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产后出血(postpartum hemorrhage)是指胎儿娩出后24小时内出血量超过500ml者。[1]在产科领域中产后出血是最常见的,最复杂的,乃至危及产妇生命的严重并发症,居我国产妇死亡的首要原因。产后出血可发生在胎儿娩出后至胎盘娩出前、胎盘娩出至产后2小时,产后2小时至24小时三个时期,但多发生在前两期。
一、病因
(一) 子宫收缩乏力:
是导致产后出血最主要、最常见的原因,约占产后出血总数的70%—80%。影响子宫收缩和缩复功能的因素。均可引起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常见的有:
1. 全身因素:产妇精神过度紧张,产程延长体力消耗多,对分娩恐惧体质差,临产后使用镇静药及麻醉药及宫缩抑制剂过多等。
2. 产科因素:产程过长,产科并发症,如前置胎盘,胎盘早剥,妊高症,妊娠合并贫血等。
3. 子宫因素:⑴子宫肌纤维过分伸展(多胎妊娠、羊水过多、巨大儿);⑵子宫肌壁损伤(剖宫产史、肌瘤剔除、产次过多);⑶子宫肌肉发育不良或病变(子宫畸形或肌瘤)。
(二) 软产道裂伤:
为产后出血的另一主要原因。胎儿过大,娩出过快,助产术操作不当或会阴保护不合理,致使会阴、阴道、子宫颈甚至子宫下段裂伤,引起产后出血。会阴、阴道裂伤可上达穹隆部,严重者可深达盆壁,其血肿可扩展到阔韧带内,其下后方可累及肛门括约肌甚至直肠前壁。
(三) 胎盘因素:
1. 胎盘滞留:胎盘多在胎儿娩出后15分钟内娩出,若产后30分钟仍不排出,胎盘剥离面血窦不能关闭导致出血。
2. 胎盘粘连或植入:常因多次刮宫或宫腔感染使局部子宫内膜生长不良而发生,胎盘粘连及植入可分部分性或完全性。
3. 胎盘部分滞留:胎盘小叶或副胎盘残留,影响宫缩而出血,个别胎膜残留也可引起致命性出血。
(四) 凝血功能障碍:
为产后出血较少见的原因。可以由孕妇本身的出血性疾病所致,也可由产科原因引起的凝血功能障碍。出血性疾病如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白血病,重型肝炎,再生障碍性贫血,产科的原因如胎盘早剥,羊水栓塞,死胎,妊娠高血压综合症等,均可影响凝血功能,或致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引起广泛的产后出血。由于发病因素,病程缓急及各器官受累程度不同,于分娩期及产后出现的症状及程度也有差异。
二、诊断:
(一)临床表现:主要表现为阴道流血过多及失血引起休克症状及体征。产后立即出血多考虑软产道损伤;胎儿娩后数分钟后出血常与胎盘因素有关;胎盘娩出后出血,多为宫缩乏力或胎盘胎膜残留;持续性阴道出血、无凝血块,考虑DIC;阴道流血不多,但产妇失血明显伴阴道疼痛应考虑阴道大血肿。
(二)失血量的测定及估计
1. 容积法:使用弯盘、有刻度的积血器或用钢丝圈撑开的塑料袋等容器收集出血,再用量器测量出血量是较准确可靠的方法。
2. 面积法:按照浸湿两层敷料的面积来估算出血量。如:5×5cm计血2ml;10×10cm计血5ml;15×15cm计血10ml等。受敷料吸水率不同的影响,常常只做大概估计。
3. 根据失血性休克程度估计失血量。(粗估)
(1)休克指数=脉率÷收缩压。
(2)指数=0.5为血容量正常。
(3)指数=1丢失血量10%—30%(500—1500ml血容量)。
(4)指数=1.5丢失血量30%—50%(1500—2500ml血容量)。
(5)指数=2丢失血量50%—70%(2500—3500ml血容量)。
4. 测量产后出血的注意事项:
(1)产后2小时是观察和及时处理产后出血的重要时期。
(2)产后出血量达200ml时,就应查找原因并作积极处理。
(3)不能忽视会阴切开,剖宫产腹部切口、子宫下段切口出血量,以及吸附在纱布敷料上的血量。剖宫产术后一小时内出血的危险性最高,因此在这段时间内应特别注意观察。
(4)小量持续不止的流血,即“细水常流”状的出血潜在很大危险,应引起重视。
