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矛和盾的集合》叙述的是发明家手持矛和盾与朋友对打,左抵右挡,难以招架,便想到把矛和盾的长处合二为一,发明了坦克。故事告诉人们:谁善于把别人的长处集于一身,谁就会是胜利者。教师在教学中如何凭借这短小有趣的故事,让学生得到语言的发展、精神的提升和思维方法的启迪,培养他们的学习智慧和生活智慧呢?笔者觉得,可根据本文融故事性、趣味性于一体的特点,让词语理解、语言内化、情理感悟的目标在故事的运用中达成。
一、阅读故事,促进内容感知
“矛”和“盾”分别是进攻型和防御型武器,让矛和盾集合进行发明,可谓独出心裁,出人意料。为此,可借助课题,引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促进内容的感知。
1.质疑引趣。“矛”和“盾”是生字,先出示配有图片的象形字“矛”和“盾”,讓学生猜猜是哪两个字,接着说说“矛”和“盾”这两种兵器的功用,进而让学生理解“集合”,并引导质疑:矛和盾一攻一守,题目却把这两种兵器集合在一起,你感到奇怪吗?在学生质疑时,教者梳理问题:为什么矛和盾要集合?是怎么集合的呢?结果怎么样?
2.自读感知。先是读通课文。让学生自由朗读,努力读准每一个字,读通每一句话。进而指名朗读,促使每个学生把课文读通顺,读流畅。朗读检查中,可抓住“左抵右挡”“招架不住”“大显神威”等词语,让学生联系课文和生活经验,借助具体画面促进对词语的理解、积累和运用。接着,把握要点让学生默读课文,思考质疑中梳理的3个小问题,从课文中找出答案,把握故事的主要内容:发明家和朋友比赛,难以招架,于是突发奇想,把矛和盾的优点集合起来,发明了坦克,在战场上大显神威。
3.指导朗读。让学生自由练读,展示语言画面。在学生充分练读后,教师抓住关键词对重点句进行朗读指导,感受发明家想象的奇特,再现其心理变化:由“如果……就……”感受发明家的喜悦,由“可是……却”感受发明家的遗憾,由“对了……当然……”感受发明家的兴奋。课文最后一句,要读出与上文故事间的联系,读出真心的认同感,读出恍然大悟的感觉。
二、讲述故事,促进语言积累
有声有色地讲述故事,借助声音展示形象、传达感受,是促进语言感悟和积累的重要方法,它可避免支离破碎的分析和繁琐复杂的讲解,让教学变得简洁而厚重。为此,朗读表达后要给学生足够的时间练讲故事。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教师可这样引导:课文写的是发明家发明坦克的故事,它让我们感到有趣,给我们很多启示。如果把这个故事讲给他人听,人家也许会根据发明家的启示,去进行自己的发明呢!因此,我们不仅要把故事读好,还要把故事讲好,让更多的人知道这个有趣的故事。
2.探讨思路,自由练讲。师生共同探讨,理清思路:比赛,难以招架——思考,突发奇想(很大的铁屋子——开洞的铁屋子——会走的铁屋子)——结果,大显神威——胜者,集于一身。理清思路后,让学生先看课文,边读边讲,按照课文中的句子讲;再看思路,边讲边记,可添加句子讲。
3.提出要求,组织展示。学生展示前要提出要求:语言力求正确流畅,活灵活现,再现场面,活现人物,让故事生动、具体、形象,能把人带到故事中去。继而按照“同桌——四人小组——全班”的顺序引导讲述,尽量给每个同学展示自我的机会。
学生能讲好故事后,要求他们利用课余时间,给身边的两到三个人(同学、朋友,爸爸、妈妈等)讲讲这个故事。
三、赠送故事,促进内涵显化
为引导学生具体理解故事讲明的道理,且能借助理解发展学生的言语,可采用“送故事”的形式,让学生选择合适的对象,把故事送出去。
1.创设情境,明确对象。可这样引导:为了让更多的人知道这个故事,并明白其中的道理,帮助他们成为工作、学习、生活中的胜者,你们觉得还可以把这个故事赠送给哪些人?你的希望是什么?(自由讨论,适当点拨,拓宽思路:送给正在求知的学生,让他们既要有刻苦的学习精神,又要有合理的学习方法;送给运动队的队员,让他们努力提高自己的攻防能力,成为竞赛场的胜者;送给生意人,让他们既要诚实经营,讲求信誉,还要善于拓展市场,宣传推广……)
2.撰写心语,表达情感。思路拓展后,让学生自己找一个最合适的人选,根据他(她)的真实情况,除了把故事送(寄)给他(她),还可附上几句心里话,讲清赠送故事的原因。学生如果感到困难,可出示老师的范例(赠送对象最好是学生都熟悉的人物,从而给学生真切的感觉,给他们真正的帮助)启发学生。如:
李吉睿同学:你好!
