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容摘要:本文从多丽丝·莱辛中期小说《天黑前的夏天》结局的矛盾性出发,拟从文学伦理学视角探讨“房子”及“海豹”等意象的伦理意义,最后指出女主人翁回归家庭有其必然性,体现了文学的“伦理教诲作用”。
关键词:《天黑前的夏天》 文学伦理学 小说结局
《天黑前的夏天》是英国著名作家多丽丝·莱辛(1919-2013)的中期作品。小说讲述一位中年女子在某个夏日来临之际,面临身份危机,突然打破常规,走出规范生活的情感變化和心理体验。该小说的结局“女主人翁凯特最终回归家庭”被女性主义者视为一大败笔。她们认为凯特最终屈服于黑暗,“接受了命运对她的安排,将继续自己‘天黑’般的生活。”[1](99)而Gayle Greene在《多丽丝·莱辛:变化的诗学》中将《天黑前的夏天》看成“一个封闭的环形,”[2](123)并指出了小说结局的矛盾性。而另一方面,Jean Pickering则认为凯特的旅程为“线性旅程”,她将“回家”与“海豹”意象联系在一起,并赋予它们积极的涵义,她认为凯特的回归意味着希望与重生,主人翁将海豹放归她内心深处的大海是她心之所向。[3](135)笔者发现从文学伦理学视角看该小说的结局有其必然性。文学伦理学批评要求文学批评必须要回到历史的现场,即在特定的伦理环境中批评文学。“伦理环境”、“伦理身份”、“伦理困境”、“伦理选择”等都是文学伦理学批评的核心术语。“文学伦理学批评注重对人物伦理身份的分析。在阅读文学作品的过程中我们会发现几乎所有伦理问题的产生往往都同伦理身份相关。”[4](14)本文拟从该视角讨论主人翁凯特的个人伦理选择,回家的伦理意义并指出小说结局的合理性。
一.“房子”的伦理意义:身份回归的象征
“房子”或“房间”的意象在莱辛小说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莱辛借用了弗吉尼亚·伍尔夫《一间自己的房间》中房子的意象,同时赋予它两种特殊的意义:第一,她将房子内化到心理层面,让房子由外部机构变成能突破内部心理障碍的象征;第二,她将房子延伸至整个社会。[5](177)
从文学伦理学角度来看,在这部小说中,“房子”是一种伦理象征:凯特为人妻为人母的身份。对她来说,“房子”是其安身立命的场所。当她还是无忧无虑小女孩时,“爷爷的石屋建在花园中央,花园里到处都是百合花和凤凰树。”[6](20)1984年的夏天,她遇见了迈克尔,搬进了迈克尔的“住所”。当她和迈克尔有了第三个孩子之后“没过多久,他们按揭买了一栋房子,添了一辆小汽车,请了个钟点工女佣,过起了规律的生活。他们这么做全是为了孩子。”[6](86)此时的凯特已不再是先前无忧无虑的小女孩,她有了为人妻母的身份,必须要为这一身份担负起该有的责任,所以房子此刻的伦理意义象征着之后“四分之一”个世纪里与迈克尔共同生活抚养孩子的相濡以沫。在小说开始,凯特房子里由她精心照料了二十多的旖旎美丽的英式花园,需要“趁这个夏天,好好修整一番,”[6](19)“房子”的事情成了小事,“房子被出租”就这样“被决定”了,凯特也生平第一次成了可有可无的人。
王丽丽在《多丽丝·莱辛的艺术和哲学思想研究》中指出“多丽丝·莱辛在其小说中用房子意象来象征主人翁试图实现的某种自我并且房子与房间的关系暗示了主人翁与其他人之间的关系。”[5](188)凯特在国际食品组织部门的公用房间“十分宽敞,里面摆了不少桌子,有很多空间可以用……如今她已经习惯了这里,坐在里面忍不住矜矜自得地暗想自己在这一新阶层的种种优越之处。”[6](37-38)在这里,她获得了职业身份,短期的社会身份并且赢得了人们的尊重。而凯特与杰弗里在西班牙时住的房间,“带了个阳台,正对着一个公用小花园”[6](78)像极了自己家的房子,她总是待在阳台回忆与家人之间的种种矛盾。这个房间和杰弗里的存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凯特理清母子矛盾并走出丈夫婚外性行为的心理阴影。