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识卧龙客

来源 :延安文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emingl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郑长春,河南南阳人。陕西省作家协会会员。作品散见于《人民文学》《中国作家》《青年作家》等。
  一
  “南都信佳丽,武阙横西关;白水真人居,万商罗鄽闤;高楼对紫陌,甲第连青山;此地多英豪,邈然不可攀;陶朱与五羖,名播天壤间;丽华秀玉色,汉女娇朱颜;清歌遏流云,艳舞有馀闲;遨游盛宛洛,冠盖随风还;走马红阳城,呼鹰白河湾;谁识卧龙客,长吟愁鬓斑。”在李白留下的千余篇诗作中,我比较欣赏这首《南都行》。
  这首诗写出了东汉陪都南阳之美,更写出了南阳人的豪迈情怀。
  作为一个南阳人,没有理由漠视这种诗心的召唤。
  汉光武帝刘秀起兵于此,并娶了南阳有名的美女阴丽华为皇后,云台二十八将故乡大都在南阳,是仅次于东汉首都洛阳的第二大城市。更有,“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的诸葛孔明、东汉科学家张衡、医圣张仲景、商圣范蠡、谋圣姜子牙等,因此李白过南阳时题诗《南都行》,心情该是多么兴奋和自豪啊!
  他写南阳的青山白水、人杰地灵,实为借卧龙之酒杯,浇自己之块垒,以怀古之幽情,发黑夜之火光。追思先贤,联想身世家国,内心愤愤不平;针砭时弊,寄托志向抱负,哀叹怀才不遇。诗人情怀之深沉,眼光之独特,行文之酣畅,全在这朗朗百字的滴滴心血里。
  当一首诗容纳了作者独立的思想感情,它便不再是单纯的分行文字了。它将诗人的命运及诗的“弦外之音”紧紧交融一起,诗情便确立于自由意识之上。
  人类文明最伟大的光芒,就在于人格的独立。一首重塑诗人自由智慧和独立个性的诗歌,无疑是一座闪烁着人性灵光的精神高峰。不忘使命,勇于担当。这座高峰,以清新的气息,清扫着腐朽的封建糟粕之气。
  怀着这样的一颗心,去品味李白的伤愁,去回望那个特殊的时代,将有助于我们读懂一个伟大诗人踽踽远行的背影。
  说句心里话,当我每次读到全诗的最后一句时,声音是低沉的,酸酸的,有种欲哭无泪的感觉。大唐诗仙啊,如此才华横溢、踌躇满志,平生以“卧龙客”自喻,尚且哀叹自己怀才不遇而愁鬓斑,何况我辈乎?!
  一口气读完,心情久久不能平静,不知是为诗意的南阳,还是失意的李白,抑或失忆的自己。
  二
  李白与南阳渊源颇深,今人收集李白在南阳留诗共十三首。其中,《明嘉靖南阳府志校注》收入李白在南阳留诗三首。
  不幸的是,安史之乱,李白避难八年,当时著述,十丧其九。今所传之《李太白全集》,真乃“泰山一毫芒”(韩愈语)也。就李白的性格和他的睿智,李白在南阳的华章诗篇远远超过今人所能见到的篇章。