(5)产后24小时内要密切观察是否宫腔积血,有时阴道出血量少,而血块大量积存于宫腔内,病人出现休克时挤压子宫才被发现。
(三) 产后出血原因的诊断
1. 产后宫缩乏力性出血(Postpartum hemorrhage caused by uterine inertia)宫底升高、子宫质软、带状,阴道流血多按摩子宫及用宫缩剂后子宫变硬,流血减少。胎盘娩出前无出血或出血不多,胎盘娩出后因子宫收缩乏力而出血,特征是宫缩时出血量少,松弛时出血量多。开始多先在子宫腔或阴道内储留,以后再流出。血色暗红或有凝块。如在短时间内大量出血,产妇迅速出现急性失血性休克的症状,如不及时抢救可能危及生命。小量持续不断的出血,当失血量达到使机体不能再代偿程度时,即会出现口渴、打呵欠、眩晕、恶心呕吐、烦躁不安、胸闷、呼吸急促、出冷汗、面色苍白以及脉细弱、血压下降等休克征象。故对小量持续出血不可忽视。
2. 软产道损伤、胎儿在分娩过程中,当软产道与胎儿大小不相适应或胎儿娩出过快时,软产道可发生裂伤,血管断裂,造成产后出血。故在胎儿娩出后短时间内,有持续不断多量鲜红色血液自阴道流出时,应想到软产道裂伤。主要有子宫颈裂伤,会阴阴道裂伤,子宫下段裂伤。
(1) 子宫颈裂伤(cervical laceration)
子宫颈裂伤虽发生在胎儿娩出过程,但被胎儿先露部压迫,并无明显出血。一旦胎体娩出后立即出现持续性出血,色鲜红。裂伤大而深者出血多,但有时裂伤虽小,恰巧子宫动脉分支受累断裂,则出血量也多。较深的子宫颈裂伤可延及阴道穹窿部,并发阴道裂伤,造成严重出血。偶见裂伤上延达子宫下段及子宫体部,则形成子宫破裂。 据此,在胎儿娩出后,立即出现持续性阴道流血,色鲜红,而子宫收缩良好,外阴部又无明显裂伤,应想到子宫裂伤的可能性,需用阴道拉钩撑开阴道壁,暴露子宫颈,用两把环形钳夹住,见有裂伤并有出血即可确诊。子宫颈裂伤与产后宫缩乏力性出血相鉴别,鉴别如下:
(2) 会阴阴道裂伤(colpoperineal laceration)
会阴阴道裂伤多发生在会阴部正中线,同时伴有阴道口部的裂伤,故称为会阴阴道裂伤,为常见并发症,常见于初产妇。按裂伤的程度可分为三度。
①Ⅰ度裂伤:指会阴皮肤及阴道入口粘膜撕裂,未达肌层,出血不多。
②Ⅱ度裂伤:指裂伤已达会阴体肌层,累及阴道口后壁粘膜者居多,有时沿阴道后壁两侧沟向上撕裂,严重者可达侧穹窿,阴道下段的后壁粘膜呈舌状游离,但未伤及肛门外括约肌,出血较多。
③Ⅲ度裂伤:指肛门外括约肌已断裂,阴道直肠间隔及直肠前壁可能同时断裂。
(3) 子宫下段裂伤:
子宫下段裂伤是在妊娠期或分娩期发生破裂称子宫破裂,有先兆破裂和子宫破裂,子宫破裂又分为完全性子宫破裂和不完全性子宫破裂两种。孕妇突然感觉到下腹发生一阵撕裂状剧痛,之后腹部疼痛缓解,子宫收缩停止。稍感舒适后即又出现面色苍白、出冷汗、脉搏细数、呼吸急促、血压下降等休克征象。在腹壁可清楚扪及胎体,其旁有缩小了的子宫,胎心消失。全腹压痛、反跳痛明显,母婴生命 危在旦夕。
3. 胎盘滞留(retained placenta)
胎儿娩出后10分钟内胎盘未娩出,阴道大量出血需要检查胎盘胎膜是否完整,是否残留,注意胎盘胎儿面有无断裂血管。
根据胎盘剥离过程、胎盘排出受阻以及胎盘着床等的异常情况,可分以下类型:
(1) 胎盘剥离不全 多见于子宫收缩乏力,或在第三产程胎盘尚未剥离时过早、过度揉挤子宫,或牵拉脐带,以致胎盘一部分与子宫蜕膜层分离,另一部分尚未剥离,影响子宫全面收缩,部分子宫松弛,胎盘剥离面血窦开放,出血不止。
(2) 胎盘剥离后滞留 胎盘已全部从子宫壁剥离,多因子宫收缩乏力、产妇体弱腹肌收缩力不良或膀胱充盈,以致胎盘虽已全部从子宫壁剥离,但滞留于子宫腔内,进一步影响子宫收缩而出血不止。
(3) 胎盘嵌顿(placenta incarcerata) 多因不恰当地使用子宫收缩剂或粗暴按摩子宫等操作,致使子宫收缩不协调,子宫内口附近呈痉挛性收缩,形成狭窄环,使已完全剥离的胎盘嵌顿于子宫腔内,妨碍子宫收缩而出血。如果血块积聚于子宫腔内,则呈现隐性出血,但有时也可见大量外出血。
(4) 胎盘粘连(adherent placenta) 胎盘全部或部分粘连于子宫壁上,不能自行剥离,称为胎盘粘连。全部粘连者不出血;部分粘连者,剥离部分的血窦不能充分闭合,引起出血,多因蜕膜发育不良所致。引起子宫蜕膜发育不良的常见原因为子宫内膜炎或子宫内膜损伤等。
