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丰富多彩的大学生活里,聚餐逐渐变成了同学之间联络感情的首选。无论是班级聚、社团聚、老乡聚还是舍友聚,难免借聚餐来增进友谊。但聚餐毕竟只是同学间交往的一种方式,并不能完全取代同学之间日常的交流。近几年,过度的饭桌社交,已明显超出同学间正常交往的范畴,助长了拉帮结派、炫耀攀比、奢侈浪费等不良风气,给部分家庭困难的同学带来了很大的社交障碍及经济压力。
成功的中国式社交并非只停留于饭桌
“饭桌社交”在中国可谓是源远流长,大家都知道,中国式社交无非是饭桌上聊聊天、吃吃饭,一顿饭吃下来,基本上一桌子的人就可以从陌生人到了称兄道弟的“关系”。在饭桌上谈生意、交朋友,融合感情、沟通信息、资源共享,可谓一举多得。但“饭桌社交”也被诟病为公私不分,不讲规则,甚至成为权钱交易、低俗粗浅等的代名词。
“饭桌社交”的合理价值当然不容否定,但这显然不是最好的社交方式。因为真正成功的社交,其实是获得适应社会发展的能力和素养,不断地丰富和发展自己。如学习宽容、尊重的态度,领会平等、互利的精神,这些远非“饭桌社交”所能涵盖和给予。而塑造成功的社交圈,其实更取决于你与什么样的人交往,建立在怎样的共同志向之上。“饭桌社交”的舞台,显然也太过狭小。
中国人的社交观念总是和“吃”有关,比如把不认识的人叫“生人”,把相互了解的人叫“熟人”。不仅如此,生活的种种似乎都可以和“吃”搭上关系:受重视叫“吃香”、混得好叫“吃得开”。其实,这些与吃有关的社交行为,背后都是为了“关系”二字。
在中国,大到开办公司,谋取职位,小到孩子入托上学,都要有关系。2009年,英国《金融时报》对于中国的“饭桌社交”给予这样一个评价:“那是一个迷宫般的网络,外人很难窥得其中的奥秘。维护‘关系’这个迷宫,需要昂贵的成本。”
如果真想提高社交能力,塑造成功的社交圈,首先必须在思想层面告别直接的“拿来主义”,开动脑筋,创造更加健康向上的社交理念和方式。诸如拓展游戏、志愿服务等已经成为社交新宠,无疑具有借鉴意义。
“饭桌社交”折射出大学生关系隐患
如今,“饭桌社交”这股风气也刮到了大学校园里。前不久,一份关于大学“饭桌社交”的调查结果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密切关注。这份调查是通过对全国范围内的10所高校的300名大学生,就聚餐开支展开抽样调查。其中,有200余名学生每周参与聚餐的次数在三次左右。大学生聚餐的消费水平在人均30~50元之间,以AA制为主。若按一周聚餐三次计算,一名大学生每学期聚餐花销可达千元。调查发现,为此苦恼的大学生不在少数,参与调查的300名大学生中,有近一半的学生表示曾经遇到过因聚餐开销太大,负担不起的情况。而在各式各样的聚餐名目中,社团聚餐约占七成。由于社团活动与大学生评奖学金挂钩,大多数接受调查的学生均加入了各种学生社团,因此,社团聚餐成为学生最大的负担。
有43%的被调查学生认为,请客聚餐有助于增加自己的社交技巧,扩大自己的朋友圈。在大学里,交际广的学生都知道,“要想混得开,饭桌离不了”,不仅交朋友、混社团需要饭局,还人情也同样需要饭桌上的礼尚往来。
作为大学生,半只脚已经迈入社会的大门,培养和增强社交能力可以说十分必要。如聚餐这样的“饭桌社交”,因为方便简单,容易接受,自然就成了首选。更为重要的是,很多大学生热衷“饭桌社交”往往带有不可告人的目的。比如,通过“饭桌社交”拉拢关系,找人推荐入党,帮助测评加分。由此说明,社交理念已经被扭曲,也迫切呼唤更加健康的理念和方式对其进行纠偏。
细想来,时下引起人们热议的,“干爹”“拼爹”“萝卜招聘”“裙带升迁”等词语,哪一个跟“关系”无关?也正因如此,越来越多的大学生认为,要想混得开,靠的不只是学识能力,还有关系圈子。在呼朋唤友、推杯换盏之间,很多大学生以为社交就是请客吃饭,多认识了几个“朋友”就提高了社交能力,有了“人脉”和“资源”。这种观念虽然历来就有,但近年来越来越严重,这也折射了大学生们普遍的关系隐患。
为拉近同学关系,高中生有事没事也聚餐
不要以为只有大学生沉迷于饭桌社交,事实上,“饭桌社交”已延伸到了高中生群体。高中生的“饭桌社交”跟大学生聚餐的不同之处只是少了“官民”互交的环节。
就拿假期来讲,很多中学生都选在假期里安排各种聚会,时间排得非常紧张。这样一来就只有很少时间跟家人一起吃饭。今天刚参加了高中同学生日宴会,明天又是初中同学聚会,后天则是几个要好的朋友聚餐。在他们看来,每一个聚会都非常重要——刚进入新环境,当然要和同学搞好关系;初中刚毕业,还是挺想念以前那些老同学的;上高中之后,几个好朋友联系就少了,放假时总应该见一面。
