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和进步,幼儿教育依然是现代教育过程中最基础的学习部分,而语言教学和幼儿的自理能力作为幼儿教育过程中的主要内容,幼儿园也需要在各个方面上培养幼儿的语言学习和运用能力。我们都知道,一个好的学习氛围会让初入学的小班幼儿在接受知识的过程中让自己的思考能力可以有所变化。在整个幼儿园的学习过程中,老师要让幼儿在轻松有趣的环境下对自己的感官进行刺激,也会逐渐在这个听的过程中让孩子提高对知识的好奇心。
关键词:儿歌教育;小班幼儿;自理能力;学习习惯;教师行为
中图分类号:X -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 -1578( 2019) 08 - 0017 - 01
引言:近年来,幼儿园慢慢对幼儿的养成教育做了深度的研究。而那些適合幼儿理解的儿歌给我们所表现出来的感染力也是比较大的,并且可以让幼儿们通过了解对故事发生的情景、过程来得到更好的知识网络,从而很好地开阔幼儿的视野以及增强幼儿的倾听及表达能力。老师可以运用一些方法来让儿歌更好地发挥作用,从而有效地提高幼儿的语言学习能力和自理能力。本文对在幼儿教学阶段的儿歌有效运用做出了一些分析。
1.运用儿歌创造轻松的环境、促使良好习惯的养成
处于学龄期的孩子总是对自己父母有着深度的依恋,对幼儿园总是表现出不愿意接近别人的情绪。面对这样的普遍现状,幼儿老师要努力的创造出一个宽松舒适的教学环境,让幼儿可以在不断体验生活熟悉感的同时快乐地学习、开心地成长。在念朗朗上口的儿歌过程中慢慢的提高自己对这个社会的认知。小班幼儿作为幼儿教育的最基础部分,幼儿园更要做出一些恰当的举措。例如,大多数孩子在孩童时期都比较喜欢玩水,刚穿的衣服变得湿透都是一些极为常见的情况,有的时候家长和老师都不知道该用怎样的语气来让孩子们认真洗手,讲究卫生。老师反复地说和教在有些时候反而会让小孩子们厌烦,产生叛逆心理,这样的教学效果反而适得其反。老师可以采取一些儿歌的形式,将洗手、按时休息、认真听讲、团结同学这些简单又重要的道理加入孩子容易接受的儿歌中,让孩子们更好地懂得一些道理,并运用在实际行动中。老师在面对一些孩子一开始不听话的行为时,要多加引导和指导,用耐心让儿歌被孩子们所接受,并且老师可以在一边示范一边表扬的过程中让幼儿更加正确地掌握一些自理能力要领。让幼儿建立一些积极向上的行为,不仅可以让孩子们懂得这些好的行为习惯的重要性,也可以让孩子从小受到一些好的基础教育,得到更好的行为教育和自我发展。
2.围绕日常生活渗透儿歌、家园配合促进孩童发展
生活是我们长大的良师益友,而良好的学习习惯会让孩子受益终生。所以,在幼儿的成长初期,老师所管理的校园生活和家长所营造的幸福生活都是特别重要的。家校联盟共同协作,来让孩子们更多的体会到生活带来的欢乐和自理的重要性及趣味性。例如上课需要坐端正认真听讲,通过儿歌中所含有的歌词让幼儿们养成安静听讲、上课认真学习的好习惯。在这个教学活动中引导幼儿通过一些有趣的儿歌,将这些浅显易懂的歌词以讲故事的方式呈现出来,来有效地提高课堂中幼儿的课堂参与度,这也可以实现幼儿在语言教学趣味性与和学会自理方面进行统一。在小班幼儿的教学过程中,老师给幼儿构建出一个合理、有趣的想象空间,能够有效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让幼儿的语言知识已经获得了一定的积累,增加幼儿上课时的注意力和学习的自理能力。例如在学习《小蝌蚪找妈妈》这个故事时,老师可以通过表述故事和运用一些儿歌来表达出这篇文章所要表达的深刻意义,这样的教学方式也会让幼儿集中自己的注意力进行听讲,并且在课后可以得到自己的深刻理解,让自己得到一个心灵上的沟通。良好的上课姿态和学习态度都是在小班幼儿学习时老师需要着重注意的部分,让孩子可以在休闲的学习过程中逐渐自主学习,锻炼自己的自理能力。同时,儿歌背后的故事也为幼儿创建了良好的课堂、搭建了良好的沟通环境,让幼儿的语言学习变得更加具体,让幼儿更加规范自己的言行举止,也增强了自己的自理能力。
3.增强文明礼仪的教育现象、丰富幼儿的动手能力
