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父子子

来源 :北方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inzi95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有些事情不是人力可为的,例如几代之间思想上的对接,生活方式的认同。所以,对于父母,如果他们一直与我们并肩前行,我们就把他们当朋友,并可以拿到世界面前夸耀;如果他们落下好远好远,我们就把他们当孩子,并把他们带离孤寂的角落,像他们当初对我们一样,耐心地哄着,宠着。
  当我、父亲、我的儿子同桌进餐时,妻子总是在炉子和餐桌间穿梭,没有比这会儿更能感受到人类的传统关系。我们构成一个完整的体系,暗示着宇宙的奥秘。生命存在的价值以及更替的意义,自然也在此刻呈现出来。
  祖孙三代进餐的时候,我儿子显得特别兴奋,目光左右闪动,这个刚满6岁的小东西感到滑稽:怎么人的面孔那么相像,说话吃饭的腔调也极其相似,就连嘴角上转瞬即逝的笑靥都如出一辙,于是便傻笑起来。而我既与无知的儿子无法对话,又与饱经沧桑的父亲难以沟通,我沉默不语,处境尴尬。
  父亲在席间不断说话,嗓音洪亮。他已过古稀之年,精神矍铄,思维清晰,但不可避免地眼皮松弛背佝偻着,人萎缩了一圈,显出垂垂老者通常的丑陋。在餐桌上,我始终不敢认真打量他,因为我从他身上看到,若干年后,我也必定成为一个丑陋的老头,坐到父亲现在坐的位置上,除了享受天伦之乐之外,就只有表现一下不服老的乐趣。此刻的一切多么强烈地提醒我该如何去获得生命的价值啊!
  可是,一个令人心悸的念头闪过脑际,当老之将至,坐在一旁的儿子即使与我搭话,也仅仅出于敷衍,像我今天所伪装的一样。这家伙可能还没有我这份涵养,不懂得什么纲常伦理,会把我撇在一边受窘,没有比明白这一点更为痛苦的了。
  每当祖孙三代待在一起的时候,我老产生被冷落的感觉。我竟是多余的。祖父一出現,孙儿便以嗲得发颤的拉长的声音呼唤“爷爷———”,惹得老人热泪盈眶。他从不曾用这种声调叫过“爸爸”。孙子对爷爷的亲情似乎是与生俱来的,他刚刚学舌叫人时,就这般叫“爷爷”了,恍若天然就明了他与他的血缘关系。孩子与爷爷其实不多见面,那一声“爷爷”喊得格外亲昵,憋足了思念之情。有时,父亲光临,孩子在幼儿园午睡,他就伫立在幼儿园寝室的窗前,呆呆地瞩望着入睡的孙子,使我大为感动。搜尽孩提时代的记忆,他从来不曾这样挚爱过我,倒是有多次粗暴遭打的痛感至今难以磨灭。
  遗传因子决定我儿子是一个刚强的狂妄的家伙。从他身上我恍见到被生活磨平了的锋芒,他在逼真地重演我的过去。每回用餐,他爱抢占我的座位,仿佛可以满足某种欲望。从儿子身上,我惭愧地发觉自己“种”的退化。他比我刚强。阴错阳差,祖先的血性没有在我的躯体内体现,而在他身上复归。他的两性意识特别强烈,睡摇篮时,除母亲外,拒绝任何别的女性怀抱。我孩提时代怕打针,怕见血,而他微笑着看着护士的针筒,没事儿一样,让注射室中那些大哭大喊的孩子们发呆。有一次,他额头被铁器撞得皮开肉绽,我都不敢瞥那血肉模糊的伤口,惊慌失措。他原先没哭。但终于哭了,是从父母的惊慌中得知事情的严重而被吓哭的。我从此怀疑他的痛觉器官是否出了毛病,无端拧他一下,他倒呼哭叫疼,血脉的传承,注定父子之间必定有性格的冲突。
  每回冲突的失败者都是我。譬如在他赖柜台非要买一件玩具此类事情上,譬如让他分床独自睡觉这类事情上,儿子表现出疯狂的斗志,我一次又一次叹息妥协。事后,我扪心自问,为了做父亲的尊严折磨儿子,是否太自私残酷了一点,但当时只是无法收拾这个小东西而感到懊丧自哀。
  现在,临近春节,我又从北方到南方与家人团聚。我、父亲、我的儿子又将在一张餐桌上吃饭。我将会搜索枯肠,努力找话与父亲说点什么,以示父子融洽。我是爱父亲的,爱的成分中难免掺杂对垂老一代的同情。从纯洁理智的角度想,说实在的,我与父亲除了感情血统的维系外,很少有共同的东西。我和他起码相隔两个时代,传统的差异使我们有各自的生活、志趣、思维空间。该说这是正常的,不然,怎么会有人类社会的进步呢,难道不是时代的跨越造成了我与他之间的隔阂吗?可是,在老之将至的时候,我却不愿意儿子用废话来打发我,我希望与他不仅只有感情的维系,还能有思想的沟通,在餐桌上海阔天空地对话,有面红耳赤的争辩,更有相互点头称道的阐发,老而活到这种地步可谓至高无上,可比玉可贵多了,这很难,很难,我后半辈子所做的一切,只为实现这小小的夙愿。
其他文献
