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们真诚呼吁:在全国寻肝拯救这位人民的好医生”
“重庆市中山医院呼吸内科主任、著名呼吸内科专家顾顺华身患肝癌,等待换肝期间仍坚守岗位,心中只有病人,忘我救死扶伤,事迹感人落泪。我们真诚呼吁:在全国寻肝拯救这位人民的好医生。”
今年7月6日,连续数十次按下手机上的发送键后,孙女士早已泪眼模糊。
孙女士转发的是一条以“重庆哮喘之家300多位患者”名义发出的手机短信,短信的题目是《呼吁全国寻找肝源,拯救人民的好医生》。从7月初开始,这条通过无数部手机转发的求救短信,牵动着众多人的心。
孙女士今年38岁,是家住渝中区两路口的一名哮喘病患者,也是重庆市中山医院呼吸内科“哮喘之家”的一名会员。由于她经常出差,又有抽烟的爱好,哮喘病经常复发。
7月6日,时钟指向凌晨两点。在家休息的孙女士突发哮喘,她习惯性地从口袋里取出顾顺华的名片,拨打电话。
电话铃刚响两声,就被接通了,正是顾顺华的声音。
“顾——主任,我哮喘——发了……”孙女士上气不接下气地说。
“别着急,别着急。”顾顺华在电话中一边安慰孙女士,一边指导她自我救治,“打开窗户,让空气流通:用舒利迭喷雾剂向口腔内喷雾,同时口服皮质激素……如果半小时后症状没有缓解,立即到医院来治疗。”
半小时后,孙女士再次拨通顾顺华的电话,告诉他自己的病情有所缓解。两个小时后,顾顺华主动打来电话,指导她正确用药。
7月6日一大早,病情基本缓解的孙女士到医院复查时,得知顾顺华已身患肝癌,她懊悔地哭了起来:“早知道他病了,我说什么也不会半夜三更打扰他呀!”
顾顺华是重庆著名的呼吸内科专家。在多年的医学生涯中,他发现哮喘病具有长期性、反复发作性和可逆性等特点,患者不能病急才投医,防微杜渐很重要。结合国内外防治哮喘病的经验,2001年,顾顺华在重庆建立首家“哮喘之家”。如今,这个大家庭里已有300多名成员,最大的有93岁,最小的只有12岁。在厚厚的两本册子里,详细地记录着“哮喘之家”每个成员的治疗档案:患者的家庭住址、联系方式、发病规律、急救药物储备情况等,一笔一笔地记录得清清楚楚。“哮喘之家”的每一个成员都随身揣着顾顺华的名片,以便随时与他保持联系。
在这个充满温暖的大家庭里,一条条击退病魔的经验,在这里交流,一股股暖人肺腑的温情,在这里流淌。
感受到温暖的,不仅仅是“哮喘之家”的成员。今年55岁的顾顺华从医30年,始终坚持把病人当友人,他救治过的病人有8000多人,在他身上,没有发生过一起医患纠纷。
顾顺华把病人当亲人,病人也把他当亲人。8月21日晚9时,按照惯例到住院部探望病人后,顾顺华回到办公室,与同事一起研究重点病人的治疗方案。刚一坐下,就听到一阵敲门声。
“顾主任,我找你好几圈了。”7床已81岁高龄的李老太,拄着拐杖,推开办公室的门,关心地说,“我这里有个偏方,看对你有没有用。”李老太拿出一张皱巴巴的纸条,上面写了一味中药的名字。
李老太息肺癌晚期,从2004年起,不时到中山医院住院。“他几乎随叫随到,我还经常晚上给他打电话。”李老太说,知道顾顺华患了肝癌,她就想把自己常用的偏方介绍给他,希望对他有所帮助,“他对我实在太好了,我做这点事只想回报他。”
想回报他的人,还有很多很多。同事、住院病人纷纷通过电话为顾顺华寻找治疗方法;他医治过的四川、贵州、云南等地的病人,也四处为他打听;“哮喘之家”的300多名会员,不断地通过发送手机短信为他寻找肝源。
“如果我是一个健康人,我愿意把自己的肝献给他!”