今天我向你推荐一个有趣的故事——《矛和盾集合》。一个发明家,跟朋友比赛中遇到了困难,就想起了办法,最后发明了矛与盾结合为一体的坦克。故事告诉我们:谁善于把别人的长处集于一身,谁就是胜利者。
你是五年级的跑步运动员,那次800米长跑,前面你一直领先,可是最后一圈慢了下来,最终没有得到名次。我觉得,你有爆发力,但是耐力稍稍欠缺,今后可以在耐力上做一些努力。如果你能将自己的爆发力和别人的耐力结合在一起,就能成为800米跑中的胜者了。不信你试试看!
期待着你的成功!
你的老师:周和香
2016年10月28日
学生写好心语后,要引导学生交流修改誊写,让学生把故事和自己的心里话送(寄)给对方,当然,教者也要把故事和自己的心语送给范例中确定的人。
四、编写故事,提升阅读效果
用小故事说大道理,是为了让读故事的人,能用故事来改善生活、改进工作,从故事中受益。课文阅读后,还可让学生在“用故事说明道理”和“用故事改变生活”中选择一个方面,根据要求编写故事。
1.用故事说明道理。可这样引导:①生活中的很多人,把别人的长处集于一身,就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你知道这方面的故事吗?(引导列举,适当点拨:学习既能认真刻苦,又能讲究方法;看书既注意广博,也注意深究;上课既注意倾听,也注意表达;工作既注意努力,也注意休息……)请写一个故事,用“是的,谁善于把别人的长处集于一身,谁就会是胜利者”作为结尾。
2.用故事展示创造。可这样引导:发明家在比赛中的不利,让他发明了坦克。你在生活中也会遇到问题,碰到不便,请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一个问题,像发明家那样,试着想办法解决,要写下自己的办法。当然,你可以学习课文中的发明家,用上“如果……就……”“……可是……”“……对了……”等词语,把自己的思路写清楚。
这样的训练,既是故事内容的拓展,也是言语方式的迁移。有了这样的过程,学生对故事蕴含的道理就能有更深刻的理解,对本文呈现的言语方法也能有初步的掌握,学生的学习智慧和生活智慧都能得到培养。
一、阅读故事,促进内容感知
“矛”和“盾”分别是进攻型和防御型武器,让矛和盾集合进行发明,可谓独出心裁,出人意料。为此,可借助课题,引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促进内容的感知。
1.质疑引趣。“矛”和“盾”是生字,先出示配有图片的象形字“矛”和“盾”,讓学生猜猜是哪两个字,接着说说“矛”和“盾”这两种兵器的功用,进而让学生理解“集合”,并引导质疑:矛和盾一攻一守,题目却把这两种兵器集合在一起,你感到奇怪吗?在学生质疑时,教者梳理问题:为什么矛和盾要集合?是怎么集合的呢?结果怎么样?
