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购避险须借银行东风

来源 :进出口经理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dkkill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金融危机的迅速蔓延,发达国家的经济受到严重影响,资金链出现断裂的企业比比皆是,这让中国的企业有了很多进入的机会。自2011年伊始,中国企业的海外并购热情就开始集中爆发,并购的触角不仅涵盖传统的能源资源领域和资产设备收购,更指向了技术升级。仅2011年2月以来,国内企业披露海外并购交易金额超100亿美元,相当于上年全年国内企业海外并购金额的四成。
  然而,和这股海外并购热潮极不和谐的是,很多企业对境外投资缺乏了解,不懂得如何更好地利用资本和市场力量,就匆忙地迈开海外并购的脚步。企业海外并购之路并非一帆风顺,其中面临风险和困难远远超出企业高层的预期。
  
  中国企业掀起海外并购潮
  自经历金融危机后,中国与西方的经济金融关系处于一个新的开端。中国受金融危机冲击较小,更兼有庞大的外汇储备和活跃的资本冲动,一跃成为全球第二大对外投资国,引发了中国企业2009~2010年的海外投资热。今年,中国企业海外投资热度依然不减。2011年伊始,中国企业就蓄意待发,并购行动掀起热潮。仅2月,就实现多起并购:2月10日,中国石油宣布,拟以54亿加元收购加拿大能源公司下属的峻岭油区50%资产权益。同日,烟台万华母公司万华实业集团宣布,以12.63亿欧元获得东欧最大异氰酸脂生产商宝思德96%的股权。2月22日,鞍山钢铁集团宣布,鞍钢联合英国斯坦科集团在英国成立鞍钢英国控股公司,正式收购英国USS加工中心2/3的股份,实现对该中心的主导控制。2月23日,北汽集团宣布,以约3100万欧元收购瑞典威格尔变速箱厂的全部设备装备及技术文件等。
  其实,并购行动并非一时之热,中国企业并购之路已经走了很长。商务部数据显示,2009年中国资本海外并购额192亿美元;2010年升至238亿美元,2010年中国企业完成海外并购57起;预计2011年全年中国企业出境并购数量和金额将会继续保持大幅度增长。
  缺乏境外投融资管理经验是最大挑战
  如同那句著名的“警世恒言”——股市有风险,投资须谨慎,“走出去”海外并购,同样有很大风险。德勤会计师事务所2010年并购报告数据显示,超过50%的中国企业海外并购交易未取得成功。究其原因,30%来自于并购战略失误及并购目标企业的情报调查疏忽,17%为并购具体策略不当,剩下的53%则是企业整合存在风险。“中国企业管理者缺乏国际专业实践经验,不能较好地运用资本和市场的力量,这成为海外并购进程一大障碍。”在2011年中国境外投资风险管理峰会上,全球多位资深金融及法律专家表达了这样的观点。调查数据显示,82%的中国高管认为,缺乏境外投融资管理经验是中国企业海外收购面临的最大挑战;仅39%的受访者表示自己具备整合并购企业的专业知识。
  德勤中国区执行合伙人谢其龙表示,跨国并购涉及将不同管理水平、资产状况融合在一起,而中国企业高层管理者国际投资融资管理经验不足,往往引发在并购完成后不能很好地对并购对象进行整合。英国Longtail出版集团总裁詹姆斯·皮耶斯对中国企业提出了建议:“目前,中国企业若要成功进军海外,必须在几个关键领域有所进展,比如学会投资管理,与金融企业合作,规避融资风险,明确的营销和品牌战略,组织架构等,此外,中国公司的海外扩展需要学习一整套新规则。”
  