当凯特生病之后,她所住伦敦酒店的房间,“像一个工具箱,那张单人床跟她和丈夫早年同床共寝的床铺一样大……上面懒洋洋地摆放了两个玫瑰色靠枕,显得像家一样舒适。”[6](130)这间房喻指了凯特与丈夫早年辛苦工作养家糊口的日子及她与丈夫那种彼此知根知底,亲密无间的时光。也正是在这间房里,她开始渴望见到自己的丈夫。当她终于鼓起勇气来到自家花园大树下时,发现房子变了,“一张沙发翻倒在草坪上,显得十分落寞”[6](140)她对之前熟悉的房子竟一点儿感觉都没有。房子发生了变化,则意味着她已经不再保留之前失去自我为人妻母的身份。最后,她在莫琳的地下公寓了获得一间很小的屋子,“放了一张窄窄的小床和一个柜子。里面的温度比前面朝南的公寓低好几度。房间冷飕飕的。”[6](159)在这“还凑合”的房间里,凯特在帮助莫琳选择婚姻伴侣的同时自己也选择了接受完全真实的自己,她揭下一直为迎合丈夫身份而伪装的面纱,不再染发,穿合身的衣服,毅然决定回家。“房子”对于凯特来说不仅是物质的,也是精神的,更重要的是它有着重要的伦理意义:通过回家,回到自己的房子来找回属于自己的伦理身份。
二.“海豹”的伦理意义:追求真爱,找回“身份”的过程的象征
莱辛小说中另一重要的元素是她对主人翁梦境的精彩刻画。莱辛的梦可以总结过去也可以预示未来。所以分析该小说中“海豹”之梦与凯特经历之间的关系是把握小说脉络的关键。贯穿凯特整个旅程的“海豹”之梦在小说中出现了15次。凯特送“海豹”回归大海的系列梦境有着重要的伦理意义;它象征着凯特苦寻真爱、找回身份的过程。
“海豹”之梦第一次出现在“国际食品组织”,“原来是只海豹,搁浅了,正无助地躺在阴凉山坡边一块干燥的大石头上,痛苦地呻吟着。”[6](29)此时的凯特,刚刚离开家,“生平第一次不被家人需要”得不到来自丈夫和孩子的尊重,已经失去了为人妻母的伦理身份。当她与杰弗里在西班牙时,梦中的海豹“在慢慢地、痛苦地朝遥不可见的大海爬去。”[6](94)凯特在这个梦里见到了她的情人,与情人做爱了,而海豹就在旁边。她告诉自己必须先把海豹送回海里,于是与情人告别。这个“海豹”之梦暗示了现实生活中的凯特渴望完美无瑕的爱情,她发现自己在与杰弗里这段“女大男小”的荒唐的关系中,一直如“母亲”般的“照顾”着的“儿子般”的角色,所以她义无反顾的离开了。当她来到伦敦的酒店,病得奄奄一息,终于懂得与自己的过去握手言和,开始怀念与丈夫长达四分之一个世纪的“相互厮守,不离不弃”。那梦中的“海豹”也在她的照料下“睁开了眼睛,轻声地呻吟着。”[6](138)在梦里她抱起“海豹”继续北行。而当凯特最后在莫琳的公寓里,给女儿般大的莫琳讲述自己生活故事的同时,鼓励莫琳勇敢地走进婚姻的殿堂。她成功的说服了莫琳也成功的说服了自己,最终坦然接受了不再伪装、听从于内心、为自己而活为人妻为人母的身份。此时的“海豹”已经被凯特平安送回大海。“海豹沉入水底,接着浮出水面,脑袋最后一次靠在礁石旁:用柔和的黑眼睛看了看她,然后闭上鼻孔潜入水中……她发现太阳挂在自己的正前方……”[6](232)原来她们夫妻之间母子之间的爱一直都在,只是换了一种形式。当她忽略了自己委曲求全去迎合他人,生活的重担让她忘记了生活中一些最本真的东西。而当她决定以全新的形象回归家庭时,也就找回了自己该有的身份。所以海豹之梦的伦理意义,即凯特找回真爱找回身份的过程。在梦的最后“她望着它,望着这轮明亮硕大,欢快活泼,仿佛要引吭高歌的太阳。”[6](232)预示着凯特回家之后的生活必定是充满希望的、和谐的和幸福的。 三.回家的伦理意义:接受伦理身份;履行伦理义务
凯特放弃了以前让她感到约束的发型,穿上了合身得体的衣服,以全新的形象回家,是她深思熟虑之后做出的选择。回家,体现了其重拾自我,走出伦理困境,坦然接受自己已不再年轻、孩子们已长大成人应该放手,这一为人妻为人母的伦理身份,并勇于履行其义务的重要意义。另一方面,凯特对丈夫和孩子深深的爱和依恋,说明她的心其实一刻也没有离开过家,只是特殊的伦理环境造就了当时失去自我、失去身份的她,被暂时蒙蔽了双眼,一时之间没有找到正确的方式与家人及时沟通,看不到幸福的方向。所以最终重回“幸福的港湾”,“爱的怀抱”也是她的必然选择。
