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当前,以讲授Office办公软件操作为主的《计算机应用基础》已成为我国高校的一门公共基础课。在一般院校中,担任此科目的任课教师一般都要教授300-400名学生,日常测试及期末考试后教师的试卷批阅量极大,需要投入特别多的时间及精力阅卷。并且,教师在批阅Office操作题时,由于评判尺度不一,使得考试成绩出现很多不合理的情况,使考试缺乏科学性。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目前,各高校都会采用在线考试系统实现对《计算机应用基础》科目的考试,那么,如何实现Office操作题的自动阅卷则是考试系统中的重点和难点。笔者将以实际的案例阐述在自动阅卷系统中Office操作题自动阅卷实现的过程。
关键词:Office操作题;VBA;自动阅卷
中图分类号:TP317.1
目前,《计算机应用基础》课已经成为各大高校的一门公共必修课。该课程传统的考试是由教师出纸质试卷,整个过程工作量大、效率低,会花费教师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同时,此种考试方式还存在一个最大的弊端是无法考察学生对Office办公软件的掌握,必竟《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的学习是以软件操作为主。为了解决上述考试方式的弊端,很多高校都采用在线考试系统来实现《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考试。但是在考试系统中如何实现Office操作题的自动阅卷则是一个难点。当前,针对客观题的自动阅卷系统很多,但是针对Office操作题的自动阅卷则还不是特别成熟。
笔者研究了针对Office操作题的自动阅卷技术,发现大致有四种方法能够实现对Office操作题的自动阅卷:第一种方法是将Office文档转换为HTML格式的文档;第二种方法是将Office文档转换为RTF格式的文档;第三种方法是使用OLE自动化应用程序;第四种方法是使用VBA技术。在这四种方法中,VBA技术是目前较为流行的方法,也是当前被公认为最行之有效的一种方法。因此,本文介绍的Office操作题的自动阅卷是使用VBA技术来完成的。
1 使用VBA技术对Word操作题自动阅卷
使用VBA技术对Word操作题自动阅卷具体实现过程是,在考试系统的试题添加部分根据各类文档的操作要求设置相应的操作类型和操作点,如Word操作题的操作类型包括:(1)字体的设置;(2)段落的设置;(3)页面的设置;(4)艺术字的设置;(5)表格的设置等;而操作点则是指具体的操作,比如在字体的设置这个操作类型内可以有多个操作点,分别是设置字体、设置字号、设置字形、字颜色、字间距等。然后由教师将某篇考试文档操作一遍作为参考文档(标准答案文档),单击“答案生成”按钮,考试系统会将原始文档内的相应操作类型操作点的VBA属性和参考文档内的VBA属性进行比对,如果属性不同,表示此处做过更改,就将此内容存储到数据库中作为自动阅卷的依据。当考生提交试卷后系统就自动地启动自动阅卷模块,自动阅卷时就是将标准答案和考生文档内该操作点的属性进行比对,如果相同则得分,不相同则不得分,依次循环,阅卷速度快,阅卷的效率也较高。那么“生成答案”按钮是如何生成答案的呢?下面以具体的例子进行介绍。
例如:将文章“金星的知识”一文的标题设置为“加粗”效果。在添加此操作步骤的时候要列出操作要求,操作类型,操作点及操作位置,如下表。
“生成答案”的过程如下:
(1)在数据库的VBA对象参照表内读取相应的操作点的属性,本例中要读取的操作点是“字形”的各个属性,字形包括常规、加粗、倾斜、下划线。
(2)之后读取原始文档内的位置是标题的各个文字的所有属性。
(3)读取到原始文档内的VBA属性后将原始文档和标准答案文档的标题位置的VBA属性进行比对,如果两者属性相同,表示标准答案文档没有更改过此属性,如果两者属性不同,代表标准答案文档更改过此属性,这时就将这个VBA属性存入标准答案库中作为该步骤的正确答案。
2 使用VBA技术对Excel操作题自动阅卷
Excel的操作题考察的知识点很多,大致包括:(1)数据的输入;(2)数据格式的设置;(3)单元格的对齐;(4)单元格格式的设置;(5)图表的制作及编辑;(6)公式和函数;(7)数据的处理。因为公式和函数是Excel自动阅卷的难点,下面就以此为例。
例如:要求学生对各科成绩进行求和,求和结果存入“总分”一列。该题实际上是对数据的求和,但是在实际的操作中,可以完成“求和”的操作方法很多,比如可以直接录入公式,而录入公式时可以直接用单元格的数据来参于计算,也可以用单元格的地址来参于计算。还可以使用函数来完成“求和”。如下面的方法一,方法二,方法三就是举例说明“求和”的几种不同方法,如何在众多的方法中实现正确的自动阅卷,这是Excel操作题自动阅卷的难点。
