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一望无际的南太平洋上,散落着无数珠贝一样的小岛,也有两座如情人般相互依偎的大岛,俗话说:新西兰。
不知最早是哪位聪明人,把“New Zealand”这由双子星一般南、北二岛组成的国度翻译成“新西兰”,形象而生动,准确而自然。如果世界上真的有这样一株新西兰,那么她的花朵必然是由以下三瓣组成的:新,西,兰。
新西兰的“兰”
新西兰偏安于澳洲大陆的东南方向,除了与人烟稀少的澳洲大陆和人迹罕至的南极洲大陆还算比邻而居以外,距离所谓现代人类文明的重镇诸如香港、东京、北京、巴黎、伦敦、纽约等等,那是一个比一个遥远。所以在现代人类文明的版图上,以欧美为中心来衡量,新西兰真可谓“孤悬海外”了。
可也正是得益于这种“孤悬海外”,没有美国等传统经济强国过度的商业消费和能源消耗,也没有“金砖四国”等新兴经济体超载的人口、过度的开采、粗滥的生产以及为了短期经济发展透支沉重的生态代价,使新西兰得以在国民经济各项指标均跻身发达国家的同时,也保留了纯净的原生态环境。
按照中国传统美学的意境,幽兰之美在于空谷之境。试想:新西兰以几乎相当于江苏、浙江两个省的面积,承载的不过是北京望京、回龙观、天通苑、亦庄、通州、上地、黄村、良乡等几个超大型社区的居民,加之其国民教育的文明程度因素,这里必然是纯净的世外桃源。当你在这里相伴花开花落、云卷云舒,见飞鸟宠辱不惊,看绵羊闲庭信步,你的心境也会如空谷幽兰一般安然。
新西兰的“西”
如果说新西兰的“兰”是自然而纯净的美,那么新西兰的“西”则是现代而文明的生活方式。相信每一位踏上新西兰国土的游客,一路上都会被导游们灌输新西兰风景如画、奇境独有的观念,新西兰的旅游广告上也不乏类似的赞美之辞。而我想强调的是:这样的美景确实世所罕有,但绝非独一无二。就说那最有代表性的静湖、雪山、峡湾,如果纯粹论瑰丽和壮观,在我神州大地便有比其有过之而无不及的景观。但是游客要想一睹那样的瑰丽和壮观,需要提前做好各种艰苦的或辛苦的思想准备:不可能伴着这样的美景享受皇后镇一样优雅、优越、优质的生活条件,或者由于人为制造了黄金周之类的旺季而涌入远远超过可与这风景般配的游客数量,当然还有更深入的游客素质问题。
新西兰会让来自世界各地的二十一世纪生活方式享受者体验一百年前的蒸汽船,但绝不是类似我们乌篷船一样的简陋,而是原始其表、精致其里——在细节上不给习惯现代化生活的游客打折扣。
那一日在新西兰参观某著名教堂,到了却被告知要等,因为有个学校正在里面搞活动。半小时后,活动结束,二十来个大孩子出来在门口站两列,几百个小孩子们在先、众多大孩子们在后鱼贯而出,最后出来的才是老师、校长和形形色色领导模样的人。当时目睹温馨场面,难免心底对照、触景生情。
新西兰的“新”
众所周知,主打自然、纯净和原生态一直是新西兰对外宣传的基调。但是除了原有基调上的畜牧业和旅游业,新西兰也正在文化娱乐业表现着现代化高科技的巨大潜力,这就是新西兰的“新”。
一个传奇般的彼得·杰克逊,画龙点睛着这种新西兰的“新”。童年时因为受电影《金刚》的影响,他开始迷上电影特效,萌生出当个出色特效师的理想。后来他不仅作为导演拍了多部影片并荣获了威尼斯电影节银狮奖,更是在2001年至2003年因拍摄《魔戒》三部曲而名声大噪。这之后,彼得·杰克逊依仗自己日渐成熟的电影特效翻拍了影响自己走上电影道路的《金刚》,同样取得了巨大的市场成功。
而就在2012年的岁末,他的最新大片《霍比特人》刚刚在新西兰举行了盛大的首映式,全球众多影星和电影业界大鳄纷至沓来赶这场盛筵。满街的海报已经不足为奇,就连一些机场的行李提取传送带,都在围绕着《霍比特人》的灯箱海报周转。
今后两年里,彼得·杰克逊不仅要继续完成《霍比特人》的第二部和第三部,还将带领新西兰的电影工业在高科技的道路上飞速发展。他的电影已经成为互联网一代年轻人最津津乐道的话题,他的工作室也正成为粉丝们朝圣的圣地——我亲眼目睹了年轻的游客在此流连忘返、疯狂采购,那阵势一点儿也不亚于中国富豪海外抢购奢侈品。