(5) 胎盘植入 胎盘绒毛因子宫蜕膜发育不良等原因而植入子宫肌层,称为胎盘植入。少见,植入程度不一,浅者仅与子宫肌层相接触(placenta acreta);深者则可深入子宫肌层(placenta increta)或穿透浆膜层(placenta percreta)。此外,根据胎盘与子宫肌接触面的大小,又分为完全性与部分性两类。完全性者极少见,不剥离胎盘不伴有出血;部分性者则由剥离部位出血。
(6) 胎盘残留 部分胎盘小叶或副胎盘残留于子宫壁上,影响子宫收缩及缩腹引起出血。
4. 凝血功能障碍
产后大出血,血液不凝,应高度引起重视。结合病史,体征及实验室3项筛选试验显示异常,可以诊断DIC。若只有2项试验异常,则需有一项纤溶确诊实验异常,方可作出诊断。
三、处理
处理原则:针对出血原因,迅速止血,补充血容量,纠正休克防止感染。
(一) 子宫收缩乏力:
1. 按摩子宫及乙醚涂擦阴道后壁:按摩子宫是简便有效的止血手段,方法有:①经腹按摩子宫法,②腹部—阴道双压迫按摩子宫法。
2. 宫缩药物运用(催产素、麦角新碱、米索0.2mg含化或卡孕栓阴道或直肠给药)
3. 宫腔沙条填塞法:宽6—8cm,长1—1.5m,4层大沙条填塞宫腔,24小时后取出。
4. 手术止血:⑴多行子宫动脉或髂内动脉结扎;⑵髂内动脉或子宫动脉栓塞或子宫切除。
(二) 软产道损伤:彻底止血,按解剖层次缝合。
(三) 胎盘滞留:可徒手剥离胎盘并取出,若植入行子宫切除术,残留胎盘或胎膜者可刮宫。
(四) 凝血功能障碍:输新鲜血,补充血小板,纤维蛋白原,凝血因子,若并发DIC按DIC处理。
(五) 出血性休克处理:
1. 正确估计出血量,判断休克程度。
2. 针对出血原因行止血治疗,同时抗休克。
3. 建立有效静脉通道。
4. 给氧、纠酸、升压、改善心功能、防肾衰、抗感染。
四、护理评估:
(一) 病史:
护士除收集一般病史外,尤其要注意收集与诱发产后出血有关的病史,如孕前患者有出血性疾病,多次人工流产史及产后出血史、妊娠合并高血压、胎盘早剥、多胎妊娠、羊水过多等病史,难产、产程延长或助产操作不当等情况。
(二) 身心状况:
发生阴道大出血时,产妇往往表现为面色苍白、出冷汗、脉细数、血压下降等,很快进入休克状态。尤其是子宫出血潴留于宫腔及阴道内时,产妇可表现为寒战、懒言、表情淡漠、呼吸短促、甚至烦躁不安,很快转入昏迷状态。软产道存在血肿的产妇会感到肛门坠胀、局部疼痛。护士应对产妇的出血量作出估计,其中观察子宫复旧情况是评估的主要内容。遇到产后出血情况,产妇及家属往往表现得惊慌失措,束手无策,异常恐惧,担心产妇的生命安全。 四、诊断性检查
1. 评估产后出血量:有器皿收集法,面积估计法,还有称重法:即把使用前后的卫生巾,纱布称重,用其差值除以1.05(血液比重)即为实际出血量。另外还有休克指数测定法等。
2. 腹部检查:子宫收缩乏力性出血及胎盘因素所致出血者,子宫轮廓不清,摸不到宫底,按摩后子宫收缩变硬,停止按摩又变软。血液胎盘滞留宫腔内者,宫底可升高,按摩子宫可使胎盘和血液排出。软产道裂伤,凝血功能障碍所致出血,腹部检查子宫收缩好,轮廓较清晰。
3. 软产道检查:检查宫颈,阴道穹窿处有无裂伤、血肿,并对会阴裂伤进行分度,必要时肛查,了解血肿及裂伤程度。
4. 胎盘检查:仔细核实胎盘,胎膜的完整性,检查胎盘边缘有无中断的血管,表面有无陈旧血块沉积,胎膜破口及胎盘边缘的距离等。
5. 实验室检查:了解产妇的出凝血时间、凝血酶原时间及纤维蛋白原测定等结果。
五、可能的护理诊断及合作性问题
(一) 潜在并发症:出血性休克。
(二) 恐惧:与阴道大量出血出现生命威胁有关。
(三)有感染的危险:与手术操作,出血,全身抵抗力下降有关。
六、预期目标
(一) 产妇的血容量于实施方案24小时内得到恢复,生命体征平稳。
(二) 产妇及家属能较好的面对现实。
(三) 出院前,产妇体温正常、血细胞总数和中性粒细胞分类正常。
七、护理措施
针对可能导致产后出血的原因进行有效的预防和护理。
(一)重视预防
1. 指导孕妇按时做好孕期保健,及时治疗可诱发出血的妊娠并发症。有产后出血可能的产妇应在临产后做好输液、备血和急救用药等准备。
