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交流在新课改下的课堂教学尤为重要。传统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以灌输为主,忽略与学生间的互动交流,因而教学有效性不高,课堂活力不够。随着新课改的深入,一线教师必须高度重视课堂交流,利用有效的方式实现师生、生生间的交流,让交流彰显小学数学教学活力。
关键词: 小学数学 课堂交流 彰显活力
追求高效课堂近年来成为基础教育的重点改革目标,影响课堂教学效率的因素很多。为此,在教学中教师不仅应当重视教学的方式手段,还不能忽略课堂的整体氛围、学生参与度等。因此,课堂交流被广大教师关注,并运用于教学中。尤其在需要随时调动思维的小学数学教学中,贴近学生认知中心的交流更是促进学生主动探究学习的有效驱动力。教师应该做的是怎样让交流脱离形式,怎样为学生提供更广阔的交流空间,怎样利用交流激活课堂。
一、创设问题情境,提升交流欲望
交流即是对话,但有效、有吸引力的交流却不是简单的对话。在传统数学课堂中,最常见的对话便是以问答形式展开,这通常是师生间最典型的交流方式,但由于缺乏对问答形式的拓展及对学生交流兴趣的漠视,以往的课堂问答不仅僵化固定,不能激发学生的交流欲望,还容易给学生压力。因而,教师要改变方式,创设情境,让单纯的问题变得生动起来,促进学生主动思考、主动回答,形成自然的交流环境,让学生感受到趣味的交流氛围,从而全身心融入课堂氛围。教师要注意问题情境的设计需要充满童趣,并与现实和理论紧密结合,同时有开放的思索空间,这样才能迅速增强学生的交流欲望。例如,在小学数学《圆》的教学中,教师以学生熟悉的卡通角色小黄人骑自行车为背景,分别假设车轮为椭圆形、车轮为圆形但车轴不在圆心、车轴为圆形车轴也在圆心的情况,让学生猜想哪种车轮小黄人骑着更舒服。生动的情境让问题不再刻板严肃,而是趣味十足,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随之被调动起来,并纷纷表达自己的意见。有学生说“还没有见过椭圆形的车轮,因而应该小黄人骑着不舒服。”有学生说“生活中见过圆形的车轮,但车轴没有注意到是否在圆心。”……在聆听、表达、讨论、总结的过程中,学生的交流兴趣在逐渐地发酵、递增。
二、增强合作互动,优化交流体验
长期以来,课堂交流被不少教师错误地界定在师生之间,这使得整个课堂只存在教与学的关系,少了互学互助的关系。课堂交流对学生来说就是一次平等表达,展示个性的机会,因此,不能一味地跟在教师身后,也要注重学生间的自由交流,让学生在没有干预、没有命令的境况下获得更自由、愉快的交流经验。为此,小组合作的交流形式要有新意、有启发地实施开来,以小组为单位便是一个个崭新的、缩小的交流平台。在合作交流中,学生通过分工、自我展示调整思维方法,磨合学习体验,生与生之间开放式交流让学生更容易感受数学的乐趣,更能体会自主快乐的学习过程。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做到小组资源配置的均衡,让学生均等交流。例如,学习小学数学《图形的运动二》时,教师安排学生利用图形的旋转、平移特性,分组设计主题图标,并给予学生足够的沟通空间,引导学生整理图形资源,构思搭配审美,分工协作,一步步交流对话及实施,最后各组都交上满意的作品。合作互动为课堂交流拓宽了渠道,令数学课堂迅速泛起了活力,令教学活泼而有层次,令学生充分释放自我,收获深刻而丰富的学习体验。由此可见,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设计合作互动活动,能够最大限度地优化学生的交流体验,让学生的思路更开阔。考虑到学生年龄较小,在学生合作交流中,教师要注重给予一定的引导和调控,确保学生高效完成合作学习任务。
三、重视多元评价,拓展交流层面
一堂互动往来,活力呈现的课堂,除了要有全方位的交流渠道,还必须体现出开放、人性的交流层次。仅仅是热闹的对话,而无值得深思的表面化交流,只能吸引学生一时的关注,却不能让他们真正融入课堂,自主投入学习,教师要拓展交流层面,引导学生主动表达心声,为此重视多元化的课堂评价应当成为课堂交流的主要线索。传统的课堂评价单向固定,学生都是以被动接受的心理实施,多元评价则能够深入自主层面,全面调动学生交流的积极性,引导学生脱离目的性、任务性的交流心理,真正发自内心地审视课堂、审视教学、审视自我,从深层面思索、表达自己需要什么,欠缺什么,喜欢什么,突破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隔膜,让交流深度发散,自由自主。教学实施的重点在于多元二字,教师要尽力拓展评价的面与交流的点,让学生有思想可表达,有需要可解决,有内容可反省。例如:在学习《怎样滚得远》时,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多元评价。在这堂课中,教师主要引导学生进行自评,然后再由教师总评。评价时,教师引导学生关注细节,如自己提出的滚得远的方法是否有效、能够运用到生活中的哪些地方等。总之,教师要发挥投石问路的作用,充分引导自评、互评、细节对话,牵引学生走出“哪点知识不懂”的狭隘评价意识。需求、轻松、深度决定课堂评价的质量,也决定交流的广度、启发度和体验度,让课堂教学发挥最大的作用。
