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建立一个完善的、具有五年制高职特色的专业课教材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可以保障专业课教材的编写质量,对提高专业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和职业技术能力,满足学生就业和创业的需要具有十分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分析,阐述了五年制高职专业课的主要功能和特点,提出了五年制高职专业课教材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内涵和标准。
【关键词】教材;质量;功能;特点;评价;体系
【中图分类号】G71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250X(2007)10-0078-04
五年制高职教育不同于普通本科教育,它不是以学科为本位的教育,而是以技术应用能力为本位的教育。高职教育要摆脱普通本科学科教育模式的影响,真正办出高职特色,需要从教育理念、教育体制、教学方法等多方面进行努力,但是编写具有五年制高职特色的专业课教材,对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和职业技术能力,满足学生就业和创业的需要具有十分重要意义。因此,建立一个完善的、具有五年制高职特色的专业课教材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可以保障专业课教材的编写质量,促进专业课教材的质量上一个新台阶,从而推动五年制高职专业课的教材建设,提高五年制高职的教学质量。
1五年制高职专业课教材的功能
1.1思想教育的功能:专业课教材不仅要让学生掌握专业理论和专业技能,促进学生智力发展和能力的提高,还要在专业课教材中渗透职业道德、敬业精神和创业意识的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和择业观。教材中蕴含的思想文化内涵,对学生的思想品德修养起潜移默化的作用,教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全面提高自身素质;勇于创新,不断开拓进取。
1.2专业知识和经验传授的功能:专业课教材是专业教学的主要工具,其功能主要是传授专业知识、专业技能与经验。通过教与学,提高学生的职业技术素养,使其达到与未来职业岗位相适应的基本要求,重点强化专业技能的培养,以满足学生胜任工作岗位和就业、创业的需要。教材不仅要向学生展示知识的内容,还逐步地向学生展示如何获得知识的过程和学习的方法,让学生逐步体验到如何从实践中发现和提出问题,认识和解决问题,逐步从模仿发展到独立思考,从接受到创新。
1.3职业技能培养的功能:五年制高职教育是以就业为导向,以职业能力的培养为中心,按照职业岗位、职业岗位群(职业领域)的需要,培养出适应社会需要的生产、管理、服务第一线技能型、应用型人才,推进职业教育与就业接轨。因此,专业课和实训教材体现了以培养学生职业技能的功能。通过专业课的学习,使学生既有良好的专业理论知识,又有较强的专业技能。
2五年制高职专业课教材的主要特点
五年制高职专业课教材与文化基础课教材除了在思想性、科学性具有共性外,还具有以下一些特点:
2.1教材的职业性:所谓“职业性”,是指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培养目标、教学计划、课程设置、教材内容和教学方式等都以职业需求为中心。在教材内容的确定上,首先通过职业岗位特点的分析,确定专业培养方向和培养目标,然后根据职业岗位的需求,进行职业能力分析,以此确定专业课教材的主体内容和层次定位,有针对性地设置教材内容。所以,专业课教材体现了职业性。
2.2教材的适用性:由于五年制高职教育是培养面向行业生产、管理、服务第一线、具有一定综合素质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因此,五年制高职专业课教材必须适应特定行业、职业的要求,即要求知识、技能、素质培养等课程内容适宜而实用,使培养出来的学生具备岗位所必须的专业知识和比较熟练的技术,教材的深广度适合职业岗位的实际需求和学生实际水平。现在有一些专业课教材(如艺术类、电子商务等专业)还借用本科教材,由于本科教材理论偏深,内容偏多,与高职学生就业岗位的需求脱节。再加上课时和学生实际水平的限制,教师在上课时只能选择部分内容进行教学,给学生掌握知识和技能就带来困难,从而影响教学质量,这类教材的适用性就差。
2.3教材的实用性:实用性是五年制高职专业课教材的一大特征,也是区别于学科型教材的关键要素之一。因为职业教育从其本质上讲就是一种就业教育。专业课教材应突出知识的应用性、技能性和实践性,将教材内容与培养目标以及专业能力有机地结合,不追求学科的系统性和完整性,而是根据培养目标的能力要求和岗位需求,筛选出与岗位需求和职业能力有关的专业知识内容和实际操作技能,以管用、够用、适当储备为限度,形成一个以综合能力培养为主体,突出技能和岗位要求为目的的教材编写模式,而不是以知识为中心的教材编写模式,使专业课教材的内容实用,贴近生活实际和行业实际,从而使学生毕业后具备直接从事生产一线技术工作和管理工作的能力。
