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我国的教育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和新课标的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不适应新的形势的要求,不能适应新时代的发展,因此,教师要创设新的教学模式。其中,情境教学就是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在教学过程中是实现教学目标的有效方法之一。它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和综合能力以及创新意识等方面。那么,什么是情境教学呢?简单来讲“情境”就是比较具体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存在能够引起情感的变化。情境教学就是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根据教材的具体内容、时代背景、主要人物所抒发的情感等方面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相结合,采用多种的教学方法和形式,将文字变成画面,拉近历史和现实的距离,让“情”和“境”交融,启发学生的思维,从而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本文就从如何将这一教学模式运用到高中的历史教学实践中浅谈几点建议和体会。
关键词:高中历史课堂;情境教学;实践应用
情境教学可以创设与教学内容向适应的场景或氛围,引起学生们那种身临其境的情感体验,让他们更加深刻理解教材内容的同时,也能够提高学生整体的自身素质,达到通过历史教育育人的目标。笔者认为可以通过以下四个方面来实现这一教学目的。
一、课堂随时提问,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每个学生都以在课堂上优先正确的回答老师提出的比较疑难的问题为荣,这种寻求知识答案的内心的强烈想法都是与之俱来的,尤其是对历史知识的探讨。那么,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就应该根据教学内容,准备一些具有启发性的、在学生能力范围之内的带有情境的问题,调动和发挥学生主体地位和参与作用,促使他们进行思考,激发他们学习历史的兴趣。比如,在学习“戊戌变法”这一课时,教师就应该设置:如果没有康有为、梁启超、谭词同等人的公车上书,会不会发生维新变法;如果袁世凯不告密,谭词同等六君子不被杀害,维新变法是否会成功;维新变法虽然失败了,但是它所体现的重要意义是什么等这些一系列问题。用这些问题引发学生自主的去思考、探讨和认真的分析,再结合老师的适当指引,学生们就会得出这样结论:若想推翻腐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统治,单靠个人的力量而不团结广大的人民群众是不会取得成功的,那么,失败就是历史的必然性。必须举起革命的旗帜才能将其推翻;它的意义在于是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改良运动,为以后爆发的辛亥革命打下了思想基础。学生们希望自己是第一个得到这些答案的人,因此学起来相当认真、积极,极大的调动了他们的主观能动性,思维能力从而也得到了锻炼和加强。所以老师在授课之前,一定要根据教材提供的内容进行情境创设,营造活跃的学习气氛,以此提高历史课堂和教学效率。
二、将历史问题和生活相联系,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古代历史、世界历史是高中历史必学的课程。这些课程的内容由于年代久远或者是因为了解的国度不同,在很大程度上内容都比较抽象。而传统的教学模式是以老师的授课为主,教师只是机械的讲解教材的知识点和需要掌握的内容,并且在课堂上占有主体地位,学生很少有机会参与教材内容的讨论和发表自己的看法,禁锢了他们的思维发展。如果教师能将知识点和教材相结合,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就能很容易被开发出来,点燃求知的欲望。所以历史老师在授课的过程中要有生活情境的创设,牢牢的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在课堂上。比如学习“春秋战国时期的文化”这节内容时,为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设定这样一个生活情境。利用幻灯片来简单展示各地的粽子和赛龙舟的文化,由此提问我国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一个节日,它的象征意义是什么,在这一天全国各地都要放假,又体现什么?你们每年的这一天又是怎样度过的?这样,学生们立即讨论、沟通起来,并且纷纷发表自己的看法。有的说这一天被称为端午节,是为了纪念屈原;有的说粽子只是民间的普通食品,并不固定在端午节吃,在这一天吃粽子是为了纪念屈原,反映的是人们心里愿望而已。教师由此引入新的课程。可见,生活情境的创设同样的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在让学生们学知识的同时,也要注重知识的探索和积累以及对这种文化的传承。
三、利用音乐情境,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
在学习高中历史课程的过程中,每一个历史阶段的出现都离不开当时文化的繁荣与发展。音乐文化的发展也是其中之一。音樂是表达作者的内心情感最直接的方式之一,引发人们的情感共鸣。比如在讲到建国初期的文化时,教师可以播放素有第二国歌之称的“歌唱祖国”这首歌。随着音乐的响起,,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那种高昂的、励志成才和报效祖国的激情就会被整体点燃。这样,不但学习历史知识,同时还激发了他们为了国家努力奋斗的决心。
因此,在历史的教学中老师适当的创设音乐情境,摆脱枯燥的讲解教学模式,营造活跃和谐的学习气氛,是符合每一个学生心理愿望的,课堂效果也一定会令人满意的。
四、利用历史录像再现、影视资料,帮助学生更多的了解历史
多媒体电子技术已经应用的教学的各个领域,教师可以选取一些与教材内容相关的比较有价值和意义的历史事件、人物利用电影电视将其引到课堂上来。生动真实的画面可以让学生们更加深刻的理解历史的内容。比如在学习建国初期,我国进行的抗美援朝这一内容时,播放影片《上甘岭》,同学们定会被解放军战士为了保家卫国壮烈牺牲的画面深深的感动,激发他们强烈的爱国之情,有利于对历史的进一步了解、知识的巩固和自身素质的提高。
结语
总之,情境教学模式是一种以学生为主体的人本教育的新的教学方式,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和高中生的心理认知,拓展了他们的历史视野和思维,在一定程度上也达到了通过历史教育育人的目标。在国家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的背景下,以往的高中历史教学将通过向学生传递知识、进行填鸭式的教学方式已经束缚了学习思维能力的锻炼和发展,它忽视了实地参观、资料影视展示、课堂讨论等这些与时代相适应而出现的教学方式。
参考文献:
[1]张晓梅 《情境教学在历史课堂中的应用》 2015 (03).
