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文明与宪政价值目标的关系

来源 :China’s foreign Trade·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way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新时期阶层分化现象呼吁社会阶层理论的构建。从主体、资源和约束条件,对新阶层和相应的社会现象提供观察视角和有效的解释力。政治文明与宪政价值目标的存关系,政治文明的目标取向与宪政价值的基本取向相一致,政治文明的实现蕴涵宪政价值的内容,宪政价值是实现政治文明的保障因素,宪政在发展上蕴涵着政治文明的终极价值。宪政价值与政治文明能在实践中获得有机融合。科学界定阶层意识,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发展。
  【关键词】 政治文明 宪政 价值目标 关系
  马克思主义政治学认为,政治文明是人们改造社会所获得的政治成果的总和。1843--1847所写的笔记《关于现代国家的著作的计划草稿》中,马克思首次提出“政治文明”概念,指出“集权制和政治文明”。把政治文明同封建主义集权制对立起来,即集权制的对立面--民主、法制、人权就是政治文明。[1]P6从政治文明产生的最初形态和基本功能看,就蕴涵了许多宪政价值的基本内容。
  1.政治文明与宪政价值目标的关系
  目标取向的一致性。政治文明从提出到发展,是对人的价值的不断发现和尊重的过程,是对政治权力及其资源的合理分配、控制与整合的过程。近代以來的政治文明,构成了近代宪政的基本价值取向和目标追求。突破了最初针对政治文明所作的静态层面的描述,将政治文明看作人类社会生活的进步状态。[2]P57静态看,它是人类社会政治进程中取得的全部进步成果;动态看,它是人类社会政治进化发展的具体过程。动静态结合的标准界定,政治文明的含义是以民主为核心,包括平等、正义、法治等的思想、制度和行为的形成及其进步状态。[3]P78
  学术界有关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研究,从明确其历史意义和现实价值开始,普遍认为政治文明建设是新世纪中国政治发展的优选之路。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明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使之不仅是理论概念问题,更成为紧迫的实践问题,即将它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战略目标。在这一目标指引下,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成为理论界讨论的热点问题。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根本上就是社会主义民主和法治建设,因此,当前中国的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实际就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和“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两个层面;[4]P77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实质就是高度的民主政治,民主必须依靠法制来保障,民主政治也蕴涵着法治政治的含义,因而,加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关键是实现政治运行的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5]P79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除了从宏观上确定其基本内容和建设途径外,还必须落实到具体的微观操作层面上来,无论从理论角度还是从实践角度看,微观方面的建设往往较之宏观方面的笼统提法更具针对性和社会价值,如何从个体的政治意识、政治制度和政治行为等不同层面来加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尤其是针对社会转型过程中出现的私营企业主等新兴阶层日显强烈和明确的政治权利要求,怎样在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框架内做出合理有效的解释和处理,都需要做出具体并符合实际的深入研究和探讨。