2. 正确处理产程,预防产后出血。为产妇提供全面的生活护理,及时满足其需要。临产后防止产程延长,避免产妇的衰竭状态,同时严格无菌操作规程,指导产妇配合宫缩,正确使用腹压,严格掌握催产素的使用指征,在胎肩娩出后按医嘱立即使用催产素加强宫缩。胎盘未剥离前,不可过早牵拉脐带或按摩子宫,待胎盘剥离征象出现后,及时协助胎盘娩出,并仔细检查胎盘、胎膜的完整性。同时检查产道有无裂伤,然后根据裂伤的部位和程度及时进行缝合。
3. 随时评估产妇的一般情况:产后严密观察出血量、生命体征、子宫收缩或会阴伤口情况。若产后两小时出血量大于等于100ml,产后2至4小时大于等于200ml时必须及时寻找原因并及时处理。督促产妇及时排空膀胱,以免影响宫缩而致产后大出血。失血较多者,应及早为其补充血容量,避免休克发生。同时指导产妇早开奶、早吸吮、早哺乳,有助于刺激宫缩,减少阴道流血量。
(二) 积极止血并纠正血容量不足
根据产后出血的不同原因,给予不同的止血措施。
1. 对于宫缩无力者,根据具体情况可通过使用宫缩剂、按摩子宫、填塞沙条或结扎血管等方法达到止血的目的。
(1)按摩子宫:①经腹按摩宫底:在腹部用一手置于宫底部,拇指在前壁,其余四指在后壁,均匀而有节律的按摩子宫,促子宫收缩,是最常用的方法;②双手按摩子宫法:一手在产妇耻骨联合上缘按压下腹中部,将子宫向上托起,另一手握住宫体,使其高出盆腔,在子宫底部有节律轻柔地按摩子宫,同时间断地用力挤压子宫,使积存在子宫内的血块及时排出;③腹部—阴道双手按摩子宫法:一手在子宫体部按摩子宫体后壁,另一手握拳置于阴道前穹窿压挤子宫前壁,两手相对紧压子宫并作按摩,不仅可刺激子宫收缩还可压迫子宫内血窦,减少流血。
(2)宫缩剂:可根据具体情况对孕妇给药,达到促进子宫收缩止血的目的。①催产素10单位加入0.9%的氯化钠静脉滴注或宫颈注射;②益母草肌肉注射;③米索前列醇200μg 舌下含服④卡前列甲酯栓阴道给药。
(3)压迫止血:必要时可先用宫腔沙条填塞,或宫颈管外纱布块压迫。沙条填塞宫腔适用于子宫全部松弛无力,虽经按摩及宫缩剂等治疗仍无效者,可用手或持卵圆钳将无菌6—8cm宽的纱布条植入宫腔内,从宫底开始填紧压迫止血。剩余的沙条应填满阴道,24小时后取出。由于填塞沙条可增加感染机会,只有在缺乏输血条件,病情危及时考虑使用。宫颈管外纱布块压迫止血适用于因双胎、巨大儿、急产、低置胎盘的产妇,子宫体收缩良好,无或有轻度的软组织裂伤,子宫颈管及子宫下段收缩不良导致出血者。必要时水囊宫腔填塞。
2. 软产道撕裂伤造成的出血,需要及时缝合止血。若为阴道血肿应切开血肿,引流积血或清除血块,再缝合止血。若为子宫破裂,需通过腹部手术的方式,修补裂口或做子宫切除术。
3. 胎盘因素导致的出血,要及时将胎盘取出,并做好必要的刮宫准备。胎盘已剥离尚未娩出者,可协助产妇排空膀胱,然后牵拉脐带,挤压宫底协助胎盘排出;胎盘部分剥离者,可以徒手伸入宫腔,协助胎盘剥离完全后,取出胎盘;胎盘部分残留者,徒手不能取出时,可用刮匙刮出残留的胎盘组织;胎盘植入者,应及时做好子宫切除的准备。
4. 凝血功能障碍者,遵医嘱给予促凝药物,积极纠正休克,补充凝血因子和血容量。
5. 若产妇失血多,还需遵医嘱给予输血或扩容治疗。保证静脉通畅。
(三) 提供心理支持
产妇发生大出血后虽然生命得以抢救,但由于大量失血,可出现席汉综合症(Sheehan syndrome,是一种严重的继发性垂体前叶缺血坏死、功能减退,出现各种激素水平下降的状态)。或者产妇面临体力差、活动无耐力、生活不能自理等问题。护士要尽量鼓励产妇说出自己的感受,及时的给产妇及其家属提供心理安慰和帮助,可以通过加强营养和增加活动量等方法帮助产妇恢复身体健康。另外,做好出院指导也是心理支持的一个很好途径。出院时,指导产妇和家属加强营养和活动,继续观察子宫复旧及恶露情况,明确产后复查的时间、目的和意义等,使其能按时接受检查,以了解产妇的恢复情况,及时发现问题,调整产后的指导方案,尽快恢复健康。
(四) 积极防止感染
加强会阴护理,遵守无菌操作规程。产妇使用个人专用便盆,以免交叉感染,遵医嘱运用有效抗生素。积极纠正贫血,注意增加营养,增强机体抵抗力。
参考文献:
