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眼中的卢鸿钢

来源 :文化月刊·中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yx78100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和卢君认识时间不长,始于上一年去请版本学的泰斗孟宪均老师来讲课时,正好碰上他们一起用餐。可谓相逢于偶然,完全没有在意。然而此后不久,沈定庵先生的公子大晔兄在微信朋友圈发了一张卢君的字,打动了我。


  原来我少时跟随先师参加禅七,总是看到禅堂里挂着一张张警策语辞,其目的是给参与其会的人助力。在日本有“茶挂”之说,在茶道中扮演一极重要的角色,象征着实相功德,有特殊的书写要求。我知道茶道源于禅家,就把禅堂里的这种书写形式称之为“禅挂”,也有其特定的书写要求。须得拔脱,但又不能清怪,更不能甜熟,要在流畅中有一种沉静的意味,令人初看时不觉得奇特,看久了却颇能填实心理上的某种需求,不能舍离。
  几年前老师故去,他的禅风和禅堂都成为绝响。我不至于愚昧到去寻师转世,但一直想请人也写些禅挂来陈设,却总没遇上心中认为合适的人。往往不是文人气重,就是茶家味足。一些朋友笔下的书法功夫虽好,但总有些什么地方,似乎不对其味。而当我看到沈兄发的图,心中直跳,有一种久违重逢的激动,赶忙给卢君打电话,冒昧地请他帮忙。他一口答应下来,当天下午就写了十来张,那种又像“张猛龙”,又像早年弘一,又有点“月仪贴”行气的味道,正与心下相和,这才成立了我和卢君的交往。是为记。
  卢鸿钢,1959年生,浙籍沪人,1983年毕业于空军工程学院外语系,现客居京城。
其他文献
人格标志,如姓名或肖像,我国法律向来认为属于人格利益,而由人格权加以保护。依照传统理论,人格权是以保护精神利益为内容的权利。但随着社会、科技、经济等因素的发展,人格
【摘要】阅读理解题在高考中占很大比重,该题目做得好与坏将直接决定考生在高考中的英语分数,因此有“得阅读理解者得高考”的说法。了解高考中阅读理解题的题型,把握阅读理解题的解题方法和技巧,是每一位考生所必备的备考技巧,只有这样,考生才能在高考中做到游刃有余、百战百胜。  【关键词】高考 阅读理解 解题技巧
如果说,思想家的思想是时代的产物,其结果又反过来影响或创造时代,陈独秀(1879—1942)作为新文化运动的旗手,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中共一大到五大时期的最高领导人,无疑是快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