方法一:=C3+D3+E3+F3
方法二:=Sum(C3:F3)
方法三:=Sum(C3,D3,E3,F3)
以上举例是常见的几种求和表达式,但是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可能出现的表达式远远不止这些,还有很多的情况。笔者对于此案例Excel文档内公式和函数的自动阅卷则使用了非常具有优势的做法,可以很好地解决上述问题,具体过程如下:
(1)判断G3单元格内的对象是常数还是公式或者函数。如果是常数,代表学生手动的在G3单元格中输入了“求和”后的值,直接退出,不得分。如果G3单元格内的对象是公式或者函数,再进入后续的过程进行自动阅卷。
(2)比对标准答案文档内公式或者函数的值和考生文档内公式或者函数的值是否一致,如果相同则得分,不相同得不得分。
此种方法非常简单、效率高,仅仅使用了对象的HasFormula属性就可以获取考生输入单元格内的内容是常数还是公式或者函数,既不用在阅卷时考虑出全部的公式或者函数的书写,又可以保证学生输入的公式或者函数的参数的顺序和标准答案文档内的参数顺序不同时仍然能判断出结果是否正确,克服了只判断操作过程的弊端,既有效又科学。
在上述例子中对Word文档和Excel文档的自动阅卷都是使用VBA技术,在Office的各个文档内都包含了众多的VBA属性,只有了解这些属性的功能才能得心应手的使用VBA技术进行Office操作题的自动阅卷,所以,要实现Office操作题的自动阅卷,还要多多了解常见的VBA对象。因文章篇幅有限,在此不再详述各VBA对象。
3 结束语
本文以实际的操作要求为例阐述了Word操作题和Excel操作题的自动阅卷过程,此方法科学、高效、易推广,可以有效地解决自动阅卷系统中针对Office操作题的自动阅卷。因文章篇幅有限,并未举例说明PowerPoint操作题的自动阅卷,但是也可参照此方法进行,本文不再赘述。
参考文献:
[1]梁慧娜.《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在线考试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中山大学,2011.
[2]程俊英.Office自动阅卷的设计与实现[D].西北大学,2008.
[3]李菲.考试系统中Excel操作题自动阅卷的实现[J].辽宁师专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
作者简介:李君(1981.10-),女,吉林省德惠县人,研究生,讲师,研究方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关键词:Office操作题;VBA;自动阅卷
中图分类号:TP317.1
目前,《计算机应用基础》课已经成为各大高校的一门公共必修课。该课程传统的考试是由教师出纸质试卷,整个过程工作量大、效率低,会花费教师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同时,此种考试方式还存在一个最大的弊端是无法考察学生对Office办公软件的掌握,必竟《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的学习是以软件操作为主。为了解决上述考试方式的弊端,很多高校都采用在线考试系统来实现《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考试。但是在考试系统中如何实现Office操作题的自动阅卷则是一个难点。当前,针对客观题的自动阅卷系统很多,但是针对Office操作题的自动阅卷则还不是特别成熟。
笔者研究了针对Office操作题的自动阅卷技术,发现大致有四种方法能够实现对Office操作题的自动阅卷:第一种方法是将Office文档转换为HTML格式的文档;第二种方法是将Office文档转换为RTF格式的文档;第三种方法是使用OLE自动化应用程序;第四种方法是使用VBA技术。在这四种方法中,VBA技术是目前较为流行的方法,也是当前被公认为最行之有效的一种方法。因此,本文介绍的Office操作题的自动阅卷是使用VBA技术来完成的。
1 使用VBA技术对Word操作题自动阅卷