[1] 郑修霞.妇产科护理学,第五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7,第207页。
一、病因
(一) 子宫收缩乏力:
是导致产后出血最主要、最常见的原因,约占产后出血总数的70%—80%。影响子宫收缩和缩复功能的因素。均可引起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常见的有:
1. 全身因素:产妇精神过度紧张,产程延长体力消耗多,对分娩恐惧体质差,临产后使用镇静药及麻醉药及宫缩抑制剂过多等。
2. 产科因素:产程过长,产科并发症,如前置胎盘,胎盘早剥,妊高症,妊娠合并贫血等。
3. 子宫因素:⑴子宫肌纤维过分伸展(多胎妊娠、羊水过多、巨大儿);⑵子宫肌壁损伤(剖宫产史、肌瘤剔除、产次过多);⑶子宫肌肉发育不良或病变(子宫畸形或肌瘤)。
(二) 软产道裂伤:
为产后出血的另一主要原因。胎儿过大,娩出过快,助产术操作不当或会阴保护不合理,致使会阴、阴道、子宫颈甚至子宫下段裂伤,引起产后出血。会阴、阴道裂伤可上达穹隆部,严重者可深达盆壁,其血肿可扩展到阔韧带内,其下后方可累及肛门括约肌甚至直肠前壁。
(三) 胎盘因素:
1. 胎盘滞留:胎盘多在胎儿娩出后15分钟内娩出,若产后30分钟仍不排出,胎盘剥离面血窦不能关闭导致出血。
2. 胎盘粘连或植入:常因多次刮宫或宫腔感染使局部子宫内膜生长不良而发生,胎盘粘连及植入可分部分性或完全性。
3. 胎盘部分滞留:胎盘小叶或副胎盘残留,影响宫缩而出血,个别胎膜残留也可引起致命性出血。
(四) 凝血功能障碍:
为产后出血较少见的原因。可以由孕妇本身的出血性疾病所致,也可由产科原因引起的凝血功能障碍。出血性疾病如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白血病,重型肝炎,再生障碍性贫血,产科的原因如胎盘早剥,羊水栓塞,死胎,妊娠高血压综合症等,均可影响凝血功能,或致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引起广泛的产后出血。由于发病因素,病程缓急及各器官受累程度不同,于分娩期及产后出现的症状及程度也有差异。
二、诊断:
(一)临床表现:主要表现为阴道流血过多及失血引起休克症状及体征。产后立即出血多考虑软产道损伤;胎儿娩后数分钟后出血常与胎盘因素有关;胎盘娩出后出血,多为宫缩乏力或胎盘胎膜残留;持续性阴道出血、无凝血块,考虑DIC;阴道流血不多,但产妇失血明显伴阴道疼痛应考虑阴道大血肿。
(二)失血量的测定及估计
1. 容积法:使用弯盘、有刻度的积血器或用钢丝圈撑开的塑料袋等容器收集出血,再用量器测量出血量是较准确可靠的方法。
2. 面积法:按照浸湿两层敷料的面积来估算出血量。如:5×5cm计血2ml;10×10cm计血5ml;15×15cm计血10ml等。受敷料吸水率不同的影响,常常只做大概估计。
3. 根据失血性休克程度估计失血量。(粗估)
(1)休克指数=脉率÷收缩压。
(2)指数=0.5为血容量正常。
(3)指数=1丢失血量10%—30%(500—1500ml血容量)。
(4)指数=1.5丢失血量30%—50%(1500—2500ml血容量)。
(5)指数=2丢失血量50%—70%(2500—3500ml血容量)。
4. 测量产后出血的注意事项:
(1)产后2小时是观察和及时处理产后出血的重要时期。
(2)产后出血量达200ml时,就应查找原因并作积极处理。
(3)不能忽视会阴切开,剖宫产腹部切口、子宫下段切口出血量,以及吸附在纱布敷料上的血量。剖宫产术后一小时内出血的危险性最高,因此在这段时间内应特别注意观察。
(4)小量持续不止的流血,即“细水常流”状的出血潜在很大危险,应引起重视。
(5)产后24小时内要密切观察是否宫腔积血,有时阴道出血量少,而血块大量积存于宫腔内,病人出现休克时挤压子宫才被发现。
(三) 产后出血原因的诊断
