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无论是污水还是雨水,缺乏适当的排泄,水就自然会泛滥成灾。面对管理的失序、资本的贪婪以及浮躁的氛围,难道唯有在一次次的大雨中,去忍痛品尝大自然无情回报的苦果吗?
早年出国留学的人在国内学英文时,大都不知道欧关餐厅里常用的吸管“straw”一词的说法。国内简陋的英文教材里只有“pipe”这个单词,但Pipe一词在英文里,通常指的是下水道或输油管之类的大管子。有的留学生到了欧美国家后,在餐厅里问侍者要一根吸管时说:“Could you please give me a piece of pipe(能给我一根大管子吗)?”让侍者听上去一头雾水。
然而,对下水道的表述,我们更是缺少了解。很多年前,当我在美国第一次收到来自市政厅寄来的水费账单时,对上面的“Sewer Service Fee(下水道服务费)”一词十分茫然。在国内,已经习惯了街道办事处老太太们挨门挨户地收取十分低廉的水费,还从来没听说要交“下水道服务费”这回事儿。直到今天,在中国的很多城市里,水费和排水费也一直没有被明确分开。
至少在大半个世纪以前,中国基本上属于一个农耕文明的社会。如果从排污、厕所以及城镇排水这些视角来观察,中国其实算不上是一个“文明古国”。一种不能解决排污排水问题的文明,必然是一种残缺不全的文明。中国人拥有在舌尖上独步全球的饮食文化,但很长的时间里,并没有足够的工夫去解决“吃了之后怎么办”的问题。在北京,以“天子”自居的皇帝,居住在号称拥有九千九百九十九间半房间的紫禁城里,大殿、寝室、书房、御花园、博物馆等样样齐备,就是没有一间拥有现代化排污系统的厕所。包括皇帝的“太液”在内的各类排泄物装入木制马桶后被专门的粪车迅速运出宫廷。不管下多大雨,众多明暗排水沟都可以把雨水迅速排出宫外。不过,这类“文明”只限于宫廷之内,宫廷之外哪怕是洪水泛滥或臭气熏天,则与皇帝无关。
据查,“下水道”一词是日语舶来词。“下水”二字表明在功能上它是用来收集和排放城市生活污水、工业污水、大气降水和其他弃水的;而“道”字,则象征着“地下廊道式”城市排水设施。这样的排水廊道往往深埋在地面几十米以下,有着巨大的物理空间。例如巴黎和东京的下水道都是在地面50~60米以下,宽逾5米;宏大之处不亚于一座地下城郭。而我国城市中普遍采用的是“地下管网式”排水设施,在较浅的地下埋藏着口径多在一米左右的排水管。严格地说,只能称之为“排水管”,而实在称不上是“下水道”。
上世纪50年代初,中国建设城市排水系统方面,主要的经验来自当时的苏联老大哥。北京、广州、天津、武汉等一批新兴工业城市,在苏联专家指导下建设起了现代化排水工程,苏联的“地下管网式”排水设施被全盘复制到了中国。
一位研究1949年后中国大学发展史的朋友告诉我,上世纪50年代初,当海淀区一带的地下排水管铺设完成后,引发了学院路地区高等学校的建设热潮。但唯独中国人民大学对此无动于衷,这所办学最早可以追溯到“陕北公学”的“新中国第一所大学”为了发扬“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延安作风”,坚持在校园里翻盖大量的平房。据说当时著名的建筑学家梁思成教授指责说,在已经铺设了这么好“排水管道”的地面上盖平房,这不是勤俭节约,这是挥霍浪费。由于缺乏对城市“不动产以及相关设施”的理解和重视,中国人民大学这所拥有优秀师资和生源的著名大学,如今拥有着北京城内最狭小和拥挤的大学校园。
不过,即使被梁思成先生称之为“这么好”的排水管道,在设计上也是极为保守的,小口径的排水管承载能力极其有限,很难应对大流量的来水。与位于高寒地带、大部分地区降水较少(莫斯科的年平均降水量为582毫米,列宁格勒为585毫米)的前苏联不同,中国秦岭淮河以南的广大地区年降水量都在800毫米以上,广州更是高达1600毫米。记得上世纪80年代初,我和几个同学乘江轮经长江三峡抵达武汉,上岸后遇到一场暴雨,体验了“夏季到武汉去看海”的场面,在这个中国中部最发达城市的各条主干道上,看到了一片汪洋的景象。
不能不看到,中国的城市排水系统建设还一直存在着“重污水,轻雨水”的严重问题。因为大部分城市没有专门的雨水管道,雨水管和污水管是混合在一起的。从这一个角度看,中国大部分地区的排水设施还只属于“污水管”,与“下水道”一词的含义相差甚远。
一座城市的排水系统,与所有市民的生活质量休戚相关。近年来,每临暴雨袭击,北京、武汉、广州等大都市都因排水不畅而陷入一片泽国。这样的硬件短板,显然与现代城市的属性相背离。据悉,目前中国正在兴建的摩天大楼总教超过200座,几乎相当于美国所有的摩天大楼数字总和。古人云,水满则溢。无论是污水还是雨水,缺乏适当的排泄,水就自然会泛滥成灾。在一片片高楼大厦崛起之时,面对管理的失序、资本的贪婪以及浮躁的氛围,难道唯有在一次次的大雨中,去忍痛品尝大自然无情回报的苦果吗?
