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制度建设的路径选择浅见

来源 :人民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wesa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党的制度建设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历史任务。中国共产党九十多年的建设历程为加强制度建设提供了重要鉴戒。加强党的制度建设,必须加快制度创新的步伐;必须提高制度的前瞻性;必须进一步健全和完善民主集中制;必须大胆吸收和借鉴其它国家政党制度建设的经验教训;必须强化程序性制度建设;必须发挥制度的合力。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 制度建设 路径选择
  党的制度建设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历史任务。党的制度产生于党的建设实践,又将党的建设理论付之于实践,是理论与实践之间的中间环节。制度建设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党的制度是否完备、能否相互协调并有效运转是衡量党是否成熟的重要标志。中国共产党在28年夺取政权的武装斗争和新中国成立后60多年的执政历程中,制度建设经历了一个在实践中摸索、发展和完善的过程,取得了一系列加强党的制度建设的重要成果,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走上了制度创新的道路。但是,九十多年制度建设的历程中,也曾因“左”的思潮的泛起而使制度建设受到冲击与破坏,走过一段弯路,但从总体来看,正因为这一段曲折的历史,使得制度建设的重要性更加凸显,“在党的建设上走出一条不搞政治运动,而靠改革和制度建设的新路子”①成为全党上下的共识。党的制度建设的发展历程为今后加强制度建设提供了重要鉴戒。
  加快制度创新的步伐
  必须加快制度创新的步伐,使制度创新的力度与实践的发展要求相适应,使党的建设的各方面、各环节均有章可依,有制可循,避免制度漏洞的出现,这是当前的首要问题。随着中国改革攻坚的深入,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党的建设中也出现了许多新矛盾、新问题,而党在制度建设与创新方面尽管也在不断加大力度,但与实践发展的要求相比在某些方面仍显滞后。例如,针对近些年出现的“裸官”现象,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就已经明确提出,加强对配偶子女均已移居国(境)外的公职人员管理。但这一原则要求如何落到实处,与之配套的细则和具体的制度迟迟没能出台。在有些省区市虽然出台了本地区的相关制度,但仅限于在本地域范围之内,没能在全党形成比较大的影响力和引导示范作用,且制度仍嫌宽泛,可操作性不够强。因此,“要继续加大制度建设和创新力度,整体设计,分步实施,及时将党的建设理论创新、实践创新成果转化为制度成果,不断完善党的建设和党内生活的制度机制。”②
  加大党的制度建设和创新力度,一要从党自身的历史中探寻经验,党九十多年曲折发展的历程为今天的建设留下了大量经验,党史研究要紧密联系当时的历史环境,探寻制度建设的规律;二要从基层鲜活的党的建设实践中吸取经验,中国共产党是世界上党员人数最多,基层党组织最多的政党,八千二百多万党员和三百九十多万个基层党组织在建设实践中积累下丰富的经验,这些“土生土长”的经验与做法成为加强党的制度建设可借鉴的最好素材。
  提高制度的前瞻性,强化制度之间的整合
  必须改变以往亡羊补牢式的制度发展模式,提高制度的前瞻性,使制度防患于未然,强化制度与制度之间的协调与配合,提高制度体系的整体效用。综观党九十多年的历史,善于发现问题,勇于面对问题,积极解决问题是我们党始终保持蓬勃生机与活力的力量源泉,也是党必须继续坚持并不断加以发扬的优良传统。但是,从制度发展模式的角度来看,发现问题之后再堵塞漏洞的制度建设模式体现出来的仍是一种被动性建设,即亡羊补牢式建设,这种建设模式大多带有很强的应急性特征,强调制度效用的“立杆见影”,因此,在与其它相关制度的衔接与统筹方面往往存在一些不足,甚至出现一些相互抵触的现象,使人们在运用制度时自由裁量的空间过大,从而导致如法律运用中“同案不同判”现象的发生。
