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来源 :教育改革与实践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hz1970071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让学生在愉悦的气氛中学习,唤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是教学成功的关键。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数学是一门思考性很强的学科,如何在教学中利用数学知识的魅力,激发学生对所学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这是值得广大小学数学教学工作者深刻思考的论题。我通过对自己多年的小学数学教学实践进行认真的总结,浅谈以下几点体会:
  一、教学中注意探索教法—激趣
  根据小学生爱新奇、好胜的心理特征,结合教学内容,不失时机地诱发学生的学习效果。例如,在教学“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少几”的应用题时,如果把新概念细细讲解,学生会感觉枯燥乏味。因此,巧妙设计准备题,搭桥铺路,让学生把新旧知识联系起来,促使知识正迁移,把前面练习的“求多几”的问题,改为“求少几”的问题作为尝试题,通过启发学生加以比较,从而引导他们学习课本上的例题。然后,激发他们试着解答,就能激发学生的情趣。虽然他们不一定都能正确地理解,会出现几种不同的解题方法,并且可能有着种种的疑惑。但是,此时教师如果做适当的引导,点拨、启发、引导学生归纳解题的思路方法,就可能使学生亲自经历探索知识的过程,充分调动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从而使他们体验到获取知识的快乐感、成功感,增强他们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二、教学中注意精心设问—激趣
  要使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常常处于最佳心理状态,教师的设问是十分重要的,课堂上提问要避免随意性,提出的问题要有启发性,要适时,要触及学生的情绪领域,唤起学生的心灵共鸣,起到“一石激起千层浪”的效果,把学生的思维调动起来,让学生因情感的驱动而生趣,主动参与到学习活动中。
  例如,在教学“圆锥体积公式”时,我不是采用在空圆锥里装沙的方法,而是提问:“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积都可以用一个什么公式来求它们的体积?求圆锥的体积能不能用底面积×高?如果用圆锥的底面积×高求得的是什么?”这样就自然沟通了圆锥体与圆柱体的联系,然后借助教具进一步启发学生:“如果知道了圆柱的体积,要求等底等高的圆锥的体积,怎样计算?”学生运用所学的分数知识很自然地得出了只要知道圆锥的体积是等底等高的圆柱体积的几分之几,就可以求出圆锥的体积。
  三、教学中注意创设情境—引趣
  好奇是儿童的天性,悬念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我们在课堂教学中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能力水平,巧妙地设置适当的悬念,创设思维情景,使学生产生新奇感和求知欲望,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在教学“三角形面积”后,提出三角形与平行四边形如果不等底等高是否存在“2倍”与“一半”的关系呢?然后组织学生讨论。同学们经过充分讨论后得出:若等底不等高或等高不等底的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不可能存在“2倍”与“一半”的关系。但如果它们的面积和底一定时,那么三角形的高是平行四边形的高的几倍或他们的面积和高一定时,那么三角形的底是平行四边形底的几倍。通过这样的引导和讨论,加深了学生对三角形面积公式的掌握。
  四、教学中注意动手实践—启趣
  操作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也是教学的有效手段之一。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说:“知识的本身就是活动。”动作和思维密不可分,特别是低年级学生好奇好动,乐于模仿,我便注意充分利用学生的这些特点,让他们亲自动手,实际操作。
  例如,在教学“求比一个数多几的数的应用题”时,我采用了让学生动手操作的方法,先让学生摆红花和黄花同样多的部分,再摆红花比黄花多的部分,从而让学生看到红花的朵数包括两部分:一部分是红花和黄花同样多的部分,另一部分是红花比黄花多的部分。求红花有几朵,就是把两部分合并起来,所以用加法计算。通过这样的操作,激起和诱发学生思维展开,从而调动了学生思维的积极性,使学生既感到了学习的兴趣,又真正懂得了这类应用题为什么用加法来算的道理。
  
其他文献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学生积极认识事物,积极参与学习活动的一种心理倾向。一个人对某种事物感兴趣,就乐于接触它。同样当学生对某门学科产生了兴趣,在学习过程中就会把思维、记忆、注意力充分调动起来,形成一种最佳的学习状态,而在这一状态下学习,就能达成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英语,尤其是新课程英语更是强调学生的参与及场景的灵活运用。如果不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就根本不可能开展教学,更谈不上教
期刊
