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美而想
◎ 骆一禾
在五月里一块大岩石旁边
我想到美
河流不远,靠在一块紫色的大岩石旁边
我想到美雷电闪在这离寂静不远的地方
有一片晒烫的地衣
闪耀着翅膀
在暴力中吸上岩层
那只在深红色五月的青苔上
孜孜不倦的工蜂
是背着美的呀
在五月里一块大岩石的旁边
我感到岩石下面的目的
有一层沉思在为美而冥想
(1988.5.23)
这首诗是骆一禾的名作。名作并不单是因为它有名,而是它代表了诗人的某种根本倾向,可以为我们寻索海德格尔所谓诗人性命所系的“那首唯一的诗”提供重要的线索,并向我们透露关于诗人生命和诗歌美学的那些最重要的信息。这首《为美而想》就是这样一首诗。
《为美而想》这个标题表明了这首诗的主题,它是关于美的,而且是关于美的一种“想”,一种思索、沉思、冥想。骆一禾是一个倾心于美,并在其短暂的创作生涯中不断思索美的真义的诗人。诗人写过多首题为《美丽》的诗(《骆一禾诗全编》收入《美丽(一)》《美丽(三)》,没有《美丽(二)》),光“美丽”一词就在《骆一禾诗全编》中出现了近百次,他最重要的一篇诗论题为《美神》。骆一禾早年的一首《美丽》(1984)以少年独有的温情把女性青春之美表现得特别纯净:“又闻雨声/那水里的浪花盛开/你那葱青的小屋顶依旧//阳光晒暖后背/飘着春雪/一种早早的感觉/使我期待你/你是才惠的青草/初通人性”。这是一个年轻的诗人对于女性之美的领悟,这种领悟汇入了诗人关于美的不断思索中。当然,诗人后来关于美的思想在上述直觉领悟的基础上增加了很多新的成分(我们在这首《为美而想》中可以清晰地观察到这种增持),但这一领悟始终是诗人独特的美学和诗学思想的底色。我们可以说,诗人后来对于“美”的各种增持也正是为了捍卫这一最早领悟的“葱青”之美的权利。
第一行“在五月里一块大岩石旁边”提出诗人关于美的沉思的背景。五月处于春夏之交,是鲜花盛开、万物生长并不断走向繁盛的季节,也是自然之美得以充分展现的季节。“大岩石”是大地的一个缩影,也是人和众生的生存背景的一个缩影。岩石是坚硬的,甚至是尖锐的,它倾向于固持自己,抵触生长(包括众生和自身的生长),拒绝生命。然而,“岩石”却恰恰是生命展开自身之美的大背景。“大岩石”之“大”,指示着大地之辽阔,指示着众生生存背景的宏大、深远,也指示着人作为生存者的辽阔胸怀:“人生雷刑击打的山阳,那途程上/一个人成长/另一个人退下如消逝的光芒。”实际上,“大岩石”就是“雷刑击打的山阳”,是人“成长”“退下”的背景。这个背景将在下一行得到明确。骆一禾在散文中曾经描述过云南德宏附近某个“雷击区”的情形:“当闪电游走而来时,一团火球带着‘咣—’一声雷响,第一高度就消失了,于是又轮到第二高度成为第一,再一次雷击又打光了它,常年的轰击,旺盛的雨季降水,把这片雷击区打得光秃秃的。我挺立而作沉思,体味道:这便是你我的人生。”(《水上的弦子》)而作为终生之灵长,人必能于此际如此诉说:“谁不能长驻辽阔胸怀/如黄钟大吕,巍峨的塔顶/火光终将熄灭……”(《辽阔胸怀》)所谓辽阔胸怀就是在这样的生存背景中生长起来的。