顾顺华1977年从泸州医学院毕业,1981年入党,1991年从重庆市水泥厂职工医院调入中山医院,1993年担纲创立呼吸内科。在他的带领下,呼吸内科仅最近10年就收治呼吸系统各种疑难病症患者8000余人(次),抢救危重病人1000多例,抢救成功率超过98%,被团中央、卫生部授予“全国青年文明号”称号。
与一般的医生不一样,顾顺华在治病救人时,总是站在病人的角度,处处为他们着想。下岗工人张立说起顾医生,就忍不住掉泪。前几年,张立夫妻双双下岗,家里还有一个上中学的孩子,生活十分困难。丈夫李良才是十几年的老支气管炎患者,后转化为肺气肿。由于病情恶化,李良才于去年12月18日住进中山医院。考虑到他家庭贫困,在治疗时,顾顺华尽量使用便宜药品。病情稍微好转后,顾顺华又把他转进济困病房。今年2月3日,李良才因病情实在太重,救治无效,最终离开人世。结账时,张立发现,丈夫住院45天,包括抢救费用在内,全部医疗费用只有1万多元。
丈夫去世几个月后的一天,张立接到妹妹的一个电话,让她心里难受了很久。原来,经常听她念叨顾医生好处的妹妹,从报纸上看到顾医生患病的消息,特意告诉她。8月27日,张立包了一个装有200元钱的红包,专程赶到中山医院看望顾医生,没想到他还在门诊上班。张立眼里噙着泪花,硬要把红包塞给顾医生。她说:“这是我的一点心意!”顾医生坚决不收,说:“你们家那么困难,我怎么能收你这个钱!”
重庆市歌剧院的艾仪和妈妈都是中山医院的老病号。妈妈是一个长年瘫痪在床的病人,无法到医院治疗。抱着试一试的想法,艾仪给顾医生打了一个电话,请顾医生能不能抽空到家来给妈妈检查一下。这本不在顾顺华的工作范围内,但放下电话,顾顺华二话没说就赶到她家。2004年因患肺气肿,艾仪在顾医生那里就诊,晚上8点多钟,顾医生为其手术,一直忙到凌晨才结束。顾顺华患病后,艾仪动情地说:“如果我是一个健康人,我愿意把自己的肝献给他!”
巴南区大江厂64岁的退休工人秦国喜说起顾医生,赞不绝口。2004年4月,他患重症肺炎从大江厂医院转进中山医院住院治疗。当时,他双肺都有炎症,呼吸相当困难,已被下了病危通知书。被转到重症监护室后,在两天两夜的抢救中,顾医生每天都忙到很晚,等他病情好转后才去休息。一天晚上11点钟,听说他发高烧,顾医生连忙从家中赶过来为他治疗。4个月里,经过顾医生无微不至的治疗,他终于死里逃生。
秦国喜说:“他是一名主任医生,我只是一个退休工人,又帮不到他什么忙,他还能这样尽心尽力为我治病,确实难得!”
更让秦国喜意想不到的是,出院后的第7天中午,他刚吃完饭,突然接到一个电话。原来,顾医生利用中午休息时间,居然大老远从渝中区赶来看望他,已经到了楼下。一见面,秦国喜紧紧抓住顾顺华的手,感动得说不出话来。
老秦的病情,一直牵动着顾顺华的心。在老秦出院后的半年时间里,顾顺华给他打了十几次电话,直到他完全康复,才放下心来。
听说顾医生生病了,老秦很难过,左思右想,和家人 一商量,封了一个装有400块钱的红包给顾医生送去。顾顺华推辞不了,随后给了护士长郑敏,请她还给老秦。转了一个圈后,红包又回到自己手中,老秦感动地说:“这个顾医生啊,风格硬是高!”
