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有一种爸爸对女儿,像文人对稿子,什么缺点心里明白,却不愿被指出发现;有一种爸爸对女儿,像收藏家对藏品,易主也还整日惦记,生怕被人委屈;再有一种爸爸对女儿,像发明家对专利,绝不允许别人共享,偷着用可以,但别让我看见。
我的一个朋友,说她爸爸总是不停向她老公确认,女儿是否脾气不好、家务做不好,不停回访产品认可度。女婿如表示包涵,爸爸嘴上就继续谦虚;女婿要是说“她就是脾气不好”,爸爸就要火冒三丈。女儿如稿子,优缺点心知肚明,又期待别人审美另类,只看优点,缺点忽略不计。
而另一个朋友的爸爸则总是看她不顺眼。看她做饭不顺眼,这烟熏火燎的;看她做卫生不顺眼,这灰尘扑面的;看她烫衣服不顺眼,简直是危险工种……
自己的优质产品分明该束之高阁,怎能“自己富着养,别人穷着用”?如果女婿适时表示关心体贴,爸爸还聊以自慰;如果女婿养尊处优,爸爸便拿出脸色。女儿如藏品,出手也要三天两头探虚实,如若境遇不好,我就要收回。
还有一个爸爸,女儿尚待字闺中,他已经树立了对女婿的敌视观。没有特定的敌视对象,只拿住“女婿”这个称谓,称其为“那个男人”。“那个男人”不能叫他“爸爸”,婚后“那个男人”也不准在他家留宿,不准进他书房或看他的书。
女儿如专利,别人碰不得。暗地里用也就罢了,如果想公开使用甚至打算共享,那只能碰一鼻子灰。
每一位父亲在女儿恋爱结婚的节点上,都与另一个男人有着充满张力的故事。
电影《断背山》里,一个电视节目的争夺,发生在父亲和女婿之间。孩子要看足球节目,爸爸起身关了,一家人准备吃女主人花3小时做的火鸡。
外公起身,要去打开。女儿阻止,叫“爸爸”无效,父亲自顾打开电视。男主人再次起身,关掉。外公转身意欲再开,走到一半,被男主人喝住:“这里是我家,我的孩子。而你是我请来的客人。你坐好,免得我动手赶人。”
他们争执的是在这个“女婿才是男主人”的家里,女婿权力感的挑战以及内心的不满。每一个有女儿的家庭,或多或少都要经历这样的剥离之痛,这是两个男人必须的交接仪式。因为每一个女儿,都要拨开父亲的手,迈向另一个男人。
我的一个朋友,说她爸爸总是不停向她老公确认,女儿是否脾气不好、家务做不好,不停回访产品认可度。女婿如表示包涵,爸爸嘴上就继续谦虚;女婿要是说“她就是脾气不好”,爸爸就要火冒三丈。女儿如稿子,优缺点心知肚明,又期待别人审美另类,只看优点,缺点忽略不计。
而另一个朋友的爸爸则总是看她不顺眼。看她做饭不顺眼,这烟熏火燎的;看她做卫生不顺眼,这灰尘扑面的;看她烫衣服不顺眼,简直是危险工种……
自己的优质产品分明该束之高阁,怎能“自己富着养,别人穷着用”?如果女婿适时表示关心体贴,爸爸还聊以自慰;如果女婿养尊处优,爸爸便拿出脸色。女儿如藏品,出手也要三天两头探虚实,如若境遇不好,我就要收回。
还有一个爸爸,女儿尚待字闺中,他已经树立了对女婿的敌视观。没有特定的敌视对象,只拿住“女婿”这个称谓,称其为“那个男人”。“那个男人”不能叫他“爸爸”,婚后“那个男人”也不准在他家留宿,不准进他书房或看他的书。
女儿如专利,别人碰不得。暗地里用也就罢了,如果想公开使用甚至打算共享,那只能碰一鼻子灰。
每一位父亲在女儿恋爱结婚的节点上,都与另一个男人有着充满张力的故事。
电影《断背山》里,一个电视节目的争夺,发生在父亲和女婿之间。孩子要看足球节目,爸爸起身关了,一家人准备吃女主人花3小时做的火鸡。
外公起身,要去打开。女儿阻止,叫“爸爸”无效,父亲自顾打开电视。男主人再次起身,关掉。外公转身意欲再开,走到一半,被男主人喝住:“这里是我家,我的孩子。而你是我请来的客人。你坐好,免得我动手赶人。”
他们争执的是在这个“女婿才是男主人”的家里,女婿权力感的挑战以及内心的不满。每一个有女儿的家庭,或多或少都要经历这样的剥离之痛,这是两个男人必须的交接仪式。因为每一个女儿,都要拨开父亲的手,迈向另一个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