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高校干部队伍为我国的教育事业科学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本文指出加强高校干部队伍建设,对影响高校干部队伍成长因素进行研究,探索建立科学化干部队伍管理机制,对高等院校科学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指导意义。
关键词 高校 干部队伍 队伍建设
基金项目:本文是2014年江西省高校党建青年项目(JXGXDJKT.QN-201472)最终成果。
作者简介:李英兰,江西广播电视大学讲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王国旭,江西广播电视大学助教,研究方向:计算机。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592(2015)12-220-02
高校干部队伍为我国的教育事业科学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加强高校干部队伍建设,不仅是新常态下加强高校党建的需要,而且是高校实现科学发展的需要。新形势,高等院校的体制改革持续深入,许多普通高等学校干部队伍的培养、管理和运行机制愈来愈不适应干部成长的需要,干部的成长路径越来越受到多方因素的制约,从而使干部队伍,特别是行政管理干部队伍中出现了不思进取、服务意识缺乏、官本位意识较重等问题。因此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加强对普通高等学校干部队伍成长因素研究,探索建立科学化干部队伍管理机制对高等院校科学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指导意义。
一、影响高校干部成长的主观因素
影响高校干部成长的主观因素,主要指的是个人的自身素质。这是高校干部成长的基础条件,也是任用的关键条件。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学习能力。邓小平同志说“不注意学习,忙于事务,思想就容易庸俗。”随着高等教育体制的深刻变革,师生员工的思想观念也随之发生深刻变化,高校新情况新问题不断涌现。只有积极主动学习,加快知识更新、优化知识结构、拓宽眼界和视野,才能提高自身综合素质。高校领导干部只有通过刻苦地、系统化地学习,不断提高理论知识水平,切实掌握高校发展规律,面对难题,才能迅速及时准确地做正确的反应,以此高效地解决实际问题。因此高校领导干部要不断创新学习方式,加强学习,把学习养成一种习惯,切忌把学习当成装点门面。而是要持之以恒地提高自身综合素质,为成长进步巩牢基础。
2.为人能力。习近平总书记提出领导干部要做到“三严三实”,即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做人要实。其深刻内核就是要求领导干部要通过加强修为来提升作为。高校是教学和研究学问的,它的主体是教师和学生。因此高校干部应该遵循学术逻辑。一个不学无术、不严不实的高校干部,且不说在工作中可能常常会瞎指挥,说外行话,办外行事,还会引起师生们发自内心的本能排斥。因此,高校干部要对照“三严三实”这面镜子,时常反思如何做人为官这个问题,不断改进自身作风,回应师生期盼,赢得师生信任。
3.创新能力。高校是文化传播和人才培养的主阵地。高校干部队伍的创新能力问题直接关涉高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创新这四大职能的履行。而创新的能力是高校领导干部所必须具有的基础性能力。作为一名高校领导干部,首先要突破传统的思想观念,培育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激发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来提升自身的创新能力。不具备创新能力的领导干部,必将给学校的改革发展稳定带来阻力。
二、影响高校干部成长的客观因素
马克思说:“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高校干部的成长固然离不开自身综合素质,但客观环境的影响同样不可小视。环境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家庭环境。家庭环境指本人的成长家庭和婚后家庭,它不仅涉及到与家庭成员的关系,还涉及到与周围亲戚朋友的关系。影响因素包括家庭主要成员和主要社会关系的职业、地位、受教育程度和家风等。总体来说,好的家庭背景、好的家风、和谐的家庭关系,习近平总书记曾经指出:不论时代发生多大变化,不论生活格局发生多大变化,我们都要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说明了家庭对一个人尤其是对一个干部的成长来说是相当重要的。因为好的家风有利于干部良好的品性、习惯、兴趣、爱好的形成。是领导干部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权力观形成的基础。
