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改不妨从重排法庭桌椅做起

来源 :民生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randbil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河南试行审去除犯罪化标签,图为2013年12月24日,郑州一法院审理一起刑案时让被告人穿便装。

  2015年是司法改革全面推进的一年,帷幕已在试点省份拉开。司法改革任务繁重,从司法体制到刑事诉讼基本原则、制度都有需要动大手术的地方,而各方利益关系、落后的司法观念也在羁绊改革推进。改革如何改,从何下手,这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谈起来话题总显得沉重。
  我想撇开这些沉重的话题,在司法改革的艰难进程中提一个花絮式的建议:把法庭既有桌椅位置打乱,重新排列组合。
  旧格局易于有罪推定
  我国现行法庭的格局是图一,这是自1980年1月1日刑诉法实施时确定的法庭格局,沿用到现在。这一格局是时代的产物,发挥了应有的历史作用,但带着浓厚的究问式色彩。公诉人、律师分坐法官两边,呈八字形展开,一半对着被告人,一半对着观众,批判式的成分远大于向法官说理的成分。被告人孤零零坐在法官对面,直面法官受审,遗留着县官拍惊堂木审讯犯人的色彩。律师虽然是被告人的辩护人,但与公诉人分别坐在法官两侧,不像被告人的辩护人,更像是法官身边的侍卫,虎视眈眈地目视着被告人。在这样的法庭模式下,庭审越来越像“过堂”,法官的脾气越来越大,被告人的地位越来越像跪在“青天大老爷”面前的犯人。被告人的衣服逐渐变成罪犯的“号衣”,普通座椅逐步变成打击困兽的“围栏”,即使坐在法庭上,还要被戴上手铐脚镣,被告人似乎已经变成罪犯。
  让被告人在法庭上蒙羞也许还不是最可怕的,最可怕的是司法官们坐在这样的法庭上,他们内心逐步坚定、确信面前的被告人就是罪犯,就要被从重处罚。可见,现行法庭格局为有罪推定思想推波助澜。
  桌椅重排控辩双方平等
  因此,法庭格局将桌椅板凳打乱,重新排列组合后成为图二的格局,效果将大不一样。第一,审判逐渐向“以庭审为中心”过渡。对法官而言,在法庭上聆听控辩双方意见很重要。而现在的不少法官基本不懂得聆听。他们在庭审中戴着有色眼镜,用早已形成的“有罪”观念,先入为主地“走过场”,庭审不过是必须履行的程序。所以,在法庭上他们时常没有耐心,认为被告人辩解是认罪态度不好,律师辩护是他们拿了被告人的钱在家属面前装模作样地表演,只有公诉人指控才是维护国家利益。因此,法官帮助公诉人与被告人、律师争斗的情况,在法庭上屡见不鲜。
  在图二格局下,法官才能真正面对控辩双方,而不是仅直接面对被告人。这样有助于法官重新审视自己的角色和职业,发现自己不应是“第二公诉人”,而是公平的裁判者,只有认真聆听双方意见,才有可能做出公平判决。
  第二,突出控辩双方平等地位。当控辩双方并排坐在一起,共同面对法官时,控辩双方才能意识到双方是平等的,不存在公诉方凌驾于律师之上,更不应出现公诉人在法庭上监督法官的奇怪现象,公诉人大声宣称自己“代表国家”的压倒性气势也将不复存在。控辩双方共同面对的是法官,双方从不同角度提出指控与辩护的对抗性意见,是法律赋予的职责,根本目的是帮助法官把好关,防止出现错案。
  第三,从“公检法”的线性结构向“控辩审”三角形结构转变。现有刑事诉讼结构是公检法三机关相互配合的传送带式的线性结构。在这个传送带上,刑事诉讼往往成为一条加工“罪犯”的流水线,公安机关为龙头老大,在传送带的前端,将抓来的“罪犯”放在传送带上;检察机关位于传送带中间,将“罪犯”打包贴上标签后传给后面的法官;法官收到包装好的“罪犯”,打上“合格”烙印,他们共同的产品就“下线”了,加工完成的“罪犯”再被送往监狱。在这一流水线下,冤案频繁发生,根本原因是辩护方缺失,公检本质上是一家。因此,公检法三机关实际上只有控审两方,辩护人完全被排除在流水线体制之外。当“检法配合公安”的荒谬指令下达后,原本处于弱势的辩方完全缺位,龙头老大“控制”甚至“綁架”检察院和法院,办案过程缺少监督和对抗机制,这是冤案产生的根本原因。
  现代意义的刑事诉讼,应是控辩双方对抗、法官居中裁判的三角形结构,这才是最稳定的结构。变成图二的格局,控辩审的三角形结构更加直观,当检察官和律师在平等位置上入座时,他们立刻会意识到双方平等,各自职责是帮助法官公平处理案件;当法官步入法庭面对公诉人和辩护人时,意识到自己不偏不倚居中审判的天职,保持公正而不是偏向一方。
  第四,被告去标签化,由有罪推定向无罪推定转变。法官不再直接面对被告人后,被告人认罪与不认罪的审判焦点开始被法律人之间的专业对话取代,依据证据和法律判断被告人是否构成犯罪,成为法官真正关心的问题。法官需要听取的是专业级的对话,号衣、笼子、手铐脚镣等罪犯标签失去意义,有罪推定思想逐步向无罪推定转变。第五,弱化舆论对法官的冲击。旧格局下被告人后面是观众,一双双眼睛直视法官,象征着舆论对法官的冲击。面前没有屏障,这种庭审格局让法官心里没底。新格局让法官有了专业级别的对话、思索和考量,对案件的事实、证据和法律等审判要素有了深刻认识,法官知道应如何通过判决说理,引导社会树立基本的道德观和价值观。
其他文献
