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据有关调查显示,儿童阅读率连年下降,快餐文化与低俗阅读泛滥。学生阅读时间少、阅读面小、阅读内容或浅显或功利成了小学生课外阅读的普遍现象。如何破解这一困局呢?我认为,应该紧紧抓住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努力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实现阅读效益的最大化。
一、“以一篇带多篇”的阅读策略
1、激发“以一篇带多篇”阅读动机
古人说得好:“未见意趣,必不乐学。”苏霍姆林斯基也认为教师应在学生心灵中激起求知欲望和点燃热爱知识的火花。这“欲望”与“火花”就是学习兴趣与动机的激发。在低年级首先我们根据儿童的年龄特点和兴趣爱好,以讲故事的形式向学生介绍一些贴近学生生活的读物。如“童话寓言故事”、“少儿科普知识”、“名人小时候趣事”等,激发学生对课外读物产生兴趣;其次,指导学生选择课外读物,推荐适合学生年龄特点的读物,了解书籍、报刊的分类,帮助学生选择书报;此外,我们还为学生创设阅读条件,学生图书馆定时开放,激发学生利用课外时间到校图书馆、阅览室看书、读报或借书;班级设立了图书角,图书来源主要发动学生捐赠,通过借书、传阅、相互交流等方法,激发课外阅读的动机。
2、指导“以一篇带多篇”阅读方法
经过实践,教师们发现“以一篇带多篇”的群文阅读教学能有效地解决课外阅读难以落实的现状。“一篇”即教材内一篇选文,“多篇”指与课文相关联的一篇或一组课文。“以一篇带多篇”群文阅读就形成立足课内一篇带动课外多篇的阅读教学格局。这样的阅读教学需要教师精选教学内容,合理设计教学活动,优化教学策略,真正发挥群文阅读的最大功效。
3、“以一篇带多篇”的建构模式:
立足单元主题建构。 教师围绕单元的人文主题组织选文,通过精读同主题课文,迁移阅读训练,升华主题。比如,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神奇的汉字”,教师在教学这个单元后,引导学生阅读《汉字的魅力》《走近神秘的汉字王国》《汉字和洋文》《全球“汉语热”与国人“母语荒”》。通过群文阅读,学生更深刻地感受到了汉字的魅力,更重要的是,引起了学生对生活中现象的反思。再如,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六组课文以“父母之爱”为专题编排,略读课文《学会看病》组合的群文是《剥豆》《孩子我为什么打你》《拐弯处的回头》,通过不同角度文本的阅读引导学生思辨父母的爱。
立足文本文体建构。 语文本体性教学要重视文体意识,通过大量接触同一文体的文本,让学生感受文体特点,习得语言表达方法。比如,在低年级,教师将《盲人摸象》《七只小老鼠》这两篇绘本组合在一起进行教学,演说故事,归纳道理,使学生对于寓言故事借用小故事揭示道理的文体有了初步的感性认识,提高阅读寓言故事的兴趣。再如高年级,学生第一次接触说明文后,教师将《国家大剧院》《海洋是未来的粮仓》《天桥》组合成群文,一方面让学生进一步感受到说明文的特点;另一方面,学生对使用说明方法的好处体会得更深刻,并用于自己的写作。
立足同一题材建构。 同一题材不同作家写法风格迥异,体现了表达是个性化行为,提倡不拘一格,灵活多样。如老舍先生写的《北京的春节》,课后阅读链接了梁实秋的《过年》与斯妤的《除夕》,将三篇同内容的文章在一起阅读。老舍笔下的北京的春节是热闹喜庆的,而梁实秋觉得过年是那么无趣,斯妤的除夕充满了温暖和眷恋。原来同样的春节,不同人的感受是不一样的,写作就是这样的。再如,教学《难忘的一课》时将郑振铎的《最后一课》和都德的《最后一课》组合阅读,读出中外不同作家同一题材同样情感的流露。
