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 扶贫”:联建聚资源 帮扶助攻坚

来源 :当代党员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obaoling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初夏雨后,走进开州区大进镇云凤村8组公路沿线片区,白墙灰瓦点缀在绿水青山间,凉风习习,鲜花摇曳,芭蕉过雨绿生凉,一派宁静安闲的美丽乡村景象。
  在公路边池塘的亭子里,5位老人正在悠闲地打着牌,不时传来阵阵爽朗的笑声。
  “现在好惬意哦,原来这一片乱糟糟的,各种乱堆乱放”,“现在一整治,成了我们打牌、跳坝坝舞的休闲区域”……老人们指着不远处平整干净的院坝和各家各户按标准修建的花池、栏杆,争先恐后地向记者介绍人居环境的变化。
  这里曾经遭村民嫌弃,如今俨然成了村里的“新地标”,这几天,开州区委老干局组织几十位老同志也“预约”了这里,来感受美丽乡村的田园生活。
  “多亏了市人社局工资处的帮扶,协调相关单位制定了高标准的科学规划,并帮扶了公共休闲区域的建设。”云凤村党支部书记周世宏感激地说。
  不到3个月,云凤村就完成了人居环境提升一期工程,包括69户人居环境提升和公共区域设施建设。
  高效的背后,源于市人社局工资福利处(市工资统发中心)党支部创新“党建 扶贫”的结对帮扶模式。
  “我们在市人社局机关党委持续深化‘三基’建设要求下,创新探索‘党建 ’运行机制,将机关党建与结对帮扶相结合,通过支部联建,让各项脱贫攻坚的政策和资源,更迅速、精准地落到最需要的地方。”市人社局工资福利处(市工资统发中心)党支部书记、处长程卫民介绍。
  “搭桥梁”,支部联建聚资源
  2020年春节,在上海打工的张玉树开着小轿车回到老家云凤村过年。
  “没想到今年竟然修了这条路,能把车开进自己家院坝,真是太惊喜了!”张玉树感叹,“以前都是把车停在靠公路沿线的邻居家,心里还要时不时地惦记。”
  这条通组公路是市人社局工资福利处(市工资统发中心)协调市公路事务中心修建的,长300米,宽4.5米,由于堡坎过高行驶危险,还修建了护栏。
  多年来,包括张玉树在内的7户29人存在出行困难问题,家里的三轮车、摩托车都开不进来,只能停在外面。
  “原来请区里、镇里勘测过,由于施工难度大,堡坎最高处达7米,整体造价高达100万元,所以一直没能解决。”周世宏介绍。
  而这次,从勘测到建成通车,只花了一个月。
  “这个速度得益于我们支部的‘两个联建’:一是与云凤村联建,二是与市公路事务中心联建,我们支部把‘供’与‘需’迅速对接起来,把资源聚集了起来。”程卫民自豪地说。
  接到市委组织部扶贫集团关于支部联建助推脱贫攻坚的任务后,市工资福利处(市工资统发中心)党支部第一时间便与云凤村联系,并签订了支部联建协议。
  “共明确了加强基层党建、发展集体经济、引育本土人才、办好民生实事4个方面17项任务。”程卫民对要完成的目标牢记在心。
  而此前不久,市工资福利处(市工资统发中心)党支部也与市公路事务中心机关第二党支部签订了联建协议。
  在调研云凤村脱贫攻坚帮扶需求时,通组公路建设便是其中之一。
  于是,頭脑灵活的程卫民灵机一动,心里来了主意——
  2019年12月4日,程卫民以支部联建的名义,把市公路事务中心一行人请到了云凤村现场。
  “市公路事务中心党委书记任洪涛当场就定下了项目。”程卫民兴奋地说,“没几天,两辆挖掘机就进了场。”