  获得并购贷款支持助力降低风险
  2008年12月,银监发布《商业银行并购贷款风险管理指引》,标志着我国银行界执行了12年的“不得用贷款从事股本权益性投资(即企业并购)”退出历史舞台。该“指引”允许符合条件的商业银行开办并购贷款业务,规范商业银行并购贷款经营行为,引导银行业金融机构在并购贷款方面科学创新,满足企业和市场日益增长的合理的并购融资需求。在公司并购中,并购的资金来源问题是制约大规模战略性并购的最主要瓶颈,因此,融资问题是并购活动中的重要因素之一。并购贷款作为并购活动中重要的融资方式之一,在世界各国公司并购中持续发挥重要作用,并在最近10多年来得到了迅速发展。一方面,银行为企业提供并购贷款,将有力提升银行贷款利息收入;另一方面,优秀的内资企业,只要具备并购海内外其他企业的条件,都将获得银行提供的资金支持。这也成为企业海外并购的最大帮助。
  虽前途光明,却道路曲折。为了将可能发生的风险控制到最低,银监会为开展业务的银行设立了“贷款损失专项准备充足率不低于100%,资本充足率不低于10%,一般准备余额不低于同期贷款余额的1%”等诸多硬性指标的门槛。在这样一个“双刃剑”新规下,意欲扩张海外的大小企业该作何打算?谁能从中获益?怎样做才能更好地趋利避害,借足东风?
  并购应获得银行金融服务支持
  并购贷款12年的坚冰昨日打破,而企业目前最关心的却是如何享受到这一利好政策,政府又将如何提供指导。业内人士认为,并购的贷款放开了,政府对于信息的指导就显得非常重要,比如,国际资本的流向、项目并购风险的评估等一系列海外并购的指导。但国家出台新政策的全面展开是有一个过程的,目前,肯定是一些央企以及国家支持发展的基建和民生行业可能将获得先行的权利,尤其是关系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领域,如军工、电网电力、石油石化、电信、煤炭和民航等领域。
  报纸上经常报道,外资企业虎视眈眈,要并购中资企业。其实,这些公司的背后多半有外资银行融资支持,通常称作杠杆融资。这就是说,并购一方面要靠国家政策的倾斜,另一方面就是银行的支持。而中国的企业要完成产业重组、产业升级和整合,甚至到国外去并购国际上的一些资源性企业,也应该得到本土银行的金融服务支持。实际上,并购贷款是商业银行中一种比较普通的贷款业务,中国的商业银行都可以从事。
  但提供并购贷款,银行也有风险。并购贷款跟其他贷款最大的区别在于,如果并购不成功,银行发放的贷款很可能会无法收回。对于商业银行应加展并购贷款业务,中央财经大学中国银行业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表示认同。但银行业将利用多长时间完成此项业务的完善工作,他认为不能操之过急。另有专家认为,并购贷款的市场规模大小不是银行的问题,而是企业和配套设施的问题,市场应有对并购企业完善的、公正的评估体系,公开、公正的产权流转市场。
其他文献
摘 要:上市公司的小股东《公司法》的分析与研究,实现现阶段深受关注的话题,加强对《公司法》保护分析与研究,对于上市公司中中小股东的合法权益的保护有着实践作用。对此,文章主要对《公司法》中对上市公司中小股东的权益保护相关内容进行了简单的研究分析。  关键词:上市公司;中小股东;《公司法》;保护分析  中图分类号:D922.2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4379-(2018)20-0112-0
中企海外并购在过去几年里无论是交易件数还是交易金额都连年大幅攀升。专家断言,当前欧美债务危机,世界经济复苏过程缓慢,更是中企加快并购步伐的大好时机。回顾中企“走出去”
三年,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只是短短的瞬间.但是,在张江这块曾经阡陌纵横的乡间土地上却发生了沧桑巨变.三年前,也就是1999年的下半年,上海市委、市政府决定:聚焦张江.经过七年
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这是我国从人治走向民主法治的重要标志。依法治国要求领导者必须依法领导,依法领导是实现依法治国的关键。各级领导机关和领导者都要
突如其来的非典事件给中国带来了巨大的震动,也引发了人们深层次的理论思考。今年5月30日,中共辽宁省委党校政法中心、《辽宁党校报》与本刊编辑部就非典问题联合召开了理论
新 中国成立之后 ,上海作为全国最大的经济中心城市 ,一直受到党中央的高度重视和密切关注。以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为核心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 ,根据国内外形势的变化和上
“放管服”改革是新形势下全面深化政府职能转变、全面提升政府公共服务水平的根本抓手,是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基本路径,是回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新期望
期刊
一个可支撑多种业务、支持各种移动接入技术的IP分组核心网将是3G核心网的发展方向.本文分析了UMTS运营商的实施策略和2G到3G核心网的演进路线,着重介绍了MPLS在下一代网络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