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你投票时,是否曾想过自己的选票是否真的算数?
如果你在网上遇到了某人,你该怎么确认他的身份?
当你购买打着“法国进口”标签的香水时,你要怎么确定它的货源属实?
要想完全搞清上面任意一个问题,你都需要一个系统,而它应当具备的基本功能包括有:可以存儲记录,任何人都能验证真假(因为你我他都可能是投票者、网民、消费者的角色),并且安全有保障。这样一来,就可以确保没人能够篡改记录欺骗系统,因为从理论上来说,每个使用该系统的人其实都是系统记录的监督者。类似这样的系统已经出现了吗?其实,支撑这样一个系统的技术就是被炒得沸沸扬扬的区块链技术。
区块链的核心在于,它把所有的信息都存储在独立的个人计算机网络中,使其变成去中心化的、分布式的结构。这意味着系统不为某个主控公司或某一个人所有,而是每个人都能使用并运行该系统。这样做有什么意义呢? 这意味着任何人都很难操纵或破坏这个网络。而运行这个分布式系统的人,在电脑上按照时间先后顺序存放大家提交的记录,就形成了一个个写满交易记录的数据“块”,并相连形成链状结构,就构成了“区块链”。同时,区块链运用密码学技术来确保记录不会被他人伪造或更改。
举个例子,全班50个人的班费一共1000元,掌握在班长一人手里,每次有费用支出,班干部们都要去班长那里支取费用。如果班长哪天“见财起意”,将其中的200元给女朋友买巧克力,并在每次做账的时候,分摊到每笔班费支出里,职务侵占就这么形成了!但如果全班每个人的手中都有一本账本,都拥有记录和监督的权限,文娱委员课本剧支出220元,体育委员运动会支出300元,都可以自主地分布式记录,且全班可查阅可监督每笔班费的使用进程和总量余额,而不再依赖于班长这个“中心”,这样一来,班长的公款私用计划就泡汤了。
那么问题来了,既然是“去中心化”的模式,那要如何说服大家都在区块链上记账呢?总得给点好处吧,这里本质上就涉及到“共识机制”的问题。毕竟,一个安全、利益趋同的共识机制才是区块链项目成功的关键。
还是之前的例子,全班同学的共识机制,就是大家相信,通过这样的区块链记账方式,可以最大程度确保每一笔班费都被合理、公开透明地使用,从而防范内部舞弊的风险,这样的操作是有价值的。而那名具有传销天赋的中本聪,为了忽悠一堆老实的“程序猿”去“挖比特币”,就采用了POW共识机制,也即工作量证明机制。比特币网络通过调节计算难度,保证每次竞争记账都需要全网矿工计算约10分钟,才能算出一个满足条件的结果。工作量证明是指,如果矿工找到了一个满足条件的结果,我们就可以认为全网矿工完成了指定难度系数的工作量,而取得记账权的几率恰恰取决于矿工工作量占全网的比例,如果占比30%,那么获得记账权的几率也是30%,因此花越多工作量去挖矿,就越有可能获得新的比特币,说白了,这是对于矿工们费尽心思挖矿行为的一种奖励。
当然了,说起区块链,很多人的第一反应就是比特币,但比特币≠区块链,严格来说,区块链技术是支撑比特币在全世界范围内火爆起来的底层技术,而比特币只能算是区块链一个精彩的应用而已。
得益于区块链技术的分布式原理,你可以把比特币送给任何人,甚至是从未谋面的陌生人。比特币不同于信用卡、支付宝或银行汇款,因为它没有任何银行或金融中介商参与其中,相反,来自世界各地的人们用他们的个人电脑就能实现交易。在这一过程中,比特币使用区块链技术记录它的持有记录,从而确保一枚比特币在某一时刻只能拥有一位持有者,而不能像现实世界中的假币一样被花费两次。
在理论上的“可以”交易还远远不够,因为区块链具有不可篡改性、匿名性、共识机制的特征,带来了它的核心价值所在——解决了中介信用问题。要知道在过去,两个互不认识的人要达成协作是很难的,必须要依靠第三方。但通过区块链技术,比特币使得人类第一次在没有任何中介机构参与的情况下,完成了双方可以互信的转账行为。这是区块链的重大突破。
除了比特币之外,在区块链场景下,莱特币、以太币等越来越多的数字货币被创造出来,智能合约、以太坊共建平台等产物也应运而生……互联网界有人说,区块链是第四次革命,将颠覆我们的时代;但也有人认为,基于高额的开发成本和去中心化的核心理念,区块链不过是无法落地的炒作罢了。天使还是恶魔,孰是孰非?让我们静待观之。
◎ 来源|微信公众号“星瀚微法苑”
如果你在网上遇到了某人,你该怎么确认他的身份?
