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成为全才

来源 :领导文萃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amxustyl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假如你是当代的平面设计师、飞行员、心脏外科医生或人事主管,那么你对自己的职业领域了解多少?答案是:很多。你的大脑里充满了专业领域的内容。即便处于事业的起步阶段,你也很有可能比自己的前辈知道得更多。
  飞行员不再仅仅需要掌握空气动力学知识和一系列模拟仪器,他们每年都要面对新出现的技术和航空规则,这些都是他们必须要熟悉的。
  作为平面设计师,你不仅要熟悉图像处理软件和专业排版设计软件,还要纵览最近50年的广告美学理论,否则便会在设计时出现炒冷饭的情况,甚至完全跟不上时代的步伐。每年都会有新软件跻身市场,这些软件当然也会出现在你的设计工作中。同样,客户的要求也会水涨船高,视频制作、社交媒体技术,以及虚拟现实技术等都可能被涉及。
  在你的专业领域之外呢?同该领域的前辈相比,你所知道的是多还是少呢?我的答案是:更少。难道不是吗?
  每个人的脑容量都是有限的,我们往里填充的专业知识越多,留给常识的空间就越少。也许你现在正在愤怒地抗议:我怎么会是个一招吃遍天下的人?没有人想成为那样的人,我们宁愿称自己为全才、主管或纽带,并滔滔不绝地谈论自己的工作范围有多广,客户组合如何多样化,每一个新项目多么令人兴奋。我们觉得自己是那个能统领一切的人,而不是一个视野狭窄的专家。
  然而,一旦将目光投向那些数不尽的专业领域,从计算机芯片设计到可可豆贸易,我们貌似广博的知识会瞬间缩水,缩到像火柴盒一样小。你的知识会越积越多,但范围会越来越狭窄。换句话说,随着专业知识的逐渐增加,我们对其他领域会越来越无知。

  为了生存,我们必须依赖专注于自己狭小领域的其他工作者,而这些专家反过来也要依赖其他专家。难道你能靠一己之力就快速拼凑出一部新手机吗?
  石器时代的人只有作为全才才能生存,专家是活不下来的。然而在五千年后的今天,情况却恰恰相反:人们只有作为专家才能生存下来,全才反而没有机会。许多最后的“全才”,正目睹着自己手艺的价值是如何经历断崖式下跌的。通识教育价值流失的速度快到令人震惊。
  从进化的角度来看,也就是一眨眼的工夫。所以即使到了今天,身处小领域中的我们依然會对此感到不自在。作为某个领域的专家,我们常常会觉得自己脆弱、不完整、易受打击。例如,话务中心经理也许会为自己的职业身份感到自豪,但同时也会因为仅仅从事这一份职业而感到惭愧,甚至羞耻。他认为,自己有必要为专业领域之外的、自己不理解的知识而道歉,然而这却是世间再正常不过的事情。
  我们应当停止对全才的吹捧。从五千年前开始,专业化便成为通向职业成就和社会繁荣的唯一途径。在这五千年间,地球上发生了两件令人始料未及的事。
  首先,全球化融合了过去由于地域原因而难以碰面的专家。两个相邻城市的男高音,在全球化以前都拿着国家的俸禄,也从来没有互相妨碍。由于唱片的出现,他们突然发现身处同一领域的彼此,与此同时,这个世界也不再需要一万个男高音,有三个就足够了。“胜者为王”效应导致明显的收入不均,少数的胜利者占据了几乎整个市场,而其他绝大多数人则在该领域的边缘苦苦挣扎。
  其次,专业领域开始不断细化,出现二级领域、三级领域等,领域的数量如爆炸般增长。过去身处同一领域但不在同一地区的专家,现在已经在全球范围内被整合,但他们此时已属于不同的领域。虽然领域内的竞争激烈,但领域的数量却极为庞大。凯文·凯利曾说过:“赢家的数量是无限的。只要别去参加属于他人的比赛,你就能成为赢家。”
  这对你我而言意味着什么?
  第一,我们对自己专业的研究还没有做到极致,所以当别人超越我们时,我们会感到惊讶。举个例子:医院放射科的医生,如今只有成为某一放射领域的专家才会有价值。所以,你不仅要坚守自己的领域,还需要问问自己:我的领域究竟是什么?当然,这并不意味着你不能偶尔把头伸出井口——你可以通过将自己的领域同其他领域进行对比,来获得更多有益的东西。但在比较过程中,请永远不要忽视自己的领域。
  第二,只有成为该领域在全球范围内最优秀的人,“胜者为王”效应才能帮助你。如果不是这样,你就必须进一步专攻。如果你想成为胜利者,那你就必须参加属于自己的比赛。
  第三,不要为了改善职业前景而去囤积各个领域的知识。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这不会让你变得更加强大。时至今日,通识教育只有作为爱好时才有意义。所以,如果你真的对通识感兴趣,不妨静下心来读一本关于石器时代的书,但千万不要让自己变成石器时代的“全才”。
  (摘自《清醒思考的策略》)