2.自读感知。先是读通课文。让学生自由朗读,努力读准每一个字,读通每一句话。进而指名朗读,促使每个学生把课文读通顺,读流畅。朗读检查中,可抓住“左抵右挡”“招架不住”“大显神威”等词语,让学生联系课文和生活经验,借助具体画面促进对词语的理解、积累和运用。接着,把握要点让学生默读课文,思考质疑中梳理的3个小问题,从课文中找出答案,把握故事的主要内容:发明家和朋友比赛,难以招架,于是突发奇想,把矛和盾的优点集合起来,发明了坦克,在战场上大显神威。
3.指导朗读。让学生自由练读,展示语言画面。在学生充分练读后,教师抓住关键词对重点句进行朗读指导,感受发明家想象的奇特,再现其心理变化:由“如果……就……”感受发明家的喜悦,由“可是……却”感受发明家的遗憾,由“对了……当然……”感受发明家的兴奋。课文最后一句,要读出与上文故事间的联系,读出真心的认同感,读出恍然大悟的感觉。
二、讲述故事,促进语言积累
有声有色地讲述故事,借助声音展示形象、传达感受,是促进语言感悟和积累的重要方法,它可避免支离破碎的分析和繁琐复杂的讲解,让教学变得简洁而厚重。为此,朗读表达后要给学生足够的时间练讲故事。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教师可这样引导:课文写的是发明家发明坦克的故事,它让我们感到有趣,给我们很多启示。如果把这个故事讲给他人听,人家也许会根据发明家的启示,去进行自己的发明呢!因此,我们不仅要把故事读好,还要把故事讲好,让更多的人知道这个有趣的故事。
2.探讨思路,自由练讲。师生共同探讨,理清思路:比赛,难以招架——思考,突发奇想(很大的铁屋子——开洞的铁屋子——会走的铁屋子)——结果,大显神威——胜者,集于一身。理清思路后,让学生先看课文,边读边讲,按照课文中的句子讲;再看思路,边讲边记,可添加句子讲。
3.提出要求,组织展示。学生展示前要提出要求:语言力求正确流畅,活灵活现,再现场面,活现人物,让故事生动、具体、形象,能把人带到故事中去。继而按照“同桌——四人小组——全班”的顺序引导讲述,尽量给每个同学展示自我的机会。
学生能讲好故事后,要求他们利用课余时间,给身边的两到三个人(同学、朋友,爸爸、妈妈等)讲讲这个故事。
三、赠送故事,促进内涵显化
为引导学生具体理解故事讲明的道理,且能借助理解发展学生的言语,可采用“送故事”的形式,让学生选择合适的对象,把故事送出去。
1.创设情境,明确对象。可这样引导:为了让更多的人知道这个故事,并明白其中的道理,帮助他们成为工作、学习、生活中的胜者,你们觉得还可以把这个故事赠送给哪些人?你的希望是什么?(自由讨论,适当点拨,拓宽思路:送给正在求知的学生,让他们既要有刻苦的学习精神,又要有合理的学习方法;送给运动队的队员,让他们努力提高自己的攻防能力,成为竞赛场的胜者;送给生意人,让他们既要诚实经营,讲求信誉,还要善于拓展市场,宣传推广……)
2.撰写心语,表达情感。思路拓展后,让学生自己找一个最合适的人选,根据他(她)的真实情况,除了把故事送(寄)给他(她),还可附上几句心里话,讲清赠送故事的原因。学生如果感到困难,可出示老师的范例(赠送对象最好是学生都熟悉的人物,从而给学生真切的感觉,给他们真正的帮助)启发学生。如:
李吉睿同学:你好!
今天我向你推荐一个有趣的故事——《矛和盾集合》。一个发明家,跟朋友比赛中遇到了困难,就想起了办法,最后发明了矛与盾结合为一体的坦克。故事告诉我们:谁善于把别人的长处集于一身,谁就是胜利者。
你是五年级的跑步运动员,那次800米长跑,前面你一直领先,可是最后一圈慢了下来,最终没有得到名次。我觉得,你有爆发力,但是耐力稍稍欠缺,今后可以在耐力上做一些努力。如果你能将自己的爆发力和别人的耐力结合在一起,就能成为800米跑中的胜者了。不信你试试看!
期待着你的成功!
你的老师:周和香
2016年10月28日
学生写好心语后,要引导学生交流修改誊写,让学生把故事和自己的心里话送(寄)给对方,当然,教者也要把故事和自己的心语送给范例中确定的人。
四、编写故事,提升阅读效果
用小故事说大道理,是为了让读故事的人,能用故事来改善生活、改进工作,从故事中受益。课文阅读后,还可让学生在“用故事说明道理”和“用故事改变生活”中选择一个方面,根据要求编写故事。
1.用故事说明道理。可这样引导:①生活中的很多人,把别人的长处集于一身,就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你知道这方面的故事吗?(引导列举,适当点拨:学习既能认真刻苦,又能讲究方法;看书既注意广博,也注意深究;上课既注意倾听,也注意表达;工作既注意努力,也注意休息……)请写一个故事,用“是的,谁善于把别人的长处集于一身,谁就会是胜利者”作为结尾。
2.用故事展示创造。可这样引导:发明家在比赛中的不利,让他发明了坦克。你在生活中也会遇到问题,碰到不便,请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一个问题,像发明家那样,试着想办法解决,要写下自己的办法。当然,你可以学习课文中的发明家,用上“如果……就……”“……可是……”“……对了……”等词语,把自己的思路写清楚。
这样的训练,既是故事内容的拓展,也是言语方式的迁移。有了这样的过程,学生对故事蕴含的道理就能有更深刻的理解,对本文呈现的言语方法也能有初步的掌握,学生的学习智慧和生活智慧都能得到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