谈起顾医生,每一个病人和家属似乎都有说不完的故事。
“作为医生,我的生命应该终结在治病救人的岗位上”
今年4月21日,顾顺华陪同一位病人做纤支镜检查。由于连日来总觉得有些体力不支,顾顺华便抽空去B超室做了检查。当超声波扫过顾顺华的右肝时,B超医生小苏有点不敢相信:一个3×4厘米的结节出现在荧光屏上。
虽然当场就确诊肝上有肿瘤包块,可顾顺华根本没有多想,出了CT室就往纤支镜检查室跑,一头扎在病人的诊治中。
这一检查结果迅速惊动了医院领导。当天下午,医院领导要求西南医院、重庆医科大学等单位的专家集体会诊。确诊顾顺华患肝癌,最有效的治疗办法就是做肝移植手术。随即,舍不得离开工作岗位的顾顺华,被医院领导强行送进西南医院肝胆外科病房。
“任何疾病在大胆和乐观面前都要让步!”顾顺华经常给病人说这句话,当疾病在自己身上发生时,他也仍然保持着这样的乐观心态。
“顾主任的病是累出来的,他每天在病房工作12小时以上,一年下来有4000多个小时都在病房、抢救室或手术台上,是全院在病房时间最长的医生。”说起顾顺华,与他一起工作14年的护士长杜怀贵满脸泪水。
“他有一种钢铁般的意志,就是在生病后,他展现在同事和病人面前的形象还是那么充满活力。”谈起顾顺华,中山医院党委书记杨开华感慨地说,“顾顺华到中山医院工作16年,按规定有224天的假期,但他却未休过一天假。”
顾顺华患病后,呼吸内科的住院病人一下子由70多人减少到20余人。这些病人发自内心地说:“等顾主任的病好了,我们再回来治疗,免得他分心。”
得知这一情况后,顾顺华在接受介入治疗后,立即回到工作岗位,每周5天,每天8个小时。为了不占用病床,顾顺华在自己的办公室里输液。病人来了,他就一边输液,一边给病人看病。
对病人的生死和疾苦,顾顺华看得重,但对自己的生死,他却看得轻。“我是学医的,知道人的生死是无法改变的自然规律。”顾顺华一脸轻松地说,“如果一定要倒下,作为医生,我的生命应该终结在治病救人的岗位上。”
“重庆市中山医院呼吸内科主任、著名呼吸内科专家顾顺华身患肝癌,等待换肝期间仍坚守岗位,心中只有病人,忘我救死扶伤,事迹感人落泪。我们真诚呼吁:在全国寻肝拯救这位人民的好医生。”
今年7月6日,连续数十次按下手机上的发送键后,孙女士早已泪眼模糊。
孙女士转发的是一条以“重庆哮喘之家300多位患者”名义发出的手机短信,短信的题目是《呼吁全国寻找肝源,拯救人民的好医生》。从7月初开始,这条通过无数部手机转发的求救短信,牵动着众多人的心。
孙女士今年38岁,是家住渝中区两路口的一名哮喘病患者,也是重庆市中山医院呼吸内科“哮喘之家”的一名会员。由于她经常出差,又有抽烟的爱好,哮喘病经常复发。
7月6日,时钟指向凌晨两点。在家休息的孙女士突发哮喘,她习惯性地从口袋里取出顾顺华的名片,拨打电话。
电话铃刚响两声,就被接通了,正是顾顺华的声音。
“顾——主任,我哮喘——发了……”孙女士上气不接下气地说。
“别着急,别着急。”顾顺华在电话中一边安慰孙女士,一边指导她自我救治,“打开窗户,让空气流通:用舒利迭喷雾剂向口腔内喷雾,同时口服皮质激素……如果半小时后症状没有缓解,立即到医院来治疗。”
半小时后,孙女士再次拨通顾顺华的电话,告诉他自己的病情有所缓解。两个小时后,顾顺华主动打来电话,指导她正确用药。
7月6日一大早,病情基本缓解的孙女士到医院复查时,得知顾顺华已身患肝癌,她懊悔地哭了起来:“早知道他病了,我说什么也不会半夜三更打扰他呀!”
