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家栋的航天人生

来源 :中国新时代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dswzjhx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他,是我国人造卫星技术和深空探测技术的开创者之一;他主持完成了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第一颗返回式卫星、第一颗静止轨道试验通信卫星的总体设计;他承担了包括“东方红三号”通信广播卫星、“风云二号”气象卫星和中巴资源卫星等第二代应用卫星工程的研制重任;他先后担任我国北斗导航工程、探月工程总设计师……
  我国科学技术和航天事业的飞速发展,他不仅是亲历者,还是重要的参与者、推动者。翻开他的人生履历,就如同阅读一部新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史……
  他就是共和国勋章获得者、中国科学院院士孙家栋。
  他7年学航空、9年造导弹、50多年发射卫星,始终坚持国家利益高于一切,自从1958年进入国防部第五研究院一分院从事导弹研究开始,将60多年的岁月奉献给了中国的航天事业。在他60多年的航天生涯中,由他负责总体设计的卫星多达45颗,一度同时负责三个型号卫星的总体设计。
  孙家栋因此被称为中国航天的“大总师”,并荣获“两弹一星”功勋奖章、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和“全国优秀共产党员”“改革先锋”等称号。
  一次命运的眷顾
  孙家栋走上航天之路纯属偶然。
  1929年,孙家栋出生在辽宁省瓦房店市,3岁时,随父亲迁往哈尔滨。少年时,他最大的愿望是成为一名土木建筑系的学生,毕业后可以当桥梁工程师。然而,事与愿违,1948年,19岁的孙家栋考上哈尔滨工业大学汽车专业,并在预科班专修俄文。
  1950年元宵节,哈尔滨沉浸在一片节日的喜庆气氛之中。孙家栋与很多同学一样,准备午饭后回家吃团圆饭。但听说学校食堂晚上有红烧肉吃,他临时改变了主意,决定吃完晚饭再走。
  正是这戏剧性的变化,使得孙家栋得到了一次命运的眷顾。
  晚饭的时候,校领导通知在场学生——谁想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请即刻报名,必须赶上晚上8点30分自哈尔滨开往北京的火车。来不及与家人打招呼,孙家栋当天晚上就上了火车,从此踏入了航天大门。
  那一年,他和另外29名同学被派往苏联茹柯夫斯基空军工程学院进行为期7年的学习。1957年11月17 日,毛泽东主席在莫斯科大学音乐堂亲切接见中国留学生,孙家栋就是受接见的留学生之一。
  1958年从苏联学成回国后,孙家栋被安排去做导弹研究。因为研制导弹是比飞机制造更加尖端的技术,能将如此重任交给自己,孙家栋感到了国家对自己的信任。
  这一做就是9年,“那时候导弹才研发到中程,仅一两千米的射程,我们的目标是要搞洲际导弹。”孙家栋说,为此,他们这批人下定决心,未来几十年均为此奋斗。
  然而,人生总是充满变数,孙家栋又迎来他人生中最大的一次转折,并开启了他为之奋斗一生的卫星事业。1967年7月,时任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院长的钱学森点将,让38 岁的孙家栋担任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的技术总负责人。此时,孙家栋已是国防部第五研究院导弹总体设计部副主任。
  造了9年导弹的孙家栋开始“转向”造卫星。“当时我们做事情根本不需要动员,国家需要,我就去做,并且要做好。”孙家栋回忆。
  一项艰巨的任务
  2016年国务院批复同意,自2016年起,将每年的4月24日设立为“中国航天日”。因为在1970年4月24日,中国酒泉,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卫星代表中国人飞向太空,实现了泱泱中华对茫茫宇宙的第一次叩击,也为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成功开启了一片属于自己的天空。
  回忆往昔,在当时的中国,不仅科研基础弱,就连基本的物料都很缺乏,没有资料,没有经验,没有专家,没有设备,“东方红一号”的艰难程度可想而知。
  孙家栋从一分院等地,提名了戚发轫、沈振金等18人,组建成首批队伍。他回忆,这些人完全不懂这件事情要如何做,“但有那份爱国热情在,大家一点都没有松懈,一心一意钻研,真是白天晚上都在干活。”这18人成为了后来中国卫星发展史上有名的“航天卫星十八勇士”。
  在孙家栋看来,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与成就,与党中央的关怀和全国人民的支持分不开。“当时制造卫星需要一个物件,我们找到一家工厂的老师傅,告诉他我们现在做的事情是国家重点任务,我们要的这个东西是什么条件、多大尺寸。他也不问真假,就说:‘行,你回去吧,一个月后再来。’一个月以后再去,人家果然给你做好了,而且也不要钱。”对于这件小事,孙家栋感念至今。
  为了检验设计的正确性与合理性,“东方红一号”卫星从元件、材料,到单机分系统以至整星都要在地面进行多种环境模拟试验。发射场预定发射卫星的时间气候寒冷,而卫星厂又没有符合要求的试验场地,“热控试样星”的试验是1968年的夏季于海军后勤部的一个冷库中进行的。
