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他们是身体有着缺陷的残疾人,然而,他们却用顽强的毅力和坚韧的意志,靠着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真挚感情,脚踏实地地追求梦想,有的坚持为失明丈夫读书,有的双腿不能行动却成为儿童作家,自强不息,实现着自己的人生价值,为人们树立了身残志坚、自强自立的榜样。
戴学仁、魏树华:诵读为路,守候48年真情
“人生的春夏秋冬,生命的起承转合,就像花开花谢,就像日出日落……”68岁的魏树华捧着一本《白鹿原》轻声朗读,双目失明的老伴戴学仁听得痴迷。
1968年7月,铁道兵戴学仁和战友排险,突然“哑炮”炸响,4人被飞石炸得遍体鳞伤,戴学仁失去了双眼。这一天,是他入伍的第124天。
戴学仁在家人的帮助下,慢慢适应了黑暗世界里的生活。扬州古城湾子街口,一个黄军装的小伙子每天都会准时出现,虽然步伐不稳,但腰杆笔直。
比戴学仁小5岁的魏树华,住在丁家湾,仅相隔两三个巷口,魏树华慢慢与戴学仁有了交集。因为热爱文学,且读过很多名著,戴学仁谈吐风趣,见多识广。对于自己的受伤,也没有一句抱怨。这一切,都引起了魏树华的好感。从此,湾子街口,黄军装小伙子的身边,多了一个身影。
有人夸魏树华崇尚英雄重情义,也有人背后流言蜚语。面对外人的质疑,魏树华哭着跟家里人表露了心迹:他为国家失去了双眼,难道就要打一辈子光棍吗?将来即使讨饭,也要抓紧他的手一起走。
1970年,两人走到了一起。婚后,魏树华主外,在扬州玉器厂工作,从事玉器抛光;戴学仁主内,独自在家,学着生火、做饭、炖汤。因为戴学仁的作家梦,体贴的魏树华买来《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巴黎圣母院》等书籍,一句一句读给他聽。每晚的书香,是他们最幸福的时光。只要一有空,夫妻俩便会围坐在小方桌前,魏树华读,戴学仁听。她当了48年“朗读者”,他当了48年的“倾听者”。
48年来,魏树华每个月工资都交给丈夫保管。她说,虽然他不工作但得让丈夫觉得在家能管事、能做主。儿媳妇娶进门,她唯一的要求是家里生活用品摆放要原地不动,因为乱了顺序,戴学仁要适应很久。
时光如水,冲刷不掉他们脸上的幸福。这就是相濡以沫的世间至爱,这就是幸福,一种自然舒畅的人生佳境。
侯月利、卜书瑞:轮椅为桌,写就最美童话
在烟台开发区凤台小区一间20多平方米的车库里,住着年过七旬的侯月利和卜书瑞两位老人。侯月利今年73岁,年轻时出过意外,至今已经卧床47年。丈夫卜书瑞今年78岁,因为后天得病瘫痪多年,每移动一步都要靠轮椅。他们40年如一日醉心于儿童文学的创作,妻子卧床搞创作,丈夫从旁协助撰稿,夫妻二人一唱一和,在儿童文学创作领域建树颇多。
侯月利因为一场突发意外,变成了高位截瘫的病人,不得已离开了教师岗位。在那段人生最为黑暗的岁月里,是儿童文学的创作让她重燃人生的希望。在最初卧病在床的那几个月里,侯月利夜以继日的搞创作,克服身体不便的难关,一份份的儿童文学稿件传往了全国各地的报社和文学刊物,看着自己撰写的文字变成铅字,她的心里甭提多高兴了。
也就是在最初的那段时间,因为文学创作,让侯月利和卜书瑞有幸结识。据卜书瑞回忆称,当时他在一份报刊上看到了侯月利发表的一个作品,让他对这文字背后的作者起了兴趣。随后,他便壮着胆子给侯月利写了封信,之后俩人成了笔友。当时,卜书瑞也正是从事儿童教育的工作,正是这样的缘分让俩人从相识到相知,最终走到一起,结为伉俪。
随后这40年里,卜书瑞和自己的老伴一唱一和,醉心于儿童文学的创作当中。虽然两人都疾病在身,行动上多有不便,但是靠着毅力,侯月利坚持在床上搞创作,卜书瑞则配合自己老伴将初稿在电脑上录入,变成一份完整的文学作品。对此,侯月利笑称:“他既是我的老伴,也是我的秘书”。
现如今,两位老人在儿童文学的创作上可谓是小有成就,由侯月利主笔创作的儿童文学系列丛书就有两套,发表到各种刊物上的文章更是不计其数。因此他们还荣获了烟台“最美家庭”的称号,这不光是对两位老人在文学造诣上的表彰,更是对他们这种相濡以沫,与命运抗争精神的嘉奖。