顾顺华是重庆著名的呼吸内科专家。在多年的医学生涯中,他发现哮喘病具有长期性、反复发作性和可逆性等特点,患者不能病急才投医,防微杜渐很重要。结合国内外防治哮喘病的经验,2001年,顾顺华在重庆建立首家“哮喘之家”。如今,这个大家庭里已有300多名成员,最大的有93岁,最小的只有12岁。在厚厚的两本册子里,详细地记录着“哮喘之家”每个成员的治疗档案:患者的家庭住址、联系方式、发病规律、急救药物储备情况等,一笔一笔地记录得清清楚楚。“哮喘之家”的每一个成员都随身揣着顾顺华的名片,以便随时与他保持联系。
在这个充满温暖的大家庭里,一条条击退病魔的经验,在这里交流,一股股暖人肺腑的温情,在这里流淌。
感受到温暖的,不仅仅是“哮喘之家”的成员。今年55岁的顾顺华从医30年,始终坚持把病人当友人,他救治过的病人有8000多人,在他身上,没有发生过一起医患纠纷。
顾顺华把病人当亲人,病人也把他当亲人。8月21日晚9时,按照惯例到住院部探望病人后,顾顺华回到办公室,与同事一起研究重点病人的治疗方案。刚一坐下,就听到一阵敲门声。
“顾主任,我找你好几圈了。”7床已81岁高龄的李老太,拄着拐杖,推开办公室的门,关心地说,“我这里有个偏方,看对你有没有用。”李老太拿出一张皱巴巴的纸条,上面写了一味中药的名字。
李老太息肺癌晚期,从2004年起,不时到中山医院住院。“他几乎随叫随到,我还经常晚上给他打电话。”李老太说,知道顾顺华患了肝癌,她就想把自己常用的偏方介绍给他,希望对他有所帮助,“他对我实在太好了,我做这点事只想回报他。”
想回报他的人,还有很多很多。同事、住院病人纷纷通过电话为顾顺华寻找治疗方法;他医治过的四川、贵州、云南等地的病人,也四处为他打听;“哮喘之家”的300多名会员,不断地通过发送手机短信为他寻找肝源。
“如果我是一个健康人,我愿意把自己的肝献给他!”
顾顺华1977年从泸州医学院毕业,1981年入党,1991年从重庆市水泥厂职工医院调入中山医院,1993年担纲创立呼吸内科。在他的带领下,呼吸内科仅最近10年就收治呼吸系统各种疑难病症患者8000余人(次),抢救危重病人1000多例,抢救成功率超过98%,被团中央、卫生部授予“全国青年文明号”称号。
与一般的医生不一样,顾顺华在治病救人时,总是站在病人的角度,处处为他们着想。下岗工人张立说起顾医生,就忍不住掉泪。前几年,张立夫妻双双下岗,家里还有一个上中学的孩子,生活十分困难。丈夫李良才是十几年的老支气管炎患者,后转化为肺气肿。由于病情恶化,李良才于去年12月18日住进中山医院。考虑到他家庭贫困,在治疗时,顾顺华尽量使用便宜药品。病情稍微好转后,顾顺华又把他转进济困病房。今年2月3日,李良才因病情实在太重,救治无效,最终离开人世。结账时,张立发现,丈夫住院45天,包括抢救费用在内,全部医疗费用只有1万多元。
丈夫去世几个月后的一天,张立接到妹妹的一个电话,让她心里难受了很久。原来,经常听她念叨顾医生好处的妹妹,从报纸上看到顾医生患病的消息,特意告诉她。8月27日,张立包了一个装有200元钱的红包,专程赶到中山医院看望顾医生,没想到他还在门诊上班。张立眼里噙着泪花,硬要把红包塞给顾医生。她说:“这是我的一点心意!”顾医生坚决不收,说:“你们家那么困难,我怎么能收你这个钱!”
重庆市歌剧院的艾仪和妈妈都是中山医院的老病号。妈妈是一个长年瘫痪在床的病人,无法到医院治疗。抱着试一试的想法,艾仪给顾医生打了一个电话,请顾医生能不能抽空到家来给妈妈检查一下。这本不在顾顺华的工作范围内,但放下电话,顾顺华二话没说就赶到她家。2004年因患肺气肿,艾仪在顾医生那里就诊,晚上8点多钟,顾医生为其手术,一直忙到凌晨才结束。顾顺华患病后,艾仪动情地说:“如果我是一个健康人,我愿意把自己的肝献给他!”