第二行“我想到美”四字单独成行。这个“美”来自正在第一行的“五月”中展开自身的那种生长(大地万物)、燃烧(天上的太阳)的具体的“美”,又用一个“想”字做了概括、抽象的处理。诗人所关心、萦怀、一意要探求的乃是这具形的万物之美背后的本质。第三行“河流不远,靠在一块紫色的大岩石旁边”是对第一行的延展、开拓。“河流”是大地的血脉,也是大地上一切生命的根源,是生存的另一个背景。在这一行中,诗人用“紫色的”取代了第一行的“五月”,同时也就以“紫色”呈示着五月,因为正是五月里生命的运行赋予了坚硬的岩石一种最奢华的色彩—“紫色”。这一色彩也是生命意志对自身的宣扬。生命覆盖了生存的背景,“软化”了坚硬的岩石,把它转为生的一部分,美的一部分。
第四行前半行重复了第二行“我想到美”,进一步强调本诗的主题,并在音节上营造复沓的效果。后半行“雷电闪在这离寂静不远的地方”,也是所谓“雷刑击打的山阳”,是众生的背景。“雷电”是生命的摧毁者(“雷刑击打”),但同时也是护生者(它带来雨水、灌溉和生长)。作为护生者,雷电也是生命意志的体现,是辽阔胸怀的武装,也就是诗人在另一首诗里所写到的,“一路平安的弦子/捆绑在暴力身上”(《黑豹》)。说到底,生命要在严酷的环境中获得生长,必要有雷霆的意志。“寂静”是一种死的、停止的境界,然而就在这死的境界之上,雷电闪烁,万物生长。这是生和死的交汇和融合。这句诗的断行各本不同,《骆一禾诗全编》把“地方”两字单独断为一行,《上海文学》发表稿《海子骆一禾作品集》《太阳日记》将“不远的地方”断为一行,只有《青年文学》发表稿合为一行。我以为《青年文学》的排法最正点,其它排法都是源于抄写、排版中转行造成的误排。因为这一行从句法上讲和上一行对应,都是一气连贯的长句,无论从何处断开,都会影响到气的连贯和语调的贯通。
以上四行,概其大意无非是说,诗人在五月里一块大岩石旁边想到美。但诗所表现的内容却远比我们概括的这“大意”丰富、深厚、深刻。这个丰富是通过诗中意象、语词的暗示和象征作用来达到的。通过“大岩石”“五月”“雷电”“寂静”这些意象和语词,诗人暗示了美所根植的巨大背景,在这背景上严酷的生存搏斗,以及生死的轮回替换。在这里,“美”和生存获得了联系,也和生命意志获得了联系。显然,这里所说的“美”早已不再是《美丽》中那种纯净的“青葱”之美。
五、六、七三行通过“地衣”形象对美的内涵作进一步阐扬:“有一片晒烫的地衣/闪耀着翅膀/在暴力中吸上岩层”。“地衣”是最卑微,最无足称道,也最为人所疏忽怠慢的。然而,诗人却举出它作为美之沉思的第一对象。在诗人看来,作为生命,地衣和世间生存着的万物一样,和人一样,体现了生之壮怀和生之意志,因而同样表现着生命的至美。地衣之被“晒烫的”是一种灼热的胸怀,也是一种灼热的意志(这种热同样根源于头顶灿烂的太阳)。地衣展示自己生命之力的姿态,在诗人看来,也是一种生之飞翔,和蝴蝶、飞鸟的飞翔(这是“翅膀”一词的根据),和人之生存搏战,是同一生命意志的表现,于暴力中闪耀光芒。“闪耀”,《骆一禾诗全编》作“闪烁”。“闪烁”是同声词,但有动摇、不定之意。“闪耀”于声音更响亮,而且是一种连续而爆发的光芒,用在这里显然更贴。“在暴力中吸上岩层”,“暴力”在这里指示着生命内在的洪荒之力,“吸”则是这一“暴力”的运行和运作。