导入是有效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较好导入方发,能充分地调动学生的参与激情,能够让学生广泛的参与课堂,让课堂一下子“热”起来。好的导入方式,能化枯燥为生动、化抽象为具体。好的导入方式,还能营造亲切、和谐、温馨的师生关系,让彼此在交流中开启思维之门,能力得到提升。在平常的教学中,我通过对课堂导入的运用、改进、总结、积累总结出以下几种常用的导入方法。  一、歌曲导入,心旷神怡  歌曲导入是富感染力的一种艺
期刊
“小学课堂教学的有效交流”是我校正在研究的课题,我在学校一直从事数学教学工作,所以在此我浅谈一下如何利用信息技术,促进小学数学课堂的有效教学。我们现在都在使用新教材,而新教材的最大特点就是: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引导学生观察、操作、交流等,使学生通过数学活动,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技能,初步学会从数学角度去观察事物,思考问题,激发对数学的兴趣以及学好数学的愿望,培养学生
期刊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对学习有了兴趣,就能提高学习的主观能动性,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小学体育教学也是如此。那么,如何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学习体育的兴趣呢?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分析如下。  一、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营造愉快的课堂氛围  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培养学生体育兴趣的重要前提。正所谓:“亲其师,信其道。”小学生一般对教师都非常信服和仰慕,如果他们喜欢某一位老师,自然也就喜欢这
期刊
数学思想和方法是数学知识的精髓,又是知识转化为能力的桥梁。目前初中阶段,主要数学思想方法有:数形结合思想、分类讨论思想、整体思想、化归思想、转化思想、归纳思想、类比思想、函数思想、辩证思想、方程与函数思想方法等。提高学生的数学素质、指导学生学习数学方法,毋用置疑,必须指导学生紧紧抓住掌握数学思想方法是这一数学链条中的最重要的一环。许多数学家和教育家历来强调对中学生的数学思想教育,其目的就是要提高学
期刊
【摘要】随着《新课程标准》的颁布实施,体育课已经越来越重要了,加强中学生的体育锻炼意识不仅对学生个人至关重要,而且对社会的发展也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研究通过对体育教师性格对中学生的运动兴趣形成的特点进行调查研究分析,通过调查研究分析得出体育教师性格对现代中学生运动兴趣形成有极大的影响,进而提出要让学生从思想上对体育运动产生兴趣,体育教师必须进一步提高自身修养的建议,以期对体育教师的教学有所帮助。 
期刊
所谓有效教学,是指在有限时间和空间内,采取恰当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让学生参与学习过程,获取较大容量的真正理解的有效知识,同时,充分培养和锻炼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形成良好的情感、正确的态度和价值观,从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学。所以,提高教学有效性是促进发展、减轻负担、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一种具体体现。长期以来,语文教学过程中存在着少、慢、差、费的现象,究其原因,是语文课堂缺
期刊
【摘要】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指通过数学课堂教学活动,使学生在数学上有提高、有进步、有收获。教师要善于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要充分利用数学课堂,把它创设成充满活力、魅力无穷的空间,从而激发学生的思维,让他们积极地感受数学美,去追求数学美。有效的课堂教学是通过课堂教学活动,让学生在认知和情感上均有所发展。  【关键词】小学 数学 有效       一、小学数学的有效性  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指通过数
期刊
语文素养是一种以语文能力为核心的综合素养。一个人的语文素养至少包括他的语文能力、语言积累、语文知识、学习方法和习惯以及认知能力、人文素养等。新课程性质与地位里明确指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既要求我们在语文教学中,抓好学生的语文基本功——多思、多读、多写,
期刊
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对数学教育的价值、目标、内容以及学与教的方式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数学课程的设计与实施应重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特别要充分考虑它对数学学习内容和方式的影响,大力开发并向学生提供更为丰富的学习资源,把现代信息技术作为学生学习数学和解决问题的强有力工具,致力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乐意并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现实的、探索性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