立足写作特点建构。在学习了某一结构和写作特点的课文后,教师把同类写作方法的文章引进课堂,达到“学习——模仿——创新”的阅读教学目的。如教学《刷子李》时,教师先通过指导阅读课文,引导学生思考,让学生发现课文情节运用“一波三折”的写法。再拓展阅读《苏七块》《泥人张》《张大力》,进一步体会这种写作方法。作家所传递给我们的表达特点,是学生习作模仿的鲜明例子,学以致用是阅读通向写作的一条捷径。
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总结,激发兴趣,养成习惯,教师采用了“讲、展、赛”的形式汇报读书成果。“讲”即讲述,采用读书汇报会、故事会、阅读心得交流会等形式;“展”即展评,就是展评优秀的读书笔记、采密本、文摘卡、采抄报等;“赛”即竞赛,采用知识竞赛,查阅资料比赛等形式。通过评价阅读结果,对阅读过程进行反省、总结,可以使学生进一步产生“读什么?”“为什么读?”“怎样读?”“为什么这样读?”等自我意识和自我体验,并通过这种自我意识和自我体验,监控今后的阅读行为,提高阅读能力。
二、“以一篇带一本”的阅读策略
1、立足同一作家建构
在同一作家的作品中,我们能找到作家的表达特点、写作风格、情感倾向的共同点。比如,《祖父的园子》讲述了作者回忆童年跟随祖父在园子里“劳动”和玩耍的无拘无束的生活,表现了亲近自然景物、亲近小生命的幸福与快乐,寄托了对故乡的怀念,对自由纯真生活的向往。作者所传递的快乐和自由气息非常强烈,正因为萧红坎坷的人生经历悲惨命运促使她愈发眷恋故土,愈发眷恋和祖父在一起的日子。如果学生没有提前了解她的经历,就很难入情入境地感受文章的思想及情感。教师在课始可以从萧红和她的《呼兰河传》入手,介绍其短短一生的文学成就,介绍她的《呼兰河传》,激发学生读书的兴趣,感受她的那份独有的美好与念念不忘。
在课本中,还有一些这样的文章,它们节选而来,单篇课文表达的中心和整本书表达的中心可能完全不同,学生只有通过阅读整本书,才能更好地体会作者要表達的情感。如:《少年闰土》节选自鲁迅先生的短篇小说《故乡》,本课标题是编者加的。《故乡》写于1921年1月,最初发表在《新青年》杂志上。它所描写的是从辛亥革命时代到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之前的农村情况。辛亥革命以后,地主阶级、北洋军阀政府对农民的剥削压迫和苛捐杂税更重了,农民生活日益穷困。小说中通过“我”回到故乡的所见、所闻、所感,刻画了农民闰土这样一个典型人物,反映了农民被剥削的真实情景和当时农村急剧破产的情况。而课文中仅仅回忆了闰土少年时的形象:活泼、聪明、勇敢、天真,突出了“我”和他的友谊。然而“我”三十年后回到故乡时,闰土变得像个“木偶人”,见了“我”不像以往那样亲热了,反而恭敬地称“我”为“老爷”。说到生活景况时,他只是摇头。饥荒、苛税、兵匪、官绅使他只觉得苦楚难言。作者就这样刻画了一个被重重剥削欺压的农民形象,从闰土的少年到中年的对比中,表达了对被剥削欺压的农民阶级的无限同情,对当时不合理的社会制度的极大愤怒。三十年前无话不说的兄弟伙伴,三十年后却变得形同陌路,这是为什么?三十年来,是什么让我们的友情荡然无存?同学们只有阅读了鲁迅的短篇小说《故乡》,才会获得更多的惊奇与思考。
2、立足不同作家建构
在不同作家的作品中,作家的表达特点、写作风格、情感倾向也许有所不同,教师引导学生阅读不同作家对同一事物的不同作品,学生在比较中思考,在比较中感悟,在比較中成长。比较方法具体可分为横向与纵向比较法、内容与形式比较法、相同点与不同点比较法、粗略与精细比较法等多种。如,学生阅读《祖父的园子》后再读高尔基的《童年》,就能感受到他们对自己童年的感受是大不一样的。因为祖父,萧红的童年自由自在、无忧无虑;而高尔基的童年苦难、悲惨、但因为祖母他才有时得到些许温暖。学生通过比较阅读,对童年的感悟更深。
