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劳技课的教学内容,涉及家庭、学校、生活和大自然等方方面面。教师应根据教学任务尽量为学生提供动手的机会,引导学生学思结合、知行统一,让他们乐学、会学、创造性地学。
关键词:劳技课;学思结合;知行统一;因材施教
一、注重学思结合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可见,学习与思考要紧密结合。
夸美纽斯说:“兴趣是创造一个欢乐和光明的教育环境的重要条件之一。”兴趣是创造力的起点,激发兴趣是促使学生主动认知的有效方法。
劳技课堂以激发兴趣为前提,以实践操作为主线。教师通过熟练的示范和简要清晰的讲解,把学生的精力吸引到教学内容上,充分利用好课堂80分钟(我校每节课80分钟)。
劳技教学以学生是否参与、怎样参与来判定教学效果。学生自由报名,带着兴趣走进教室,为教学奠定了坚实稳固的基础。教师利用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等各种教学方法,指导学生学习;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高高兴兴地学,有滋有味地学”。同时,教师提出问题,让学生自行解决,从而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提高其举一反三、融会贯通的学习能力。
例如,在教授“软陶——徒手捏制”时,教师首先出示做工精致的软陶动植物及人物样品,并明确告诉学生制作完成以后,要在全校的范围内组织优秀作品的评选。直观性、竞争性的现场气氛调动了学生创作的积极性,强化了学生主动探索求知的心理。
在教授“软陶珠的制作”时,教师为学生创设了想象的空间,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摸索探求,得到新收获。学生有的给陶珠贴小花片儿,有的把陶珠捏成了椭圆、圆柱形,还有的用边角料制作出七彩陶珠。学生通过想象,创造出来的陶珠大小、形状各不相同,称得上千姿百态,有效地锻炼了他们的想象力和思考力。
二、注重知行统一
知行统一是一种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学习是为了将所学知识运用于实践,实践能使学生巩固知识。教师要引导学生将课堂上学到的基本理论和技法用于实际问题的分析和解决中。
在软陶课堂上,教师将日常生活中的美化和装饰技巧融入实际制作指导,让学生运用所学技法制作发卡、笔筒、手机挂件等;还根据软陶泥不怕水洗,不易变形、变色等特点,启发学生将软陶装饰运用到家居装饰中,用自己的智慧和灵巧的双手美化生活。
对于中学生来讲,创新能力是一种潜能,而教师在开发这一潜能的时候,应做到有的放矢,把主动权还给学生,提供机会,让学生成为创新的主人,在“玩”的同时体会创新的喜悦。
学生在由脑力劳动转向体力劳动的过程中,身心处于一种活跃状态。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不断发展,在“手脑并用、学做合一”中逐步实现“理论与实践并行、知识与技能并用”。
教师在授课过程中通过联系生活,能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反复动手操作可以使学生多角度地思考问题,灵活运用所学知识,正确掌握技能,养成良好的习惯。“书破万卷求自如,只有创新才成才”。创新,既需要智力的参与,又离不开情感的支持。而知行统一也是培养学生对所学技能产生情感的一种有效途径。
三、注重因材施教
因材施教是教师根据学生的基础、特点、兴趣、能力来实施教学。在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正确对待学生的个性和智力上的差异,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教师应该想方设法让每个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增强教学效果。
在授课过程中,教师要做到:精讲要领(可边讲边做或先讲后做),放慢速度,语言通俗规范,让每个学生在课堂上学会用眼睛看,用耳朵听,用手操作,用大脑思考,用心灵体验……在学中做,在做中学。学生操作时,教师参与其中,给予指导。学生有了进步,教师马上鼓励,真正做到尊重学生的独立人格和主体地位。在这种平等和谐的课堂氛围中,师生关系、教学节奏都会渐入佳境。
笔者曾经接触过一个有轻微智障的女孩,在软陶创意课上,她做得很慢,中间返工好几次,80分钟时间里只做出了一个绿色的草莓和一个蓝色的西瓜,但这有什么关系呢?她能够与同学一起参与学习,一起“玩”;她能够勇敢地抬起头,融入集体活动,这就足够了。教师有义务教育好每一个学生,给他们平等的学习机会。短暂的学习过程虽然给不了她实质性的帮助,但笔者可以给她鼓励、信任、关爱和信心。这是一个教师应有的最起码的职业道德。
创造力人人都有,处处可见。教师要成为保护学生创新能力的“监护人”,创造机会,让学生在“玩”中体验创新的喜悦,真正做到“动手动脑,心灵手巧”。
二十几年的教育经验使笔者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孩子是一潭流动的水,有成年人无法预料的活力和潜力。”劳技课的教学内容,涉及家庭、学校、生活和大自然等方方面面。教师应根据教学任务尽量为学生提供动手的机会,引导学生学思结合、知行统一,让他們乐学、会学、创造性地学。