小班幼儿初入幼儿园时,孩子们的自理能力不是特别好,所以总会出现起床时需要老师帮助系鞋带,吃饭时需要老师喂饭等等的现象发生。但是老师可以用起床歌和晚安曲来让孩子们走进一个情景中,让孩子们慢慢懂得一些简单的行为道理。例如,午睡时间自己脱下来的衣服应该放整齐,不可以扔在其他小朋友的床上;吃饭时,不要浪费自己的食物。在课堂上,老师也可以让孩子们用“我想”,“我会”这样的开头造一些句子,用孩子们自己造的句子加一些曲调组成一首动听的儿歌,让孩子们慢慢在积极向上和自己对自己的期望中逐渐成长。例如在我们的歌曲表达的传统美德“帮助他人就是帮助我们自己”这些背景中,老师可以让孩子们在自己可以做到的范围内,帮助他人,获得帮助过后的喜悦和满足感。在生活琐事和学习过程中,让孩子慢慢懂得文明礼仪,逐渐可以摆脱父母的帮助,不再依恋自己的家人,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加强在幼儿在学习初期的动手能力。
4.结语
总而言之,老师可以在教学的过程中,用一些技巧让儿歌变得更加生动有趣,让幼儿了解更多的有趣又有用的故事等等。通过儿哥来更好地让小班幼儿学到知识和文明礼仪,更好地规范自己的幼儿生活。培养幼儿在学校的自理能力和行为卫生好的习惯养成,都是为了让幼儿在未来更加独立,老师和家长也需要对孩子们寄予厚望,对孩子多鼓励、少批评,让孩子们有充足的自信心去面对成长过程中的磨难,付出自己的行动去充实自己,慢慢成为一个完善自我又时刻充满活力的孩子。
参考文献:
[1]赵朕博,杨小燕.加强民族文化精神教育,努力培养幼儿独立性[J].考试周刊,2014( 06).
[2] 许亚云.妙用游戏培养小班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J].山西教育(幼教),2015,01:47 - 48.
[3] 孙华.谈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J].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叭:105 - 106.
[4] 北京市教育科学研究所编.陈鹤琴论幼儿教育,北京出版社,1984年4月出版.
关键词:儿歌教育;小班幼儿;自理能力;学习习惯;教师行为
中图分类号:X -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 -1578( 2019) 08 - 0017 - 01
引言:近年来,幼儿园慢慢对幼儿的养成教育做了深度的研究。而那些適合幼儿理解的儿歌给我们所表现出来的感染力也是比较大的,并且可以让幼儿们通过了解对故事发生的情景、过程来得到更好的知识网络,从而很好地开阔幼儿的视野以及增强幼儿的倾听及表达能力。老师可以运用一些方法来让儿歌更好地发挥作用,从而有效地提高幼儿的语言学习能力和自理能力。本文对在幼儿教学阶段的儿歌有效运用做出了一些分析。
1.运用儿歌创造轻松的环境、促使良好习惯的养成
处于学龄期的孩子总是对自己父母有着深度的依恋,对幼儿园总是表现出不愿意接近别人的情绪。面对这样的普遍现状,幼儿老师要努力的创造出一个宽松舒适的教学环境,让幼儿可以在不断体验生活熟悉感的同时快乐地学习、开心地成长。在念朗朗上口的儿歌过程中慢慢的提高自己对这个社会的认知。小班幼儿作为幼儿教育的最基础部分,幼儿园更要做出一些恰当的举措。例如,大多数孩子在孩童时期都比较喜欢玩水,刚穿的衣服变得湿透都是一些极为常见的情况,有的时候家长和老师都不知道该用怎样的语气来让孩子们认真洗手,讲究卫生。老师反复地说和教在有些时候反而会让小孩子们厌烦,产生叛逆心理,这样的教学效果反而适得其反。老师可以采取一些儿歌的形式,将洗手、按时休息、认真听讲、团结同学这些简单又重要的道理加入孩子容易接受的儿歌中,让孩子们更好地懂得一些道理,并运用在实际行动中。老师在面对一些孩子一开始不听话的行为时,要多加引导和指导,用耐心让儿歌被孩子们所接受,并且老师可以在一边示范一边表扬的过程中让幼儿更加正确地掌握一些自理能力要领。让幼儿建立一些积极向上的行为,不仅可以让孩子们懂得这些好的行为习惯的重要性,也可以让孩子从小受到一些好的基础教育,得到更好的行为教育和自我发展。