一、“以一篇带多篇”的阅读策略
1、激发“以一篇带多篇”阅读动机
古人说得好:“未见意趣,必不乐学。”苏霍姆林斯基也认为教师应在学生心灵中激起求知欲望和点燃热爱知识的火花。这“欲望”与“火花”就是学习兴趣与动机的激发。在低年级首先我们根据儿童的年龄特点和兴趣爱好,以讲故事的形式向学生介绍一些贴近学生生活的读物。如“童话寓言故事”、“少儿科普知识”、“名人小时候趣事”等,激发学生对课外读物产生兴趣;其次,指导学生选择课外读物,推荐适合学生年龄特点的读物,了解书籍、报刊的分类,帮助学生选择书报;此外,我们还为学生创设阅读条件,学生图书馆定时开放,激发学生利用课外时间到校图书馆、阅览室看书、读报或借书;班级设立了图书角,图书来源主要发动学生捐赠,通过借书、传阅、相互交流等方法,激发课外阅读的动机。
2、指导“以一篇带多篇”阅读方法
经过实践,教师们发现“以一篇带多篇”的群文阅读教学能有效地解决课外阅读难以落实的现状。“一篇”即教材内一篇选文,“多篇”指与课文相关联的一篇或一组课文。“以一篇带多篇”群文阅读就形成立足课内一篇带动课外多篇的阅读教学格局。这样的阅读教学需要教师精选教学内容,合理设计教学活动,优化教学策略,真正发挥群文阅读的最大功效。
3、“以一篇带多篇”的建构模式:
立足单元主题建构。 教师围绕单元的人文主题组织选文,通过精读同主题课文,迁移阅读训练,升华主题。比如,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神奇的汉字”,教师在教学这个单元后,引导学生阅读《汉字的魅力》《走近神秘的汉字王国》《汉字和洋文》《全球“汉语热”与国人“母语荒”》。通过群文阅读,学生更深刻地感受到了汉字的魅力,更重要的是,引起了学生对生活中现象的反思。再如,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六组课文以“父母之爱”为专题编排,略读课文《学会看病》组合的群文是《剥豆》《孩子我为什么打你》《拐弯处的回头》,通过不同角度文本的阅读引导学生思辨父母的爱。
立足文本文体建构。 语文本体性教学要重视文体意识,通过大量接触同一文体的文本,让学生感受文体特点,习得语言表达方法。比如,在低年级,教师将《盲人摸象》《七只小老鼠》这两篇绘本组合在一起进行教学,演说故事,归纳道理,使学生对于寓言故事借用小故事揭示道理的文体有了初步的感性认识,提高阅读寓言故事的兴趣。再如高年级,学生第一次接触说明文后,教师将《国家大剧院》《海洋是未来的粮仓》《天桥》组合成群文,一方面让学生进一步感受到说明文的特点;另一方面,学生对使用说明方法的好处体会得更深刻,并用于自己的写作。
立足同一题材建构。 同一题材不同作家写法风格迥异,体现了表达是个性化行为,提倡不拘一格,灵活多样。如老舍先生写的《北京的春节》,课后阅读链接了梁实秋的《过年》与斯妤的《除夕》,将三篇同内容的文章在一起阅读。老舍笔下的北京的春节是热闹喜庆的,而梁实秋觉得过年是那么无趣,斯妤的除夕充满了温暖和眷恋。原来同样的春节,不同人的感受是不一样的,写作就是这样的。再如,教学《难忘的一课》时将郑振铎的《最后一课》和都德的《最后一课》组合阅读,读出中外不同作家同一题材同样情感的流露。
立足写作特点建构。在学习了某一结构和写作特点的课文后,教师把同类写作方法的文章引进课堂,达到“学习——模仿——创新”的阅读教学目的。如教学《刷子李》时,教师先通过指导阅读课文,引导学生思考,让学生发现课文情节运用“一波三折”的写法。再拓展阅读《苏七块》《泥人张》《张大力》,进一步体会这种写作方法。作家所传递给我们的表达特点,是学生习作模仿的鲜明例子,学以致用是阅读通向写作的一条捷径。