早年出国留学的人在国内学英文时,大都不知道欧关餐厅里常用的吸管“straw”一词的说法。国内简陋的英文教材里只有“pipe”这个单词,但Pipe一词在英文里,通常指的是下水道或输油管之类的大管子。有的留学生到了欧美国家后,在餐厅里问侍者要一根吸管时说:“Could you please give me a piece of pipe(能给我一根大管子吗)?”让侍者听上去一头雾水。
然而,对下水道的表述,我们更是缺少了解。很多年前,当我在美国第一次收到来自市政厅寄来的水费账单时,对上面的“Sewer Service Fee(下水道服务费)”一词十分茫然。在国内,已经习惯了街道办事处老太太们挨门挨户地收取十分低廉的水费,还从来没听说要交“下水道服务费”这回事儿。直到今天,在中国的很多城市里,水费和排水费也一直没有被明确分开。
至少在大半个世纪以前,中国基本上属于一个农耕文明的社会。如果从排污、厕所以及城镇排水这些视角来观察,中国其实算不上是一个“文明古国”。一种不能解决排污排水问题的文明,必然是一种残缺不全的文明。中国人拥有在舌尖上独步全球的饮食文化,但很长的时间里,并没有足够的工夫去解决“吃了之后怎么办”的问题。在北京,以“天子”自居的皇帝,居住在号称拥有九千九百九十九间半房间的紫禁城里,大殿、寝室、书房、御花园、博物馆等样样齐备,就是没有一间拥有现代化排污系统的厕所。包括皇帝的“太液”在内的各类排泄物装入木制马桶后被专门的粪车迅速运出宫廷。不管下多大雨,众多明暗排水沟都可以把雨水迅速排出宫外。不过,这类“文明”只限于宫廷之内,宫廷之外哪怕是洪水泛滥或臭气熏天,则与皇帝无关。
据查,“下水道”一词是日语舶来词。“下水”二字表明在功能上它是用来收集和排放城市生活污水、工业污水、大气降水和其他弃水的;而“道”字,则象征着“地下廊道式”城市排水设施。这样的排水廊道往往深埋在地面几十米以下,有着巨大的物理空间。例如巴黎和东京的下水道都是在地面50~60米以下,宽逾5米;宏大之处不亚于一座地下城郭。而我国城市中普遍采用的是“地下管网式”排水设施,在较浅的地下埋藏着口径多在一米左右的排水管。严格地说,只能称之为“排水管”,而实在称不上是“下水道”。
上世纪50年代初,中国建设城市排水系统方面,主要的经验来自当时的苏联老大哥。北京、广州、天津、武汉等一批新兴工业城市,在苏联专家指导下建设起了现代化排水工程,苏联的“地下管网式”排水设施被全盘复制到了中国。
一位研究1949年后中国大学发展史的朋友告诉我,上世纪50年代初,当海淀区一带的地下排水管铺设完成后,引发了学院路地区高等学校的建设热潮。但唯独中国人民大学对此无动于衷,这所办学最早可以追溯到“陕北公学”的“新中国第一所大学”为了发扬“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延安作风”,坚持在校园里翻盖大量的平房。据说当时著名的建筑学家梁思成教授指责说,在已经铺设了这么好“排水管道”的地面上盖平房,这不是勤俭节约,这是挥霍浪费。由于缺乏对城市“不动产以及相关设施”的理解和重视,中国人民大学这所拥有优秀师资和生源的著名大学,如今拥有着北京城内最狭小和拥挤的大学校园。
不过,即使被梁思成先生称之为“这么好”的排水管道,在设计上也是极为保守的,小口径的排水管承载能力极其有限,很难应对大流量的来水。与位于高寒地带、大部分地区降水较少(莫斯科的年平均降水量为582毫米,列宁格勒为585毫米)的前苏联不同,中国秦岭淮河以南的广大地区年降水量都在800毫米以上,广州更是高达1600毫米。记得上世纪80年代初,我和几个同学乘江轮经长江三峡抵达武汉,上岸后遇到一场暴雨,体验了“夏季到武汉去看海”的场面,在这个中国中部最发达城市的各条主干道上,看到了一片汪洋的景象。
不能不看到,中国的城市排水系统建设还一直存在着“重污水,轻雨水”的严重问题。因为大部分城市没有专门的雨水管道,雨水管和污水管是混合在一起的。从这一个角度看,中国大部分地区的排水设施还只属于“污水管”,与“下水道”一词的含义相差甚远。
一座城市的排水系统,与所有市民的生活质量休戚相关。近年来,每临暴雨袭击,北京、武汉、广州等大都市都因排水不畅而陷入一片泽国。这样的硬件短板,显然与现代城市的属性相背离。据悉,目前中国正在兴建的摩天大楼总教超过200座,几乎相当于美国所有的摩天大楼数字总和。古人云,水满则溢。无论是污水还是雨水,缺乏适当的排泄,水就自然会泛滥成灾。在一片片高楼大厦崛起之时,面对管理的失序、资本的贪婪以及浮躁的氛围,难道唯有在一次次的大雨中,去忍痛品尝大自然无情回报的苦果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