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如今文物拍卖行业所拍文物真假难辨、严重缺乏交易诚信,许多不谙行规的收藏爱好者屡屡遭受巨大损失;艺术家的作品交予展览主办方参加展览后,索回艰难、处处受制于主办方,艺术家个人版权难以得到保障;别有居心之人对文化名人毫无由来的质疑和恶意的诽谤,造成部分名人名誉、公信力都遭受很大的损失……这一切现象都指向同一个根源:我国艺术法律条文的不完善。而我在行文前,有过一些思考,既说这是一篇讨论艺术法的文章,那么我将文归何处?思索许久,一无所获。因为看到太多不正规买卖交易、幕后操作……这一切的一切,我们只能任之肆虐,却毫无应对方法。法律这一说,本是建国时自西方而来的舶来品,关乎国民日常生活的各方各面尚无滴水不漏的立法,更不要谈80年代才兴起于内陆的艺术品交易,但我们或许能从以下几个零碎的案例中反省出什么,明白些什么……
文物艺术品市场乱象丛生,鱼龙混杂的专家鉴定丑闻迭出。24亿元天价“金缕玉衣”事件,拍出2亿多元的“汉代玉凳”奇闻;地摊上几百元现代仿品拍出988万元的“元青花梅瓶”的辉煌;央视“3·15”对一些拍卖公司、艺术品鉴定公司违背良知和职业操守,将一个个现代仿品鉴定成价值连城文物的揭秘曝光,让人瞠目。近日,王刚主持的鉴宝节目一锤定音,更是砸得收藏市场纷争四起。古玩艺术品的收藏是一项高雅、愉悦心境的活动,据统计,全国每年通过拍卖行、各级古玩市场成交的艺术品达万亿元。在这热闹火爆的场景背后,却不时传出丑闻、黑幕,让广大收藏者不时冒出冷汗。
艺术品高端市场表象繁荣亮眼,实际暗影重重,知假、拍假,制造天价神话和传奇。一些所谓的顶级专家,为牟利昧着良心指鹿为马,假鉴定、出伪证书等等,不一而足。加之热钱滚滚,资本的运作,助长了一部分人的投机心理和浮躁心态。收藏成了纯粹的商业行为,收藏成了快速积累财富的捷径,人趋利的本能把诚信抛到了一边,市场被扭曲了,真正的收藏家被边缘化,诚实守信的商家则挣不到钱。有人感叹:古玩市场的水太深了,东西不好买,买上卖不掉,一买一个假,搞得不会做了。这一切让我们看到了中国艺术品市场经过20多年的发展,正面临道德滑坡,诚信危机,或者说进入一个该反思的阶段。
让“藏家”和“商家”不讲利也不现实,但核心应该是先讲“义”,正如晋商所遵循:“仁中取利,义内求财”的信条。当下,活跃在古玩市场上的人群,大多是生意人,他们为利而来,趋利而去,本无可厚非,但如果诚信缺失,艺术品市场岂止是一个“水深”,简直就是一个“险滩”,还有什么“利”可言,让你血本无归也未可知。
好在市场上不缺诚实守信的商家,也有不少真正的收藏家,他们是中华文化的托命人,是艺术品市场的中坚、希望。只有大家共同努力,从自我诚信做起,艺术品市场才会长期健康地发展。
笔者对于现如今艺术品交易市场存在的种种堪待解决的问题做了一个归纳:1、文物艺术品市场管理不规范,缺乏统一有效的管理模式。2、文物艺术品市场开放程度不够,相关法律法规滞后,且不尽完善。3、文物艺术品造假现象严重,赝品泛滥。4、文物艺术品拍卖市场秩序混乱,缺乏诚信,相当部分拍品不能公开拍卖。5、文物艺术品鉴定制度不规范,缺乏真正的专业鉴定人才。
针对目前我国文物艺术品市场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笔者提出以下九个对策:1、规范文物艺术品市场管理,建立健全统一有效的管理模式。2、建议修改文物法规,再渡开放文物艺术品市场,鼓励藏宝于民。3、严厉打击盗墓现象,严防文物艺术品被偷渡出境。4、惩处造假现象,净化文物艺术品市场。5、规范艺术品拍卖市场,放开或增加拍品种类。6、针对目前拍卖市场秩序混乱,缺乏诚信,相当一部分文物拍品受过去文物法的影响而不能公开拍卖的现实,笔者认为应在规范艺术品拍卖市场诚信制度的同时,建议修改拍卖法及放开或增加文物艺术品拍品种类。7、规范鉴定机构,推行文物艺术品鉴定资质认证制度,培育专业鉴定人才。8、大力宣传提高保护民间文物的思想意识,采取各种措施保护各类文物艺术品。9、对于珍贵的文物艺术品,国家可以采取优先购买的办法。10、提倡创办民间博物馆,作为国家博物馆的补充,并从政策上给予支持。