2.思想观念。这里讲的思想观念主要指工作环境对高校干部产生影响,从而形成的思想观念。新形势下,高等教育的改革不断深化,高校与高校之间的各类竞争也越来越激烈。高校的教学、科研、管理、社会服务等任务不断加重。高校领导干部的管理水平决定着高校竞争的实力水平。作为高校领导干部,必须进一步增强事业心和责任感,主动适应高校改革发展新常态,以高素质为目标,高标准要求自己,不断提升自身综合素质,以素质养成促进观念更新,从而提高综合素质和管理水平,实现学校办学层次和综合实力的提升。只有观念更新,才能紧跟时代前进的步伐,树立全新的符合社会发展和时代要求的理念。
3.体制机制。高校干部的成长与其自身的努力紧密相关,但另一方面又离不开组织提供的成长机会和条件。一是高校干部的健康成长需要有良好的体制机制。重点要在建立健全选拔培养年轻干部制度上下工夫,在选拔培养年轻干部时,让制度说话,这样既做到有规可循,又做到了有据可依。同时,在培养和选拔干部中,高校务必要摒弃传统守旧理念。 即行政干部不宜和业务干部交流。而是要有效合理地实现教学科研管理部门干部和党政职能部门干部的交流,强化对优秀干部的交叉培养和塑造。 二是摒弃求全责备的观念。人无完人,任何人都不可能十全十美,总会有这样那样的不足。 因此,在实际中,要善于发现和发挥人才的长处,用发展的眼光去挖掘人才,使用人才,让他们在实践中得到有效锻炼和健康成长。 三是摒弃嫩肩膀难扛重担的思想。
要坚持注重选拔使用优秀年轻干部,消除顾虑,大胆把优秀年青干部放到关键和重要岗位去磨练。
三、影响高校干部成长的动力因素
影响高校干部成长的动力因素关键靠实践。实践是最好的课堂,历练是最有效的教育。习近平强调,在实践中锻炼、考验和提高干部,始终是培养年轻干部的一个基本途径。年轻干部要成长为对教育事业发展有用的栋梁之才,就必须在实践中经受“炼狱般”的锻炼过程。 1.教育培养。领导干部的教育培养主要是指组织人事部门对干部培养对象或将要提拔任用的领导干部有针对性进行系统的岗前教育或培训,是当前领导干部提升技能能力、丰富知识、提高履职能力的重要手段。 习近平强调,好干部不会自然而然产生。成长为一个好干部,一靠自身努力,二靠组织培养。在培养的过程中,有目标、有重点地精心培育,确保干部健康向上发展。
教育培养的主要途径有:一是内部教育培训。培训过程中,要抓好理念创新,不断丰富内容、创新形式。 通过创新教育理念和教育内容,确保干部能够学以致用。要注重差别培养。充分认识不同类别干部队伍的差别性、层次性,因人因岗而异,因材施教。要结合新常态,有针对性地开展形势政策教育,党史党情教育等;二是选送出去培训以及选派出去挂职锻炼等。一般而言挂职锻炼是政府机关对所属公务员实行的一种有计划的管理活动高校的挂职锻炼是指选派专业教师和行政人员到相关实务部门学习锻炼。 特别是随着高校服务社会的功能不断受到重视挂职锻炼工作开展力度也逐渐加大其重要性也日益受到关注。
2.交流轮岗。传统的干部人事制度使干部队伍中存在着“体内循环”、封闭运行的弊病,“部门终老”屡见不鲜。容易导致领导干部配置不尽合理,使一些领导干部的专长和潜力得不到充分有效发挥,严重影响干部工作热情。通过交流改变环境,这对交流干部而言,不仅是一种挑战,更是一种激励,可以激发他们的潜能,增强其活力。同时,通过交流能促进干部对全校大局工作的把握,有效增进部门间的相互理解与支持,转变工作作风,提高工作效率,促进学校科学协调发展。
在交流过程中,要注意把握几条原则:一是适才适用原则;二是突出重点原则;三是事前沟通原则。
3.关键岗位锻炼。关键岗位锻炼是指组织上有意识有选择地将一些有培养前途的年轻干部放到核心部门,重点岗位上去锻炼,使其在实践中坚定正确的政治信仰,培育优秀品质、增长知识才干,尽快成长为优秀的领导干部。相比较一般领导岗位而言,关键领导岗位工作更具有挑战性,更能锻炼并提升干部的能力。
把干部放在关键岗位锻炼一要有针对性。即把干部的个人到素质和培养方向进行有效融合。做到因人培养,因岗培养。二要有持续性。干部的成长是个不断磨炼的过程,只有这样才能积累发展的后劲。三要有优先性。即把干部的培训选拔任用放在优先位置,以此提升关键岗位上的干部“成才率”。
注释:
李英兰.领导力提升作用视野下干部成长的因素探析.江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4(4).