不知最早是哪位聪明人,把“New Zealand”这由双子星一般南、北二岛组成的国度翻译成“新西兰”,形象而生动,准确而自然。如果世界上真的有这样一株新西兰,那么她的花朵必然是由以下三瓣组成的:新,西,兰。
新西兰的“兰”
新西兰偏安于澳洲大陆的东南方向,除了与人烟稀少的澳洲大陆和人迹罕至的南极洲大陆还算比邻而居以外,距离所谓现代人类文明的重镇诸如香港、东京、北京、巴黎、伦敦、纽约等等,那是一个比一个遥远。所以在现代人类文明的版图上,以欧美为中心来衡量,新西兰真可谓“孤悬海外”了。
可也正是得益于这种“孤悬海外”,没有美国等传统经济强国过度的商业消费和能源消耗,也没有“金砖四国”等新兴经济体超载的人口、过度的开采、粗滥的生产以及为了短期经济发展透支沉重的生态代价,使新西兰得以在国民经济各项指标均跻身发达国家的同时,也保留了纯净的原生态环境。
按照中国传统美学的意境,幽兰之美在于空谷之境。试想:新西兰以几乎相当于江苏、浙江两个省的面积,承载的不过是北京望京、回龙观、天通苑、亦庄、通州、上地、黄村、良乡等几个超大型社区的居民,加之其国民教育的文明程度因素,这里必然是纯净的世外桃源。当你在这里相伴花开花落、云卷云舒,见飞鸟宠辱不惊,看绵羊闲庭信步,你的心境也会如空谷幽兰一般安然。
新西兰的“西”
如果说新西兰的“兰”是自然而纯净的美,那么新西兰的“西”则是现代而文明的生活方式。相信每一位踏上新西兰国土的游客,一路上都会被导游们灌输新西兰风景如画、奇境独有的观念,新西兰的旅游广告上也不乏类似的赞美之辞。而我想强调的是:这样的美景确实世所罕有,但绝非独一无二。就说那最有代表性的静湖、雪山、峡湾,如果纯粹论瑰丽和壮观,在我神州大地便有比其有过之而无不及的景观。但是游客要想一睹那样的瑰丽和壮观,需要提前做好各种艰苦的或辛苦的思想准备:不可能伴着这样的美景享受皇后镇一样优雅、优越、优质的生活条件,或者由于人为制造了黄金周之类的旺季而涌入远远超过可与这风景般配的游客数量,当然还有更深入的游客素质问题。
新西兰会让来自世界各地的二十一世纪生活方式享受者体验一百年前的蒸汽船,但绝不是类似我们乌篷船一样的简陋,而是原始其表、精致其里——在细节上不给习惯现代化生活的游客打折扣。
那一日在新西兰参观某著名教堂,到了却被告知要等,因为有个学校正在里面搞活动。半小时后,活动结束,二十来个大孩子出来在门口站两列,几百个小孩子们在先、众多大孩子们在后鱼贯而出,最后出来的才是老师、校长和形形色色领导模样的人。当时目睹温馨场面,难免心底对照、触景生情。
新西兰的“新”
众所周知,主打自然、纯净和原生态一直是新西兰对外宣传的基调。但是除了原有基调上的畜牧业和旅游业,新西兰也正在文化娱乐业表现着现代化高科技的巨大潜力,这就是新西兰的“新”。
一个传奇般的彼得·杰克逊,画龙点睛着这种新西兰的“新”。童年时因为受电影《金刚》的影响,他开始迷上电影特效,萌生出当个出色特效师的理想。后来他不仅作为导演拍了多部影片并荣获了威尼斯电影节银狮奖,更是在2001年至2003年因拍摄《魔戒》三部曲而名声大噪。这之后,彼得·杰克逊依仗自己日渐成熟的电影特效翻拍了影响自己走上电影道路的《金刚》,同样取得了巨大的市场成功。
而就在2012年的岁末,他的最新大片《霍比特人》刚刚在新西兰举行了盛大的首映式,全球众多影星和电影业界大鳄纷至沓来赶这场盛筵。满街的海报已经不足为奇,就连一些机场的行李提取传送带,都在围绕着《霍比特人》的灯箱海报周转。
今后两年里,彼得·杰克逊不仅要继续完成《霍比特人》的第二部和第三部,还将带领新西兰的电影工业在高科技的道路上飞速发展。他的电影已经成为互联网一代年轻人最津津乐道的话题,他的工作室也正成为粉丝们朝圣的圣地——我亲眼目睹了年轻的游客在此流连忘返、疯狂采购,那阵势一点儿也不亚于中国富豪海外抢购奢侈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