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窑子逛起来

来源 :福建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ntso11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建窑:黑釉瓷
  除了瓷都德化,要数建窑(今建阳市水吉镇)最为出名。建窑,唐代始创烧,宋代为极盛时期,清代而终。
  宋代,斗茶之风盛行。宋人衡量斗茶的效果,一看茶面汤花色泽和均匀度,以“鲜白”为先;二看汤花与茶盏相接处水痕的有无和出现的迟早,以“盏无水痕”为上。而黑瓷茶具,正如宋代祝穆在《方舆胜览》中说的“茶色白,入黑盏,其痕易验”。所以,宋代的黑瓷茶盏,成了瓷器茶具中的最大品种。
  黑瓷茶具的窑场中,建窑生产的“建盏”最为人称道。蔡襄在《茶录》中这样说:“建安所造者……最为要用。出他处者,或薄或色紫,皆不及也。”建盏配方独特,在烧制过程中使釉面呈现兔毫条纹、鹧鸪斑点、日曜斑点,一旦茶汤入盏,能放射出五彩纷呈的点点光辉,增加了斗茶的情趣。因此,连宋皇室都钦点建窑产品为贡品。
  目前,日本所藏的几种闻名世界的国宝级“曜变”天目盏,就是建窑出产。
  同安窑:青瓷
  同安青瓷是福建青瓷的代表作。它兴烧于宋、元,产品运销亚洲许多国家和地区。
  同安青瓷传到日本后,受到日本“茶汤之祖”珠光文琳的青睐,故日本学者把它称为“珠光青瓷”。
  福建类似同安青瓷的窑场,还有浦城窑、南平窑、莆田窑、仙游窑、南安窑、惠安窑、厦门窑、漳浦窑等,从而形成了一个庞大的青瓷生产体系。
  漳州窑:青花瓷
  漳州窑瓷器曾被国内外学者称为“SWATOW(汕头器)”“克拉克瓷”“交趾瓷”“华南三彩”等,经调查与考古发掘,被证实其产地就在漳州。
  明清时期,漳州月港兴起,加上优惠的瓷业税收政策,由此带来了漳州窑的繁荣。漳州窑是对明清时期漳州地区窑业的总称,其窑址分布于平和、漳浦、南靖、云霄、诏安、华安等县,以平和窑址最具代表性。
  漳州窑生产的多数是青花瓷,除了少量供应国内市场外,相当大的部分是为了外销。尽管其胎釉有别于其他窑口,但其模印及刻画技法、构图与景德镇窑产品如出一辙,因此常被混淆为景德镇瓷。
  到了清代,漳州窑和福建的很多窑场一样,逐渐衰落了。
  晋江瓷灶:粗器
  瓷灶这个地名,就是因当地人多以制瓷为业而得名。据《晋江县志》记载:“瓷器出晋江瓷灶乡,取地土开窑,烧大小钵子、缸、瓮之属,甚饶足,并过洋。”由此可知,清代及以前此窑所产,以粗器为主,产量极大,还外销东南亚诸国。
  至今,瓷灶仍在生产瓮、罐、壶、钵这类实用型的陶瓷产品,其中用来装盛咸菜的菜瓮尤其受欢迎,广销新加坡、菲律宾一带。
其他文献
《阮郎归》源于唐教坊曲,在五代创调后作为小令广泛流传,经过两宋词人的大力发展,一直延续至明清,创作热度不减,还被用于小说、戏剧等通俗文学中。同时,《阮郎归》在明代由词入曲,实
E.M.福斯特是英国二十世纪著名的小说家和文学评论家,他一生创作了六部长篇小说、两部短篇小说集、一部文学理论著作及多篇散文、杂文等。虽然他的作品不多,但因其作品中所表
佛教灵验类故事包括佛教经典中出於解经或宣教目的编写的灵验故事以及世俗文人创作的带有佛教思想的作品,其中蕴涵了佛教因果报应、地狱阴司等佛教观念。通过文本阅读和比较可
摘要:本文以键宽和键高查询为例子,以小见大阐述数据查询的实现。键宽键高查询以Dclphi中的ADO组件连接加密的MS-ACCESS数据库实现,、我希望通过本文企业和工厂中的机械设计人员由此掌握一种应用程序开发工具,从耗力耗时易错的手工查询摆脱出来,这对以后的工作和学习大有裨益。  关键词:参数查询计算机化;Dclphi;连接加密:Access数据库  中图分类号:TP311 文献标识码: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