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身免疫性疾病、母体微嵌合体与胆道闭锁

来源 :中华小儿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k66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世纪90年代,Starzl等[1]观察到微嵌合现象,提出微嵌合体(microchimerism,MC)概念及"双向移植排斥"理论,新近研究发现,微嵌合体不仅与移植物抗宿主反应(graftversus-host disease,GVHR)有关,而且可能是某些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根源。

其他文献
目的 总结Nuss手术治疗小儿漏斗胸的临床经验.方法 2006年9月~2009年4月,采用Nuss手术治疗118例漏斗胸患儿,其中男89例,女29例;年龄3~16岁,平均(6.4±3.5)岁.3例合并肺部病变患儿经单侧胸部切口完成肺部手术后,直视下安放Nuss钢板,6例复发病例采用胸腔镜辅助完成,其余病例在非胸腔镜下完成.结果 118例患儿均顺利完成手术,术中无死亡、大出血及胸腔脏器损伤等严重并发
目的 探讨B16F10黑色素瘤小鼠双阴性T细胞(DNT)数量变化及其与肿瘤生长的关系.方法 以B16F10-luc-G5细胞系接种Babl/C小鼠建立移植瘤模型,并以活体成像系统(IVIS)监测其生长动态,流式细胞术检测接种后不同时间外周血中T淋巴细胞的比例;流式分选正常小鼠DNT再回输到B16F10黑色素瘤荷瘤小鼠体内,观察DNT对移植瘤生长的作用.结果 ①荷瘤鼠DNT含量高于正常鼠(P<0.0
目的 研究5-氮胞苷能否诱导脐带干细胞向心肌细胞分化.方法 取无污染的足月剖宫产健康胎儿脐带,采用胶原酶胰酶消化法分离脐带干细胞.取克隆化生长的4~6代脐带干细胞,经流式细胞仪和骨、脂肪细胞诱导鉴定后,采用5 μmol/L 5-氮胞苷作用24 h,对细胞进行诱导,连续观察5周,倒置显微镜下观察其形态变化.RT-PCR分析肌钙蛋白T基因的表达,免疫细胞化学鉴定心肌特异性肌球蛋白、肌动蛋白α-acti
小儿慢性腹痛临床常见,常因常规检查阴性而不能予以合理的诊断和治疗,近年通过检测胆囊排泄分数(GEF)发现部分患儿为胆道运动功能障碍(biliary dyskinesia,BD),提示BD是小儿慢性腹痛的病因之一。
胆道闭锁(Biliary Atresia,BA)是常见先天畸形,该病在亚太地区高发,在我国发病率约为1/8 000~1/15 000.其发病原因和致病机制尚不清楚,尽管有病毒感染学说、免疫损伤学说、遗传病因学说和发育不良学说,但均不能全面彻底的阐述BA的发生原因和发病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