1. 产后宫缩乏力性出血(Postpartum hemorrhage caused by uterine inertia)宫底升高、子宫质软、带状,阴道流血多按摩子宫及用宫缩剂后子宫变硬,流血减少。胎盘娩出前无出血或出血不多,胎盘娩出后因子宫收缩乏力而出血,特征是宫缩时出血量少,松弛时出血量多。开始多先在子宫腔或阴道内储留,以后再流出。血色暗红或有凝块。如在短时间内大量出血,产妇迅速出现急性失血性休克的症状,如不及时抢救可能危及生命。小量持续不断的出血,当失血量达到使机体不能再代偿程度时,即会出现口渴、打呵欠、眩晕、恶心呕吐、烦躁不安、胸闷、呼吸急促、出冷汗、面色苍白以及脉细弱、血压下降等休克征象。故对小量持续出血不可忽视。
2. 软产道损伤、胎儿在分娩过程中,当软产道与胎儿大小不相适应或胎儿娩出过快时,软产道可发生裂伤,血管断裂,造成产后出血。故在胎儿娩出后短时间内,有持续不断多量鲜红色血液自阴道流出时,应想到软产道裂伤。主要有子宫颈裂伤,会阴阴道裂伤,子宫下段裂伤。
(1) 子宫颈裂伤(cervical laceration)
子宫颈裂伤虽发生在胎儿娩出过程,但被胎儿先露部压迫,并无明显出血。一旦胎体娩出后立即出现持续性出血,色鲜红。裂伤大而深者出血多,但有时裂伤虽小,恰巧子宫动脉分支受累断裂,则出血量也多。较深的子宫颈裂伤可延及阴道穹窿部,并发阴道裂伤,造成严重出血。偶见裂伤上延达子宫下段及子宫体部,则形成子宫破裂。 据此,在胎儿娩出后,立即出现持续性阴道流血,色鲜红,而子宫收缩良好,外阴部又无明显裂伤,应想到子宫裂伤的可能性,需用阴道拉钩撑开阴道壁,暴露子宫颈,用两把环形钳夹住,见有裂伤并有出血即可确诊。子宫颈裂伤与产后宫缩乏力性出血相鉴别,鉴别如下:
(2) 会阴阴道裂伤(colpoperineal laceration)
会阴阴道裂伤多发生在会阴部正中线,同时伴有阴道口部的裂伤,故称为会阴阴道裂伤,为常见并发症,常见于初产妇。按裂伤的程度可分为三度。
①Ⅰ度裂伤:指会阴皮肤及阴道入口粘膜撕裂,未达肌层,出血不多。
②Ⅱ度裂伤:指裂伤已达会阴体肌层,累及阴道口后壁粘膜者居多,有时沿阴道后壁两侧沟向上撕裂,严重者可达侧穹窿,阴道下段的后壁粘膜呈舌状游离,但未伤及肛门外括约肌,出血较多。
③Ⅲ度裂伤:指肛门外括约肌已断裂,阴道直肠间隔及直肠前壁可能同时断裂。
(3) 子宫下段裂伤:
子宫下段裂伤是在妊娠期或分娩期发生破裂称子宫破裂,有先兆破裂和子宫破裂,子宫破裂又分为完全性子宫破裂和不完全性子宫破裂两种。孕妇突然感觉到下腹发生一阵撕裂状剧痛,之后腹部疼痛缓解,子宫收缩停止。稍感舒适后即又出现面色苍白、出冷汗、脉搏细数、呼吸急促、血压下降等休克征象。在腹壁可清楚扪及胎体,其旁有缩小了的子宫,胎心消失。全腹压痛、反跳痛明显,母婴生命 危在旦夕。
3. 胎盘滞留(retained placenta)
胎儿娩出后10分钟内胎盘未娩出,阴道大量出血需要检查胎盘胎膜是否完整,是否残留,注意胎盘胎儿面有无断裂血管。
根据胎盘剥离过程、胎盘排出受阻以及胎盘着床等的异常情况,可分以下类型:
(1) 胎盘剥离不全 多见于子宫收缩乏力,或在第三产程胎盘尚未剥离时过早、过度揉挤子宫,或牵拉脐带,以致胎盘一部分与子宫蜕膜层分离,另一部分尚未剥离,影响子宫全面收缩,部分子宫松弛,胎盘剥离面血窦开放,出血不止。
(2) 胎盘剥离后滞留 胎盘已全部从子宫壁剥离,多因子宫收缩乏力、产妇体弱腹肌收缩力不良或膀胱充盈,以致胎盘虽已全部从子宫壁剥离,但滞留于子宫腔内,进一步影响子宫收缩而出血不止。
(3) 胎盘嵌顿(placenta incarcerata) 多因不恰当地使用子宫收缩剂或粗暴按摩子宫等操作,致使子宫收缩不协调,子宫内口附近呈痉挛性收缩,形成狭窄环,使已完全剥离的胎盘嵌顿于子宫腔内,妨碍子宫收缩而出血。如果血块积聚于子宫腔内,则呈现隐性出血,但有时也可见大量外出血。
(4) 胎盘粘连(adherent placenta) 胎盘全部或部分粘连于子宫壁上,不能自行剥离,称为胎盘粘连。全部粘连者不出血;部分粘连者,剥离部分的血窦不能充分闭合,引起出血,多因蜕膜发育不良所致。引起子宫蜕膜发育不良的常见原因为子宫内膜炎或子宫内膜损伤等。