感知丰富、活力充沛的课堂能够令学生抛开拘束,全心投入,思维贯穿、灵感闪现的数学课堂更需要有声、有心的交流,让学生大胆明确所需、展示欲望、互补所长、激发个性,在自主的空间里取得实实在在的学习收获。
关键词: 小学数学 课堂交流 彰显活力
追求高效课堂近年来成为基础教育的重点改革目标,影响课堂教学效率的因素很多。为此,在教学中教师不仅应当重视教学的方式手段,还不能忽略课堂的整体氛围、学生参与度等。因此,课堂交流被广大教师关注,并运用于教学中。尤其在需要随时调动思维的小学数学教学中,贴近学生认知中心的交流更是促进学生主动探究学习的有效驱动力。教师应该做的是怎样让交流脱离形式,怎样为学生提供更广阔的交流空间,怎样利用交流激活课堂。
一、创设问题情境,提升交流欲望
交流即是对话,但有效、有吸引力的交流却不是简单的对话。在传统数学课堂中,最常见的对话便是以问答形式展开,这通常是师生间最典型的交流方式,但由于缺乏对问答形式的拓展及对学生交流兴趣的漠视,以往的课堂问答不仅僵化固定,不能激发学生的交流欲望,还容易给学生压力。因而,教师要改变方式,创设情境,让单纯的问题变得生动起来,促进学生主动思考、主动回答,形成自然的交流环境,让学生感受到趣味的交流氛围,从而全身心融入课堂氛围。教师要注意问题情境的设计需要充满童趣,并与现实和理论紧密结合,同时有开放的思索空间,这样才能迅速增强学生的交流欲望。例如,在小学数学《圆》的教学中,教师以学生熟悉的卡通角色小黄人骑自行车为背景,分别假设车轮为椭圆形、车轮为圆形但车轴不在圆心、车轴为圆形车轴也在圆心的情况,让学生猜想哪种车轮小黄人骑着更舒服。生动的情境让问题不再刻板严肃,而是趣味十足,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随之被调动起来,并纷纷表达自己的意见。有学生说“还没有见过椭圆形的车轮,因而应该小黄人骑着不舒服。”有学生说“生活中见过圆形的车轮,但车轴没有注意到是否在圆心。”……在聆听、表达、讨论、总结的过程中,学生的交流兴趣在逐渐地发酵、递增。
二、增强合作互动,优化交流体验
长期以来,课堂交流被不少教师错误地界定在师生之间,这使得整个课堂只存在教与学的关系,少了互学互助的关系。课堂交流对学生来说就是一次平等表达,展示个性的机会,因此,不能一味地跟在教师身后,也要注重学生间的自由交流,让学生在没有干预、没有命令的境况下获得更自由、愉快的交流经验。为此,小组合作的交流形式要有新意、有启发地实施开来,以小组为单位便是一个个崭新的、缩小的交流平台。在合作交流中,学生通过分工、自我展示调整思维方法,磨合学习体验,生与生之间开放式交流让学生更容易感受数学的乐趣,更能体会自主快乐的学习过程。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做到小组资源配置的均衡,让学生均等交流。例如,学习小学数学《图形的运动二》时,教师安排学生利用图形的旋转、平移特性,分组设计主题图标,并给予学生足够的沟通空间,引导学生整理图形资源,构思搭配审美,分工协作,一步步交流对话及实施,最后各组都交上满意的作品。合作互动为课堂交流拓宽了渠道,令数学课堂迅速泛起了活力,令教学活泼而有层次,令学生充分释放自我,收获深刻而丰富的学习体验。由此可见,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设计合作互动活动,能够最大限度地优化学生的交流体验,让学生的思路更开阔。考虑到学生年龄较小,在学生合作交流中,教师要注重给予一定的引导和调控,确保学生高效完成合作学习任务。
三、重视多元评价,拓展交流层面
一堂互动往来,活力呈现的课堂,除了要有全方位的交流渠道,还必须体现出开放、人性的交流层次。仅仅是热闹的对话,而无值得深思的表面化交流,只能吸引学生一时的关注,却不能让他们真正融入课堂,自主投入学习,教师要拓展交流层面,引导学生主动表达心声,为此重视多元化的课堂评价应当成为课堂交流的主要线索。传统的课堂评价单向固定,学生都是以被动接受的心理实施,多元评价则能够深入自主层面,全面调动学生交流的积极性,引导学生脱离目的性、任务性的交流心理,真正发自内心地审视课堂、审视教学、审视自我,从深层面思索、表达自己需要什么,欠缺什么,喜欢什么,突破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隔膜,让交流深度发散,自由自主。教学实施的重点在于多元二字,教师要尽力拓展评价的面与交流的点,让学生有思想可表达,有需要可解决,有内容可反省。例如:在学习《怎样滚得远》时,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多元评价。在这堂课中,教师主要引导学生进行自评,然后再由教师总评。评价时,教师引导学生关注细节,如自己提出的滚得远的方法是否有效、能够运用到生活中的哪些地方等。总之,教师要发挥投石问路的作用,充分引导自评、互评、细节对话,牵引学生走出“哪点知识不懂”的狭隘评价意识。需求、轻松、深度决定课堂评价的质量,也决定交流的广度、启发度和体验度,让课堂教学发挥最大的作用。
感知丰富、活力充沛的课堂能够令学生抛开拘束,全心投入,思维贯穿、灵感闪现的数学课堂更需要有声、有心的交流,让学生大胆明确所需、展示欲望、互补所长、激发个性,在自主的空间里取得实实在在的学习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