前不久,某地房地产业召开一个“高峰论坛”,主题词气吞山河:有多少城市可以重来?  其实,这口号并不新鲜。早在上世纪中期,就有类似的说法。好像非此不能显示现代人的豪情壮志。然而,这些看似壮丽的口号又是可怕的。多少大自然的生态和不能再生的历史文化遗存,就在这口号下被大肆涤荡,推倒重来,最终所剩无几。  今天,站在现代文明的立场看,这些口号是不文明的,甚至是野蛮的。或许,开始对外改革开放和现代化的时候,
期刊
1978年3月,时年31岁的老鬼,30岁的罗中立、何多苓,22岁的刘学红,19岁的杨千走进大学校园。  他们是从570万考生中脱颖而出的幸运儿———在大学之门关闭了12年之后,1977年12月,每29个考生中有一个如愿以偿。  恢复高考的消息是在1977年10月间传出的,而此事最早被提上议事日程是在8月间,刚恢复工作的邓小平召集“科学与教育工作座谈会”。时间紧,印考卷的纸张和考场都告急。邓小平拍板
期刊
第一眼,江就喜欢上她了。  女孩长得像个很乖的娃娃,不十分漂亮,总是温文柔顺的样子。新生晚会上众人都拥抢着吃东西,她落在后面,抱着书包,笑笑地却不知所措,让他心疼。是的,江对爱情最初的感觉,就是对一个人的心疼。  他对女孩子没有经验,每天见到她,还没打招呼就先红了脸,那女孩,后来他们昵称娃娃的女孩,也是很腼腆的,所以他们的招呼不是轻得几乎听不见,就是含糊草率,一擦肩就过去了。  江想,再等等吧,等
期刊
美国的富人圈子里都干些什么?我这个偏穷的人亲历不多。不过,不久前学校派我带几个学生参加一个宴会,算是长了点见识。  那顿晚饭,一千美元一个人。我和五个学生出席。名堂是庆祝波士顿的历史和科技创新。大概这也是为什么我这个历史教授要出席的原因吧。地点在大名鼎鼎的四季饭店。平时自己吃不起,这次算来是一次美国式的公款吃喝吧。  大家衣冠楚楚地入席。桌子上的饭都摆在那里。每人面前,一盘色拉,主要是几个生菜叶和
期刊
几年前的一个寒冷的日子,我在路上揀到了一个钱包。里面没有任何身份证明,只有三美元和一张揉皱的信,看起来好像有好几个年头了。  上面惟一能够辨认出的是破旧信封上的回信地址。我打开信,发现是在1944年写的,也就是60年前。我仔细读了一遍,希望能够找到任何识别钱包主人的线索。  这是一封绝交信。写信人娟秀的字迹告诉一个叫迈克尔的收信人,她的母亲禁止她再和他见面。但是,她将永远爱他。署名是汉纳。  这封
期刊
选择这个题材,就注定了要进行一次次艰辛的跋涉。这样的作品是用脚写出来的,但我看到,徐庆群更像是用心灵去跋涉。  一个美国人到中国上海,会惊叹,觉得它比欧美的许多城市都漂亮。但去到贫困地区,则觉得如见非洲。  今天亿万中国农民离土离乡到城市来打工,而一大批大学生志愿者则到艰苦贫困的乡村去,他们为什么做出这样的选择?去了之后,心灵上会发生什么变化?在那里究竟能做出什么?然后呢?是留下来,还是再去哪里?
期刊
2002年,全日本中学生的机器人障碍赛,吸引了无数人的目光。   此次机器人大赛,组办方有着明确的规定,机器人的重量不能超过十六千克。身高统一在三十厘米。身体各部位可以随设计者的爱好,弯曲折叠不限。   比赛有爬坡,过河,穿越树林……一共三十七道瘴碍,总长九千米,看谁第一个到达终点.全程时间大约需要两个小时.   比赛开始,十九名机器人昂首挺胸,大步向前,带着创造者的激情.   次次比赛虽然是中学
期刊
已经怀孕8个月的柴历历最近睡得越来越不踏实,到了孕晚期的她去医院检查的次数增至每周一次。虽然只是简单的测体重和听胎音,但为了那有限的十几分钟检查和与医生沟通,一家人要耗进去的精力成本却较之前期大大提高:为了能排上上午的北京妇产医院产科号,家住六环边上的他们得4点半起床,5点就得老老实实地站到排号大厅内等待7点半才开始的挂号。如果因为困得没起来8点才赶到,“那就等于要白搭出去半天的工夫,更不合算,还
期刊
一    那时我们都还太年轻,不管我们承认不承认,我们都缺乏全面而理智思考和解决事情的能力,我们常常在突如其来的事情面前束手无策,在遇到挫折时,尤其是爱情的挫折时,需要很长很长的时间才能重新振作。  管辉是我同年级的校友,是我哥哥同学的弟弟。  可笑的是,那时的管辉比我更加高傲,他说,他不爱我,他甚至不爱任何人,他不打算在上学期间谈恋爱,他说与其把时间浪费在讨好女生上面,倒不如把时间均衡处理,散播
期刊
日常之物,虽然每日里都能眼见、手触,但有时并不能叫人相信它的真实。这些令人头晕目眩的东西,本身无所谓好坏、善恶,只不过凑巧拨动了心灵的琴弦。每个人都可以分享真正的善,不叫其它的尘埃蒙垢自己的心灵。如果真是这样,我们便可永享欢乐。  人不会放弃确定可靠的东西,而去追求不确定的东西,只有愚人才会做出这种愚笨的事。荣誉和财富使人得益,如果眼羡其它的生活状态,就必将使人放下这已到手的名利,面临不确定的选择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