旅行与比赛


  ◇ 长 乐
  人生究竟是一次旅行,还是一场比赛,每个人的看法不同。人生的一个时间段可以认为是比赛,但就整体而言,将其视作旅行似乎更合适。旅行与比赛最大的区别在于目的不同:比赛为的是分出胜负,看谁最先到达终点;而人生追求的显然不是这个。爱因斯坦曾说:“我喜欢旅行,但并不喜欢到达目的地。”这其实才是领悟了人生的真谛后,道出的心里话。
  (摘自《今晚报》)
其他文献
凡知道辛弃疾的人,大都知道郁孤台。他那首《菩萨蛮》太有名:  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江晚正愁予,山深闻鹧鸪。  郁孤台坐落在赣州城西北贺兰山,因“山势高阜、郁然孤峙”得名。郁孤台因稼轩而幸,稼轩因郁孤台掬了一把英雄泪。  事实上,辛弃疾本是“壮岁旌旗拥万夫”的英雄,有“气吞万里如虎”之志,很少挥泪。  他出生在金国占领下的山东历城(今济
从1972年尼克松登上长城,到1989年东欧剧变,18年间,除去因“水门事件”接替总统职位的杰拉德·福特,美国先后有四位总统曾经与邓小平“共事”:理查德·尼克松、吉米·卡特、罗纳德·里根和乔治·布什。主政时,他们与这位中共领导人共同书写了中美关系的历史。退任后,他们用文字记录下这位个子矮小,但却极为强硬和充满智慧的中国老人。  吉米·卡特  与邓小平交往最深的美国总统,当数同中国正式建交的卡特。卡
1921年,中国共产党刚刚诞生,党内还谈不上严格的“座次”。如今在回述这一历史的时候,人们习惯于以今日的目光看待过去,也就给中共“一大”的代表们排起“座次”来了。  “座次”问题,实际上反映如何评价十三位中共“一大”代表的历史作用。在设计《红色的起点》的封面时,就遇上了这个棘手的“座次”问题。  《红色的起点》一书,打算印上十三位中共“一大”代表的照片。上海的中共“一大”纪念馆,提供了这批珍贵照片
所谓人生,归根到底,就是“一瞬间、一瞬间持续的积累”,如此而已。每一秒钟的积累成为今天这一天;每一天的积累成为一周、一月、一年,乃至人的一生。同时,“伟大的事业”乃是“朴实、枯燥工作”的积累。如此而已。那些让人惊奇的伟业,实际上,几乎都是极为普通的人兢兢业业、一步一步持续积累的结果。也就是说,“我想要这样”“我想要这种状态”——描绘你心中梦想的目标,然后乘上喷气式飞机,顷刻之间飞越千里,马上到达目
如果兵马俑复活了,他们会喝什么饮料?拿这个问题问西安人,他们九成九会回答你——冰峰,还得是玻璃瓶的。因为在西安,没有一个人能逃脱冰峰的美味魔力。有网友直说了:“在西安,店里可以没有可口可乐,但绝对不会没有冰峰。”  这种压倒性的胜利是罕见的。1995年前后,可口可乐席卷中国,凭着独特的口味,一边大打价格战,一边收购国内饮料厂商,最终拿下中国大部分市场,唯独在西安,可口可乐铩羽而归。对于很多人来说,
只招“笨员工”【哲理的故事】  史蒂夫·乔布斯开始创业时,打算为自己招聘一名助手。经过层层选拔,有甲乙两个应聘者收到试用通知,不过谁能获胜,还要看在随后一周里的试用表现。  乔布斯分给两位的工作并不复杂,只是把一大堆纸质文件分给两人,并告诉他们:在最短时间内,将重要文件归类到位。  甲看起来经验老到,整理起来有条不紊。他将所有的文件——重要的、没什么用的都一一归档。短短两天的时间,甲便使原来混乱不
上世纪九十年代,国际局势风波诡谲。在经历苏联解体、东欧剧变后,时任俄罗斯总统鲍里斯·叶利钦和时任美国总统比尔·克林顿却仍如亲密老友般“煲电话粥”。  8月31日,美国克林顿总统图书馆解密了一批两人之间的“聊天记录”。这批近600页的文件,披露了克林顿与叶利钦之间18次会谈及56次通话内容,时间跨度从克林顿当选(1993年1月)到叶利钦宣布辞职(1999年12月) 。  两位总统的谈话内容包括当时一
2015年1月央行下发《关于做好个人征信业务准备工作的通知》,同意8家社会机构开展个人征信业务,但迄今个人征信牌照仍未下发。央行征信局局长万存知表示,为何到现在还没有发牌照,主要有三个“没想到”:一是没想到发完通知对8家机构进行个人征信业务准备后,刚起步就碰上互联网金融整顿,互联网金融整顿到现在还没结束;二是没想到社会公众对个人信息保护的意识空前高涨,对8家机构要求更高了;三是没想到8家机构实际开
早在先秦时期,古人就开始玩地域黑,被黑得最惨的是宋国人和郑国人,人们瞧不起这两个国家的人,认为他们智商欠费,便编造各种段子,对其进行讽刺挖苦。  所谓地域黑,也就是地域歧视,这种恶习到北宋达到了顶点,而且把这种歧视扩大到了整个南方,严重到竟然不准南方人为宰相的程度。  宋人不准南方人为相,是从宋太祖赵匡胤开始的,北宋末年邵伯温《邵氏闻见录》卷一记载:“宋太祖刻石禁中曰:‘后世子孙无用南士作相’。”
厦门外图集团前身是成立于1989年的厦门对外图书交流中心,由中国外文出版发行事业局和厦门市人民政府共同投资设立,2009年转企改制为国有文化企业集团。别称易改,初心难忘,“书”是外图的依托,“外”是外图的方向,“交流”是外图的使命。三十年来,外图一直坚守在对外合作交流的路上。  偏居华夏东南,厦门外图依靠海洋、沟通世界。1991年,外图将梵高“带入”厦门;1996年,外图启程西班牙;1997年,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