  一个月后的春节,通组公路便修建完成,“张玉树们”终于把车开到了家门口,受益的7户人家开开心心过了个年。
  通过支部联建搭桥,市工资福利处(市工资统发中心)将更多资源汇聚到云凤村——
  协调市福彩中心的公益项目50万元,支持云凤村周转房建设,壮大村集体经济;
  协调市农科院专家、市勘测院专家,对云凤村种养殖业进行技术指导和高标准规划人居环境提升工程;
  ……
  “借载体”,活动共搞强帮扶
  “联建关系建立后,必须依托具体的载体,才能加强沟通和交流,促进项目落地。”程卫民的思路很清晰,“所以,我们选择了共同开展主题党日活动和共过组织生活。”
  2019年11月29日,云凤村党支部委员、致富带头人等12人赴市人社局参加主题党日活动。
  当天,经市工资福利处(市工资统发中心)协调安排,云凤村一行人来到市农业科学院、市畜牧科学院的种养基地,学习种植技术和养殖技术。
  这让致富带头人刘列平大开眼界,“没想到这里面有这么多学问”。
  刘列平是云凤村人,多年来在外经商,主要从事电子商务和餐饮事业,当时正考虑是否回村发展,带动家乡致富。
  经过这次参观学习,本来还在犹豫的刘列平终于下定了决心:“我要回村发展养殖业。”
  “我们会在鸡场建设方面予以帮扶,并协调畜牧专家随时指导……”程卫民当场表态,迅速促成了项目立项。
  回去后,没了后顾之忧的刘列平迅速选址启动建设。
  2020年6月16日,记者走进高标准修建的3个鸡场,只见一只只黑鸡漫山遍野地飞跑觅食。
  “目前共有5000多只,最快7月底第一批可以出栏,现在正在跑销售。”刘列平介绍,“我们还探索了‘公司 集体经济 农户’的发展模式,免费给每户贫困户发放20只鸡苗,并按市场价回收。”
  为了更大程度帮扶贫困户,刘列平把鸡苗养了一个多月才给贫困户送去,“这样可以减少贫困户的养殖风险”。
  这其中,建卡贫困户任厚建就领到了20只鸡苗。
  “加上镇上帮扶的30只,家里一共喂养了50多只鸡,将来会有一笔不错的收入。”任厚建乐呵呵地说。
  更让任厚建开心的是,从今年1月份开始,村里为他提供了保洁员的公益岗位,“每月有1800元的稳定收入”。   “工资处帮我们协调的公益岗位,共有6位贫困户受益。”周世宏介绍。
  通过主题党日等载体,市工资福利处(市工资统发中心)第一时间充分了解云凤村的需求,解决了一系列民生问题——
  抗疫期间,通过与云凤村党支部开展线上主题党日活动,为村里协调口罩、酒精等疫情防控物资;
  完善基础设施,协调市、区相关部门,帮扶云凤村3条道路的建设、油化,解决出行难问题;
  协调市委当代党员杂志社、市畜牧科学院,拍摄科普养鸡小视频,推送至学习强国等媒体平台,有效改善村民“土法养鸡收益低”等问题;
  ……
  “走出去”,提振精神转作风
  2019年10月11日至12日,浙江杭州。
  在与云凤村党支部充分沟通、了解帮扶需求的基础上,市工资福利处(市工资统发中心)依托自身资源,组织云凤村党支部相关人员到浙江大学学习培训。
  周世宏万万没想到,这辈子能坐飞机到杭州交流学习。
  “就是要带他们走出去,到发达地方看看,解放思想、增强信心,提振干事精气神。”程卫民用心良苦地说。
  在浙江海宁市许村镇科同村,周世宏一行参观了村级便民服务中心、新农村建设点、科同村村史馆等地,学习了解基层党建、人居环境整治、村集体经济发展等方面的先进经验。
  “真是长了见识,原来农村可以发展到这种程度,我们还有很大差距啊!”周世宏感慨。
  参观学习回来,云凤村党支部班子坐不住了,“我们应该以更高标准规划人居环境提升工程,目光要放长远些”。