通过“暴力”,通过“吸”,诗人把地衣对岩石的缓慢的入侵过程变成了生命对死亡的迅速征服。就这样,静止的地衣在诗人笔下不仅获得了闪耀、飞腾、“吸上”的腾跃之姿,而且被赋予了强悍的生命意志。“晒烫”“闪耀”“翅膀”“暴力”“吸上”,这些词强烈地更新了我们对地衣的日常观感,也丰富了有关“美”的内涵。从日常语言的使用规则来说,这些词在诗中的用法都属于破例,至少也是夸大其词。它们在诗中的合理性源于诗人独特的生命诗学。从这一生命诗学出发,这些用法都是最恰当的、具有发明之效的、诗意的活用。事实上,诗人的遣词造句是以其整个的诗学为依据的。所以,即使從微观层面考察诗人的用词、句法是否恰当,也必须联系诗人整个的诗学进行,否则斤斤于字句上的得失,必不能得出正确结论。另外,这三行显然也呼应了第三行的“紫色”,让这个“紫色”落到了实处。 八、九、十三行通过“工蜂”的形象继续阐扬“美”的内涵:“那只在深红色五月的青苔上/孜孜不倦的工蜂/是背着美的呀”。工蜂同样是一类卑微的生物,它们一直有劳作、奉献和牺牲的形象。对这样一个形象,诗人用“孜孜不倦”四字做了概括。显然,在诗人看来,“美”是和劳作、奉献和牺牲联系在一起的。“深红色五月的青苔上”,“深红色”的青苔是开花期的青苔,它所开的花也就是“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的那个苔花。这个苔花可以看作前面地衣形象的延伸。地衣、苔花代表了植物界的生命和生命之美。工蜂则作为动物界生命的代表被诗人特别提出。最引人深思的是这一意象组合的第三行“是背着美的呀”。“是背着美的呀”六字被单独列为一行,显示了诗人对这一表达的重视。从骆一禾整个的诗歌写作来看,诗人一直有一个强烈的“背负”的意识,这一意识构成了诗人生命意识中非常重要的一环(这一意识在某一程度上也为海子所共享)。兹具数例:
我背起善良人深夜的歌曲
玉米和盐
还有一壶水
—《生为弱者》
大自然背负着人的灵魂
灵魂又背负着这个世界的苦难
……一些人
背负着罪名,一些人背负着欢乐
这些东西总要有人背着
—《和声:柴可夫斯基主题》
每一个人都背负着一份痛苦
就像背负着天赐的良机 火石和淡水
—《和平神祇》
我背着世界来到世界
—骆一禾《夜宿高山》(1988)
是这些粗人背着生存的基础
—骆一禾《诗歌》(1988)
我承受等级 背起泥土 穿过人性
—骆一禾《世界的血·飞行》
在骆一禾那里,大地和泥土需要背着,苦难和罪需要背着,自由和人性需要背着,欢乐悲伤需要背着,美也需要背着。工蜂是小的、轻的,所“背”的东西却是沉的、重的。事实上,正是工蜂这种看似渺小的、柔弱的存在,背负着这个世界的重量。从另一方面讲,因为是工蜂背负着世界,所以它又是最强大、最坚韧的存在。因此,工蜂的存在最醒目地呈现了生命飞腾之美。工蜂因为“背着”而“美”,“美”也因为工蜂之“背”而获得了它的定义:作为生命意志和力量的表现。“工蜂”某种程度上也可以说是诗人的自我形象。
