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习近平主席在达沃斯论坛宣布今年5月在北京举办“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以来,国人对“一带一路”关注的热度持续升温,同时也引起了国际社会的高度重视。共建“一带一路”再次成为国内外共同热议的话题。
“今年5月,中国将在北京主办‘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共商合作大计,共建合作平台,共享合作成果,为解决当前世界和区域经济面临的问题寻找方案,为实现联动式发展注入新能量,让‘一带一路’建设更好造福各国人民。”习近平主席在2017年达沃斯论坛开幕式演讲时向世界宣布了这一消息。
这届达沃斯论坛,民粹主义、保护主义、孤立主义等各类逆全球化思潮是与会者热议的话题,也是众人忧虑的焦点。所以,北京将召开“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的消息一经宣布,立刻引起了大家的热议,也引起了世界的关注。
2月10日,国务院副总理张高丽在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工作会议上强调,要认真做好各项筹备工作,高质量办好“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
3月5日,李克强总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扎实推进‘一带一路’建设……高质量办好‘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同奏合作共赢新乐章。”
在中国,一个论坛由国家主席提出,再由国务院总理、副总理负责落实,这是一件非同小可的事情,足以说明这个论坛内容的重要性。
“这次论坛是中国首次以‘一带一路’建设为主题举办的最高规格的国际论坛,也是中国继G20杭州峰会之后,再次就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做出努力和中国的贡献。”时任商务部部长的高虎城在2月21日国新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说。
那么,何谓“一带一路”?它为什么如此重要?
“一带一路”的问世
“一带一路”现在已成为我们国家重大发展战略,但它的问世却不是在国内,而是习近平在出访哈萨克斯坦和印尼时分别提出。
2013年9月7日,习近平在哈萨克斯坦纳扎尔巴耶夫大学做题为《弘扬人民友谊 共创美好未来》的演讲时提出:“为了使我们欧亚各国经济联系更加紧密、相互合作更加深入、发展空间更加广阔,我们可以用创新的合作模式,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
同年10月3日,习近平在印度尼西亚国会做题为《携手建设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的演讲时又提出:“东南亚地区自古以来就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枢纽,中国愿同东盟国家加强海上合作,使用好中国政府设立的中国-东盟海上合作基金,发展好海洋合作伙伴关系,共同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
“一带一路”即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合在一起的简称。
习近平提出“一带一路”后,中国政府成立了一个高级别的“一带一路”建设工作领导小组。这个小组由“一正四副”构成:国务院副总理张高丽担任领导小组组长,四名副組长分别为中共中央政策研究室主任王沪宁、国务院副总理汪洋、国务委员杨晶和国务委员杨洁篪。
从领导小组的构成看,国务院是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工作的主要执行和落实单位。
在这个领导小组之下,参与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部委为发展改革委、商务部和外交部。但领导小组最重要的日常办事机构——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则设在发展改革委。因此,“一带一路”的落实无论是在干部配备上还是在机构设置上,发展改革委在推进“一带一路”战略中的地位都非常关键。
2015年3月28日,经国务院授权,国家发展改革委、外交部、商务部联合发布了《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以下简称《推动共建“一带一路”的愿景与行动》)。这个文件发布后,共建“一带一路”的工作迅速全面展开。
《推动共建“一带一路”的愿景与行动》宣称:“共建‘一带一路’旨在促进经济要素有序自由流动、资源高效配置和市场深度融合,推动沿线各国实现经济政策协调,开展更大范围、更高水平、更深层次的区域合作,共同打造开放、包容、均衡、普惠的区域经济合作架构。”
从区域经济角度看,“一带一路”贯穿亚欧非大陆,它的一端是发展中的东亚经济圈,另一端是发达的欧洲经济圈,中间广大腹地国家经济发展潜力巨大。沿线共有65个国家,总人口约44亿,经济总量约21万亿美元。总人口和经济总量分别约占全球的63%和29%。沿线各国资源禀赋各异,经济互补性较强,彼此合作潜力和空间很大。“未来10年,‘一带一路’的国家整个出口将会占世界1/3。”国务院参事汤敏预测说,“这里将成为真正的经济增长第三极。”
《推动共建“一带一路”的愿景与行动》提出:以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五通”为主要内容,在共商、共建、共享的原则下,“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共同打造“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
为此,中国正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一道,积极规划中蒙俄、新亚欧大陆桥、中国-中亚-西亚、中国-中南半岛、中巴、孟中印缅六大经济走廊建设。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和丝路基金的设立,将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互联互通的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合作提供强大的资金支持。