[2]吴倩《浅谈情境教学模式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2016(02).
关键词:高中历史课堂;情境教学;实践应用
情境教学可以创设与教学内容向适应的场景或氛围,引起学生们那种身临其境的情感体验,让他们更加深刻理解教材内容的同时,也能够提高学生整体的自身素质,达到通过历史教育育人的目标。笔者认为可以通过以下四个方面来实现这一教学目的。
一、课堂随时提问,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每个学生都以在课堂上优先正确的回答老师提出的比较疑难的问题为荣,这种寻求知识答案的内心的强烈想法都是与之俱来的,尤其是对历史知识的探讨。那么,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就应该根据教学内容,准备一些具有启发性的、在学生能力范围之内的带有情境的问题,调动和发挥学生主体地位和参与作用,促使他们进行思考,激发他们学习历史的兴趣。比如,在学习“戊戌变法”这一课时,教师就应该设置:如果没有康有为、梁启超、谭词同等人的公车上书,会不会发生维新变法;如果袁世凯不告密,谭词同等六君子不被杀害,维新变法是否会成功;维新变法虽然失败了,但是它所体现的重要意义是什么等这些一系列问题。用这些问题引发学生自主的去思考、探讨和认真的分析,再结合老师的适当指引,学生们就会得出这样结论:若想推翻腐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统治,单靠个人的力量而不团结广大的人民群众是不会取得成功的,那么,失败就是历史的必然性。必须举起革命的旗帜才能将其推翻;它的意义在于是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改良运动,为以后爆发的辛亥革命打下了思想基础。学生们希望自己是第一个得到这些答案的人,因此学起来相当认真、积极,极大的调动了他们的主观能动性,思维能力从而也得到了锻炼和加强。所以老师在授课之前,一定要根据教材提供的内容进行情境创设,营造活跃的学习气氛,以此提高历史课堂和教学效率。
二、将历史问题和生活相联系,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古代历史、世界历史是高中历史必学的课程。这些课程的内容由于年代久远或者是因为了解的国度不同,在很大程度上内容都比较抽象。而传统的教学模式是以老师的授课为主,教师只是机械的讲解教材的知识点和需要掌握的内容,并且在课堂上占有主体地位,学生很少有机会参与教材内容的讨论和发表自己的看法,禁锢了他们的思维发展。如果教师能将知识点和教材相结合,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就能很容易被开发出来,点燃求知的欲望。所以历史老师在授课的过程中要有生活情境的创设,牢牢的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在课堂上。比如学习“春秋战国时期的文化”这节内容时,为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设定这样一个生活情境。利用幻灯片来简单展示各地的粽子和赛龙舟的文化,由此提问我国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一个节日,它的象征意义是什么,在这一天全国各地都要放假,又体现什么?你们每年的这一天又是怎样度过的?这样,学生们立即讨论、沟通起来,并且纷纷发表自己的看法。有的说这一天被称为端午节,是为了纪念屈原;有的说粽子只是民间的普通食品,并不固定在端午节吃,在这一天吃粽子是为了纪念屈原,反映的是人们心里愿望而已。教师由此引入新的课程。可见,生活情境的创设同样的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在让学生们学知识的同时,也要注重知识的探索和积累以及对这种文化的传承。
三、利用音乐情境,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
在学习高中历史课程的过程中,每一个历史阶段的出现都离不开当时文化的繁荣与发展。音乐文化的发展也是其中之一。音樂是表达作者的内心情感最直接的方式之一,引发人们的情感共鸣。比如在讲到建国初期的文化时,教师可以播放素有第二国歌之称的“歌唱祖国”这首歌。随着音乐的响起,,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那种高昂的、励志成才和报效祖国的激情就会被整体点燃。这样,不但学习历史知识,同时还激发了他们为了国家努力奋斗的决心。
因此,在历史的教学中老师适当的创设音乐情境,摆脱枯燥的讲解教学模式,营造活跃和谐的学习气氛,是符合每一个学生心理愿望的,课堂效果也一定会令人满意的。
四、利用历史录像再现、影视资料,帮助学生更多的了解历史
多媒体电子技术已经应用的教学的各个领域,教师可以选取一些与教材内容相关的比较有价值和意义的历史事件、人物利用电影电视将其引到课堂上来。生动真实的画面可以让学生们更加深刻的理解历史的内容。比如在学习建国初期,我国进行的抗美援朝这一内容时,播放影片《上甘岭》,同学们定会被解放军战士为了保家卫国壮烈牺牲的画面深深的感动,激发他们强烈的爱国之情,有利于对历史的进一步了解、知识的巩固和自身素质的提高。
结语
总之,情境教学模式是一种以学生为主体的人本教育的新的教学方式,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和高中生的心理认知,拓展了他们的历史视野和思维,在一定程度上也达到了通过历史教育育人的目标。在国家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的背景下,以往的高中历史教学将通过向学生传递知识、进行填鸭式的教学方式已经束缚了学习思维能力的锻炼和发展,它忽视了实地参观、资料影视展示、课堂讨论等这些与时代相适应而出现的教学方式。
参考文献:
[1]张晓梅 《情境教学在历史课堂中的应用》 2015 (03).
[2]吴倩《浅谈情境教学模式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201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