  于是,市工资福利处(市工资统发中心)为云凤村请来了市勘测院专家,提升规划质量。
  那些天,云凤村村主任唐有富也天天泡在工地上。
  “专家们在村里勘测了一周,帮我们的人都这么努力,我们更要加把劲。”唐有富撸起袖子说。
  不到3个月,云鳳村人居环境提升一期工程完工。
  “能感觉到,云凤村党支部班子的工作作风提升了一大截。”程卫民如是说。
  同时,市工资福利处(市工资统发中心)还协助云凤村回引本土人才,帮助搜寻大进籍的大学生信息,最终引进了包括贺念在内的3名大学生人才,充实了村“两委”力量。
  与此同时,作风得到转变的,还有市工资福利处(市工资统发中心)的机关党员。
  “让机关党员走出去,走进农村院坝,在与群众交流中切实转变作风。”这是程卫民探索联建帮扶的另一番考虑。
  在与云凤村的联建协议中,明确了建立支部委员“一对一、一帮一”制度,市工资福利处(市工资统发中心)党支部6名委员和大进镇云凤村党支部5名委员联络结对;同时,还将各项帮扶任务明确到人,并研究制定了具体措施,规定了完成时限。
  这其中,支部委员郭静就负责对接云凤村鸡场建设的帮扶项目。
  “在一次次的交流中,确实感受到基层群众和党员干部的不容易,很受感动。”郭静说,“这也让我更加珍惜工作,把更多的激情和精力投入到业务上。”
  “他们多次到鸡场考察解决具体问题,如此务实的作风,大大超出了我对党员干部的认识。”致富带头人刘列平对市人社局、镇村里的干部竖起了大拇指。
  和郭静一样,市工资福利处(市工资统发中心)党支部15名党员多次下到云凤村,在一次次帮扶中,提升了自己的思想境界和工作状态。
  “很多党员回来后,在交流中都流了泪,很受触动,工作状态有很大提升,我们的目的也就达到了。”程卫民欣慰地说。
  如今,联建帮扶仍在继续,市工资福利处(市工资统发中心)和云凤村干部群众正携手合力,誓夺脱贫攻坚的全面胜利。
其他文献
万事开头难。写作文同样如此,面对一道作文考题,首要任务是审读题目,准确把握要求,正确进行立意。只有审好题,立好意,接下来的选材、构思、表达等才能有的放矢,一气呵成。如果审题不清,立意俗套,轻则影响作文表达效果,重则差之毫厘,谬以千里,让作文“误入歧途”,最终以失败收场。  【文题呈现】  生活处处有故事,只要你认真观察,用心体悟,就能从司空见惯的现象中发现许多有意义的故事,收获不少弥足珍贵的东西,
新版《马克思画传》、《恩格斯画传》、《列宁画传》正式出版了。这是继10卷本《马克思恩格斯文集》和5卷本《列宁专题文集》出版之后,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在经典著作编译研究方面的又一重要成果,是重庆新闻出版界贯彻落实市第四次党代会精神的创新举措,是我们奉献给党的十八大的一份厚礼。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书记处书记、中宣部部长刘云山同志专门发来贺信,充分肯定了三部新版画传的意义和作用,对学好用好这一重
摘要:文学类文本是语文学习任务群的重要学习内容,在高考语文试卷中占据重要位置。教师在平时的阅读教学中需要注重深入文本,准确解读文本的内涵,从而使学生能够进行有效答题。结合2020年江苏省高考语文试卷文学类文本选文和设题的特点,提出文学类文本鉴赏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文体、主体、整体意识,从而切实提高学生的文本鉴赏能力和思维品质。  关键词:文学类文本;文体;主体;整体  文学类文本阅读可以培养学生高尚