(责任编辑:吴田田 章 蒙)
关键词:劳技课;学思结合;知行统一;因材施教
一、注重学思结合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可见,学习与思考要紧密结合。
夸美纽斯说:“兴趣是创造一个欢乐和光明的教育环境的重要条件之一。”兴趣是创造力的起点,激发兴趣是促使学生主动认知的有效方法。
劳技课堂以激发兴趣为前提,以实践操作为主线。教师通过熟练的示范和简要清晰的讲解,把学生的精力吸引到教学内容上,充分利用好课堂80分钟(我校每节课80分钟)。
劳技教学以学生是否参与、怎样参与来判定教学效果。学生自由报名,带着兴趣走进教室,为教学奠定了坚实稳固的基础。教师利用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等各种教学方法,指导学生学习;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高高兴兴地学,有滋有味地学”。同时,教师提出问题,让学生自行解决,从而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提高其举一反三、融会贯通的学习能力。
例如,在教授“软陶——徒手捏制”时,教师首先出示做工精致的软陶动植物及人物样品,并明确告诉学生制作完成以后,要在全校的范围内组织优秀作品的评选。直观性、竞争性的现场气氛调动了学生创作的积极性,强化了学生主动探索求知的心理。
在教授“软陶珠的制作”时,教师为学生创设了想象的空间,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摸索探求,得到新收获。学生有的给陶珠贴小花片儿,有的把陶珠捏成了椭圆、圆柱形,还有的用边角料制作出七彩陶珠。学生通过想象,创造出来的陶珠大小、形状各不相同,称得上千姿百态,有效地锻炼了他们的想象力和思考力。
二、注重知行统一
知行统一是一种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学习是为了将所学知识运用于实践,实践能使学生巩固知识。教师要引导学生将课堂上学到的基本理论和技法用于实际问题的分析和解决中。
在软陶课堂上,教师将日常生活中的美化和装饰技巧融入实际制作指导,让学生运用所学技法制作发卡、笔筒、手机挂件等;还根据软陶泥不怕水洗,不易变形、变色等特点,启发学生将软陶装饰运用到家居装饰中,用自己的智慧和灵巧的双手美化生活。
对于中学生来讲,创新能力是一种潜能,而教师在开发这一潜能的时候,应做到有的放矢,把主动权还给学生,提供机会,让学生成为创新的主人,在“玩”的同时体会创新的喜悦。
学生在由脑力劳动转向体力劳动的过程中,身心处于一种活跃状态。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不断发展,在“手脑并用、学做合一”中逐步实现“理论与实践并行、知识与技能并用”。
教师在授课过程中通过联系生活,能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反复动手操作可以使学生多角度地思考问题,灵活运用所学知识,正确掌握技能,养成良好的习惯。“书破万卷求自如,只有创新才成才”。创新,既需要智力的参与,又离不开情感的支持。而知行统一也是培养学生对所学技能产生情感的一种有效途径。
三、注重因材施教
因材施教是教师根据学生的基础、特点、兴趣、能力来实施教学。在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正确对待学生的个性和智力上的差异,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教师应该想方设法让每个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增强教学效果。
在授课过程中,教师要做到:精讲要领(可边讲边做或先讲后做),放慢速度,语言通俗规范,让每个学生在课堂上学会用眼睛看,用耳朵听,用手操作,用大脑思考,用心灵体验……在学中做,在做中学。学生操作时,教师参与其中,给予指导。学生有了进步,教师马上鼓励,真正做到尊重学生的独立人格和主体地位。在这种平等和谐的课堂氛围中,师生关系、教学节奏都会渐入佳境。
笔者曾经接触过一个有轻微智障的女孩,在软陶创意课上,她做得很慢,中间返工好几次,80分钟时间里只做出了一个绿色的草莓和一个蓝色的西瓜,但这有什么关系呢?她能够与同学一起参与学习,一起“玩”;她能够勇敢地抬起头,融入集体活动,这就足够了。教师有义务教育好每一个学生,给他们平等的学习机会。短暂的学习过程虽然给不了她实质性的帮助,但笔者可以给她鼓励、信任、关爱和信心。这是一个教师应有的最起码的职业道德。
创造力人人都有,处处可见。教师要成为保护学生创新能力的“监护人”,创造机会,让学生在“玩”中体验创新的喜悦,真正做到“动手动脑,心灵手巧”。
二十几年的教育经验使笔者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孩子是一潭流动的水,有成年人无法预料的活力和潜力。”劳技课的教学内容,涉及家庭、学校、生活和大自然等方方面面。教师应根据教学任务尽量为学生提供动手的机会,引导学生学思结合、知行统一,让他們乐学、会学、创造性地学。
(责任编辑:吴田田 章 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