最后三行把视角从外界(地衣、工蜂)收回抒情主体。从文字和音节看,是对前两行的反复而有所变化调整。第十一行是对第一行的重复,只在“大岩石”后加一“的”字。这一调整使音节更趋于舒缓,缓解了中间因“暴力”“闪耀”“吸上”等尖锐用词带来的紧张。最后两行“我感到岩石下面的目的/有一层沉思在为美而冥想”是对第二行“我想到美”的扩展。“我感到”弱化了“我想到美”的主体视角,并在下一行进一步转化为无主体视角。“有一层沉思”是谁的沉思?它当然可以说是“我”的沉思。但诗人为什么不直接说“我在为美而冥想”,而偏说“有一层沉思在为美而冥想”?我想诗人是要通过这一无主体的处理将这一种美的沉思提升和普遍化。当然,我们更不能略过“岩石下面的目的”这一表达。“岩石下面的目的”指什么?从信仰的角度,这个目的也许就是神的意志,它赋予生命存在的形式和意义。骆一禾虽然不是一个信徒,但在他整个诗歌创作生涯中一直在探索信仰的可能。因此,在这首沉思美、沉思生命根本性质的诗中,闪现信仰的视角并不令人意外。而如果我们假定骆一禾是一个无神论者,这个“岩石下面的目的”就只能用自然或生命本身的意志来解释。骆一禾也许不是神学意义上的目的论者,却大抵是生命哲学意义上的目的论者—他那与时代氛围、与同侪格格不入的使命感概源于此,其倾心新生的心理取向也与此有关。海子在《太阳·诗剧》中的追问:“我们 活到今日总有一定的缘故 兄弟们/我们在落日之下化为灰烬总有一定的缘故”,也带着目的论的影子。但海子带着他的追问匆忙地回溯到了“孕育天地和太阳”的原始时刻,而骆一禾所萦怀的却总是未来。因此,骆一禾这个“岩石下面的目的”也是向着未来,向着生命之未来的:自然的存在从未来取得它的意义,岩石的存在从生命取得它的意义。此处的“岩石”由此获得了与第一行的“岩石”不同的内涵。如果说第一行的“岩石”是拒斥生命的,这里的“岩石”却获得了对生命的理解和同情,站到了生命一边。骆一禾说:“个人生命的自强不息,乃是唯一的‘道’。”(《水上的弦子》)也就是说,生命的意义高于一切,它是其它一切意义的根源。似乎“岩石”最后也同意了这一点。所以,那个“有一层沉思”也是属于岩石的,属于倾向于生命的岩石的。
从这首诗,我们可以看出诗人所沉思的“美”,首先是和生命相联系的。简言之,“美”就是生命。在诗人看来,“美”在根本上是生命的一种性质,是生命之力、生命之意志在其生存背景上的一种展示。在此基础上,“美”的内涵密切联系着生命的意志、力量,密切联系着劳作、奉献、牺牲的生命品质。在那篇题为《美神》的诗论中,诗人说:“我所要说的并不是我自己或我自己的诗,而是情感本体论的生命哲学。”正是基于这一生命哲学和生命诗学,骆一禾要求“詩歌成为一种动作”(《为《十月》诗歌版的引言》)。显然,在诗人心中,“美”决不是那种仅能带来感官愉悦的东西—这种美在《美丽》中曾经得到清晰的展示—而是另一种内涵更为丰厚、深邃的东西。这样的“美”也就不是一种单纯的“美观”。在长诗《大海》第十三歌中,骆一禾说:“在漆黑的深海/美观是非常无足轻重的一端”“古风可以是不美观的 而是一种至美”。在本诗中,诗人还没有完全否定“美观”—因此,诗仍然在五月这样一个“美观”的季节中展开—但已经赋予“美”更加丰富、深刻的内涵,这些内涵就其本性而言,是内含于生命之本质的。有意思的是,诗人选择了地衣、工蜂两种最卑微的生物分别代表动、植界来展现生命之美。这当然也是有深意的。卑微如地衣、工蜂尚有如此飞扬壮美之生命品质,况他者乎?况人乎?