然而,中学生毫无经济来源,那么聚会的费用又从哪出呢?据了解,中学生聚会所需费用一是以每天买早餐或学习用品等各种理由从父母手中要来的;二是来源于逢年过节、自己生日时父母、亲戚送的红包;三是父母经常给的零用钱;还有一部分则是班集体活动和同学生日时向父母额外要的“活动经费”。
很多同学选择参加聚会,免不了有些“身不由己”,因为身在周围都是同龄人的环境中,加之有不少学生的家境不错,特别容易出现攀比的风气。当学习压力大或与老师沟通困难,或与同学发生冲突时,他们都愿意通过聚会来宣泄心中的失意、愤懑、烦躁。如今在成年人的圈子里,社交活动很多,大大小小的聚会很多,中学生为了证明自己已经是成年人了,争相学习成年人的聚会活动。这样的模仿心理也助长了他们的聚会次数。
很多同学一到放假的时候就聚在一起吃饭、唱歌、打游戏,而且他们认为,和同学们一起吃饭比和父母在一起放松。而另一部分学生则表示,平时跟父母在一起的时候,话题总是离不开学习,因此到了假期宁愿跟同龄人在一起,也不愿意听父母们唠叨。相应的,陪父母的时间则没有多少,亲情似乎在中学生的心中变得淡漠起来。中学生应该懂得珍惜亲情,妥善处理好亲情与友情之间的关系。
话题延伸
大学生本该是社会中最具活力的群体之一,其实,如果不局限于饭桌上,我们仍然可以在很多方面扩张社交圈,一些国外大学生在社交方面,就有很多值得我们借鉴与学习:
美国:社交团体两个月盖起游乐场
美国大学生有很多都是兄弟会和姐妹会的成员,这是美国大学社交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兄弟会姐妹会性质不同,有的是社交为主,经常会举办Party之类,以交友为目的;有的是以发展职业或兴趣为主,比如商科、运动之类。一些成员会在短短的1~2个月之间,在一个空的停车场上造起一个小型游乐场或小型的演出场地,然后排演音乐剧,按场次收费,既锻炼了自己,培养了兴趣,发挥了特长,还获得了一定的利润,可谓一举多得,何乐而不为呢?
加拿大:通过参加公益活动结交朋友
加拿大从来都不缺乏结交朋友的途径,所缺乏的只是你走出去的勇气。加拿大的大学里有很多公益性的组织,他们不以盈利为目的,只是为了能够帮助到更多的人。许多加拿大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参加这样的志愿活动,不但了解了各地文化也找到了与自己志趣相投,有共同信念的挚友。
成功的中国式社交并非只停留于饭桌
“饭桌社交”在中国可谓是源远流长,大家都知道,中国式社交无非是饭桌上聊聊天、吃吃饭,一顿饭吃下来,基本上一桌子的人就可以从陌生人到了称兄道弟的“关系”。在饭桌上谈生意、交朋友,融合感情、沟通信息、资源共享,可谓一举多得。但“饭桌社交”也被诟病为公私不分,不讲规则,甚至成为权钱交易、低俗粗浅等的代名词。
“饭桌社交”的合理价值当然不容否定,但这显然不是最好的社交方式。因为真正成功的社交,其实是获得适应社会发展的能力和素养,不断地丰富和发展自己。如学习宽容、尊重的态度,领会平等、互利的精神,这些远非“饭桌社交”所能涵盖和给予。而塑造成功的社交圈,其实更取决于你与什么样的人交往,建立在怎样的共同志向之上。“饭桌社交”的舞台,显然也太过狭小。
中国人的社交观念总是和“吃”有关,比如把不认识的人叫“生人”,把相互了解的人叫“熟人”。不仅如此,生活的种种似乎都可以和“吃”搭上关系:受重视叫“吃香”、混得好叫“吃得开”。其实,这些与吃有关的社交行为,背后都是为了“关系”二字。
在中国,大到开办公司,谋取职位,小到孩子入托上学,都要有关系。2009年,英国《金融时报》对于中国的“饭桌社交”给予这样一个评价:“那是一个迷宫般的网络,外人很难窥得其中的奥秘。维护‘关系’这个迷宫,需要昂贵的成本。”
如果真想提高社交能力,塑造成功的社交圈,首先必须在思想层面告别直接的“拿来主义”,开动脑筋,创造更加健康向上的社交理念和方式。诸如拓展游戏、志愿服务等已经成为社交新宠,无疑具有借鉴意义。
“饭桌社交”折射出大学生关系隐患
如今,“饭桌社交”这股风气也刮到了大学校园里。前不久,一份关于大学“饭桌社交”的调查结果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密切关注。这份调查是通过对全国范围内的10所高校的300名大学生,就聚餐开支展开抽样调查。其中,有200余名学生每周参与聚餐的次数在三次左右。大学生聚餐的消费水平在人均30~50元之间,以AA制为主。若按一周聚餐三次计算,一名大学生每学期聚餐花销可达千元。调查发现,为此苦恼的大学生不在少数,参与调查的300名大学生中,有近一半的学生表示曾经遇到过因聚餐开销太大,负担不起的情况。而在各式各样的聚餐名目中,社团聚餐约占七成。由于社团活动与大学生评奖学金挂钩,大多数接受调查的学生均加入了各种学生社团,因此,社团聚餐成为学生最大的负担。
