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山民歌词曲配合变化繁衍片观

来源 :音乐探索.四川音乐学院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hm99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凉山民歌是人民集体创作并以口头传唱方式保存下来的。在传唱过程中,其词曲配合灵活多变,繁衍出大量变体民歌。研究这有一现象,有助于传承及发扬民族音乐。
其他文献
音乐是文化的灵魂,是民族的血脉,寄托着一个民族的情思,并代代相传且恒定在血管里。“欧洲音乐中心论”的观点也不适应当代世界多元文化的发展,必须改变观点,让我们的民族音乐发扬
摘 要: 白口莲山歌流传于中山市五桂山客家人聚居地,是客家山歌的一种,它的产生和发展与当地生态环境、历史文化背景有着密切的联系。五桂山客家山区百姓和大沙田疍家人在两种不同民俗文化背景下,通过长期的劳动和生活实践,创作出了音韵独特的白口莲山歌。从音乐地理学的视角,对白口莲山歌的生存缘由进行分析与探讨,以此为山歌的保护和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音乐地理学;白口莲山歌;生存缘由  中图分类号: J
摘要:Cantata与Oratorio是两个常见的西方音乐体裁名词,其中文译名很多。Cantata的中文译名主要有三个:中国大陆音乐界译作“康塔塔”(音乐史学界)和“大合唱”(作曲界);港台及海外华语世界则译作“清唱剧”。Oratorio的中文译名主要有两个:中国大陆音乐界译作“清唱剧”,港台及海外华语音乐界则译作“神剧”(圣剧)等。上述中,Cantata与Oratorio两词还一并被译成“清唱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