  要改变这种现象,必须提高制度建设的前瞻性,通过对社会矛盾与问题的准确把握与对党内发展趋势的正确研判,为党的制度建设与发展提供参考,未雨绸缪,使制度建设设制于未发,防患于未然。同时,要强化制度之间的整合,党的各项制度是一个体系,其中的每一项制度都是整个体系中的一个要素,既承担自己独特的职责,又要与制度体系中的其它要素相互协调、相互配合。就如一部机器,只有其中的每一个零件都处于自己应处的位置,发挥自己在这部机器中应发挥的作用,并与机器上的其它零件协调配合,才构成为一部机器,而彼此互不关联的一堆零件并不能构成为一部能够运转的机器。党内的各项制度,不管是普遍施行的制度还是应急性、试行性制度,都是制度体系的一部分,只有它们之间有机配合,各司其职,才能使制度这部机器正常运转。因此,要对党内现存的各项制度不间断地进行梳理,恰当的继续执行,不恰当的及时废止,有效用但不够完善的加以改进与完善,对制度与制度之间或前颁发的制度与后颁发的制度之间有不一致甚至冲突与抵触的重新进行界定,推出适用细则,并对各项制度适时进行整合,推出规制范围更广、更具权威性的制度。
  进一步健全和完善民主集中制
  必须进一步健全和完善民主集中制,强化民主职能,以切实有效的民主对权力进行制约与监督,这是加强制度建设的重点和关键。民主集中制是我们党最根本的组织与领导制度。“民主集中制的民主就是党员和党组织的意愿、主张的充分表达和积极性创造性的充分发挥;民主集中制的集中,就是全党意志、智慧的凝聚和行动的一致。实行这种制度,就是要努力造成又有集中又有民主,又有纪律又有自由,又有统一意志又有个人心情舒畅、生动活泼的政治局面。”③民主集中制中的民主与集中是相辅相成的两个方面,二者既相互辅佐,又相互制约,充分的民主可以防止权力过度集中可能导致的“一言堂”、“一把手”权力过于集中等现象;民主基础上适当的集中又可以防止因过度民主可能带来的决而不行等等。“历史经验证明,什么时候我们能够坚持这一原则,决策就比较正确,党就团结统一,工作就做得比较好;什么时候这个原则贯彻得不好,决策就容易失误,认识就难以统一,工作中就会发生这样那样的偏差。”④
  从党在1957年之后所遭受的挫折来看,应该说与民主集中制没有得到很好的贯彻执行有着直接的关系。因为民主没有得到切实的贯彻执行,没能充分发挥对权力的制约与监督效用,导致权力的边界不复存在,甚至出现“文化大革命”那样的悲剧。   从当前党内存在的亟待解决的问题来看,不管是“一把手”权力过于集中,还是“一言堂”的存在,以及官僚主义的产生等等,究其根源,之所以会出现这些怪现象,仍是因为民主集中制中的民主发挥不够充分,在某些领域某些时候成为一种形式,一枚“橡皮图章”,一些只为证明权力行使合法性的点缀,而形不成对权力切实有力的制约。因此,当前加强党的建设,就要“以健全民主集中制为重点加强制度建设”⑤。把民主做实、做透、做出真成效,通过切实有效的民主,保障决策的民主化、科学化,同时,用党内民主引导和带动人民民主,积极推动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这是巩固我们党的执政地位,获取更牢靠的群众支持的必由之路。
  吸收和借鉴其它国家政党制度建设的经验教训
  必须改变以往偏重于强调个性,忽略与其他政党之间共性的现象,大胆吸收和借鉴其它国家包括资本主义国家政党制度建设的经验教训,提高党的制度建设的科学化水平。政党的出现是人类文明进步的结果,作为政党建设重要组成部分的党的制度建设是人类制度文明的一部分,与其它文明一样,都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成果,其发展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尽管作为社会主义国家政党的中国共产党与资本主义国家政党之间有着本质的区别,但同作为政党,中国共产党与其他政党一样,具有政党的基本属性,其发展受政党一般规律的支配,其他国家包括资本主义国家政党制度建设的经验与教训可以作为我们党制度建设的鉴戒。如德国社会民主党在应对信息化时代对传统政党的冲击,探索如何充分利用新的信息传递方式,提高政党对年轻人的吸引力,为政党补充新鲜力量方面有许多好的做法,这对于改善我们党基层党组织党员老龄化,尤其是农村基层党组织党员老龄化严重的状况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以往,我们党偏重于强调与其他政党、尤其是资本主义国家政党之间的区别,而往往忽略同作为政党的共性的东西,所以批判与否定居多,学习与借鉴不够。今后,我们党必须以开阔的胸襟、宽广的眼界来看待其它国家政党创造的制度文明成果,加大力度研究其成功经验与失败教训,从中找出其规律性,结合我们的国情、党情,批判地吸收和借鉴,这可以使我们党在制度建设上少走弯路,并且更快地提升制度创新水平,更好地节约制度创制成本。
  加强程序性制度建设
