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介绍了黄杨绢野螟的形态特征、生活习性、生活史及综合防治措施。重点要求检疫预防,加强抚育、养护管理,合理使用农药,保护和利用天敌,开展生物防治和物理防治。通过综合防治措施,能有效地控制黄杨绢野螟发生危害。
关键词 黄杨绢野螟;形态特征;生活习性;生活史;综合防治
中图分类号 S763.3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7-5739(2008)08-0088-01
大叶黄杨,又称冬青卫矛,由于其苗木易繁殖,生长快,耐干旱,对各种有毒气体及烟尘有很强的耐性,耐修剪且变种多,已成为庭院、公园、道路绿化的大众品种。近几年来,随着经济发展,人们对绿化的需求增加,导致调运苗木频繁,使其虫害蔓延的途径增多。黄杨绢野螟属鳞翅目螟蛾科,是大叶黄杨、小叶黄杨等绿篱植物上的食叶害虫之一。它主要为害绿篱植物的顶梢及叶片,造成枝叶光秃,大大降低绿化及观赏价值。笔者根据多年的观察调查和查阅有关文献资料,并通过防治实践,总结出黄杨绢野螟的形态特征、生活习性、生活史及防治措施,可供防治黄杨绢野螟时借鉴。
1形态特征
(1)成虫。体长14~19mm,翅展33~45mm;头部暗褐色,头顶触角间的鳞毛白色,触角褐色;胸、腹部浅褐色,胸部有棕色鳞片,腹部末端深褐色;翅白色半透明,有紫色闪光,前翅前缘褐色,中室内有2个白点,一个细小,另一个弯曲成新月形,外缘与后缘均有一褐色带,后翅外缘边缘黑褐色。
(2)卵。椭圆形,长0.8~1.2mm,初产时白色至乳白色,孵化前为淡褐色。
(3)幼虫。老熟时体长42~60mm,头宽3.7~4.5mm;初孵时乳白色,化蛹前头部黑褐色,胴部黄绿色,表面有具光泽的毛瘤及稀疏毛刺,前胸背面有2块较大的三角形黑斑;背线绿色,亚背线及气门上线黑褐色,气门线淡黄绿色,基线及腹线淡青灰色;胸足深黄色,腹足淡黄绿色。
(4)蛹。纺锤形,棕褐色,长24~26mm,宽6~8mm;腹部尾端有臀刺6枚,以丝缀叶成茧,茧长25~27mm。
2生活习性及生活史
在江苏地区1年发生3代,以第3代的低龄幼虫在叶苞内做茧越冬,次年4月中旬开始为害,然后开始化蛹、羽化,5月上旬始见成虫。成虫多在傍晚羽化,次日交配,交尾后第2天产卵,卵多产于叶背或枝条上,多块产,少数散产,每卵块3~13粒,每只雌成虫产卵123~219粒。成虫昼伏夜出,白天常栖息于蔽阴处,受惊扰迅速飞离,夜间出来交尾、产卵,具趋光性。幼虫孵化后,分散寻找嫩叶取食。初孵幼虫于叶背食叶肉。2~3龄幼虫吐丝将叶片、嫩枝缀连成巢,在内部食害叶片,呈缺刻状。3龄后取食范围扩大,食量增加,为害加重,受害严重的植株仅残存丝网、虫皮、虫粪,少量残存叶边、叶缘。4龄后转移为害,遇到惊动立即隐匿于巢中,老熟后吐丝缀合叶片作茧化蛹。
3综合防治措施
(1)加强检疫和重点防治。近几年,随着园林绿地面积的增加,苗木异地交流日趋频繁,也使得虫害蔓延,要进行有效的防治,就必须做好地区调查和监测预防工作,以及调运林苗的检疫工作,防止传播扩散危害。在多种害虫为害黄杨时,防治工作以黄杨绢野螟等主要害虫的防治为重点,带动其他害虫的防治,提高害虫的防治效果。
(2)加强抚育管理,提高黄杨抗病能力。虫害的发生在某种程度上与黄杨长势呈负相关,对长势差的应合理施肥、松土、除草,在高温干旱季节注意抗旱,连续降雨注意排涝,保持树势旺盛,提高黄杨自身抗病能力,加强养护管理,改善通风透光条件,减少成虫产卵量。
(3)冬季及时清除枯枝、卷叶、落叶、病枝及过密枝,消灭害虫越冬蛹的场所,将越冬虫茧集中销毁,可有效减少第2年虫源。
(4)利用害虫结巢习性,在第1代低龄阶段及时摘除虫巢,化蛹期摘除蛹茧,集中销毁,可减轻当年发生虫害。
(5)利用成虫的趋光性,在黄杨栽植区域装黑光灯,灯下放置水盆,水中滴入一些煤油,进行诱杀,灯光下结合使用农药喷洒,防止灯光区附近加重危害。
(6)合理使用农药,尽量采用人工、物理的方式消灭害虫,必须使用化学防治时尽可能使用高效、对环境污染少、分解快又不杀伤天敌的药剂。
(7)药剂防治。防治关键期为越冬幼虫出蛰期和第1代幼虫低龄阶段,可用20%灭扫利乳油2 000倍液、2.5%敌杀死乳油2 000倍液、50%杀螟松乳油1 000倍液等,还可使用一些低毒、无污染农药及生物农药,如阿维菌素、Bt乳剂。
(8)保护和利用天敌开展生物防治和物理防治。一般情况,在一个稳定的生态环境中,天敌种类和数量与害虫是呈比例的,综合治理要把握对天敌的保护,促进利用的原则,尽量减少使用化学农药,创造利于天敌群落繁衍发展条件,开展生物防治和物理防治,对寄生性凹眼姬蜂、跳小蜂、白僵菌以及寄生蝇等自然天敌进行保护利用,或进行人工饲养,在集中发生区域进行释放,可有效地控制黄杨绢野螟发生危害。