凯特因身份危机和家庭伦理疏离产生的伦理困境是传统中年妇女共同的问题。而她在走出伦理困境后所做出的伦理选择并非永远的离开而是勇敢的回归家庭,体现了莱辛的人文关怀:宣扬其对家庭成员的理解、仁爱、宽恕及接受家庭伦理身份的同时又不失去自由意志的个人品德。聂珍钊教授指出:“文学产生于伦理表达的需要。”[4](5)凯特的回归正好体现了文学的功能:文学的伦理教诲作用。因此该小说也仿佛提醒每一个人要对自己身份负责任;适当地自我调整,也是追求幸福和明确人生价值的一大途径。
参考文献
[1]张志荣.谈意象在《天黑前的夏天》中的运用[J].短篇小说(原创版),2012(23)99-100.
[2]Gayle, Green. Doris Lessing: The Poetics of Change[M]. Ann Arbor: The University of Michigan Press, 1994.
[3]Pickering, Jean. Understanding Doris Lessing[M]. Columbia, S.C.: The University of South Carolina Press, 1990.
[4]聶珍钊.文学伦理学批评及其它——聂珍钊自选集[C].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年.
[5]Wang, lili. A Study of Doris Lessing’s Art and Philosophy[M]. Beijing: Social Sciences Academic Press (China), 2007
[6]Lessing Doris. 天黑前的夏天[M].邱益鸿,译.1版.海口:南海出版公司,
(作者单位:安徽淮南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
关键词:《天黑前的夏天》 文学伦理学 小说结局
《天黑前的夏天》是英国著名作家多丽丝·莱辛(1919-2013)的中期作品。小说讲述一位中年女子在某个夏日来临之际,面临身份危机,突然打破常规,走出规范生活的情感變化和心理体验。该小说的结局“女主人翁凯特最终回归家庭”被女性主义者视为一大败笔。她们认为凯特最终屈服于黑暗,“接受了命运对她的安排,将继续自己‘天黑’般的生活。”[1](99)而Gayle Greene在《多丽丝·莱辛:变化的诗学》中将《天黑前的夏天》看成“一个封闭的环形,”[2](123)并指出了小说结局的矛盾性。而另一方面,Jean Pickering则认为凯特的旅程为“线性旅程”,她将“回家”与“海豹”意象联系在一起,并赋予它们积极的涵义,她认为凯特的回归意味着希望与重生,主人翁将海豹放归她内心深处的大海是她心之所向。[3](135)笔者发现从文学伦理学视角看该小说的结局有其必然性。文学伦理学批评要求文学批评必须要回到历史的现场,即在特定的伦理环境中批评文学。“伦理环境”、“伦理身份”、“伦理困境”、“伦理选择”等都是文学伦理学批评的核心术语。“文学伦理学批评注重对人物伦理身份的分析。在阅读文学作品的过程中我们会发现几乎所有伦理问题的产生往往都同伦理身份相关。”[4](14)本文拟从该视角讨论主人翁凯特的个人伦理选择,回家的伦理意义并指出小说结局的合理性。
一.“房子”的伦理意义:身份回归的象征
“房子”或“房间”的意象在莱辛小说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莱辛借用了弗吉尼亚·伍尔夫《一间自己的房间》中房子的意象,同时赋予它两种特殊的意义:第一,她将房子内化到心理层面,让房子由外部机构变成能突破内部心理障碍的象征;第二,她将房子延伸至整个社会。[5](177)