西渡,诗人、诗歌批评家,清华大学中文系教授。1967年8月生于浙江省浦江县。1985-1989年就读于北京大学,其间开始写诗。1990年代以后兼事诗歌批评。大学毕业后长期从事编辑工作。2018年调入清华大学。著有诗集《雪景中的柏拉图》《草之家》《连心锁》《鸟语林》《天使之箭》,诗论集《守望与倾听》《灵魂的未来》《壮烈风景》《读诗记》等。
◎ 骆一禾
在五月里一块大岩石旁边
我想到美
河流不远,靠在一块紫色的大岩石旁边
我想到美雷电闪在这离寂静不远的地方
有一片晒烫的地衣
闪耀着翅膀
在暴力中吸上岩层
那只在深红色五月的青苔上
孜孜不倦的工蜂
是背着美的呀
在五月里一块大岩石的旁边
我感到岩石下面的目的
有一层沉思在为美而冥想
(1988.5.23)
这首诗是骆一禾的名作。名作并不单是因为它有名,而是它代表了诗人的某种根本倾向,可以为我们寻索海德格尔所谓诗人性命所系的“那首唯一的诗”提供重要的线索,并向我们透露关于诗人生命和诗歌美学的那些最重要的信息。这首《为美而想》就是这样一首诗。
《为美而想》这个标题表明了这首诗的主题,它是关于美的,而且是关于美的一种“想”,一种思索、沉思、冥想。骆一禾是一个倾心于美,并在其短暂的创作生涯中不断思索美的真义的诗人。诗人写过多首题为《美丽》的诗(《骆一禾诗全编》收入《美丽(一)》《美丽(三)》,没有《美丽(二)》),光“美丽”一词就在《骆一禾诗全编》中出现了近百次,他最重要的一篇诗论题为《美神》。骆一禾早年的一首《美丽》(1984)以少年独有的温情把女性青春之美表现得特别纯净:“又闻雨声/那水里的浪花盛开/你那葱青的小屋顶依旧//阳光晒暖后背/飘着春雪/一种早早的感觉/使我期待你/你是才惠的青草/初通人性”。这是一个年轻的诗人对于女性之美的领悟,这种领悟汇入了诗人关于美的不断思索中。当然,诗人后来关于美的思想在上述直觉领悟的基础上增加了很多新的成分(我们在这首《为美而想》中可以清晰地观察到这种增持),但这一领悟始终是诗人独特的美学和诗学思想的底色。我们可以说,诗人后来对于“美”的各种增持也正是为了捍卫这一最早领悟的“葱青”之美的权利。
第一行“在五月里一块大岩石旁边”提出诗人关于美的沉思的背景。五月处于春夏之交,是鲜花盛开、万物生长并不断走向繁盛的季节,也是自然之美得以充分展现的季节。“大岩石”是大地的一个缩影,也是人和众生的生存背景的一个缩影。岩石是坚硬的,甚至是尖锐的,它倾向于固持自己,抵触生长(包括众生和自身的生长),拒绝生命。然而,“岩石”却恰恰是生命展开自身之美的大背景。“大岩石”之“大”,指示着大地之辽阔,指示着众生生存背景的宏大、深远,也指示着人作为生存者的辽阔胸怀:“人生雷刑击打的山阳,那途程上/一个人成长/另一个人退下如消逝的光芒。”实际上,“大岩石”就是“雷刑击打的山阳”,是人“成长”“退下”的背景。这个背景将在下一行得到明确。骆一禾在散文中曾经描述过云南德宏附近某个“雷击区”的情形:“当闪电游走而来时,一团火球带着‘咣—’一声雷响,第一高度就消失了,于是又轮到第二高度成为第一,再一次雷击又打光了它,常年的轰击,旺盛的雨季降水,把这片雷击区打得光秃秃的。我挺立而作沉思,体味道:这便是你我的人生。”(《水上的弦子》)而作为终生之灵长,人必能于此际如此诉说:“谁不能长驻辽阔胸怀/如黄钟大吕,巍峨的塔顶/火光终将熄灭……”(《辽阔胸怀》)所谓辽阔胸怀就是在这样的生存背景中生长起来的。
