相似性或相关性,以及关注平战转换的使用模式,讨论乡镇闲置国有粮库改造为流行性传染病隔离点的可能与可行.结合江苏常州金坛区唐王乡粮库改造设计案例解析,尝试通过将粮库纳入应急防疫设施网络体系的建设,为乡土工业建筑再利用提供一种途径.
其他文献
深圳是一座新生的移民城市,包含潮汕、岭南、湖湘等多种亚文化单元,但始终未形成占有绝对优势的主体文化.这个城市共同体形成和发展的源动力并不是中国传统聚落当中的血亲与宗族根源,而是一种暗含在深圳效率和深圳速度背后的深圳精神——这一现实主义的文化根基构成了这座城市特殊的人地情感纽带[1].
近现代中国建筑师并未充分重视“机械-机器-机巧”而较关注“精美”,遂成今日建筑设计之机电工程方面,建筑师因缺乏控制意识或能力而几乎完全退出控制,或仅于机电末端处理上纠结于藏、露之间的颓势.研究试图以建筑(制冷)空调技术引入与发展为线索,以建筑技术史视角初步呈现这一变化过程,揭示中国建筑环境调控逐步走向依赖外设机器乃至机器-空间二元对立的真实状况及其问题,并试图在设计思维模式上给出新的设想和建议——基于“空间调节”的整体的环境调控.
如今,越来越多的建筑师参与到乡建热潮中.然而,乡村的建设环境比城市更为复杂和脆弱,建筑师不仅要解决美丽乡村背景下村庄人居环境改善的基本问题[1],还要更为谨慎地思考设计问题的本质,以“在地”的设计尊重并引导乡土社会的新发展,提升村民对村庄的认同感和自豪感[2],促进乡土活力再现.
根植于本土进行在地化发展是乡村养老设施必然出路,建立老年人和乡村养老设施之间的积极关联是其关键,而公共空间中行为轨迹汇聚之地是乡村养老设施焕发场所生机的重要锚点.选取“居家型”和“集中居住型”两类乡村养老设施实践模式中代表案例进行实地调研,基于行为观察记录行为内容、轨迹和互动场景以分析空间使用现状,进一步审视乡村养老设施在实践过程中与本地需求不符的具体问题;进而依据调研现状阐述互助圈的重要性,提出乡村养老设施公共空间设计优化建议,以期促进其在地化发展.
20世纪中叶,随着网架结构技术的迅速发展,基于结构理性主义的设计思想,路易斯·康探索了空间框架在现代建筑结构中的设计应用,形成以“空心石头”为代表的建筑设计思想.康的空心结构首先作为“纪念性”的形式载体,在建构秩序层面表现出连续性和层级性的特征;其次作为“服务空间”,在空间属性上表现出多样化的特征;最后作为“结构-空间”单元的统一体,呈现出构建细胞群落一般有机整体的特征.空心结构提供了一个解读康建筑作品的全新角度,拓展了对康的建筑、结构形式的整体性思考与认知.
简单系统以还原论为基础,极简设计表现出同一性重复的同质现象.复杂系统强调整体论的理念,注重元素间的差异性生成和动态、异质、模糊、多元等非线性关系,这些特点为极简设计带来新思想和新方法.德勒兹提出的无器官身体概念,将非物质的能量流、信息流与物质消融于容贯面上共同形成动态的流,揭示了新的知觉感受和新的建构形式.关注多元主体涌现生成不确定事件的潜在可能性为极简设计带来不确定性的空间体验,也使复杂系统视角下的极简设计明显有别于传统的极简设计特征.
研究尝试提出一种深度学习驱动的建筑概念方案智能设计方法.在对建筑概念方案设计进行数学语义解析以及对建筑设计与深度学习进行对比分析的基础上,总结了建筑概念方案智能设计的实现原理,提出了具体的实现方法与设计流程,构建了智能设计系统,并从三个方面对其功能实现展开探索;最后以不同设计任务为例,对提出的建筑概念方案智能方法进行了可行性验证,以期为建筑智能设计的发展提供启示和参考.
热岛效应、雾霾、空气污染等气候与健康安全问题已经成为现代城市安全的主要威胁之一.良好的城市风环境可以有效促进城市通风,进而缓解城市热岛效应和空气污染,提高城市环境品质.文章在剖析城市风环境主要问题的基础上,提出城市—街区—建筑多尺度风环境体系.并根据三个尺度下风环境的不同诉求与设计要点,分别提出基于风环境优化的城市设计策略,以实现三个尺度的有序衔接,进而构建完善的城市风环境体系,提升城市气候与健康安全水平.
城市的扩张和高密度环境使其成为传染性疾病的高发区域.理解城市环境对传染性疾病传播和流行的影响,并据此提出规划策略,是空间干预和防控疾病的重要方式.文章通过梳理国内外的相关研究成果,从城市整体扩张和密度增加两个角度,分析了城市环境变化对病原体宿主物种生存状态和传染病传播率的影响.并基于城市环境影响传染病传播的生态作用原理,结合国内外相关案例,从生态空间规划和微气候指标控制两方面,提出了相应的规划设计策略.以期从城市规划的角度优化传染性疾病的防控,打造安全和健康的城市.
空间感知能力是设计活动中的代表性能力,然而受限于技术发展和现有的建筑设计教学模式,基于MR技术的小尺度空间感知能力提升的有效性研究较少.研究从传统建筑设计教学过程和建筑设计基本技能的培养出发,分类归纳在建筑设计成果中空间感知能力的具体应用,最后借助对照实验探究MR模型模式和传统模式对学生空间感知能力促进作用的异同.结果表明,相较传统的模型图纸,M R模型模式在复杂模型中的功能分区、室内空间、日照朝向、立面材质等方面对学生空间感知能力的助益作用均有更好的表现,在简单模型中则表现为在建筑尺度上的感知能力提升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