  据考证,李白入翰林前,曾五次光临南阳。一为开元十八年(公元730年)入长安,取道南阳,时为初夏;二为开元二十年(公元732年),南返安陆,途经南阳,时在秋;三为开元二十二年(公元734年),由安陆来,时在春,现存李白在南阳所存诗篇中《南阳送客》《送友人》《忆崔郎中宗之游南阳遗吾孔子琴抚之潸然感旧》三篇都是抒发与崔宗之的情感之作。崔宗之是杜甫所作的《饮八仙歌》中的“八仙”之一,是李白的铁杆朋友,乃宰相日用之子,袭封齐国公,好学,与李白以文相知;四为开元二十八年(公元740年),李白由安陆移家东鲁,路过南阳;李白第五次访问南阳是在天宝元年(公元742年)秋,应方城县仙翁观道士元丹丘邀请到方城寺,期间留下《南都行》《游南阳白水登石激作》《送友人》和《与元丹丘方城寺谈玄作》等诗篇。
  公元730年,三十岁的李白,赴长安谋求出路,以期实现其政治理想。在《酬坊州王司马与阎正字对雪见赠》中说:“游子东南来,自宛适京国。”说明李白入长安取道南阳。
  在《豳歌行上新平长史兄粲》中说:“忆昨去家此为客,荷花初红柳条碧。”指其初夏时节登途。初识南阳,诗人被南阳历史悠久、人杰地灵的景物和人文景观所感动,留下了极为美好的印象,写下《南都行》《游南阳白水登石激作》和《游南阳清泠泉》三篇华章。
  在《南都行》中,诗人颂扬了南阳“舟车秦楚,襟带南国”的重要地理位置,高楼、紫陌、甲第、青山的富庶繁华的都市风貌。
  诗中李白还以诸葛亮自喻,感慨自己怀才不遇:“誰识卧龙客,长吟愁鬓斑。”我推测,当时雄心壮志的李白,一定认为自己也具有诸葛亮那样安邦济世的管、乐之才,也能写出“临表涕零”的华章,但没有人像刘备那样“三顾茅庐”不辞劳苦真心实意去造访,更没有得到“受先帝托孤之重”般的厚望,于是感叹世风日下、不为人识,想到功业未立,瞻念渺茫前途,内心当然不是滋味,遂有“愁鬓斑”之怨,也是人之常情了。
  南阳著名的风景区清泠泉,位于蒲山东边的丰山。李白在《游南阳清泠泉》的五言诗中吟道:“惜彼落日暮,爱此寒泉清。西辉逐流水,荡漾游子情。空歌望云月,曲尽长松声。”诗中显示,置身如此绝妙的胜景,诗人从早到晚恋恋不舍,面对山上潺潺的西辉流水,感慨无限的游子之情,直至空歌望月,才踏着日暮和阵阵的松涛之声而去。
  开元二十年(公元732年),三十二岁的李白,第一次入长安漫游两年之后,满怀愁绪地返回安陆,途中第二次独来南阳。在一个秋高气爽、月圆风清之夜,李白一人在南阳东门外河堤上独自沉吟赏月时,邂逅了年轻的齐国公左司郎中崔宗之。二人一见如故,相见恨晚。第二天崔宗之便邀请太白赴菊潭宴饮,宗之赋诗寄怀,并赠送一张极为珍贵的孔子琴作见面礼。崔宗之的诗中写道:“是时霜飙寒,逸兴临华池。起舞拂长剑,四座皆扬眉。”此诗中之“华池”即上诗中之“菊潭”。
  在南阳结识这位潇洒美少年崔宗之,是李白毕生难忘的一页。崔宗之不仅同李白在南阳游览纵酒放歌,还陪同回归安陆的李白在襄阳探望孟浩然,拜谒襄州刺史兼山南东道韩朝宗,意在托韩荆州推荐李白出仕。这次活动虽没有成功,但李白对崔宗之却充满感激之情。开元二十二年(公元734年),李白陪同崔宗之返回洛阳,途经南阳,与宗之话别。《南阳送客》、《送友人》当是这次话别之作。   《送友人》是李白在南阳最得意、也是最为刻骨铭心的一首五律:“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从该诗的行文初衷、表达方式和思想意境看,应属李白创作于南阳白水之滨的五言名篇。这个观点,已是诗坛不争的事实,历来为评论家所称道:“太白五律之結构,当推此诗第一。”
  三
  那么,当时的南阳与京都长安都处于怎样的情形呢?