所谓的不幸和幸福,在这些老人的身上同时存在。虽然他们的物质生活远不及大多数人,但他们的精神世界却远比很多人都要富足。看过他们的经历后,相信很多人一眼就能读懂他们之间的那份脉脉温情。
戴学仁、魏树华:诵读为路,守候48年真情
“人生的春夏秋冬,生命的起承转合,就像花开花谢,就像日出日落……”68岁的魏树华捧着一本《白鹿原》轻声朗读,双目失明的老伴戴学仁听得痴迷。
1968年7月,铁道兵戴学仁和战友排险,突然“哑炮”炸响,4人被飞石炸得遍体鳞伤,戴学仁失去了双眼。这一天,是他入伍的第124天。
戴学仁在家人的帮助下,慢慢适应了黑暗世界里的生活。扬州古城湾子街口,一个黄军装的小伙子每天都会准时出现,虽然步伐不稳,但腰杆笔直。
比戴学仁小5岁的魏树华,住在丁家湾,仅相隔两三个巷口,魏树华慢慢与戴学仁有了交集。因为热爱文学,且读过很多名著,戴学仁谈吐风趣,见多识广。对于自己的受伤,也没有一句抱怨。这一切,都引起了魏树华的好感。从此,湾子街口,黄军装小伙子的身边,多了一个身影。
有人夸魏树华崇尚英雄重情义,也有人背后流言蜚语。面对外人的质疑,魏树华哭着跟家里人表露了心迹:他为国家失去了双眼,难道就要打一辈子光棍吗?将来即使讨饭,也要抓紧他的手一起走。
1970年,两人走到了一起。婚后,魏树华主外,在扬州玉器厂工作,从事玉器抛光;戴学仁主内,独自在家,学着生火、做饭、炖汤。因为戴学仁的作家梦,体贴的魏树华买来《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巴黎圣母院》等书籍,一句一句读给他聽。每晚的书香,是他们最幸福的时光。只要一有空,夫妻俩便会围坐在小方桌前,魏树华读,戴学仁听。她当了48年“朗读者”,他当了48年的“倾听者”。
48年来,魏树华每个月工资都交给丈夫保管。她说,虽然他不工作但得让丈夫觉得在家能管事、能做主。儿媳妇娶进门,她唯一的要求是家里生活用品摆放要原地不动,因为乱了顺序,戴学仁要适应很久。
时光如水,冲刷不掉他们脸上的幸福。这就是相濡以沫的世间至爱,这就是幸福,一种自然舒畅的人生佳境。
侯月利、卜书瑞:轮椅为桌,写就最美童话
在烟台开发区凤台小区一间20多平方米的车库里,住着年过七旬的侯月利和卜书瑞两位老人。侯月利今年73岁,年轻时出过意外,至今已经卧床47年。丈夫卜书瑞今年78岁,因为后天得病瘫痪多年,每移动一步都要靠轮椅。他们40年如一日醉心于儿童文学的创作,妻子卧床搞创作,丈夫从旁协助撰稿,夫妻二人一唱一和,在儿童文学创作领域建树颇多。
侯月利因为一场突发意外,变成了高位截瘫的病人,不得已离开了教师岗位。在那段人生最为黑暗的岁月里,是儿童文学的创作让她重燃人生的希望。在最初卧病在床的那几个月里,侯月利夜以继日的搞创作,克服身体不便的难关,一份份的儿童文学稿件传往了全国各地的报社和文学刊物,看着自己撰写的文字变成铅字,她的心里甭提多高兴了。
也就是在最初的那段时间,因为文学创作,让侯月利和卜书瑞有幸结识。据卜书瑞回忆称,当时他在一份报刊上看到了侯月利发表的一个作品,让他对这文字背后的作者起了兴趣。随后,他便壮着胆子给侯月利写了封信,之后俩人成了笔友。当时,卜书瑞也正是从事儿童教育的工作,正是这样的缘分让俩人从相识到相知,最终走到一起,结为伉俪。
随后这40年里,卜书瑞和自己的老伴一唱一和,醉心于儿童文学的创作当中。虽然两人都疾病在身,行动上多有不便,但是靠着毅力,侯月利坚持在床上搞创作,卜书瑞则配合自己老伴将初稿在电脑上录入,变成一份完整的文学作品。对此,侯月利笑称:“他既是我的老伴,也是我的秘书”。
现如今,两位老人在儿童文学的创作上可谓是小有成就,由侯月利主笔创作的儿童文学系列丛书就有两套,发表到各种刊物上的文章更是不计其数。因此他们还荣获了烟台“最美家庭”的称号,这不光是对两位老人在文学造诣上的表彰,更是对他们这种相濡以沫,与命运抗争精神的嘉奖。
所谓的不幸和幸福,在这些老人的身上同时存在。虽然他们的物质生活远不及大多数人,但他们的精神世界却远比很多人都要富足。看过他们的经历后,相信很多人一眼就能读懂他们之间的那份脉脉温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