从文学伦理学角度来看,在这部小说中,“房子”是一种伦理象征:凯特为人妻为人母的身份。对她来说,“房子”是其安身立命的场所。当她还是无忧无虑小女孩时,“爷爷的石屋建在花园中央,花园里到处都是百合花和凤凰树。”[6](20)1984年的夏天,她遇见了迈克尔,搬进了迈克尔的“住所”。当她和迈克尔有了第三个孩子之后“没过多久,他们按揭买了一栋房子,添了一辆小汽车,请了个钟点工女佣,过起了规律的生活。他们这么做全是为了孩子。”[6](86)此时的凯特已不再是先前无忧无虑的小女孩,她有了为人妻母的身份,必须要为这一身份担负起该有的责任,所以房子此刻的伦理意义象征着之后“四分之一”个世纪里与迈克尔共同生活抚养孩子的相濡以沫。在小说开始,凯特房子里由她精心照料了二十多的旖旎美丽的英式花园,需要“趁这个夏天,好好修整一番,”[6](19)“房子”的事情成了小事,“房子被出租”就这样“被决定”了,凯特也生平第一次成了可有可无的人。
王丽丽在《多丽丝·莱辛的艺术和哲学思想研究》中指出“多丽丝·莱辛在其小说中用房子意象来象征主人翁试图实现的某种自我并且房子与房间的关系暗示了主人翁与其他人之间的关系。”[5](188)凯特在国际食品组织部门的公用房间“十分宽敞,里面摆了不少桌子,有很多空间可以用……如今她已经习惯了这里,坐在里面忍不住矜矜自得地暗想自己在这一新阶层的种种优越之处。”[6](37-38)在这里,她获得了职业身份,短期的社会身份并且赢得了人们的尊重。而凯特与杰弗里在西班牙时住的房间,“带了个阳台,正对着一个公用小花园”[6](78)像极了自己家的房子,她总是待在阳台回忆与家人之间的种种矛盾。这个房间和杰弗里的存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凯特理清母子矛盾并走出丈夫婚外性行为的心理阴影。当凯特生病之后,她所住伦敦酒店的房间,“像一个工具箱,那张单人床跟她和丈夫早年同床共寝的床铺一样大……上面懒洋洋地摆放了两个玫瑰色靠枕,显得像家一样舒适。”[6](130)这间房喻指了凯特与丈夫早年辛苦工作养家糊口的日子及她与丈夫那种彼此知根知底,亲密无间的时光。也正是在这间房里,她开始渴望见到自己的丈夫。当她终于鼓起勇气来到自家花园大树下时,发现房子变了,“一张沙发翻倒在草坪上,显得十分落寞”[6](140)她对之前熟悉的房子竟一点儿感觉都没有。房子发生了变化,则意味着她已经不再保留之前失去自我为人妻母的身份。最后,她在莫琳的地下公寓了获得一间很小的屋子,“放了一张窄窄的小床和一个柜子。里面的温度比前面朝南的公寓低好几度。房间冷飕飕的。”[6](159)在这“还凑合”的房间里,凯特在帮助莫琳选择婚姻伴侣的同时自己也选择了接受完全真实的自己,她揭下一直为迎合丈夫身份而伪装的面纱,不再染发,穿合身的衣服,毅然决定回家。“房子”对于凯特来说不仅是物质的,也是精神的,更重要的是它有着重要的伦理意义:通过回家,回到自己的房子来找回属于自己的伦理身份。
二.“海豹”的伦理意义:追求真爱,找回“身份”的过程的象征
莱辛小说中另一重要的元素是她对主人翁梦境的精彩刻画。莱辛的梦可以总结过去也可以预示未来。所以分析该小说中“海豹”之梦与凯特经历之间的关系是把握小说脉络的关键。贯穿凯特整个旅程的“海豹”之梦在小说中出现了15次。凯特送“海豹”回归大海的系列梦境有着重要的伦理意义;它象征着凯特苦寻真爱、找回身份的过程。