  很多在现在看上去完全不是問题的问题,在当时很可能是天大的阻碍。孙家栋介绍说,当时卫星上单是电池问题,就研究了很久,最后选了现在汽车常装的电池。“现在的汽车电池质量恐怕比那时候的质量还要好一些。”孙家栋说,“第一颗卫星总重量173公斤,其中电池就80公斤。”
  事实上,当时很多困难都是靠科技人员因陋就简、土法上马、群策群力解决的。尽管困难重重,我国第一颗卫星“东方红一号”仍在1970年4月24日发射升空,全国人民欢呼鼓舞。
  1970年4月25日18点,新华社授权向全世界宣布:1970年4月24日,中国成功地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卫星,卫星运行轨道的近地点高度439千米,远地点高度2384千米,轨道平面与地球赤道平面夹角68.5度,绕地球一圈114分钟。卫星重173公斤,用20.009兆周的频率播送“东方红”乐曲。
  “东方红一号”卫星升空后,星上各种仪器实际工作的时间远远超过了设计要求,“东方红”乐音装置和短波发射机连续工作了28天,取得了大量工程遥测参数,为后来卫星设计和研制工作提供了宝贵的依据和经验。   那一年,孙家栋41岁。“消息公布以后,我们坐车就往天安门广场跑,到那里时根本进不去,人山人海地都在庆祝。”
  孙家栋说,当时大家憋着一股劲,一定要自己把卫星搞出来。“搞‘两弹一星’,必须自力更生,我们中国人是压不倒的。”“通过第一颗卫星,我们证明,我们能把卫星送上去,我们能做一颗卫星在天上生存。”
  “东方红一号”的成功发射,是中国航天元勋们自力更生、白手起家、一步一个脚印创造的中国奇迹。他们使我国成为继苏、美、法、日之后,第五个可以自己研制发射人造卫星的国家。
  一生勇挑重任
  “少年勤学,青年担纲,你是国家的栋梁。导弹、卫星、嫦娥、北斗、满天星斗璀璨,写下你的传奇。年过古稀未伏枥,犹向苍穹寄深情。”在2016年度“感动中国”人物的颁奖舞台上,孙家栋收获如此评价。
  回顾几十年的工作,孙家栋认为自己“仅仅是航天人中很平常的一个”。在2010年获得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时,他表示,自己很“不安”。“航天事业是千人、万人共同劳动的结果,我个人的工作是非常有限的。是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为我提供了‘平台’,是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成就了我。”
  孙家栋经常说,是中国航天精神铸造了中国第一星,是中国航天事业发展成就了自己。“作为一名航天人,我为祖国取得的成就感到骄傲。”
  航天是一项非常复杂的系统工程,每项工程由卫星、火箭、发射场、测控通信、应用等数个系统构成,每个系统都有自己的总设计师或总指挥,孙家栋则被大家尊称为“大总师”。
  第一颗卫星成功发射之后,孙家栋甚至还来不及休息,就又挑起了第二颗卫星上天的重任。1970年5月,孙家栋主持制定了中国第二颗人造卫星“实践一号”卫星总体技术方案,1971年3月3日,“实践一号”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这颗卫星成为中国第一颗长寿命卫星。
  “实践一号”发射成功后,孙家栋又紧张地投入到了我国第一颗返回式遥感卫星的研制工作。这是一种用于国土普查的遥感卫星,被广泛应用于大地测量、资源勘探、资源普查、交通建设、城市规划等很多领域。
  然而,1974年,由孙家栋担任技术负责人的中国第一颗返回式遥感卫星在升空20秒后爆炸了。“我跑出地下室,只看见沙漠里一片火海,整个脑子一片空白,痛哭起来。”
  之后的三天三夜,他与同事们在滴水成冰的沙漠里一寸一寸地寻找火箭的残骸,把所有的螺丝钉、小铜块、小线头一点点收集起来,查找事故原因。最终发现,是控制系统内的一小段导线在火箭发射时受到剧烈震动断开了。
  “一个裂痕就牵扯到整个航天产品的成败,这个教训太深刻了!”正如恩师钱学森当初所做的那样,孙家栋承担了失败的责任,从此狠抓质量,逐步建立起了一套完整严格的质量管理系统。
  每次发射,坐在指挥大厅里,孫家栋就爱听两个字“正常”。事实上,每一个“正常”背后,是全体航天人对“质量就是生命”的高度认同,是无时无刻不保持严、慎、细、实的工作作风。
  一年后,新一枚运载火箭和一颗新的返回式遥感卫星再次发射,成功升空。这颗卫星按计划在太空运行3天,完成地球遥感探测任务后按预定方案返回了地球,在中国四川省中部成功实施了回收,获得了大范围的遥感探测资料。
  1975年,中国成功发射了3颗卫星。随后几年,中国的卫星发射进入了快速和稳定发展时期,孙家栋也承担了更为艰巨而重大的任务——将卫星发射推向国际市场。1990年,中国拿到了第一个火箭合作合同。“第一颗卫星发射上去以后,我们不仅仅给它发射成功了,就是要求卫星得送到哪一个点上,我们就给它送到哪个点上。我们就是精度高,搞了几十次发射,国外用户当时就说中国火箭发射卫星的精度是非常高的,非常佩服。从那以后,对方就连续跟我们定了几个合同,用中国火箭发射。”
  2004年,已经75岁的孙家栋担任中国探月工程总设计师。探月工程将成为我国航天事业继人造地球卫星、载人航天之后的第三个里程碑。
  3年后,当“嫦娥一号”顺利完成环月任务的消息传来时,航天飞行控制中心内,大家欢呼、拥抱、振臂庆祝,而孙家栋却默默转过身,掏出手绢擦去了眼角的泪水。“在这么短的时间内,我们国家能把‘嫦娥一号’送到月球上去,尽管是第一次,却这么精准,作为航天人,我的心情十分激动。我为国家有这么大的成就感到自豪!”