  《南都行》中如此形容:“高楼对紫陌,甲第连青山。”
  喜读唐诗的人都知道,李白生活的时代是大唐最为兴盛的时期。他到南阳当然不只是为了旅游,恐怕更多的是希望结交一些朋友,为前程做一些铺垫。而作为帝乡汉都的南阳,有着一脉相传的贵族圈子,恐怕也是李白不敢轻视的主要原因。或许,那时的驴友李白并没有想那么多,但在其他记载中却透露出这样的信息。
  李白到南阳后,大概并没有马上要休息的意思,而是首先拿出了一张地图。这张地图应该是描画在绢纸上的,图画简单,粗略描述了南阳的地理位置。详细查阅南阳地图的驴友李白,对南阳的地理位置发出了由衷的赞叹。三面环山,一水(汉水)贯境的南阳盆地景况,让他不由自主的想起了老家——四川盆地富饶的成都和梦中的蜀山。这也让驴友李白,对南阳平添了几份好感。
  在南阳停留的间隙,李白这样的大唐第一愤青,大唐第一才子,大唐第一驴友,走过千山万水见多识广,也不得不承认:南阳人才辈出,不能小瞧轻视!
  在这里,作为很想从政并试图在政治方面有所作为的李白想起了两个人:一个是帮助勾践复国成功,携美隐退的陶朱公范蠡;一个是被秦献公以五张羊皮买下,后为秦国称霸西戎奠定基础的70多岁的老奴隶百里奚。
  这两个人都是李白的榜样和楷模,缅怀偶像也是驴友李白行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作为杰出驴友的代表,李白看到街上行走的南阳美女,发挥了丰富的想象,以伟大驴友的寻色找美特质,想到了东汉开国皇帝刘秀的老婆阴丽华。这个有着玉一般肤色的美女,曾经让未来的皇帝刘秀大发感慨:为官当做执金吾,娶妻当得阴丽华。
  哪个文人骚客不风流,更何况大唐第一驴友李白!
  可能是因为南阳美女众多吧,驴友李白在南阳呆了好多天,最后总结出来南阳美女的一些特征:皮肤细腻温润如玉,面庞娇艳红润,唱歌声音清冽动人,跳舞艳丽却自有质朴特色。虽然李白当时并没有意识到他的这些总结,给予后人的启示,但是南阳美女色艺貌品俱佳的特征却随着文字流传了下来。
  旅游不仅仅是走走看看,更是一种良好的交际方式。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行万里路不如阅人无数。一千多年前,聪明的李白应该是明白这个道理的。实际上,他不仅明白“读书行路”的道理,而更重要的是,他还在身体力行倡导和践行“书旅路线”,一路看世态炎凉,品人间冷暖,很有点“侠客行”的味道。
  我们可以想见,当李白回首南阳,感受到不枉此行,在南阳有许多“诗外”收获的时候,一定会小小地激动一下。
  后来,他从南阳到了洛阳,而且结交了很多朋友,提高了知名度,获得了愉快的心情。“只应守寂寞,知音世所稀”,这是李白在洛阳见到杜甫后,写出的刻骨铭心的诗句。所以我推断,李白这个时期的惆怅,很大程度上可能属于“曲高和寡”。就像有人所说,优秀的人物总是孤独的。
  李白因为仙风道骨而孤独,诸葛亮何尝不是?要不,他哪儿来的“临表涕零”!