使用VBA技术对Word操作题自动阅卷具体实现过程是,在考试系统的试题添加部分根据各类文档的操作要求设置相应的操作类型和操作点,如Word操作题的操作类型包括:(1)字体的设置;(2)段落的设置;(3)页面的设置;(4)艺术字的设置;(5)表格的设置等;而操作点则是指具体的操作,比如在字体的设置这个操作类型内可以有多个操作点,分别是设置字体、设置字号、设置字形、字颜色、字间距等。然后由教师将某篇考试文档操作一遍作为参考文档(标准答案文档),单击“答案生成”按钮,考试系统会将原始文档内的相应操作类型操作点的VBA属性和参考文档内的VBA属性进行比对,如果属性不同,表示此处做过更改,就将此内容存储到数据库中作为自动阅卷的依据。当考生提交试卷后系统就自动地启动自动阅卷模块,自动阅卷时就是将标准答案和考生文档内该操作点的属性进行比对,如果相同则得分,不相同则不得分,依次循环,阅卷速度快,阅卷的效率也较高。那么“生成答案”按钮是如何生成答案的呢?下面以具体的例子进行介绍。
例如:将文章“金星的知识”一文的标题设置为“加粗”效果。在添加此操作步骤的时候要列出操作要求,操作类型,操作点及操作位置,如下表。
“生成答案”的过程如下:
(1)在数据库的VBA对象参照表内读取相应的操作点的属性,本例中要读取的操作点是“字形”的各个属性,字形包括常规、加粗、倾斜、下划线。
(2)之后读取原始文档内的位置是标题的各个文字的所有属性。
(3)读取到原始文档内的VBA属性后将原始文档和标准答案文档的标题位置的VBA属性进行比对,如果两者属性相同,表示标准答案文档没有更改过此属性,如果两者属性不同,代表标准答案文档更改过此属性,这时就将这个VBA属性存入标准答案库中作为该步骤的正确答案。
2 使用VBA技术对Excel操作题自动阅卷
Excel的操作题考察的知识点很多,大致包括:(1)数据的输入;(2)数据格式的设置;(3)单元格的对齐;(4)单元格格式的设置;(5)图表的制作及编辑;(6)公式和函数;(7)数据的处理。因为公式和函数是Excel自动阅卷的难点,下面就以此为例。
例如:要求学生对各科成绩进行求和,求和结果存入“总分”一列。该题实际上是对数据的求和,但是在实际的操作中,可以完成“求和”的操作方法很多,比如可以直接录入公式,而录入公式时可以直接用单元格的数据来参于计算,也可以用单元格的地址来参于计算。还可以使用函数来完成“求和”。如下面的方法一,方法二,方法三就是举例说明“求和”的几种不同方法,如何在众多的方法中实现正确的自动阅卷,这是Excel操作题自动阅卷的难点。
方法一:=C3+D3+E3+F3
方法二:=Sum(C3:F3)
方法三:=Sum(C3,D3,E3,F3)
以上举例是常见的几种求和表达式,但是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可能出现的表达式远远不止这些,还有很多的情况。笔者对于此案例Excel文档内公式和函数的自动阅卷则使用了非常具有优势的做法,可以很好地解决上述问题,具体过程如下:
(1)判断G3单元格内的对象是常数还是公式或者函数。如果是常数,代表学生手动的在G3单元格中输入了“求和”后的值,直接退出,不得分。如果G3单元格内的对象是公式或者函数,再进入后续的过程进行自动阅卷。
(2)比对标准答案文档内公式或者函数的值和考生文档内公式或者函数的值是否一致,如果相同则得分,不相同得不得分。
此种方法非常简单、效率高,仅仅使用了对象的HasFormula属性就可以获取考生输入单元格内的内容是常数还是公式或者函数,既不用在阅卷时考虑出全部的公式或者函数的书写,又可以保证学生输入的公式或者函数的参数的顺序和标准答案文档内的参数顺序不同时仍然能判断出结果是否正确,克服了只判断操作过程的弊端,既有效又科学。
在上述例子中对Word文档和Excel文档的自动阅卷都是使用VBA技术,在Office的各个文档内都包含了众多的VBA属性,只有了解这些属性的功能才能得心应手的使用VBA技术进行Office操作题的自动阅卷,所以,要实现Office操作题的自动阅卷,还要多多了解常见的VBA对象。因文章篇幅有限,在此不再详述各VBA对象。
3 结束语
本文以实际的操作要求为例阐述了Word操作题和Excel操作题的自动阅卷过程,此方法科学、高效、易推广,可以有效地解决自动阅卷系统中针对Office操作题的自动阅卷。因文章篇幅有限,并未举例说明PowerPoint操作题的自动阅卷,但是也可参照此方法进行,本文不再赘述。
参考文献:
[1]梁慧娜.《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在线考试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中山大学,2011.
[2]程俊英.Office自动阅卷的设计与实现[D].西北大学,2008.
[3]李菲.考试系统中Excel操作题自动阅卷的实现[J].辽宁师专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
作者简介:李君(1981.10-),女,吉林省德惠县人,研究生,讲师,研究方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