第二行“我想到美”四字单独成行。这个“美”来自正在第一行的“五月”中展开自身的那种生长(大地万物)、燃烧(天上的太阳)的具体的“美”,又用一个“想”字做了概括、抽象的处理。诗人所关心、萦怀、一意要探求的乃是这具形的万物之美背后的本质。第三行“河流不远,靠在一块紫色的大岩石旁边”是对第一行的延展、开拓。“河流”是大地的血脉,也是大地上一切生命的根源,是生存的另一个背景。在这一行中,诗人用“紫色的”取代了第一行的“五月”,同时也就以“紫色”呈示着五月,因为正是五月里生命的运行赋予了坚硬的岩石一种最奢华的色彩—“紫色”。这一色彩也是生命意志对自身的宣扬。生命覆盖了生存的背景,“软化”了坚硬的岩石,把它转为生的一部分,美的一部分。
第四行前半行重复了第二行“我想到美”,进一步强调本诗的主题,并在音节上营造复沓的效果。后半行“雷电闪在这离寂静不远的地方”,也是所谓“雷刑击打的山阳”,是众生的背景。“雷电”是生命的摧毁者(“雷刑击打”),但同时也是护生者(它带来雨水、灌溉和生长)。作为护生者,雷电也是生命意志的体现,是辽阔胸怀的武装,也就是诗人在另一首诗里所写到的,“一路平安的弦子/捆绑在暴力身上”(《黑豹》)。说到底,生命要在严酷的环境中获得生长,必要有雷霆的意志。“寂静”是一种死的、停止的境界,然而就在这死的境界之上,雷电闪烁,万物生长。这是生和死的交汇和融合。这句诗的断行各本不同,《骆一禾诗全编》把“地方”两字单独断为一行,《上海文学》发表稿《海子骆一禾作品集》《太阳日记》将“不远的地方”断为一行,只有《青年文学》发表稿合为一行。我以为《青年文学》的排法最正点,其它排法都是源于抄写、排版中转行造成的误排。因为这一行从句法上讲和上一行对应,都是一气连贯的长句,无论从何处断开,都会影响到气的连贯和语调的贯通。
以上四行,概其大意无非是说,诗人在五月里一块大岩石旁边想到美。但诗所表现的内容却远比我们概括的这“大意”丰富、深厚、深刻。这个丰富是通过诗中意象、语词的暗示和象征作用来达到的。通过“大岩石”“五月”“雷电”“寂静”这些意象和语词,诗人暗示了美所根植的巨大背景,在这背景上严酷的生存搏斗,以及生死的轮回替换。在这里,“美”和生存获得了联系,也和生命意志获得了联系。显然,这里所说的“美”早已不再是《美丽》中那种纯净的“青葱”之美。
五、六、七三行通过“地衣”形象对美的内涵作进一步阐扬:“有一片晒烫的地衣/闪耀着翅膀/在暴力中吸上岩层”。“地衣”是最卑微,最无足称道,也最为人所疏忽怠慢的。然而,诗人却举出它作为美之沉思的第一对象。在诗人看来,作为生命,地衣和世间生存着的万物一样,和人一样,体现了生之壮怀和生之意志,因而同样表现着生命的至美。地衣之被“晒烫的”是一种灼热的胸怀,也是一种灼热的意志(这种热同样根源于头顶灿烂的太阳)。地衣展示自己生命之力的姿态,在诗人看来,也是一种生之飞翔,和蝴蝶、飞鸟的飞翔(这是“翅膀”一词的根据),和人之生存搏战,是同一生命意志的表现,于暴力中闪耀光芒。“闪耀”,《骆一禾诗全编》作“闪烁”。“闪烁”是同声词,但有动摇、不定之意。“闪耀”于声音更响亮,而且是一种连续而爆发的光芒,用在这里显然更贴。“在暴力中吸上岩层”,“暴力”在这里指示着生命内在的洪荒之力,“吸”则是这一“暴力”的运行和运作。通过“暴力”,通过“吸”,诗人把地衣对岩石的缓慢的入侵过程变成了生命对死亡的迅速征服。