徐丹凤.关于高校干部挂职锻炼管理工作的思考.浙江科技学院学报.2012,24(5).
关键词 高校 干部队伍 队伍建设
基金项目:本文是2014年江西省高校党建青年项目(JXGXDJKT.QN-201472)最终成果。
作者简介:李英兰,江西广播电视大学讲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王国旭,江西广播电视大学助教,研究方向:计算机。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592(2015)12-220-02
高校干部队伍为我国的教育事业科学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加强高校干部队伍建设,不仅是新常态下加强高校党建的需要,而且是高校实现科学发展的需要。新形势,高等院校的体制改革持续深入,许多普通高等学校干部队伍的培养、管理和运行机制愈来愈不适应干部成长的需要,干部的成长路径越来越受到多方因素的制约,从而使干部队伍,特别是行政管理干部队伍中出现了不思进取、服务意识缺乏、官本位意识较重等问题。因此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加强对普通高等学校干部队伍成长因素研究,探索建立科学化干部队伍管理机制对高等院校科学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指导意义。
一、影响高校干部成长的主观因素
影响高校干部成长的主观因素,主要指的是个人的自身素质。这是高校干部成长的基础条件,也是任用的关键条件。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学习能力。邓小平同志说“不注意学习,忙于事务,思想就容易庸俗。”随着高等教育体制的深刻变革,师生员工的思想观念也随之发生深刻变化,高校新情况新问题不断涌现。只有积极主动学习,加快知识更新、优化知识结构、拓宽眼界和视野,才能提高自身综合素质。高校领导干部只有通过刻苦地、系统化地学习,不断提高理论知识水平,切实掌握高校发展规律,面对难题,才能迅速及时准确地做正确的反应,以此高效地解决实际问题。因此高校领导干部要不断创新学习方式,加强学习,把学习养成一种习惯,切忌把学习当成装点门面。而是要持之以恒地提高自身综合素质,为成长进步巩牢基础。
2.为人能力。习近平总书记提出领导干部要做到“三严三实”,即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做人要实。其深刻内核就是要求领导干部要通过加强修为来提升作为。高校是教学和研究学问的,它的主体是教师和学生。因此高校干部应该遵循学术逻辑。一个不学无术、不严不实的高校干部,且不说在工作中可能常常会瞎指挥,说外行话,办外行事,还会引起师生们发自内心的本能排斥。因此,高校干部要对照“三严三实”这面镜子,时常反思如何做人为官这个问题,不断改进自身作风,回应师生期盼,赢得师生信任。
3.创新能力。高校是文化传播和人才培养的主阵地。高校干部队伍的创新能力问题直接关涉高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创新这四大职能的履行。而创新的能力是高校领导干部所必须具有的基础性能力。作为一名高校领导干部,首先要突破传统的思想观念,培育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激发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来提升自身的创新能力。不具备创新能力的领导干部,必将给学校的改革发展稳定带来阻力。
二、影响高校干部成长的客观因素
马克思说:“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高校干部的成长固然离不开自身综合素质,但客观环境的影响同样不可小视。环境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家庭环境。家庭环境指本人的成长家庭和婚后家庭,它不仅涉及到与家庭成员的关系,还涉及到与周围亲戚朋友的关系。影响因素包括家庭主要成员和主要社会关系的职业、地位、受教育程度和家风等。总体来说,好的家庭背景、好的家风、和谐的家庭关系,习近平总书记曾经指出:不论时代发生多大变化,不论生活格局发生多大变化,我们都要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说明了家庭对一个人尤其是对一个干部的成长来说是相当重要的。因为好的家风有利于干部良好的品性、习惯、兴趣、爱好的形成。是领导干部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权力观形成的基础。