(5) 胎盘植入 胎盘绒毛因子宫蜕膜发育不良等原因而植入子宫肌层,称为胎盘植入。少见,植入程度不一,浅者仅与子宫肌层相接触(placenta acreta);深者则可深入子宫肌层(placenta increta)或穿透浆膜层(placenta percreta)。此外,根据胎盘与子宫肌接触面的大小,又分为完全性与部分性两类。完全性者极少见,不剥离胎盘不伴有出血;部分性者则由剥离部位出血。
(6) 胎盘残留 部分胎盘小叶或副胎盘残留于子宫壁上,影响子宫收缩及缩腹引起出血。
4. 凝血功能障碍
产后大出血,血液不凝,应高度引起重视。结合病史,体征及实验室3项筛选试验显示异常,可以诊断DIC。若只有2项试验异常,则需有一项纤溶确诊实验异常,方可作出诊断。
三、处理
处理原则:针对出血原因,迅速止血,补充血容量,纠正休克防止感染。
(一) 子宫收缩乏力:
1. 按摩子宫及乙醚涂擦阴道后壁:按摩子宫是简便有效的止血手段,方法有:①经腹按摩子宫法,②腹部—阴道双压迫按摩子宫法。
2. 宫缩药物运用(催产素、麦角新碱、米索0.2mg含化或卡孕栓阴道或直肠给药)
3. 宫腔沙条填塞法:宽6—8cm,长1—1.5m,4层大沙条填塞宫腔,24小时后取出。
4. 手术止血:⑴多行子宫动脉或髂内动脉结扎;⑵髂内动脉或子宫动脉栓塞或子宫切除。
(二) 软产道损伤:彻底止血,按解剖层次缝合。
(三) 胎盘滞留:可徒手剥离胎盘并取出,若植入行子宫切除术,残留胎盘或胎膜者可刮宫。
(四) 凝血功能障碍:输新鲜血,补充血小板,纤维蛋白原,凝血因子,若并发DIC按DIC处理。
(五) 出血性休克处理:
1. 正确估计出血量,判断休克程度。
2. 针对出血原因行止血治疗,同时抗休克。
3. 建立有效静脉通道。
4. 给氧、纠酸、升压、改善心功能、防肾衰、抗感染。
四、护理评估:
(一) 病史:
护士除收集一般病史外,尤其要注意收集与诱发产后出血有关的病史,如孕前患者有出血性疾病,多次人工流产史及产后出血史、妊娠合并高血压、胎盘早剥、多胎妊娠、羊水过多等病史,难产、产程延长或助产操作不当等情况。
(二) 身心状况:
发生阴道大出血时,产妇往往表现为面色苍白、出冷汗、脉细数、血压下降等,很快进入休克状态。尤其是子宫出血潴留于宫腔及阴道内时,产妇可表现为寒战、懒言、表情淡漠、呼吸短促、甚至烦躁不安,很快转入昏迷状态。软产道存在血肿的产妇会感到肛门坠胀、局部疼痛。护士应对产妇的出血量作出估计,其中观察子宫复旧情况是评估的主要内容。遇到产后出血情况,产妇及家属往往表现得惊慌失措,束手无策,异常恐惧,担心产妇的生命安全。 四、诊断性检查
1. 评估产后出血量:有器皿收集法,面积估计法,还有称重法:即把使用前后的卫生巾,纱布称重,用其差值除以1.05(血液比重)即为实际出血量。另外还有休克指数测定法等。
2. 腹部检查:子宫收缩乏力性出血及胎盘因素所致出血者,子宫轮廓不清,摸不到宫底,按摩后子宫收缩变硬,停止按摩又变软。血液胎盘滞留宫腔内者,宫底可升高,按摩子宫可使胎盘和血液排出。软产道裂伤,凝血功能障碍所致出血,腹部检查子宫收缩好,轮廓较清晰。
3. 软产道检查:检查宫颈,阴道穹窿处有无裂伤、血肿,并对会阴裂伤进行分度,必要时肛查,了解血肿及裂伤程度。
4. 胎盘检查:仔细核实胎盘,胎膜的完整性,检查胎盘边缘有无中断的血管,表面有无陈旧血块沉积,胎膜破口及胎盘边缘的距离等。
5. 实验室检查:了解产妇的出凝血时间、凝血酶原时间及纤维蛋白原测定等结果。
五、可能的护理诊断及合作性问题
(一) 潜在并发症:出血性休克。
(二) 恐惧:与阴道大量出血出现生命威胁有关。
(三)有感染的危险:与手术操作,出血,全身抵抗力下降有关。
六、预期目标
(一) 产妇的血容量于实施方案24小时内得到恢复,生命体征平稳。
(二) 产妇及家属能较好的面对现实。
(三) 出院前,产妇体温正常、血细胞总数和中性粒细胞分类正常。
七、护理措施
针对可能导致产后出血的原因进行有效的预防和护理。
(一)重视预防
1. 指导孕妇按时做好孕期保健,及时治疗可诱发出血的妊娠并发症。有产后出血可能的产妇应在临产后做好输液、备血和急救用药等准备。
2. 正确处理产程,预防产后出血。为产妇提供全面的生活护理,及时满足其需要。临产后防止产程延长,避免产妇的衰竭状态,同时严格无菌操作规程,指导产妇配合宫缩,正确使用腹压,严格掌握催产素的使用指征,在胎肩娩出后按医嘱立即使用催产素加强宫缩。胎盘未剥离前,不可过早牵拉脐带或按摩子宫,待胎盘剥离征象出现后,及时协助胎盘娩出,并仔细检查胎盘、胎膜的完整性。同时检查产道有无裂伤,然后根据裂伤的部位和程度及时进行缝合。