2.4教材的针对性:不同的职业、不同的岗位对各类技能人才的培养目标和能力要求是不相同的。因此,高职教材的内容的取向是以职业能力和岗位目标要求为基础的,因此,要求专业课教材有较强的职业针对性和岗位针对性例如,以前编写的《计算机应用基础》的内容主要介绍计算机基础知识,WindowsXP的常规操作,典型办公自动化软件Word、Excel、PowerPoint的使用,计算机网络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等。而新编《计算机应用基础》除了上述内容外,还增加了“网络安全与病毒防治”、“图像的获取与处理”、“数据的加密与备份”、“打印机的工作原理与维护”等内容。这些内容对五年制高职的学生来说,就有很强的针对性。通过学习不仅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计算机操作和应用能力,而且学生有较强的计算机维护能力。
2.5教材的先进性:由于行业技术发展较快,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不断出现,设备不断更新,而专业课教材的出版有一定的周期性,这样教材的内容就落后于生产技术的发展。因此,专业课教材应不断更新,删除陈旧的和不适应现代产业发展需求的内容,适当地补充本行业成熟的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以及它们的应用,反映行业技术的发展趋势,突出专业课教材的先进性与职教特色。
例如,计算机的硬件和软件更新速度很快。因此,计算机软件专业类系列教材就应该紧跟时代步伐。从实际应用的角度出发,综合介绍目前最新和最通用的软件开发技术、环境和平台,使学生掌握建立一个软件的总体概念和方法,突出对新的开发方法和开发工具的掌握及使用。
3五年制高职专业课教材质量评价的指标体系和内涵
专业课教材质量的高低主要取决于教材的内容质量和外观质量,我们可以从思想性、科学性、教材设计、教材内容、编校质量、印装质量和教材特色等方面评价五年制高职专业课教材质量的优劣。
4五年制高职教材评价的方法
为了使五年制高职教材评价客观、公正,真正能体现出教材的质量、教学效果和教育价值,我们应采取专家评价(或教师评价)与学生的评价(使用效果评价)相结合的原则。因为教师、学生是教材的直接使用者。教师是教材内容的传授者,学生是教材内容的接受者,他们对教材质量的优劣最有发言权。从教师、学生反馈回来的使用效果评价是检验教材质量好坏的重要参考。依据教材质量评价的指标体系和标准,分别对教材进行打分量化,然后按专家(或教师评价)测评的平均分的70%+学生测评的平均分的30%来计算教材评价获得的总分。即x=x1×0.7+x2×0.3。
参考文献
[1]卢洪胜.专业课教师的素质特征与教材建设.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2.11
[2]王毅等著.高等职业教育理论探索与与实践.东南大学出版社,2005.11
[3]刘荣才、周丽.职业教育教材质量评价与教材建设问题探讨.职业技术教育,2003.19
收稿日期:2007-09-17
“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关键词】教材;质量;功能;特点;评价;体系
【中图分类号】G71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250X(2007)10-0078-04
五年制高职教育不同于普通本科教育,它不是以学科为本位的教育,而是以技术应用能力为本位的教育。高职教育要摆脱普通本科学科教育模式的影响,真正办出高职特色,需要从教育理念、教育体制、教学方法等多方面进行努力,但是编写具有五年制高职特色的专业课教材,对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和职业技术能力,满足学生就业和创业的需要具有十分重要意义。因此,建立一个完善的、具有五年制高职特色的专业课教材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可以保障专业课教材的编写质量,促进专业课教材的质量上一个新台阶,从而推动五年制高职专业课的教材建设,提高五年制高职的教学质量。
1五年制高职专业课教材的功能
1.1思想教育的功能:专业课教材不仅要让学生掌握专业理论和专业技能,促进学生智力发展和能力的提高,还要在专业课教材中渗透职业道德、敬业精神和创业意识的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和择业观。教材中蕴含的思想文化内涵,对学生的思想品德修养起潜移默化的作用,教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全面提高自身素质;勇于创新,不断开拓进取。
1.2专业知识和经验传授的功能:专业课教材是专业教学的主要工具,其功能主要是传授专业知识、专业技能与经验。通过教与学,提高学生的职业技术素养,使其达到与未来职业岗位相适应的基本要求,重点强化专业技能的培养,以满足学生胜任工作岗位和就业、创业的需要。教材不仅要向学生展示知识的内容,还逐步地向学生展示如何获得知识的过程和学习的方法,让学生逐步体验到如何从实践中发现和提出问题,认识和解决问题,逐步从模仿发展到独立思考,从接受到创新。
1.3职业技能培养的功能:五年制高职教育是以就业为导向,以职业能力的培养为中心,按照职业岗位、职业岗位群(职业领域)的需要,培养出适应社会需要的生产、管理、服务第一线技能型、应用型人才,推进职业教育与就业接轨。因此,专业课和实训教材体现了以培养学生职业技能的功能。通过专业课的学习,使学生既有良好的专业理论知识,又有较强的专业技能。