  在孙家栋看来,探测月球有两个目的,一是探索宇宙奥秘,二是开发空间资源。“中国航天的下一个发展目标,应该是有能力到达太阳系的任何角落。”
  孙家栋笑言,这辈子最大的爱好就是放卫星。2009年4月15日,孙家栋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指挥并见证了中国自主研制的第100颗航天卫星成功发射。在这100颗卫星当中,由他担任技术负责人、总设计师或工程总师的就有30多颗。
  “孙家栋无疑是一位战略科学家,总能确定合理的战略目标。”“嫦娥一号”卫星总设计师、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五院深空探测和空间科学首席科学家叶培建院士说,在困难面前,他绝不低头;在责任面前,他又“俯首甘为孺子牛”。
  孙家栋的一大长处,就是善于协调各种复杂的技术问题,找到最经济、最合理的解决办法。“几十年的实践证明,核心技术是买不来的,航天尖端产品也是买不来的。我们必须依靠自己的力量发展航天技术。”孙家栋说。
  近年来,孙家栋特别强调要坚持自主创新:“在一穷二白的时候,我们没有专家可以依靠,没有技术可以借鉴,我们只能自力更生、自主创新。今天搞航天的年轻人更要有自主创新的理念,要掌握核心技术的话语权。”
  如今,已年逾90岁高龄的孙家栋为了中华民族的航天梦,仍在奋斗不息,“中国的发展依然任重道远,我们一定要跟着党中央,和大家一起共同努力,尽个人微薄之力,把我们国家的事业搞好,真正实现中国梦,富起来、强起来,完成好我们这一代人的历史使命。”
  从“东方红一号”到“嫦娥一号”,从“风云气象卫星”到“北斗导航卫星”,孙家栋的一生,与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紧紧相依。
  2009年,在孙家栋80岁生日时,钱学森专门致信祝贺。钱学森在信中说:“自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首战告捷起,到绕月探测工程的圆满成功,您几十年来为中国航天的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共和国不会忘记,人民不会忘记。”
其他文献
学位
学位
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在人们崇尚回归自然、呼唤世界和平、提倡环保意识的今天,世界服装的流行趋势越来越趋向于大同,因此民族的东西愈发显得弥足珍贵。而我国的中式服装在世
本文首先对液压组合挂车失效分析及优化设计的课题背景进行了介绍,结合组合挂车的发展趋势及项目委托企业的实际要求,阐述了本课题的研究目的和意义。在详细的分析了液压组合
由于具有高饱和电流、高截止频率以及大功率容量等优越的性能,AlGaN/GaN高电子迁移率场效晶体管(HEMT)在微波功率放大器和高压开关电路中的具有巨大的应用前景。增强型AlGaN/GaN
常见的旋转机械设备故障有不平衡、不对中、初始弯曲等。在转速升高的过程中,不平衡所激发的离心力变为设备故障的主导因素。旋转机械系统要安全、稳定、可靠的运行就需要对不
“中国食品产业、中国食品企业之所以可以飞速发展,正是得益于食品行业中一批批‘匠人匠企’的不懈努力和追求.在全球价值链时代,品牌就是价值链的组织者和利润分配者.铸就品
期刊
我国地域辽阔,地理情况较为复杂,随着科技的发展,对水文数据的监测也相应的提高。由于GPRS网络在我国覆盖广泛,应用较多,为水文数据的监测提供了传输途径。为了采集不同深度
舞蹈艺术是综合的艺术,舞蹈中的服装,造型设计与制作是舞蹈艺术综合呈现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对于体现舞蹈规定的情景,提示人物的性格特征,渲染舞台气氛,塑造任务形象来说,都将发挥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