  政治文明的实现蕴涵宪政价值的内容。政治文明的价值目标在于实现民主与自由的确立与和谐,而宪政在许多方面显示了其作为较佳政治选择的种种便利。首先,它将政治文明的两个价值目标转化为法律话语并将其建立在稳固的宪法文件之上,使政治革命的成果得以保障;其次,将政治问题转化为法律问题,从而增强了政治争议解决的可操作性;并且,宪法通过对公民基本权利的确认与宣告,使有限政府得以建立,宪法的内在价值得以彰显;同时,宪政作为一种法治的理想形式,突出表现为程序至上,在利益多元的时代,这是解决政治力量之间、国家与公民之间矛盾与纷争的重要途径和主要场所,有助于将政治纷争解决法制化,并将这些活动建立在一个稳固的宪法平台上。[6]P17宪政与政治文明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在价值目标、制度选择、建设途径、规定内容、功能作用以及保障措施等方面都是一致甚至相同的。从发展阶段和最终结果来说,宪政文明是政治文明的一个重要的动态组成部分,宪政制度运行的根本目标就是促进政治文明的发展,宪政通过法治化的规范途径保证政治文明成果的实现。
  宪政价值是实现政治文明的保障因素。宪政不仅有效推动民主政治的制度化和法律化,最为重要的是,它的实现为政治社会争端的解决提供了一种制度化的手段、渠道与规则,从而有效避免了通过激烈的形式解决政治争议的后果。冲突有积极和消极两种功能,在一个没有或不充分准备对冲突给予宽容并使之制度化的社会里,它总是表现为负功能,敌对情绪容易积累,一旦爆发将导致社会分裂。相反,如果事先提供一个解决冲突的程序、途径和标准,让冲突得以及时消解和合理宣泄,则能有效保持社会稳定发展。[7]P275以宪法为依托和载体的宪政体系为这种多元利益冲突提供了一套程序、途径和标准,人类政治日益文明化的今天,在宪法框架下实现政治活动的常规化与法治化是民主政治发展的必然产物。
  宪政在发展上蕴涵着政治文明的终极价值。将政治生活的基础建立在以宪法为特征的宪政意识之上,权力的行使才有合法和稳定的保障。合法性政治体制的设立,在功能上为国家政治提供了一个稳定的制度基础,并在此基础上实现各种政治价值目标。民主与自由的和谐是宪政历史发展中永恒的主题,作为人类政治追求的基本价值,民主与自由以及两者之间的和谐,在宪政观念和制度之外是无法妥善解决的,政治文明的过程就是民主与自由得以确立并且两者之间的平衡得以确立,在这个过程中,宪政观念与宪法制度逐渐孕育、发展和成熟起来,并成为现代文明政治最终的制度选择和价值回归。宪法将“法律取代暴力”从私人领域转移到了公共领域,将政治纳入法治轨道,使政治成为一种以合宪性与合法性而不是通过暴力的和平政治,最大限度地减小了社会风险,尽可能地避免了政治发展过程中的脆弱性与动荡性。[8]P45
  宪政价值与政治文明能在实践中获得有机融合。以宪政为核心的法治建设客观上面临着两个方面的任务,既需要进一步完善形式法治,也需要从价值导向上把形式法治转化为实质法治。[9]P18需要在以独立人格和自主权利为主的社会中才能有效实现,从内部条件看,企业家队伍是实现法治理想的重要社会政治基础。他们具有明确的创业务实精神,希望法律成为社会活动根本准则的心态和愿望也更加强烈。市场在资源配置方面的基础性作用和机理主要针对经济资源,但也适用于思想资源和政治资源,在法律上就表现为对各类主体权利和义务的设定。受历史和传统因素的影响,私营企业主在经济领域的活动以及成就逐步获得重视,但思想领域和政治领域的合理待遇一直未予必要明确或仍处于争议阶段。确立社会大市场的观念,并以它作为一种思维方式,重新审视私法和公法领域的原则和精神,能够合理解释转型时期出现的一些社会问题和现象。在以宪政为主导的法治建设进程中,树立市场观念的基础,建构切合时代精神的法律价值,实现法律体系尤其是权利义务关系的合理调整,能够强化法治的利益调整和价值保障功能,使宪政的发展更具生命力和适应性。这些内容,不仅是政治文明的基本构成和实现方式,也是宪政价值的运行要求和发展方向。   2.科学界定阶层意识,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发展