2.思想观念。这里讲的思想观念主要指工作环境对高校干部产生影响,从而形成的思想观念。新形势下,高等教育的改革不断深化,高校与高校之间的各类竞争也越来越激烈。高校的教学、科研、管理、社会服务等任务不断加重。高校领导干部的管理水平决定着高校竞争的实力水平。作为高校领导干部,必须进一步增强事业心和责任感,主动适应高校改革发展新常态,以高素质为目标,高标准要求自己,不断提升自身综合素质,以素质养成促进观念更新,从而提高综合素质和管理水平,实现学校办学层次和综合实力的提升。只有观念更新,才能紧跟时代前进的步伐,树立全新的符合社会发展和时代要求的理念。
3.体制机制。高校干部的成长与其自身的努力紧密相关,但另一方面又离不开组织提供的成长机会和条件。一是高校干部的健康成长需要有良好的体制机制。重点要在建立健全选拔培养年轻干部制度上下工夫,在选拔培养年轻干部时,让制度说话,这样既做到有规可循,又做到了有据可依。同时,在培养和选拔干部中,高校务必要摒弃传统守旧理念。 即行政干部不宜和业务干部交流。而是要有效合理地实现教学科研管理部门干部和党政职能部门干部的交流,强化对优秀干部的交叉培养和塑造。 二是摒弃求全责备的观念。人无完人,任何人都不可能十全十美,总会有这样那样的不足。 因此,在实际中,要善于发现和发挥人才的长处,用发展的眼光去挖掘人才,使用人才,让他们在实践中得到有效锻炼和健康成长。 三是摒弃嫩肩膀难扛重担的思想。
要坚持注重选拔使用优秀年轻干部,消除顾虑,大胆把优秀年青干部放到关键和重要岗位去磨练。
三、影响高校干部成长的动力因素
影响高校干部成长的动力因素关键靠实践。实践是最好的课堂,历练是最有效的教育。习近平强调,在实践中锻炼、考验和提高干部,始终是培养年轻干部的一个基本途径。年轻干部要成长为对教育事业发展有用的栋梁之才,就必须在实践中经受“炼狱般”的锻炼过程。 1.教育培养。领导干部的教育培养主要是指组织人事部门对干部培养对象或将要提拔任用的领导干部有针对性进行系统的岗前教育或培训,是当前领导干部提升技能能力、丰富知识、提高履职能力的重要手段。 习近平强调,好干部不会自然而然产生。成长为一个好干部,一靠自身努力,二靠组织培养。在培养的过程中,有目标、有重点地精心培育,确保干部健康向上发展。
教育培养的主要途径有:一是内部教育培训。培训过程中,要抓好理念创新,不断丰富内容、创新形式。 通过创新教育理念和教育内容,确保干部能够学以致用。要注重差别培养。充分认识不同类别干部队伍的差别性、层次性,因人因岗而异,因材施教。要结合新常态,有针对性地开展形势政策教育,党史党情教育等;二是选送出去培训以及选派出去挂职锻炼等。一般而言挂职锻炼是政府机关对所属公务员实行的一种有计划的管理活动高校的挂职锻炼是指选派专业教师和行政人员到相关实务部门学习锻炼。 特别是随着高校服务社会的功能不断受到重视挂职锻炼工作开展力度也逐渐加大其重要性也日益受到关注。
2.交流轮岗。传统的干部人事制度使干部队伍中存在着“体内循环”、封闭运行的弊病,“部门终老”屡见不鲜。容易导致领导干部配置不尽合理,使一些领导干部的专长和潜力得不到充分有效发挥,严重影响干部工作热情。通过交流改变环境,这对交流干部而言,不仅是一种挑战,更是一种激励,可以激发他们的潜能,增强其活力。同时,通过交流能促进干部对全校大局工作的把握,有效增进部门间的相互理解与支持,转变工作作风,提高工作效率,促进学校科学协调发展。
在交流过程中,要注意把握几条原则:一是适才适用原则;二是突出重点原则;三是事前沟通原则。
3.关键岗位锻炼。关键岗位锻炼是指组织上有意识有选择地将一些有培养前途的年轻干部放到核心部门,重点岗位上去锻炼,使其在实践中坚定正确的政治信仰,培育优秀品质、增长知识才干,尽快成长为优秀的领导干部。相比较一般领导岗位而言,关键领导岗位工作更具有挑战性,更能锻炼并提升干部的能力。
把干部放在关键岗位锻炼一要有针对性。即把干部的个人到素质和培养方向进行有效融合。做到因人培养,因岗培养。二要有持续性。干部的成长是个不断磨炼的过程,只有这样才能积累发展的后劲。三要有优先性。即把干部的培训选拔任用放在优先位置,以此提升关键岗位上的干部“成才率”。
注释:
李英兰.领导力提升作用视野下干部成长的因素探析.江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4(4).
徐丹凤.关于高校干部挂职锻炼管理工作的思考.浙江科技学院学报.2012,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