  中国五千年的文明史,造就了一大批愁肠百结的文人志士。忧愁本是一种情绪,但在文人志士的笔下,却赋予了忧愁更鲜活的意味。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横江欲渡风波恶,一水牵愁万里长”,李白抽象的愁绪与南唐后主李煜笔下的“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一对比,就能明显感觉到豪迈与婉约的不同情调,这与李清照笔下的“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以及辛弃疾的“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而今识得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所表现的受压抑、遭排挤、报国无路的痛苦,对南宋朝廷的讽刺与不满,完全不可同日而语。
  “走马红阳城,呼鹰白河湾。”李白在南阳的这些日子,并没有闲着。实际上,他每天的“活动安排”应该比他诗中描述的都忙。
  不但骑马到红阳城(笔者推测,当时的“红阳城”可能是现在南阳的红泥湾或者镇平)走了一遭,而且在白河边还进行了狩猎活动。按照这样的描述,李白估计也参加了烧烤,并喝了不少酒,抒发了自己政治抱负难以实现的郁闷心情。
  从一些诗文描述推断,李白喝酒的地方应该在卧龙岗附近,在这里他参观了诸葛武侯祠和简陋的草庐,吟唱了当时文人中比较流行的诸葛亮经常唱的歌曲——《梁父吟》,哀叹自己年华逝去而功名尚无进展的不得志心情。
  所以,我们说李白这趟南阳之行,应该是一次收获颇大的文化苦旅。
  透过一百个汉字,在韵律有致的时光中记载下了一个城市的绝世风华。这也让李白,在众多大唐驴友的天空中闪烁着别样的风采。
  历史上的汉唐,是代表中国几千年民族兴盛的两个高峰。从古到今,世界上很少有人批判汉唐时期的中国,中国的史书典籍中也无相关记载。唐诗精神的豪迈、浪漫与庄重,与汉赋的大气、厚重与高雅,在精神传承和文化意义上,有着某种惊人的相似,非古今中外任何一个民族和朝代所能比。
  因此,只要谈到“汉唐雄风”,人们就能出口成章,立马说出几个熟悉的人物名字来,“西汉文章两司马,南阳经济一卧龙”,就是佐证。
  值得注意的是,这些大名鼎鼎、满腹经纶的文人志士,无不对国运民生带着强烈的“忧患意识”。这种意识,理论上,与我们今天常常提到的“居安思危”同出一辙。
  史学家钱穆说过,国家本为精神的产物,每个民族在自我身份认同遭受迷茫与惶恐的时候,追溯过去的伟大与传统,都是一种近乎本能的行为。   这么说,我们就不难理解李白写作《南都行》的初衷了。
  现在,我们就认真地看看李白笔下那个令人“愁鬓斑”的卧龙先生诸葛亮吧。
  三顾茅庐的故事早已经被大家所熟知。实际上,诸葛亮的伟大,不仅仅因为他是中华民族的智慧神,更重要的他是千百年来士大夫知识分子的人格神。在中国历史上,德才兼备的人不少,但像他这样集智慧神与人格神于一身,可谓绝无仅有。他所张扬、实践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忘我精神,为历代所推崇备致。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这是诸葛亮《出师表》中的肺腑之言。
  说句心里话,每当我读起这样的文字,心底就会发出由衷的感动,不仅仅感动卧龙先生的那一份忠诚,而是感动于那烫热的真实情怀。《出师表》不长,这是诸葛亮北伐前,写给后主刘禅的,也是他临行前的一个交代。言简意赅,语重心长,绝对是一篇导源于生命的文字。
  所以,我们说《出师表》是生命的文字,是记忆的符号,它在危难之秋完成了涅槃,长出了风骨,于是在奔腾不息的历史长河中,愈磨愈亮!
  四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这是诗圣杜甫在《蜀相》一诗中的千古绝唱,也是为诸葛亮发出的哀歌,与诗仙李白的“谁识卧龙客,长吟愁鬓斑”有异曲同工之妙。
  妙就妙在,区区十余字道出了中华民族多少英雄壮志未酬的悲愤心情。据说,宋朝抗金名将宗泽死前曾吟杜甫此两句诗。
  因此,我们甚至可以这样想,不仅仅是诗人的文笔好,主要还是卧龙先生的高风亮节起了“文心雕龙”的作用。
  我们纵观诸葛亮光明磊落、鞠躬尽瘁的一生,会惊讶地发现,老先生是新秩序(蜀国)的建设者,又是旧制度(东汉)的改革者,既有理想又有蓝图,为蜀国发展、光复汉室指明了路线和方向,尤其是在治理蜀国方面,是那样井然有序、有条不紊,可见心中有数。在当时风起云涌、群雄逐鹿的社会背景下,他在总结两汉政治得失的基础上,审时度势,做出清醒的判断和明确的选择,为社会时局、建国方略和执政理念进行新的探索和规划,为奠定三国鼎立局面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这正是诸葛亮务实精神的体现,堪称“千古楷模”。
  诸葛亮之所以后来走上“神坛”,其原因是社会需要典型:统治阶层需要一位忠臣,普通百姓需要一位清官,文人学士需要一位代言人。这种尊享,与“冠盖满京华,斯人独憔悴”形成多么鲜明的对比啊!