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总结,激发兴趣,养成习惯,教师采用了“讲、展、赛”的形式汇报读书成果。“讲”即讲述,采用读书汇报会、故事会、阅读心得交流会等形式;“展”即展评,就是展评优秀的读书笔记、采密本、文摘卡、采抄报等;“赛”即竞赛,采用知识竞赛,查阅资料比赛等形式。通过评价阅读结果,对阅读过程进行反省、总结,可以使学生进一步产生“读什么?”“为什么读?”“怎样读?”“为什么这样读?”等自我意识和自我体验,并通过这种自我意识和自我体验,监控今后的阅读行为,提高阅读能力。
二、“以一篇带一本”的阅读策略
1、立足同一作家建构
在同一作家的作品中,我们能找到作家的表达特点、写作风格、情感倾向的共同点。比如,《祖父的园子》讲述了作者回忆童年跟随祖父在园子里“劳动”和玩耍的无拘无束的生活,表现了亲近自然景物、亲近小生命的幸福与快乐,寄托了对故乡的怀念,对自由纯真生活的向往。作者所传递的快乐和自由气息非常强烈,正因为萧红坎坷的人生经历悲惨命运促使她愈发眷恋故土,愈发眷恋和祖父在一起的日子。如果学生没有提前了解她的经历,就很难入情入境地感受文章的思想及情感。教师在课始可以从萧红和她的《呼兰河传》入手,介绍其短短一生的文学成就,介绍她的《呼兰河传》,激发学生读书的兴趣,感受她的那份独有的美好与念念不忘。
在课本中,还有一些这样的文章,它们节选而来,单篇课文表达的中心和整本书表达的中心可能完全不同,学生只有通过阅读整本书,才能更好地体会作者要表達的情感。如:《少年闰土》节选自鲁迅先生的短篇小说《故乡》,本课标题是编者加的。《故乡》写于1921年1月,最初发表在《新青年》杂志上。它所描写的是从辛亥革命时代到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之前的农村情况。辛亥革命以后,地主阶级、北洋军阀政府对农民的剥削压迫和苛捐杂税更重了,农民生活日益穷困。小说中通过“我”回到故乡的所见、所闻、所感,刻画了农民闰土这样一个典型人物,反映了农民被剥削的真实情景和当时农村急剧破产的情况。而课文中仅仅回忆了闰土少年时的形象:活泼、聪明、勇敢、天真,突出了“我”和他的友谊。然而“我”三十年后回到故乡时,闰土变得像个“木偶人”,见了“我”不像以往那样亲热了,反而恭敬地称“我”为“老爷”。说到生活景况时,他只是摇头。饥荒、苛税、兵匪、官绅使他只觉得苦楚难言。作者就这样刻画了一个被重重剥削欺压的农民形象,从闰土的少年到中年的对比中,表达了对被剥削欺压的农民阶级的无限同情,对当时不合理的社会制度的极大愤怒。三十年前无话不说的兄弟伙伴,三十年后却变得形同陌路,这是为什么?三十年来,是什么让我们的友情荡然无存?同学们只有阅读了鲁迅的短篇小说《故乡》,才会获得更多的惊奇与思考。
2、立足不同作家建构
在不同作家的作品中,作家的表达特点、写作风格、情感倾向也许有所不同,教师引导学生阅读不同作家对同一事物的不同作品,学生在比较中思考,在比较中感悟,在比較中成长。比较方法具体可分为横向与纵向比较法、内容与形式比较法、相同点与不同点比较法、粗略与精细比较法等多种。如,学生阅读《祖父的园子》后再读高尔基的《童年》,就能感受到他们对自己童年的感受是大不一样的。因为祖父,萧红的童年自由自在、无忧无虑;而高尔基的童年苦难、悲惨、但因为祖母他才有时得到些许温暖。学生通过比较阅读,对童年的感悟更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