就这样,静止的地衣在诗人笔下不仅获得了闪耀、飞腾、“吸上”的腾跃之姿,而且被赋予了强悍的生命意志。“晒烫”“闪耀”“翅膀”“暴力”“吸上”,这些词强烈地更新了我们对地衣的日常观感,也丰富了有关“美”的内涵。从日常语言的使用规则来说,这些词在诗中的用法都属于破例,至少也是夸大其词。它们在诗中的合理性源于诗人独特的生命诗学。从这一生命诗学出发,这些用法都是最恰当的、具有发明之效的、诗意的活用。事实上,诗人的遣词造句是以其整个的诗学为依据的。所以,即使從微观层面考察诗人的用词、句法是否恰当,也必须联系诗人整个的诗学进行,否则斤斤于字句上的得失,必不能得出正确结论。另外,这三行显然也呼应了第三行的“紫色”,让这个“紫色”落到了实处。 八、九、十三行通过“工蜂”的形象继续阐扬“美”的内涵:“那只在深红色五月的青苔上/孜孜不倦的工蜂/是背着美的呀”。工蜂同样是一类卑微的生物,它们一直有劳作、奉献和牺牲的形象。对这样一个形象,诗人用“孜孜不倦”四字做了概括。显然,在诗人看来,“美”是和劳作、奉献和牺牲联系在一起的。“深红色五月的青苔上”,“深红色”的青苔是开花期的青苔,它所开的花也就是“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的那个苔花。这个苔花可以看作前面地衣形象的延伸。地衣、苔花代表了植物界的生命和生命之美。工蜂则作为动物界生命的代表被诗人特别提出。最引人深思的是这一意象组合的第三行“是背着美的呀”。“是背着美的呀”六字被单独列为一行,显示了诗人对这一表达的重视。从骆一禾整个的诗歌写作来看,诗人一直有一个强烈的“背负”的意识,这一意识构成了诗人生命意识中非常重要的一环(这一意识在某一程度上也为海子所共享)。兹具数例:
我背起善良人深夜的歌曲
玉米和盐
还有一壶水
—《生为弱者》
大自然背负着人的灵魂
灵魂又背负着这个世界的苦难
……一些人
背负着罪名,一些人背负着欢乐
这些东西总要有人背着
—《和声:柴可夫斯基主题》
每一个人都背负着一份痛苦
就像背负着天赐的良机 火石和淡水
—《和平神祇》
我背着世界来到世界
—骆一禾《夜宿高山》(1988)
是这些粗人背着生存的基础
—骆一禾《诗歌》(1988)
我承受等级 背起泥土 穿过人性
—骆一禾《世界的血·飞行》
在骆一禾那里,大地和泥土需要背着,苦难和罪需要背着,自由和人性需要背着,欢乐悲伤需要背着,美也需要背着。工蜂是小的、轻的,所“背”的东西却是沉的、重的。事实上,正是工蜂这种看似渺小的、柔弱的存在,背负着这个世界的重量。从另一方面讲,因为是工蜂背负着世界,所以它又是最强大、最坚韧的存在。因此,工蜂的存在最醒目地呈现了生命飞腾之美。工蜂因为“背着”而“美”,“美”也因为工蜂之“背”而获得了它的定义:作为生命意志和力量的表现。“工蜂”某种程度上也可以说是诗人的自我形象。
最后三行把视角从外界(地衣、工蜂)收回抒情主体。从文字和音节看,是对前两行的反复而有所变化调整。第十一行是对第一行的重复,只在“大岩石”后加一“的”字。这一调整使音节更趋于舒缓,缓解了中间因“暴力”“闪耀”“吸上”等尖锐用词带来的紧张。最后两行“我感到岩石下面的目的/有一层沉思在为美而冥想”是对第二行“我想到美”的扩展。“我感到”弱化了“我想到美”的主体视角,并在下一行进一步转化为无主体视角。“有一层沉思”是谁的沉思?它当然可以说是“我”的沉思。