  社会阶层的划分主要依据社会资源的分配和占有关系,社会资源的分配和占有是构成阶层结构形成的基础。资源配置方式的变化导致利益分化,利益分化既是阶层分化的前提和条件,也是阶层分化的实质和表征。因此,主体间的资源配置在社会关系中占据了核心地位,要廓清阶层分层的现状,揭示新阶层产生、发展和变化的趋势,必须围绕转型时期的资源类型和资源配置及其变化状况进行具体考察。当代社会中,权力、资本、知识和劳动力等社会重要资源的拥有状况决定着各社会群体在阶层结构中的位置以及个人的综合社会经济地位。社会阶层位序取决于各个阶层所拥有的资源的数量及其综合实力,社会分层的实质,就是社会资源在社会中的不均等分配,即社会成员因为占有和分配社会资源的种类、多寡和质量的不同而形成不同的社会群体。[10]P28社会成员间通过对有限社会资源的竞争,促进社会分工的发展,实现社会主体的分层和流动,从而不断产生新兴社会阶层。
  在社会转型和阶层分化的过程中,在根本利益一致的前提下,逐步形成了具有不同经济地位、社会地位和不同利益要求的多层次社会群体,从而形成了历史新时期的新阶层。资源配置方式发生变化,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日益增强,体制外经济迅速发展,社会流动资源增加,依据个人在社会结构中的位置进行资源配置和多种资源配置方式并存。私营企业主阶层属于新资本阶层,是随着市场经济的建立出现的、以拥有大额资本为标志的社会群体。階层特征是以资本的运作为主,通过资本运作获得利益,其主要资本是作为一个社会基础因素的生产资料,对社会的经济有一定的影响能力,并进而影响政治和文化。掌握新阶层产生规律,通过对新阶层的考察了解社会阶层流动的动力、形式和路径,把握社会阶层结构的发展规律,力求社会资源能合理公平地分配,社会主体间能达成和谐的共生状态。同时,也有利于消除和化解参与危机,公民政治参与的要求会随着利益的分化而增长,如果政治体系无法给个人或团体的政治参与提供渠道,个人和社会群体的政治行为就有可能冲破社会秩序,给社会带来不稳定,从而引起参与危机。制度化程度低或缺乏制度化政治参与通道的政治系统,必须有维持自身结构稳定性的强烈要求。引发包括私营企业主在内的政治参与的活跃,使私营企业主愈来愈相信自己能够在与自己利益密切相关的政治系统内有所作为,纷纷要求在现有政治系统内维护自己的利益诉求和生存空间,动员新生的私营企业主阶层在承认并维护现存政治体系的条件下参与政治,为他们的政治参与提供有效的、正常的渠道,有效地化解私营企业主因参与意识的觉醒和参与实践的萌动而产生的“参与危机”,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平稳发展确立良好的内外部环境。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对其政治文化的要求是参与型政治文化,主要体现在公开性原则、开放性原则,注重政治道德建设,树立正义与科学的社会政治价值观,强调政治行为的自我约束等方面。长远来说,有助于政治文化的建设。
  参考文献:
  [1] 朱学勤.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J].政治与法律2003(1):6-9.
  [2] 编写组.中国大百科全书·政治学卷[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1992年.P57.
  [3] [4] [5]虞崇胜.政治文明概念辨析[J].新华文摘2003(1): P77-79.
  [6] 郑贤君.论我国宪政模式的走向[J].中国法学2003(1):17.
  [7] [法]雷蒙·阿隆.社会学主要思潮[M].葛智强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0年.P275.
  [8] 邹学平.中国宪政建设论要[J].法学2003(11):45-48.
  [9] 夏勇.中国当代宪政与人权热点[M].北京:昆仑出版社2001年.P18.
  [10] 王春光.透视当代中国社会阶级阶层关系的新框架(上)[J].河北学刊2010(3):28-32.