前些日子,小区内75岁的刘大爷因多次对邻居实施纵火,而被警方抓走。刘大爷也因此成了整个地区前所未有的年纪最大的“纵火犯”。警方介绍说,在短短两个月内,刘大爷连续5次纵火,烧毁附近居民住房12间,财物若干,直接经济损失达80多万元。  古稀之年的刘大爷平时与人为善,从不结怨,和附近住户相处得很好。这样一个老实巴交的人,怎么会成为一个“高龄纵火犯”呢?警方通过多方调查和取证发现,刘大爷和附近的居民平时
探讨“70后”一代,是个适时有眼光的话题。正视并重视这一代人,已经迫在眉睫。他们在30多岁到40多岁之间,正抓青春的尾巴。  上述文章里所写到的两位,只是“70后”中的佼佼者,或者说是幸运儿,大多数“70后”则已经被淹没在时代变迁和尘世浮沉之中。因此,在求知与求实之间,我们无权要求他们把握其中的平衡点。因为在他们最可宝贵的青春期成长过程中,无情的现实摧毁了他们最初曾经拥有并相信的许多东西。这些东西
柔和的力量  “大家想想,用酒精消毒的时候,什么浓度为好?”早年学医时,一次课上,老师问道。  学生齐声回答:“当然是越高越好啦!”  “错了,太高浓度的酒精,会使细菌的外壁在极短的时间内凝固,形成一道屏障。最有效的办法,是把酒精的浓度调得柔和些,效果才佳。”  于是我第一次明白了,柔和有时比风暴更有力量。柔和是一种品质与风格。它不是丧失原则,而是一种更高境界的坚守,一种不曾剑拔弩张,依旧扼守尊严
明朝末年,江南有一个书生,由于疾病和瘟疫,母亲、妻子、儿子和两个女儿都不幸丧生。书生思念亲人,他听说有个尼姑擅长扶乩,能与鬼神沟通,通晓过去未来,就将其请到家中,打听他的亲人分别投生何处。  尼姑装模作样,请神上身,然后煞有介事对书生说:“你母亲投胎在50里外一户富人家。你儿子投胎到上海。你大女儿投胎最早,在某某寺庙出家为尼。你二女儿前生是嫦娥的侍女,如今重返广寒宫。至于你妻子,她前生与你是夫妻,
该会诊了,重庆市綦江区人民医院医生王智起身走出办公室。  拐过几道弯,穿过几道门,王智没有像往常一样踏进医院隔离病房,而是扭头走进了一间满是电子显示屏的屋子。  这是医院的远程会诊室。  “现在看,患者的生命体征还比较稳定,血氧饱和度在99%。”  显示屏里,新冠肺炎疑似患者正卧床休息,身旁的监护仪显示,目前他的生命体征较为稳定;显示屏外,王智正同医院感染科病区、古剑山病区以及院内专家一起,根据系
应吉尔吉斯共和国总统索隆拜·沙里波维奇·热恩别科夫邀请,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习近平于2019年6月12日至13日对吉尔吉斯共和国进行国事访问。  两国元首在信任、热烈、友好的气氛中举行会谈,高度评价中华人民共和国和吉尔吉斯共和国(以下简称“双方”)建交以来各领域合作取得的丰硕成果,就进一步提升双边关系水平、深化互利合作以及共同关心的国际和地区问题深入交换意见,达成广泛共识。  双方高度评价2002年
编辑同志:  最近,我老做噩梦,晚上睡眠不好,白天无精打采,情绪低落,对什么都没有兴趣。我喜欢一个人默默地思考——实际上是发呆,对什么事都提不起劲来,连夫妻生活都觉得可有可无。爱人让我到医院做了体检,可什么毛病也没有。以前的我性格开朗、生活乐观,怎么一下子就变成这样了,我百思不得其解。于是,我想跟你们说说心里话。  我是某局一个负责拆迁的副科长。外人看来,我是公务员,旱涝保收,日子应该过得很滋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