“海豹”之梦第一次出现在“国际食品组织”,“原来是只海豹,搁浅了,正无助地躺在阴凉山坡边一块干燥的大石头上,痛苦地呻吟着。”[6](29)此时的凯特,刚刚离开家,“生平第一次不被家人需要”得不到来自丈夫和孩子的尊重,已经失去了为人妻母的伦理身份。当她与杰弗里在西班牙时,梦中的海豹“在慢慢地、痛苦地朝遥不可见的大海爬去。”[6](94)凯特在这个梦里见到了她的情人,与情人做爱了,而海豹就在旁边。她告诉自己必须先把海豹送回海里,于是与情人告别。这个“海豹”之梦暗示了现实生活中的凯特渴望完美无瑕的爱情,她发现自己在与杰弗里这段“女大男小”的荒唐的关系中,一直如“母亲”般的“照顾”着的“儿子般”的角色,所以她义无反顾的离开了。当她来到伦敦的酒店,病得奄奄一息,终于懂得与自己的过去握手言和,开始怀念与丈夫长达四分之一个世纪的“相互厮守,不离不弃”。那梦中的“海豹”也在她的照料下“睁开了眼睛,轻声地呻吟着。”[6](138)在梦里她抱起“海豹”继续北行。而当凯特最后在莫琳的公寓里,给女儿般大的莫琳讲述自己生活故事的同时,鼓励莫琳勇敢地走进婚姻的殿堂。她成功的说服了莫琳也成功的说服了自己,最终坦然接受了不再伪装、听从于内心、为自己而活为人妻为人母的身份。此时的“海豹”已经被凯特平安送回大海。“海豹沉入水底,接着浮出水面,脑袋最后一次靠在礁石旁:用柔和的黑眼睛看了看她,然后闭上鼻孔潜入水中……她发现太阳挂在自己的正前方……”[6](232)原来她们夫妻之间母子之间的爱一直都在,只是换了一种形式。当她忽略了自己委曲求全去迎合他人,生活的重担让她忘记了生活中一些最本真的东西。而当她决定以全新的形象回归家庭时,也就找回了自己该有的身份。所以海豹之梦的伦理意义,即凯特找回真爱找回身份的过程。在梦的最后“她望着它,望着这轮明亮硕大,欢快活泼,仿佛要引吭高歌的太阳。”[6](232)预示着凯特回家之后的生活必定是充满希望的、和谐的和幸福的。 三.回家的伦理意义:接受伦理身份;履行伦理义务
凯特放弃了以前让她感到约束的发型,穿上了合身得体的衣服,以全新的形象回家,是她深思熟虑之后做出的选择。回家,体现了其重拾自我,走出伦理困境,坦然接受自己已不再年轻、孩子们已长大成人应该放手,这一为人妻为人母的伦理身份,并勇于履行其义务的重要意义。另一方面,凯特对丈夫和孩子深深的爱和依恋,说明她的心其实一刻也没有离开过家,只是特殊的伦理环境造就了当时失去自我、失去身份的她,被暂时蒙蔽了双眼,一时之间没有找到正确的方式与家人及时沟通,看不到幸福的方向。所以最终重回“幸福的港湾”,“爱的怀抱”也是她的必然选择。
凯特因身份危机和家庭伦理疏离产生的伦理困境是传统中年妇女共同的问题。而她在走出伦理困境后所做出的伦理选择并非永远的离开而是勇敢的回归家庭,体现了莱辛的人文关怀:宣扬其对家庭成员的理解、仁爱、宽恕及接受家庭伦理身份的同时又不失去自由意志的个人品德。聂珍钊教授指出:“文学产生于伦理表达的需要。”[4](5)凯特的回归正好体现了文学的功能:文学的伦理教诲作用。因此该小说也仿佛提醒每一个人要对自己身份负责任;适当地自我调整,也是追求幸福和明确人生价值的一大途径。
参考文献
[1]张志荣.谈意象在《天黑前的夏天》中的运用[J].短篇小说(原创版),2012(23)99-100.
[2]Gayle, Green. Doris Lessing: The Poetics of Change[M]. Ann Arbor: The University of Michigan Press, 1994.
[3]Pickering, Jean. Understanding Doris Lessing[M]. Columbia, S.C.: The University of South Carolina Press, 1990.
[4]聶珍钊.文学伦理学批评及其它——聂珍钊自选集[C].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年.
[5]Wang, lili. A Study of Doris Lessing’s Art and Philosophy[M]. Beijing: Social Sciences Academic Press (China), 2007
[6]Lessing Doris. 天黑前的夏天[M].邱益鸿,译.1版.海口:南海出版公司,
(作者单位:安徽淮南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