  作者简介:马雁(1974-),女,云南昆明人,副教授,法学博士,研究领域:民族法学,地方法制史。
  (作者单位:云南农业大学思政部)
其他文献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的十七大着重强调的一项重大历史任务,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举措,各级政府为此投入了大量的农业专项资金。如何使投入资金真正发挥应有的效果,是新农村建设亟需解决的问题。  农业专项资金效益审计是在审计财政、财务收支真实合法性的基础上,对涉及农业的财政专项资金实施过程的经济性、使用效率性和效果性做出评价,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为有关部门加强农业管理服务
期刊
【摘要】 就台儿庄区如何在城镇化建设中保护耕地进行了阐述:一是明确城镇化建设与保护耕地之间的关系。二是发展城镇化建设与土地集约化利用关系。三是台儿庄区城镇化建设中土地利用存在的问题。四是发展城镇化建设,保护耕地应采取的措施。  【关键词】 城镇化建设 耕地 保护  台儿庄区在年度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加快城镇化进程,五年内城市建成区面积达到14平方公里,人口达到15万以上;现代化城市基础设施体
期刊
【摘要】 随着中国对外开放步伐的不断加快,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企业改革的不断深化,职工队伍思想多元化和复杂性的趋势愈来愈明显,加强和改进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显得尤为重要。要想做好新形势下的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就要拓宽渠道、排忧解难多办实事,切实做好三个结合,努力实现三个转变,从而使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落到实处。  【关键词】 政工干部 企业 思想政治工作  进入新世纪,随着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
期刊
【摘要】 本英语教英语在中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作用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 英语 教学 作用  在课堂上,英语教学是在老师的指示与讲解中,学生的配合与互动的过程,整个过程的中心点应该放在学生身上。在教学中,我们应该坚持以人为本的重要思想,从学生们的生活入手,因材施教。在教学中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按照英语教学的原则,仔细讲解基础知识,重点培养学生英语口语的交际能力,给学生多创造一些更好的学习语
期刊
【摘要】 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实现人类社会的持续发展,是全人类紧迫而艰巨的任务。保护环境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也只有实现了可持续发展,生态环境才能真正得到有效的保护,保护生态环境,确保人与自然的和谐,是经济能够得到进一步发展的前提,也是人类文明得以延续的保证。  【关键词】 环境保护 可持续发展 和谐发展  1.可持续发展的实质  可持续发展既是满足当代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
期刊
【摘要】 由于农村软环境对经济发展作用的滞后性、非直观性及产生变革的复杂性,容易导致人们思想的忽视,而软环境对经济发展又具有某种程度的决定作用,本文分析了农村软环境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一些解决措施。  【关键词】 软环境 新农村 制约 硬因素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大局,必须始终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生产、农村经济和农民
期刊
【摘要】 台儿庄区耕地后备资源严重不足、土地利用率低等现实问题严重制约了“江北水乡、运河古城”建设进程,也越来越引起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关注。加强耕地保护,已经刻不容缓。  【关键词】 如何切实有效 保护耕地  随着人口的增长,台儿庄区人多地少,土地资源总体质量差,耕地后备资源严重不足、土地利用率低等现实问题日益显著,也越来越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当前,台儿庄区的耕地保护形势非常严峻,全区耕地总面积仅
期刊
【摘要】 本文紧密结合国有企业实际情况,对于加强离退休职工的思想政治建设,提出了自己的见解。这对于当前企事业单位政工部门,在对离退休职工加强思想政治建设工作提供了一定的借鉴作用。  【关键词】 离退休职工 思想政治建设 思考  离退休职工思想政治建设是党的思想政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人们的生活理念和思想价值观日趋多元化和复杂化。面对思想文化多元多样、精神需求日趋增长、价值取
期刊
【摘要】 目前专业人力资源管理人才的需求量较大,但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学生的就业形势却不乐观,这种供求失衡说明了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与现实需求存在存在较大差距。以人力资源管理课程为例,结合德尔的经验塔理论,提出在人力资源管理教学中应该以“做中学”为教学主旨,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来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期对人力资源管理实践教学的研究有所启示。  【关键词】 人力资源管理 德
期刊
【摘要】 本文分析了国内高职院校公共英语教学现状以及面临的问题,强调了改革的必要性,并对如何进行公共英语教学与专业衔接的教学模式改革提出了初步的探索和建议。  【关键词】 高职公共英语 教学模式 专业衔接  高等职业教育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目标是为国家和地方经济发展培养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高职教学有其特殊性,即强调基础性、实用性、针对性。这就决定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