但诗人为什么不直接说“我在为美而冥想”,而偏说“有一层沉思在为美而冥想”?我想诗人是要通过这一无主体的处理将这一种美的沉思提升和普遍化。当然,我们更不能略过“岩石下面的目的”这一表达。“岩石下面的目的”指什么?从信仰的角度,这个目的也许就是神的意志,它赋予生命存在的形式和意义。骆一禾虽然不是一个信徒,但在他整个诗歌创作生涯中一直在探索信仰的可能。因此,在这首沉思美、沉思生命根本性质的诗中,闪现信仰的视角并不令人意外。而如果我们假定骆一禾是一个无神论者,这个“岩石下面的目的”就只能用自然或生命本身的意志来解释。骆一禾也许不是神学意义上的目的论者,却大抵是生命哲学意义上的目的论者—他那与时代氛围、与同侪格格不入的使命感概源于此,其倾心新生的心理取向也与此有关。海子在《太阳·诗剧》中的追问:“我们 活到今日总有一定的缘故 兄弟们/我们在落日之下化为灰烬总有一定的缘故”,也带着目的论的影子。但海子带着他的追问匆忙地回溯到了“孕育天地和太阳”的原始时刻,而骆一禾所萦怀的却总是未来。因此,骆一禾这个“岩石下面的目的”也是向着未来,向着生命之未来的:自然的存在从未来取得它的意义,岩石的存在从生命取得它的意义。此处的“岩石”由此获得了与第一行的“岩石”不同的内涵。如果说第一行的“岩石”是拒斥生命的,这里的“岩石”却获得了对生命的理解和同情,站到了生命一边。骆一禾说:“个人生命的自强不息,乃是唯一的‘道’。”(《水上的弦子》)也就是说,生命的意义高于一切,它是其它一切意义的根源。似乎“岩石”最后也同意了这一点。所以,那个“有一层沉思”也是属于岩石的,属于倾向于生命的岩石的。
从这首诗,我们可以看出诗人所沉思的“美”,首先是和生命相联系的。简言之,“美”就是生命。在诗人看来,“美”在根本上是生命的一种性质,是生命之力、生命之意志在其生存背景上的一种展示。在此基础上,“美”的内涵密切联系着生命的意志、力量,密切联系着劳作、奉献、牺牲的生命品质。在那篇题为《美神》的诗论中,诗人说:“我所要说的并不是我自己或我自己的诗,而是情感本体论的生命哲学。”正是基于这一生命哲学和生命诗学,骆一禾要求“詩歌成为一种动作”(《为《十月》诗歌版的引言》)。显然,在诗人心中,“美”决不是那种仅能带来感官愉悦的东西—这种美在《美丽》中曾经得到清晰的展示—而是另一种内涵更为丰厚、深邃的东西。这样的“美”也就不是一种单纯的“美观”。在长诗《大海》第十三歌中,骆一禾说:“在漆黑的深海/美观是非常无足轻重的一端”“古风可以是不美观的 而是一种至美”。在本诗中,诗人还没有完全否定“美观”—因此,诗仍然在五月这样一个“美观”的季节中展开—但已经赋予“美”更加丰富、深刻的内涵,这些内涵就其本性而言,是内含于生命之本质的。有意思的是,诗人选择了地衣、工蜂两种最卑微的生物分别代表动、植界来展现生命之美。这当然也是有深意的。卑微如地衣、工蜂尚有如此飞扬壮美之生命品质,况他者乎?况人乎?
西渡,诗人、诗歌批评家,清华大学中文系教授。1967年8月生于浙江省浦江县。1985-1989年就读于北京大学,其间开始写诗。1990年代以后兼事诗歌批评。大学毕业后长期从事编辑工作。2018年调入清华大学。著有诗集《雪景中的柏拉图》《草之家》《连心锁》《鸟语林》《天使之箭》,诗论集《守望与倾听》《灵魂的未来》《壮烈风景》《读诗记》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