巴南区大江厂64岁的退休工人秦国喜说起顾医生,赞不绝口。2004年4月,他患重症肺炎从大江厂医院转进中山医院住院治疗。当时,他双肺都有炎症,呼吸相当困难,已被下了病危通知书。被转到重症监护室后,在两天两夜的抢救中,顾医生每天都忙到很晚,等他病情好转后才去休息。一天晚上11点钟,听说他发高烧,顾医生连忙从家中赶过来为他治疗。4个月里,经过顾医生无微不至的治疗,他终于死里逃生。
秦国喜说:“他是一名主任医生,我只是一个退休工人,又帮不到他什么忙,他还能这样尽心尽力为我治病,确实难得!”
更让秦国喜意想不到的是,出院后的第7天中午,他刚吃完饭,突然接到一个电话。原来,顾医生利用中午休息时间,居然大老远从渝中区赶来看望他,已经到了楼下。一见面,秦国喜紧紧抓住顾顺华的手,感动得说不出话来。
老秦的病情,一直牵动着顾顺华的心。在老秦出院后的半年时间里,顾顺华给他打了十几次电话,直到他完全康复,才放下心来。
听说顾医生生病了,老秦很难过,左思右想,和家人 一商量,封了一个装有400块钱的红包给顾医生送去。顾顺华推辞不了,随后给了护士长郑敏,请她还给老秦。转了一个圈后,红包又回到自己手中,老秦感动地说:“这个顾医生啊,风格硬是高!”
谈起顾医生,每一个病人和家属似乎都有说不完的故事。
“作为医生,我的生命应该终结在治病救人的岗位上”
今年4月21日,顾顺华陪同一位病人做纤支镜检查。由于连日来总觉得有些体力不支,顾顺华便抽空去B超室做了检查。当超声波扫过顾顺华的右肝时,B超医生小苏有点不敢相信:一个3×4厘米的结节出现在荧光屏上。
虽然当场就确诊肝上有肿瘤包块,可顾顺华根本没有多想,出了CT室就往纤支镜检查室跑,一头扎在病人的诊治中。
这一检查结果迅速惊动了医院领导。当天下午,医院领导要求西南医院、重庆医科大学等单位的专家集体会诊。确诊顾顺华患肝癌,最有效的治疗办法就是做肝移植手术。随即,舍不得离开工作岗位的顾顺华,被医院领导强行送进西南医院肝胆外科病房。
“任何疾病在大胆和乐观面前都要让步!”顾顺华经常给病人说这句话,当疾病在自己身上发生时,他也仍然保持着这样的乐观心态。
“顾主任的病是累出来的,他每天在病房工作12小时以上,一年下来有4000多个小时都在病房、抢救室或手术台上,是全院在病房时间最长的医生。”说起顾顺华,与他一起工作14年的护士长杜怀贵满脸泪水。
“他有一种钢铁般的意志,就是在生病后,他展现在同事和病人面前的形象还是那么充满活力。”谈起顾顺华,中山医院党委书记杨开华感慨地说,“顾顺华到中山医院工作16年,按规定有224天的假期,但他却未休过一天假。”
顾顺华患病后,呼吸内科的住院病人一下子由70多人减少到20余人。这些病人发自内心地说:“等顾主任的病好了,我们再回来治疗,免得他分心。”
得知这一情况后,顾顺华在接受介入治疗后,立即回到工作岗位,每周5天,每天8个小时。为了不占用病床,顾顺华在自己的办公室里输液。病人来了,他就一边输液,一边给病人看病。
对病人的生死和疾苦,顾顺华看得重,但对自己的生死,他却看得轻。“我是学医的,知道人的生死是无法改变的自然规律。”顾顺华一脸轻松地说,“如果一定要倒下,作为医生,我的生命应该终结在治病救人的岗位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