关键词 黄杨绢野螟;形态特征;生活习性;生活史;综合防治
中图分类号 S763.3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7-5739(2008)08-0088-01
大叶黄杨,又称冬青卫矛,由于其苗木易繁殖,生长快,耐干旱,对各种有毒气体及烟尘有很强的耐性,耐修剪且变种多,已成为庭院、公园、道路绿化的大众品种。近几年来,随着经济发展,人们对绿化的需求增加,导致调运苗木频繁,使其虫害蔓延的途径增多。黄杨绢野螟属鳞翅目螟蛾科,是大叶黄杨、小叶黄杨等绿篱植物上的食叶害虫之一。它主要为害绿篱植物的顶梢及叶片,造成枝叶光秃,大大降低绿化及观赏价值。笔者根据多年的观察调查和查阅有关文献资料,并通过防治实践,总结出黄杨绢野螟的形态特征、生活习性、生活史及防治措施,可供防治黄杨绢野螟时借鉴。
1形态特征
(1)成虫。体长14~19mm,翅展33~45mm;头部暗褐色,头顶触角间的鳞毛白色,触角褐色;胸、腹部浅褐色,胸部有棕色鳞片,腹部末端深褐色;翅白色半透明,有紫色闪光,前翅前缘褐色,中室内有2个白点,一个细小,另一个弯曲成新月形,外缘与后缘均有一褐色带,后翅外缘边缘黑褐色。
(2)卵。椭圆形,长0.8~1.2mm,初产时白色至乳白色,孵化前为淡褐色。
(3)幼虫。老熟时体长42~60mm,头宽3.7~4.5mm;初孵时乳白色,化蛹前头部黑褐色,胴部黄绿色,表面有具光泽的毛瘤及稀疏毛刺,前胸背面有2块较大的三角形黑斑;背线绿色,亚背线及气门上线黑褐色,气门线淡黄绿色,基线及腹线淡青灰色;胸足深黄色,腹足淡黄绿色。
(4)蛹。纺锤形,棕褐色,长24~26mm,宽6~8mm;腹部尾端有臀刺6枚,以丝缀叶成茧,茧长25~27mm。
2生活习性及生活史
在江苏地区1年发生3代,以第3代的低龄幼虫在叶苞内做茧越冬,次年4月中旬开始为害,然后开始化蛹、羽化,5月上旬始见成虫。成虫多在傍晚羽化,次日交配,交尾后第2天产卵,卵多产于叶背或枝条上,多块产,少数散产,每卵块3~13粒,每只雌成虫产卵123~219粒。成虫昼伏夜出,白天常栖息于蔽阴处,受惊扰迅速飞离,夜间出来交尾、产卵,具趋光性。幼虫孵化后,分散寻找嫩叶取食。初孵幼虫于叶背食叶肉。2~3龄幼虫吐丝将叶片、嫩枝缀连成巢,在内部食害叶片,呈缺刻状。3龄后取食范围扩大,食量增加,为害加重,受害严重的植株仅残存丝网、虫皮、虫粪,少量残存叶边、叶缘。4龄后转移为害,遇到惊动立即隐匿于巢中,老熟后吐丝缀合叶片作茧化蛹。
3综合防治措施
(1)加强检疫和重点防治。近几年,随着园林绿地面积的增加,苗木异地交流日趋频繁,也使得虫害蔓延,要进行有效的防治,就必须做好地区调查和监测预防工作,以及调运林苗的检疫工作,防止传播扩散危害。在多种害虫为害黄杨时,防治工作以黄杨绢野螟等主要害虫的防治为重点,带动其他害虫的防治,提高害虫的防治效果。
(2)加强抚育管理,提高黄杨抗病能力。虫害的发生在某种程度上与黄杨长势呈负相关,对长势差的应合理施肥、松土、除草,在高温干旱季节注意抗旱,连续降雨注意排涝,保持树势旺盛,提高黄杨自身抗病能力,加强养护管理,改善通风透光条件,减少成虫产卵量。
(3)冬季及时清除枯枝、卷叶、落叶、病枝及过密枝,消灭害虫越冬蛹的场所,将越冬虫茧集中销毁,可有效减少第2年虫源。
(4)利用害虫结巢习性,在第1代低龄阶段及时摘除虫巢,化蛹期摘除蛹茧,集中销毁,可减轻当年发生虫害。
(5)利用成虫的趋光性,在黄杨栽植区域装黑光灯,灯下放置水盆,水中滴入一些煤油,进行诱杀,灯光下结合使用农药喷洒,防止灯光区附近加重危害。
(6)合理使用农药,尽量采用人工、物理的方式消灭害虫,必须使用化学防治时尽可能使用高效、对环境污染少、分解快又不杀伤天敌的药剂。
(7)药剂防治。防治关键期为越冬幼虫出蛰期和第1代幼虫低龄阶段,可用20%灭扫利乳油2 000倍液、2.5%敌杀死乳油2 000倍液、50%杀螟松乳油1 000倍液等,还可使用一些低毒、无污染农药及生物农药,如阿维菌素、Bt乳剂。
(8)保护和利用天敌开展生物防治和物理防治。一般情况,在一个稳定的生态环境中,天敌种类和数量与害虫是呈比例的,综合治理要把握对天敌的保护,促进利用的原则,尽量减少使用化学农药,创造利于天敌群落繁衍发展条件,开展生物防治和物理防治,对寄生性凹眼姬蜂、跳小蜂、白僵菌以及寄生蝇等自然天敌进行保护利用,或进行人工饲养,在集中发生区域进行释放,可有效地控制黄杨绢野螟发生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