3. 随时评估产妇的一般情况:产后严密观察出血量、生命体征、子宫收缩或会阴伤口情况。若产后两小时出血量大于等于100ml,产后2至4小时大于等于200ml时必须及时寻找原因并及时处理。督促产妇及时排空膀胱,以免影响宫缩而致产后大出血。失血较多者,应及早为其补充血容量,避免休克发生。同时指导产妇早开奶、早吸吮、早哺乳,有助于刺激宫缩,减少阴道流血量。
(二) 积极止血并纠正血容量不足
根据产后出血的不同原因,给予不同的止血措施。
1. 对于宫缩无力者,根据具体情况可通过使用宫缩剂、按摩子宫、填塞沙条或结扎血管等方法达到止血的目的。
(1)按摩子宫:①经腹按摩宫底:在腹部用一手置于宫底部,拇指在前壁,其余四指在后壁,均匀而有节律的按摩子宫,促子宫收缩,是最常用的方法;②双手按摩子宫法:一手在产妇耻骨联合上缘按压下腹中部,将子宫向上托起,另一手握住宫体,使其高出盆腔,在子宫底部有节律轻柔地按摩子宫,同时间断地用力挤压子宫,使积存在子宫内的血块及时排出;③腹部—阴道双手按摩子宫法:一手在子宫体部按摩子宫体后壁,另一手握拳置于阴道前穹窿压挤子宫前壁,两手相对紧压子宫并作按摩,不仅可刺激子宫收缩还可压迫子宫内血窦,减少流血。
(2)宫缩剂:可根据具体情况对孕妇给药,达到促进子宫收缩止血的目的。①催产素10单位加入0.9%的氯化钠静脉滴注或宫颈注射;②益母草肌肉注射;③米索前列醇200μg 舌下含服④卡前列甲酯栓阴道给药。
(3)压迫止血:必要时可先用宫腔沙条填塞,或宫颈管外纱布块压迫。沙条填塞宫腔适用于子宫全部松弛无力,虽经按摩及宫缩剂等治疗仍无效者,可用手或持卵圆钳将无菌6—8cm宽的纱布条植入宫腔内,从宫底开始填紧压迫止血。剩余的沙条应填满阴道,24小时后取出。由于填塞沙条可增加感染机会,只有在缺乏输血条件,病情危及时考虑使用。宫颈管外纱布块压迫止血适用于因双胎、巨大儿、急产、低置胎盘的产妇,子宫体收缩良好,无或有轻度的软组织裂伤,子宫颈管及子宫下段收缩不良导致出血者。必要时水囊宫腔填塞。
2. 软产道撕裂伤造成的出血,需要及时缝合止血。若为阴道血肿应切开血肿,引流积血或清除血块,再缝合止血。若为子宫破裂,需通过腹部手术的方式,修补裂口或做子宫切除术。
3. 胎盘因素导致的出血,要及时将胎盘取出,并做好必要的刮宫准备。胎盘已剥离尚未娩出者,可协助产妇排空膀胱,然后牵拉脐带,挤压宫底协助胎盘排出;胎盘部分剥离者,可以徒手伸入宫腔,协助胎盘剥离完全后,取出胎盘;胎盘部分残留者,徒手不能取出时,可用刮匙刮出残留的胎盘组织;胎盘植入者,应及时做好子宫切除的准备。
4. 凝血功能障碍者,遵医嘱给予促凝药物,积极纠正休克,补充凝血因子和血容量。
5. 若产妇失血多,还需遵医嘱给予输血或扩容治疗。保证静脉通畅。
(三) 提供心理支持
产妇发生大出血后虽然生命得以抢救,但由于大量失血,可出现席汉综合症(Sheehan syndrome,是一种严重的继发性垂体前叶缺血坏死、功能减退,出现各种激素水平下降的状态)。或者产妇面临体力差、活动无耐力、生活不能自理等问题。护士要尽量鼓励产妇说出自己的感受,及时的给产妇及其家属提供心理安慰和帮助,可以通过加强营养和增加活动量等方法帮助产妇恢复身体健康。另外,做好出院指导也是心理支持的一个很好途径。出院时,指导产妇和家属加强营养和活动,继续观察子宫复旧及恶露情况,明确产后复查的时间、目的和意义等,使其能按时接受检查,以了解产妇的恢复情况,及时发现问题,调整产后的指导方案,尽快恢复健康。
(四) 积极防止感染
加强会阴护理,遵守无菌操作规程。产妇使用个人专用便盆,以免交叉感染,遵医嘱运用有效抗生素。积极纠正贫血,注意增加营养,增强机体抵抗力。
参考文献:
[1] 郑修霞.妇产科护理学,第五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7,第20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