2.围绕日常生活渗透儿歌、家园配合促进孩童发展
生活是我们长大的良师益友,而良好的学习习惯会让孩子受益终生。所以,在幼儿的成长初期,老师所管理的校园生活和家长所营造的幸福生活都是特别重要的。家校联盟共同协作,来让孩子们更多的体会到生活带来的欢乐和自理的重要性及趣味性。例如上课需要坐端正认真听讲,通过儿歌中所含有的歌词让幼儿们养成安静听讲、上课认真学习的好习惯。在这个教学活动中引导幼儿通过一些有趣的儿歌,将这些浅显易懂的歌词以讲故事的方式呈现出来,来有效地提高课堂中幼儿的课堂参与度,这也可以实现幼儿在语言教学趣味性与和学会自理方面进行统一。在小班幼儿的教学过程中,老师给幼儿构建出一个合理、有趣的想象空间,能够有效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让幼儿的语言知识已经获得了一定的积累,增加幼儿上课时的注意力和学习的自理能力。例如在学习《小蝌蚪找妈妈》这个故事时,老师可以通过表述故事和运用一些儿歌来表达出这篇文章所要表达的深刻意义,这样的教学方式也会让幼儿集中自己的注意力进行听讲,并且在课后可以得到自己的深刻理解,让自己得到一个心灵上的沟通。良好的上课姿态和学习态度都是在小班幼儿学习时老师需要着重注意的部分,让孩子可以在休闲的学习过程中逐渐自主学习,锻炼自己的自理能力。同时,儿歌背后的故事也为幼儿创建了良好的课堂、搭建了良好的沟通环境,让幼儿的语言学习变得更加具体,让幼儿更加规范自己的言行举止,也增强了自己的自理能力。
3.增强文明礼仪的教育现象、丰富幼儿的动手能力
小班幼儿初入幼儿园时,孩子们的自理能力不是特别好,所以总会出现起床时需要老师帮助系鞋带,吃饭时需要老师喂饭等等的现象发生。但是老师可以用起床歌和晚安曲来让孩子们走进一个情景中,让孩子们慢慢懂得一些简单的行为道理。例如,午睡时间自己脱下来的衣服应该放整齐,不可以扔在其他小朋友的床上;吃饭时,不要浪费自己的食物。在课堂上,老师也可以让孩子们用“我想”,“我会”这样的开头造一些句子,用孩子们自己造的句子加一些曲调组成一首动听的儿歌,让孩子们慢慢在积极向上和自己对自己的期望中逐渐成长。例如在我们的歌曲表达的传统美德“帮助他人就是帮助我们自己”这些背景中,老师可以让孩子们在自己可以做到的范围内,帮助他人,获得帮助过后的喜悦和满足感。在生活琐事和学习过程中,让孩子慢慢懂得文明礼仪,逐渐可以摆脱父母的帮助,不再依恋自己的家人,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加强在幼儿在学习初期的动手能力。
4.结语
总而言之,老师可以在教学的过程中,用一些技巧让儿歌变得更加生动有趣,让幼儿了解更多的有趣又有用的故事等等。通过儿哥来更好地让小班幼儿学到知识和文明礼仪,更好地规范自己的幼儿生活。培养幼儿在学校的自理能力和行为卫生好的习惯养成,都是为了让幼儿在未来更加独立,老师和家长也需要对孩子们寄予厚望,对孩子多鼓励、少批评,让孩子们有充足的自信心去面对成长过程中的磨难,付出自己的行动去充实自己,慢慢成为一个完善自我又时刻充满活力的孩子。
参考文献:
[1]赵朕博,杨小燕.加强民族文化精神教育,努力培养幼儿独立性[J].考试周刊,2014( 06).
[2] 许亚云.妙用游戏培养小班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J].山西教育(幼教),2015,01:47 - 48.
[3] 孙华.谈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J].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叭:105 - 106.
[4] 北京市教育科学研究所编.陈鹤琴论幼儿教育,北京出版社,1984年4月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