  必须改变以往重实体轻程序、重制定轻执行的传统观念,加强程序性制度建设,提高制度的执行力,树立制度权威,提高党的公信力。与西方国家既重视实体制度也重视程序制度相比,在我国,人们对实体性制度的重视相对较高,对程序性制度重视不足,这从我国各实体法的影响力远远大于相配套的程序法的影响力可见一斑。从党的历史来说,1957年之后尤其是十年“文化大革命”中党所出现的一些失误与包括民主集中制在内的一些制度缺乏程序性制度的保障、流于形式有着直接的关系。而程序性制度的缺位,使一些实体性制度形同虚设,不仅使制度权威大打折扣,而且严重影响党的公信力,给党的形象造成负面影响。比如,作为与选举权相对应的罢免权,是党员监督权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权力来自于党员的授予,权力必须用于为党服务的最好体现,罢免权在《中国共产党章程》和《中国共产党党员权利保障条例》中都有明确规定,十七届四中全会决定中也再次强调要健全与完善罢免制度,但现实中罢免程序只有上级主管部门能够真正启动,普通党员并没有真正行使这一权力的途径。
  因此,完善与每一实体制度相配套的程序性制度,增强制度的可操作性是制度建设的迫切要求。同时,要提高制度的执行力,再好的制度,如果执行力不强,有令不行、有禁不止,不但起不到制度应有的作用,甚至会因对违规违制者的姑息而在无形中对诚实守信的社会风气形成伤害。因此,要不断完善对党的制度执行的监督机制,加大对执行的监督力度,使执行不留“暗箱”,在“阳光下进行”;严肃责任追究,明确违规违制行为惩戒措施,提高违法成本,从而确保制度具有足够的约束力、威慑力,使制度权威真正树立起来。
  发挥党的五项建设的合力
  必须将党的制度建设与思想、组织、作风、反腐倡廉建设结合起来,发挥制度的合力,不能倚轻倚重,由此党的建设才能取得更大的成效。党的建设史是一部不断发展、不断完善的历史,建党伊始,我们党便十分重视党的思想、组织、作风三大建设。改革开放之后,邓小平在总结文化大革命教训的基础上,在强调三大建设的同时,尤其强调党的制度建设的重要性,“必须健全和完善党的各方面的制度,使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的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这样才能使党不断地巩固和发展,提高党的战斗力,保证党的政治路线和任务的完成,保证国家的稳定和发展。”⑥
  新世纪之后,党从反腐倡廉的新形势和新要求出发,将反腐倡廉建设从党的作风建设中独立出来,由此,党的建设正式发展为思想、组织、作风、反腐倡廉和制度五大建设。党的五大建设是一个有机的系统工程,每一项建设都是党的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五大建设之间又互相支持、互为补充,任何一个方面都不可偏废。党的思想建设保证了党的建设的正确方向,党的组织建设为党的建设提供人才与智力保障,党的作风建设使党具有更强的凝聚力与号召力,党的反腐倡廉建设赋予党应对长期执政的条件下,始终保持共产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本色考量的力量,而制度建设则将其它各项建设的成效、经验以制度的形式固定下来,使其得到普及与传承。
  但是,由于我们党在九十多年的发展历程、尤其是新中国成立前28年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程中思想建设所起到的凝聚人心、鼓舞士气的巨大作用,人们往往对思想建设更为重视,对其它方面建设的重视不够,尤其是对制度建设的重视不够,早在1956年党的八大上,邓小平就曾经指出,“党除了应该加强对于党员的思想教育之外,更重要的还在于从各方面加强党的领导作用,并且从国家制度和党的制度上作出适当的规定,以便对于党的组织和党员实行严格的监督。”⑦因此,加强党的建设,必须注重发挥党的各项建设的合力,不能倚轻倚重,而应当根据当前形势,区分领域,确定重点,使党的五大建设互相支持、互相配合,有机统一于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我们党已走过了九十多年的风雨历程,经历了无数的挫折,也积累了丰富的建设经验,党要继续带领人们完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任务,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须更加注重自身的建设,尤其注重党的制度建设。“90年来党的发展历程告诉我们,建设好、管理好一个有几千万党员的大党,制度更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长期性。必须始终把制度建设贯穿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和反腐倡廉建设之中,坚持突出重点、整体推进,继承传统、大胆创新,构建内容协调、程序严密、配套完备、有效管用的制度体系。”⑧唯有如此,才能完成时代赋予中国共产党的恢宏伟业。