虽然有着美好愿景,但三网融合之路无疑道阻且坚。随着推广方案出台,其势必再度发力。  通过一条线路,就能搞定看电视、打电话、上网等所有事情,这或许是三网融合最通俗的解释。9月2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三网融合推广方案》,提出在全国全面推进三网融合,推动广电网、电信网的双向进入,推动信息网络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和资源共享。  虽然有着美好愿景,但三网融合之路无疑道阻且坚。早在1998年,三网融合概念就已提出
“半城镇化”的现状下,多数外来务工人员及其随迁家属难以在教育、医疗、养老等社会保障方面与城镇居民享受平等待遇。  随着全国公安改革的不断深入,各省、市、区也陆续出台了公安改革中最重头的户籍制度改革方案。近日,公安部副部长黄明透露,目前全国已有24个省份出台了具体的户籍改革实施意见,而其中,居住证制度成为“标配”、部分省份降低入户门槛等,都成为了这一轮户籍制度改革的亮点。  户籍制度改革,关系到最广
政府应进一步将医疗服务市场向民营资本和外资开放,鼓励有条件的机构进入医疗服务市场,缓解优质医疗服务短缺的局面。  日前,广东潮州中心医院发生了患者家属,纠结百余人押住一位医生在医院内游行的事件,再次引起人们对医患关系的关注。2013年以来,浙江温岭杀医案、哈尔滨耳鼻喉科恶性杀医事件……一桩桩暴力事件给医院蒙上血腥的纱布,也使医患关系更趋紧张。如何缓解医患关系,成为今年两会代表委员热议的话题。  据
一直为儿子孙虎婚事操心的沈翠兰没有想到,儿孙绕膝的愿望在今年成真了。虽然为了孙虎的婚事,家里欠了一大笔债,但沈翠兰依然对现在的生活很满足。  2014年1月14日,儿媳妇秀芳顺利产下一个大胖小子,51岁的婆婆沈翠兰在医院喜极而泣。  一直为儿子孙虎婚事操心的沈翠兰没有想到,儿孙绕膝的愿望在今年成真了。  虽然为了孙虎的婚事,家里欠了一大笔债,但沈翠兰依然对现在的生活很满足:“现在我们一家三口都在努
10月21日,宜兴丁蜀镇恒隆电子商务园区盛大开幕。宜兴市委、丁蜀镇党委、镇政府及相关部门领导参加了此次开园仪式并致辞。  丁蜀镇地处太湖西走廊、江浙交界处,地域面积205平方公里,常住人口22万,是宜兴的经济重镇、人口大镇、历史文化名镇,也是宜兴市区的重要组成部分。近些年来,随着“互联网技术变革商业模式效应”的日益深入,丁蜀镇紧跟变革步伐,积极推动传统实体企业主动“触网”求生存、谋发展,精心培育扶
今年,随着中国煤控项目进入收官阶段,经过严格核算的“十三五”中国煤控目标和路线图摆上了地方政府和相关部门的案头。  进入采暖季,雾霾再袭北方多地。仅11月,就出现了3次以上大范围重污染天气,特别是在率先供暖的东北地区,重污染最大影响面积达63万平方公里。在线监测表明,燃煤仍是这些地区PM2.5最主要的贡献源。  一次性PM2.5贡献率63%,二次性PM2.5贡献率平均56%,煤炭的杀伤力不言而喻。
经历30余年的快速增长后,中国经济发展迎来拐点,步入新常态。如何延续中国经济发展奇迹,成为当下重要的议题。  “不必悲观,未来还有希望。”谈及当前的经济形势,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蔡昉表示,只有认清经济新常态的形势,才能有针对性地制定对策。  如何延续经济发展奇迹?蔡昉建言,要实现投入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型,并推动户籍制度改革。在发掘经济潜力的同时,要对缺乏理性的劳动力市场保持警惕。  今年农民务工者零
尽管“唐工信办(2013)35号”是以红头文件的形式下发的,可就该文件的现状和效果而言,难免会让唐山这样一个产能大市有些尴尬。  因对文件部分内容产生理解上的分歧,唐山市工业和信息化局与唐山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最近互指对方犯了概念性错误。  去年5月,为加快唐山市预拌砂浆发展进程,规范预拌砂浆生产和使用,促进砂浆生产企业健康有序发展,保证市场对这一产品的需求,唐山工信局、住建局根据相关规定,联合签发
渑池县公安局办证中心。  “敏感、自卑、没有安全感、缺乏合作精神,基本上不参加公共活动 。”4月7日,本刊《破解“黑户”困局》一文披露的我国“黑户”的生存现状令人唏嘘,也再次引发了社会各界对1300万“黑户”的关注。  “‘黑户’问题产生的根源在于户籍制度的附加功能,也就是附加在户籍上的利益分配功能。”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所副研究员万海远告诉《民生周刊》记者。  前不久,《广东男子6个孩子4个是
1952年出生的谢晓尧身兼数职,除贵州省政协副主席、贵州师范大学副校长外,他还是贵州省大数据产业专家咨询委员会副主任。众多角色中,他关注的领域始终与信息技术相关,并试图将之应用于生产生活的各个领域,因此也获得了不少科技进步奖项。  就全国而言,贵州经济增速虽然近几年处于领先位置,但人均GDP始终排在全国末端。另一方面,贵州多喀斯特地貌,生态脆弱,因此既要发展也要守住生态这条底线。在谢晓尧看来,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