当你购买打着“法国进口”标签的香水时,你要怎么确定它的货源属实?
要想完全搞清上面任意一个问题,你都需要一个系统,而它应当具备的基本功能包括有:可以存儲记录,任何人都能验证真假(因为你我他都可能是投票者、网民、消费者的角色),并且安全有保障。这样一来,就可以确保没人能够篡改记录欺骗系统,因为从理论上来说,每个使用该系统的人其实都是系统记录的监督者。类似这样的系统已经出现了吗?其实,支撑这样一个系统的技术就是被炒得沸沸扬扬的区块链技术。
区块链的核心在于,它把所有的信息都存储在独立的个人计算机网络中,使其变成去中心化的、分布式的结构。这意味着系统不为某个主控公司或某一个人所有,而是每个人都能使用并运行该系统。这样做有什么意义呢? 这意味着任何人都很难操纵或破坏这个网络。而运行这个分布式系统的人,在电脑上按照时间先后顺序存放大家提交的记录,就形成了一个个写满交易记录的数据“块”,并相连形成链状结构,就构成了“区块链”。同时,区块链运用密码学技术来确保记录不会被他人伪造或更改。
举个例子,全班50个人的班费一共1000元,掌握在班长一人手里,每次有费用支出,班干部们都要去班长那里支取费用。如果班长哪天“见财起意”,将其中的200元给女朋友买巧克力,并在每次做账的时候,分摊到每笔班费支出里,职务侵占就这么形成了!但如果全班每个人的手中都有一本账本,都拥有记录和监督的权限,文娱委员课本剧支出220元,体育委员运动会支出300元,都可以自主地分布式记录,且全班可查阅可监督每笔班费的使用进程和总量余额,而不再依赖于班长这个“中心”,这样一来,班长的公款私用计划就泡汤了。
那么问题来了,既然是“去中心化”的模式,那要如何说服大家都在区块链上记账呢?总得给点好处吧,这里本质上就涉及到“共识机制”的问题。毕竟,一个安全、利益趋同的共识机制才是区块链项目成功的关键。
还是之前的例子,全班同学的共识机制,就是大家相信,通过这样的区块链记账方式,可以最大程度确保每一笔班费都被合理、公开透明地使用,从而防范内部舞弊的风险,这样的操作是有价值的。而那名具有传销天赋的中本聪,为了忽悠一堆老实的“程序猿”去“挖比特币”,就采用了POW共识机制,也即工作量证明机制。比特币网络通过调节计算难度,保证每次竞争记账都需要全网矿工计算约10分钟,才能算出一个满足条件的结果。工作量证明是指,如果矿工找到了一个满足条件的结果,我们就可以认为全网矿工完成了指定难度系数的工作量,而取得记账权的几率恰恰取决于矿工工作量占全网的比例,如果占比30%,那么获得记账权的几率也是30%,因此花越多工作量去挖矿,就越有可能获得新的比特币,说白了,这是对于矿工们费尽心思挖矿行为的一种奖励。
当然了,说起区块链,很多人的第一反应就是比特币,但比特币≠区块链,严格来说,区块链技术是支撑比特币在全世界范围内火爆起来的底层技术,而比特币只能算是区块链一个精彩的应用而已。
得益于区块链技术的分布式原理,你可以把比特币送给任何人,甚至是从未谋面的陌生人。比特币不同于信用卡、支付宝或银行汇款,因为它没有任何银行或金融中介商参与其中,相反,来自世界各地的人们用他们的个人电脑就能实现交易。在这一过程中,比特币使用区块链技术记录它的持有记录,从而确保一枚比特币在某一时刻只能拥有一位持有者,而不能像现实世界中的假币一样被花费两次。
在理论上的“可以”交易还远远不够,因为区块链具有不可篡改性、匿名性、共识机制的特征,带来了它的核心价值所在——解决了中介信用问题。要知道在过去,两个互不认识的人要达成协作是很难的,必须要依靠第三方。但通过区块链技术,比特币使得人类第一次在没有任何中介机构参与的情况下,完成了双方可以互信的转账行为。这是区块链的重大突破。
除了比特币之外,在区块链场景下,莱特币、以太币等越来越多的数字货币被创造出来,智能合约、以太坊共建平台等产物也应运而生……互联网界有人说,区块链是第四次革命,将颠覆我们的时代;但也有人认为,基于高额的开发成本和去中心化的核心理念,区块链不过是无法落地的炒作罢了。天使还是恶魔,孰是孰非?让我们静待观之。
◎ 来源|微信公众号“星瀚微法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