  也许,有人会为他“打抱不平”,认为李白所处的时代太不公,还不如诸葛亮所处的“乱世三国”,要不为何会没人赏识,使其“长吟愁鬓斑”呢?竟然使一个才高八斗的“诗仙”无用武之地,最后忧郁而死!
  对于这样的说法,我倒是认为,李白没从仕还算他的幸运,凭他的性格,就算真的当了官员,估计下场跟那个才情横溢的南唐李后主和宋徽宗差不多。
  为什么说他是不幸中的“万幸”呢?
  正是因为他那不畏权贵、不怕艰险的草根精神,才在一个险象迭生的困境中以诗歌做武器,拿义气赌人生,从而使那些带着虚假面具苟且偷生的权贵们逊色。历史上的皇帝王侯成群结队,可是,有几个能像李白那样死后让人记住名字的?
  他骨子里羡慕诸葛亮的才能也好,希望得到明主赏识也罢,这都是一个人的美好的愿望,可以理解。中国的知识分子,自古都有报效国家的远大理想,所谓“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但李白不明白,人生价值和理想抱负是两码事。
  人各有志,而且各有长短。尽管当初二人都“位卑未敢忘忧国”,但李白跟卧龙先生的人生规划、思想观点和处世方式还是有明显区别的,甚至在某些方面不可“同日而语”。我们通过《出师表》看到,其实诸葛亮的文笔很好,但他骨子里毕竟是个政治家,政治家最擅长的是什么?谋略和权术,而不是满腹诗书和愤世嫉俗。中国社会的复杂性,决定了政治的高明性,所以在“治国安邦”方面,可以肯定地说,李白是不及诸葛亮的。
  而且,我还想说的是,诸葛亮身上所发生的许多传奇,也不是天下每个读书人都能遇到的。但你让诸葛亮写诗,他肯定不如李白。同样,若李白生在三国时期,说不定早被哪个混蛋的诸侯给砍头了。
  大唐毕竟是大唐,煌煌二百八十九年,是世界公认的中国最强盛的朝代。虽因“安史之乱”而步入破败,但“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其“世界一流”的民族魂魄,却没有因为一个政权的移动而轟然倒塌。因此,它再多灾多难,社会对一个有良知的知识分子还是客气的,如果不客气,李白那么多的“不当言论”也流传不到现在!
  就他临死前“站错队”,参与永王李璘谋反作乱这一个“把柄”,就足以叫他“吃不了兜着走”。但大唐官方并没这样做,而是以流放的方式让他“思想反省”继续活着,直到遇赦。可惜的是,一代才子获得新生后不久,就结束了他传奇而坎坷的一生。“遨游盛宛洛,冠盖随风还”的夙愿从此随风而逝,这真是一个悲哀。
其他文献
马力,北京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著有散文集《鸿影雪痕》《南北行吟》等。曾獲第二届冰心散文奖。  一  波密这地方,不大像西藏。县城在扎木镇,镇上流着帕隆藏布,我傍着江岸走,步子急了点,并不呼哧带喘,口鼻的每一次吐纳,挺匀的。初次入藏,还是二十多年前的事了,当时在拉萨落下脚,不敢快走,生怕捯不过气来。  波密的气候,是很温润的,带着甜味的温润。树长得好,闪到眼睛里,尽是冷艳的绿。便是到了冰川的林地,
期刊
徐玉向,安徽蚌埠人。中国散文学会会员。作品散见于《散文选刊》《散文百家》等。  一  终于熬到老皮塘的水见了底,荷叶紧紧伏在了淤泥上。  趁大家刚进入午休,我抄起一个空的油漆桶,从村后小路一口气跑到老皮塘。八月正午的太阳,火辣辣地直往脸上、脖子和一切裸露在外的皮肤上钻。顾不得抹去汗水,凉鞋朝柳树下一丢,提桶便下了塘。  塘边的水仅仅淹没脚脖子。捞过手边最大的一片荷叶,掏空底,往脑袋上一扣,便是一顶
期刊
青年河,本名孙光新。山东滨州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作品散见于《散文》《山花》《青年文学》《青年作家》等。a  棣州始于公元586年终于公元1408年,在此期间历经更名、迁移、陷落、战乱的名故郡,如今知道她的人已经越来越少了。棣州故郡彻底与历史、古老、失去纠缠在一起。1990年代中期以前,我大多的时间在乡下,以后来到这个曾名棣州的小城。最初的几年,我依然对古老的棣州一无所知。那时候只是觉得这个小城比