  (作者为中共德州市委党校科社教研部副主任、副教授)
  【注释】
  ①《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的历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央全会重要文件选编》(上),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7年,第489页。
  ②胡锦涛:“胡锦涛在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发表讲话: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带领人民不断开创事业发展新局面”,《光明日报》,2008年2月19日。
  ③《中共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历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央全会重要文献选编》,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2年,第318页。
  ④《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论党的建设》,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8年,第529页。
  ⑤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人民日报》,2007年10月25日。
  ⑥《邓小平文选》(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146页。
  ⑦《邓小平文选》(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215页。
  ⑧胡锦涛:“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11年7月1日。
  责编/许国荣(实习)
其他文献
近年,Brown Field(下文中简称为BF)的更新改造一直是欧美后工业化国家重点研究并积极推进实施的课题。由于东亚地区目前拥有世界上屈指可数的大工业地带,因此,在工业结构继续由第
<正>~~
期刊
本项目是北京市科技计划重大项目“密云水库库区生态环境建设与清洁生产关键技术集成与示范(编号130705045040191)”的子项目“库区生态村综合建设模式与示范”的研究内容之一
北京新城控制性详细规划(街区层面)已经北京市政府审批通过,新城规划体系基本完善。为了推进新城规划特别是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实施,加快制定和完善新城开发建设相关政策,本文就新城
当前,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带来的巨大变化极易导致人们心理失衡。这些社会心理问题主要体现为:相对剥削感增强、心灵空虚感加重、不安全感加重、心理正义感削弱等,针对以上问题,建议
当前,国际形势风云变幻,国内发展任务艰巨。要经受住来自国内外的考验,必须把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切实提高党的执政能力是与时俱进的表现,是提高为人民
【摘要】“国家创新系统”理论的提出,经历了一个发展演变的过程。20世纪初熊彼特提出“创新”学说,80年代弗里曼首次提出国家创新系统的概念,但这一时期学者们研究的重点是技术创新系统。20世纪90年代之后,世界进入知识经济时代,这一变化给学者带来了许多新的研究课题,这些研究促使国家创新系统理论的内涵得到了进一步的深化。  【关键词】创新 技术创新系统 国家创新系统  国家创新系统概念出现之后,众多学者
新生代农民工的城市社会适应能力总体较低,受到性别、婚姻状况、工资收入状况、“三险”缴纳状况、劳动合同签订情况等影响,还受到社会支持、应对方式和法律意识的影响。文章针
山西省委省政府在中央指导下对煤矿企业进行了大规模兼并重组,并取得了显著成效。此次煤矿兼并重组的实践启示我们:政策出台前可行性论证一定要充分,应组织相关单位尤其是利害关
中心城市是西部地区发展的核心,如何在西部大开发过程中充分发挥中心城市的作用是一个重要的战略问题。作为西部中心城市,西安通过城中村改造、开发区建设、新型城镇化与组团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