2五年制高职专业课教材的主要特点
五年制高职专业课教材与文化基础课教材除了在思想性、科学性具有共性外,还具有以下一些特点:
2.1教材的职业性:所谓“职业性”,是指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培养目标、教学计划、课程设置、教材内容和教学方式等都以职业需求为中心。在教材内容的确定上,首先通过职业岗位特点的分析,确定专业培养方向和培养目标,然后根据职业岗位的需求,进行职业能力分析,以此确定专业课教材的主体内容和层次定位,有针对性地设置教材内容。所以,专业课教材体现了职业性。
2.2教材的适用性:由于五年制高职教育是培养面向行业生产、管理、服务第一线、具有一定综合素质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因此,五年制高职专业课教材必须适应特定行业、职业的要求,即要求知识、技能、素质培养等课程内容适宜而实用,使培养出来的学生具备岗位所必须的专业知识和比较熟练的技术,教材的深广度适合职业岗位的实际需求和学生实际水平。现在有一些专业课教材(如艺术类、电子商务等专业)还借用本科教材,由于本科教材理论偏深,内容偏多,与高职学生就业岗位的需求脱节。再加上课时和学生实际水平的限制,教师在上课时只能选择部分内容进行教学,给学生掌握知识和技能就带来困难,从而影响教学质量,这类教材的适用性就差。
2.3教材的实用性:实用性是五年制高职专业课教材的一大特征,也是区别于学科型教材的关键要素之一。因为职业教育从其本质上讲就是一种就业教育。专业课教材应突出知识的应用性、技能性和实践性,将教材内容与培养目标以及专业能力有机地结合,不追求学科的系统性和完整性,而是根据培养目标的能力要求和岗位需求,筛选出与岗位需求和职业能力有关的专业知识内容和实际操作技能,以管用、够用、适当储备为限度,形成一个以综合能力培养为主体,突出技能和岗位要求为目的的教材编写模式,而不是以知识为中心的教材编写模式,使专业课教材的内容实用,贴近生活实际和行业实际,从而使学生毕业后具备直接从事生产一线技术工作和管理工作的能力。
2.4教材的针对性:不同的职业、不同的岗位对各类技能人才的培养目标和能力要求是不相同的。因此,高职教材的内容的取向是以职业能力和岗位目标要求为基础的,因此,要求专业课教材有较强的职业针对性和岗位针对性例如,以前编写的《计算机应用基础》的内容主要介绍计算机基础知识,WindowsXP的常规操作,典型办公自动化软件Word、Excel、PowerPoint的使用,计算机网络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等。而新编《计算机应用基础》除了上述内容外,还增加了“网络安全与病毒防治”、“图像的获取与处理”、“数据的加密与备份”、“打印机的工作原理与维护”等内容。这些内容对五年制高职的学生来说,就有很强的针对性。通过学习不仅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计算机操作和应用能力,而且学生有较强的计算机维护能力。
2.5教材的先进性:由于行业技术发展较快,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不断出现,设备不断更新,而专业课教材的出版有一定的周期性,这样教材的内容就落后于生产技术的发展。因此,专业课教材应不断更新,删除陈旧的和不适应现代产业发展需求的内容,适当地补充本行业成熟的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以及它们的应用,反映行业技术的发展趋势,突出专业课教材的先进性与职教特色。
例如,计算机的硬件和软件更新速度很快。因此,计算机软件专业类系列教材就应该紧跟时代步伐。从实际应用的角度出发,综合介绍目前最新和最通用的软件开发技术、环境和平台,使学生掌握建立一个软件的总体概念和方法,突出对新的开发方法和开发工具的掌握及使用。
3五年制高职专业课教材质量评价的指标体系和内涵
专业课教材质量的高低主要取决于教材的内容质量和外观质量,我们可以从思想性、科学性、教材设计、教材内容、编校质量、印装质量和教材特色等方面评价五年制高职专业课教材质量的优劣。
4五年制高职教材评价的方法
为了使五年制高职教材评价客观、公正,真正能体现出教材的质量、教学效果和教育价值,我们应采取专家评价(或教师评价)与学生的评价(使用效果评价)相结合的原则。因为教师、学生是教材的直接使用者。教师是教材内容的传授者,学生是教材内容的接受者,他们对教材质量的优劣最有发言权。从教师、学生反馈回来的使用效果评价是检验教材质量好坏的重要参考。依据教材质量评价的指标体系和标准,分别对教材进行打分量化,然后按专家(或教师评价)测评的平均分的70%+学生测评的平均分的30%来计算教材评价获得的总分。即x=x1×0.7+x2×0.3。
参考文献
[1]卢洪胜.专业课教师的素质特征与教材建设.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2.11
[2]王毅等著.高等职业教育理论探索与与实践.东南大学出版社,2005.11
[3]刘荣才、周丽.职业教育教材质量评价与教材建设问题探讨.职业技术教育,2003.19
收稿日期:2007-09-17
“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