期刊
在现代技术发展过程中,区块链技术占据着较为重要的地位,受到了各国政府、金融机构的追捧,被称为新时代的高端技术手段之一。从本质上来看,其实区块链技术就是一种高度集中的信息维护系统,以数据库的形式实现信息资源的整合与流通。区块链技术拥有着较多的优势与特点,也有着巨大的教育发展潜力,能够大力推进教育体制改革。由于当前教育发展相对来说比较复杂,这对于区块链技术的应用也存在着系列的难题,需要进一步去探索与发现。
近年来,科学技术发展进步成果显赫,信息化时代已然到来,互联网信息技术全面渗透了人们日常生活,且成为组成社会生产活动的关键成分之一。尽管互联网信息技术极大程度上方便了人们的生活,然而也面临了一系列难度极高的挑战。有关计算机信息化方面,其速度及容量优势尽管突出,但却有诸多漏洞存在于信息处理及安全能力方面,造成了不可估量的后果。基于此,本文在阐述计算机信息处理原理的基础上,探讨了提升信息处理与安全能力的措施,以供参考与借鉴。
中波发射机在工作的过程当中,极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干扰而使其难以保持正常工作,尤其是在雷电天气,强大的电磁极有可能导致中波发射系统受到损坏,严重影响广播电视信号的传输。在日常维护当中,做好防雷措施尤为重要,本文简单分析了在雷雨天气下,中波发射机可能遇到的问题,同时结合具体情况给出几点有效的防雷措施,希望能够提高中波发射机的防雷效果,进而保证其正常工作,推动我国广播电视行业得以进一步发展。
G P O N的概念源于P O N,所谓P O N(PassiveOpticalNetwork,PON)是一种无源光网络,它的特点是,网络中的设备都采用无源设备,不涉及任何有源网络节点,PON通信距离远,传输能力强,业务支持广,实现成本低,因此在家庭光纤接入网中应用十分广泛。通过一对多的形式,PON技术使组网形式变得更加灵活,传输容量更大,成本相对较低,维护简单,有更好的可靠性、稳定性、保密性。随着PON技术的发展,GPON在统一的技术标准下,融合多业务能力逐步成熟,为高带宽、多业务带来更多发展空间。
近年来,我国的信息化水平持续提升,计算机技术已经渗透到了人们生产生活的各个领域,传统的工业生产已经无法满足社会发展的新需求,而为了满足信息化时代的发展需求,工业机器人出现在了人们的视野之中。工业机器人实现了工业生产活动与信息技术的结合,给信息化时代的社会发展带来了巨大的革新与便利。因此,本文以信息化背景下工业机器人的应用与发展为中心展开了讨论。
以中波发射台工作需求为根据专门设计出的音频智能监控系统具有很多优点,包括可以将及时准确的警示提供给值机人员,对有故障接收设备开展及时切换工作,增加信号强度稳定性,为维护人员提供方便和快捷,使其能够对信号源和转播情况故障问题进行及时准确判断,将宝贵维修维护时间争取过来,这十分有利于安全播出工作。基于此,本文详细探讨中波发射台信源系统组成架构及其故障维修,希望给有关机构提供参考与借鉴。
多工器设备及技术在调频广播系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其发射端不需要对塔体和天馈系统进行复杂改造就能够实现多频共缆发射,拓展了业务承载能力,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本文中,作者对多工器的工作原理及调试维护进行了系统阐述,希望能给该领域的从业者提供一定的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