通过对文物艺术品市场管理方面的研究,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及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这对当下急需规范的文物艺术品市场起到了一定的抛砖引玉的作用,也对文物艺术品市场的健康发展起到积极的作用,我们期待中国的文物艺术品市场的日益成熟,将为我国社会经济生活做出不可估量的贡献。(作者单位:湖北美术学院)
文物艺术品市场乱象丛生,鱼龙混杂的专家鉴定丑闻迭出。24亿元天价“金缕玉衣”事件,拍出2亿多元的“汉代玉凳”奇闻;地摊上几百元现代仿品拍出988万元的“元青花梅瓶”的辉煌;央视“3·15”对一些拍卖公司、艺术品鉴定公司违背良知和职业操守,将一个个现代仿品鉴定成价值连城文物的揭秘曝光,让人瞠目。近日,王刚主持的鉴宝节目一锤定音,更是砸得收藏市场纷争四起。古玩艺术品的收藏是一项高雅、愉悦心境的活动,据统计,全国每年通过拍卖行、各级古玩市场成交的艺术品达万亿元。在这热闹火爆的场景背后,却不时传出丑闻、黑幕,让广大收藏者不时冒出冷汗。
艺术品高端市场表象繁荣亮眼,实际暗影重重,知假、拍假,制造天价神话和传奇。一些所谓的顶级专家,为牟利昧着良心指鹿为马,假鉴定、出伪证书等等,不一而足。加之热钱滚滚,资本的运作,助长了一部分人的投机心理和浮躁心态。收藏成了纯粹的商业行为,收藏成了快速积累财富的捷径,人趋利的本能把诚信抛到了一边,市场被扭曲了,真正的收藏家被边缘化,诚实守信的商家则挣不到钱。有人感叹:古玩市场的水太深了,东西不好买,买上卖不掉,一买一个假,搞得不会做了。这一切让我们看到了中国艺术品市场经过20多年的发展,正面临道德滑坡,诚信危机,或者说进入一个该反思的阶段。
让“藏家”和“商家”不讲利也不现实,但核心应该是先讲“义”,正如晋商所遵循:“仁中取利,义内求财”的信条。当下,活跃在古玩市场上的人群,大多是生意人,他们为利而来,趋利而去,本无可厚非,但如果诚信缺失,艺术品市场岂止是一个“水深”,简直就是一个“险滩”,还有什么“利”可言,让你血本无归也未可知。
好在市场上不缺诚实守信的商家,也有不少真正的收藏家,他们是中华文化的托命人,是艺术品市场的中坚、希望。只有大家共同努力,从自我诚信做起,艺术品市场才会长期健康地发展。
笔者对于现如今艺术品交易市场存在的种种堪待解决的问题做了一个归纳:1、文物艺术品市场管理不规范,缺乏统一有效的管理模式。2、文物艺术品市场开放程度不够,相关法律法规滞后,且不尽完善。3、文物艺术品造假现象严重,赝品泛滥。4、文物艺术品拍卖市场秩序混乱,缺乏诚信,相当部分拍品不能公开拍卖。5、文物艺术品鉴定制度不规范,缺乏真正的专业鉴定人才。
针对目前我国文物艺术品市场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笔者提出以下九个对策:1、规范文物艺术品市场管理,建立健全统一有效的管理模式。2、建议修改文物法规,再渡开放文物艺术品市场,鼓励藏宝于民。3、严厉打击盗墓现象,严防文物艺术品被偷渡出境。4、惩处造假现象,净化文物艺术品市场。5、规范艺术品拍卖市场,放开或增加拍品种类。6、针对目前拍卖市场秩序混乱,缺乏诚信,相当一部分文物拍品受过去文物法的影响而不能公开拍卖的现实,笔者认为应在规范艺术品拍卖市场诚信制度的同时,建议修改拍卖法及放开或增加文物艺术品拍品种类。7、规范鉴定机构,推行文物艺术品鉴定资质认证制度,培育专业鉴定人才。8、大力宣传提高保护民间文物的思想意识,采取各种措施保护各类文物艺术品。9、对于珍贵的文物艺术品,国家可以采取优先购买的办法。10、提倡创办民间博物馆,作为国家博物馆的补充,并从政策上给予支持。
通过对文物艺术品市场管理方面的研究,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及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这对当下急需规范的文物艺术品市场起到了一定的抛砖引玉的作用,也对文物艺术品市场的健康发展起到积极的作用,我们期待中国的文物艺术品市场的日益成熟,将为我国社会经济生活做出不可估量的贡献。(作者单位:湖北美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