有43%的被调查学生认为,请客聚餐有助于增加自己的社交技巧,扩大自己的朋友圈。在大学里,交际广的学生都知道,“要想混得开,饭桌离不了”,不仅交朋友、混社团需要饭局,还人情也同样需要饭桌上的礼尚往来。
作为大学生,半只脚已经迈入社会的大门,培养和增强社交能力可以说十分必要。如聚餐这样的“饭桌社交”,因为方便简单,容易接受,自然就成了首选。更为重要的是,很多大学生热衷“饭桌社交”往往带有不可告人的目的。比如,通过“饭桌社交”拉拢关系,找人推荐入党,帮助测评加分。由此说明,社交理念已经被扭曲,也迫切呼唤更加健康的理念和方式对其进行纠偏。
细想来,时下引起人们热议的,“干爹”“拼爹”“萝卜招聘”“裙带升迁”等词语,哪一个跟“关系”无关?也正因如此,越来越多的大学生认为,要想混得开,靠的不只是学识能力,还有关系圈子。在呼朋唤友、推杯换盏之间,很多大学生以为社交就是请客吃饭,多认识了几个“朋友”就提高了社交能力,有了“人脉”和“资源”。这种观念虽然历来就有,但近年来越来越严重,这也折射了大学生们普遍的关系隐患。
为拉近同学关系,高中生有事没事也聚餐
不要以为只有大学生沉迷于饭桌社交,事实上,“饭桌社交”已延伸到了高中生群体。高中生的“饭桌社交”跟大学生聚餐的不同之处只是少了“官民”互交的环节。
就拿假期来讲,很多中学生都选在假期里安排各种聚会,时间排得非常紧张。这样一来就只有很少时间跟家人一起吃饭。今天刚参加了高中同学生日宴会,明天又是初中同学聚会,后天则是几个要好的朋友聚餐。在他们看来,每一个聚会都非常重要——刚进入新环境,当然要和同学搞好关系;初中刚毕业,还是挺想念以前那些老同学的;上高中之后,几个好朋友联系就少了,放假时总应该见一面。
然而,中学生毫无经济来源,那么聚会的费用又从哪出呢?据了解,中学生聚会所需费用一是以每天买早餐或学习用品等各种理由从父母手中要来的;二是来源于逢年过节、自己生日时父母、亲戚送的红包;三是父母经常给的零用钱;还有一部分则是班集体活动和同学生日时向父母额外要的“活动经费”。
很多同学选择参加聚会,免不了有些“身不由己”,因为身在周围都是同龄人的环境中,加之有不少学生的家境不错,特别容易出现攀比的风气。当学习压力大或与老师沟通困难,或与同学发生冲突时,他们都愿意通过聚会来宣泄心中的失意、愤懑、烦躁。如今在成年人的圈子里,社交活动很多,大大小小的聚会很多,中学生为了证明自己已经是成年人了,争相学习成年人的聚会活动。这样的模仿心理也助长了他们的聚会次数。
很多同学一到放假的时候就聚在一起吃饭、唱歌、打游戏,而且他们认为,和同学们一起吃饭比和父母在一起放松。而另一部分学生则表示,平时跟父母在一起的时候,话题总是离不开学习,因此到了假期宁愿跟同龄人在一起,也不愿意听父母们唠叨。相应的,陪父母的时间则没有多少,亲情似乎在中学生的心中变得淡漠起来。中学生应该懂得珍惜亲情,妥善处理好亲情与友情之间的关系。
话题延伸
大学生本该是社会中最具活力的群体之一,其实,如果不局限于饭桌上,我们仍然可以在很多方面扩张社交圈,一些国外大学生在社交方面,就有很多值得我们借鉴与学习:
美国:社交团体两个月盖起游乐场
美国大学生有很多都是兄弟会和姐妹会的成员,这是美国大学社交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兄弟会姐妹会性质不同,有的是社交为主,经常会举办Party之类,以交友为目的;有的是以发展职业或兴趣为主,比如商科、运动之类。一些成员会在短短的1~2个月之间,在一个空的停车场上造起一个小型游乐场或小型的演出场地,然后排演音乐剧,按场次收费,既锻炼了自己,培养了兴趣,发挥了特长,还获得了一定的利润,可谓一举多得,何乐而不为呢?
加拿大:通过参加公益活动结交朋友
加拿大从来都不缺乏结交朋友的途径,所缺乏的只是你走出去的勇气。加拿大的大学里有很多公益性的组织,他们不以盈利为目的,只是为了能够帮助到更多的人。许多加拿大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参加这样的志愿活动,不但了解了各地文化也找到了与自己志趣相投,有共同信念的挚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