从提出“一带一路”的宗旨和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的主要内容看,这是本届政府在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下,对国际合作以及全球治理新模式的积极探索。这一探索是就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做出的努力和中国的贡献,其结果也将使世界经济重心再一次回到它千年之前的位置——中国。
“一带一路”,这一跨越时空的宏伟构想,从历史深处走来,融通古今、连接中外,顺应着和平、发展、合作、共享、共赢的时代潮流,承载着沿线国家发展和繁荣的梦想。
其实,筑梦“一带一路”,不仅在当代,早在2000多年前,当东西方文明在丝绸之路上碰撞交融时,古人就曾筑梦于古丝绸之路。所以,现代筑梦“一带一路”,应该说也是对古丝绸之路精神的薪火传承。 回望古丝绸之路
“一带一路”源于中国的古丝绸之路。古丝绸之路指的是起始于中国,连接亚洲、非洲和欧洲的古代商贸路线。古丝绸之路分为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
丝绸之路是个舶来语,最早来自于德国地理学家费迪南·冯·李希霍芬1877年出版的《中国》一书。丝绸之路原指中西陆上通道,因为在这条路上进行贸易的产品主要是丝绸,因而得名丝绸之路,简称丝路。
丝绸之路虽然是沿线各国共同促进经贸发展的产物,但张骞于公元前139年和公元前119年两次出使西域,还是被确认为开辟了中外交流的新纪元。从此,各国使者、商人沿着张骞开通的道路,来往络绎不绝。
张骞两次出使西域后,丝绸之路日渐繁荣,这与当时中国汉朝和欧洲罗马帝国的同时存在有很大的关系。当时,汉朝和大约同时期的罗马帝国是世界上最庞大的两大帝国,雄踞2世纪亚欧大陆东西两端,是当时东西方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汉朝疆域600多万平方公里,极盛时东并朝鲜、南包越南、西逾葱岭、北达阴山。西汉初年全国人口已达6000多万,占当时世界人口的1/3。罗马帝国极盛时期,经济空前繁荣,疆域西起西班牙、高卢与不列颠,东到幼发拉底河上游,南至非洲北部,北达莱茵河与多瑙河一带,地中海成为帝国的内海,全盛时期控制了大约50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
中国汉朝和罗马帝国大约在同一时期结束了长期大规模的战争,迎来了各自一段相对和平稳定的发展时期。在这期间,两大帝国不约而同地向外界伸展出了探索之臂,华夏文明开始通过丝绸之路与西方文明交往、碰撞、融合,沿线国家的商贸也得以顺利展开。丝绸之路这条东西通路,将中原、西域与阿拉伯、波斯湾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经过几个世纪的不断努力,丝绸之路向西伸展到了地中海。广义上丝路的东段已经到达了韩国、日本,西段至法国、荷兰。
在《中国》一书提出丝绸之路后,法国汉学家沙畹(1865年-1918年)在其所著《西突厥史料》中提出,“丝路有海陆两道”。 沙畹虽然提出丝路有海陆两道,但很长时间以来并没有人命名“海上丝绸之路”。
1990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起海上丝绸之路综合考察船“和平方舟”活动。这支由30个国家50多位学者组成的考察队,于1990年10月,从马可·波罗故乡意大利威尼斯,乘阿曼苏丹王室提供的“和平”号考察船,沿古代商船航道向东行驶,于1991年2月14日抵达泉州后渚港。这次活动从西方的威尼斯航行到东方的日本长崎,途经16个国家和22个海港城市。自此,海上丝绸之路日益受到人們的关注。
今天,“一带一路”的提出,使古代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交汇在一起。不过,在这条路上贸易的商品已大不相同,丝绸虽然还代表着中国传统工艺,但已不再代表现代化的中国制造,取而代之的是以高铁、电力等为代表的高端装备,并以公路、机场、港口、电站、电网、油气管道、海上通道,以及电信、互联网、物联网等基础设施建设为优先的互联互通工程。但“一带一路”与古丝绸之路并未脱离薪火相承的传承关系,今天的“一带一路”继承了古丝绸之路开放包容、兼收并蓄的丝路精神,同时也赋予了古丝绸之路新时代的特征。在当今世界,“一带一路”是一条互尊互信之路、合作共赢之路、文明互鉴之路,它为沿线国家提供了更多的发展机会。
共建“一带一路”这三年
自2013年习近平提出“一带一路”以来已有3年有余,现在已经得到沿线国家的广泛支持,也得到国际社会的认可。但当初“一带一路”并不是一提出就被国际社会接受。国家发展改革委学术委员会秘书长张燕生说,“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经常会提出一些问题。第一个问题就是中国为什么要做“一带一路”?中国是不是要搞新殖民主义,是不是要称霸世界?第二个问题就是中国如何保护巨额投资的权益,会不会派军队或警察?未来的“一带一路”是一条和平之路还是战争之路?还有人问,“一带一路”将是一条绿色之路还是污染之路?他们既关注中国的巨额投资如何得到回报,也关注如何使沿线国家普通居民获益。
国际社会对“一带一路”提出了很多问题,这些问题需要用共建“一带一路”的行动和成果来回答。
“3年多前,我提出了‘一带一路’倡议。3年多来,已经有10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积极响应支持,4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同中国签署合作协议,‘一带一路’的‘朋友圈’正在不断扩大。中国企业对沿线国家投资达到500多亿美元,一系列重大项目落地开花,带动了各国经济发展,创造了大量就业机会。可以说,‘一带一路’倡议来自中国,但成效惠及世界。” 习近平在达沃斯论坛2017年年会开幕式上说出了3年多共建“一带一路”的努力和成果。这是对诸多疑问最有力的回答。
1月12日,国家发展改革委政研室副主任、新闻发言人赵辰昕表示,2016年在“一带一路”战略方面重点推动了六个方面的工作:抓对接合作、抓重大项目、抓产能合作、抓金融支持、抓民心相通、抓中层布局。例如,中国与有关国家和国际组织签署了40多份共建“一带一路”合作协议,同20多个国家开展了机制化的国际产能合作,签署了第一份双边战略对接合作规划,即中哈《“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与“光明之路”新经济政策对接合作规划》,第一份经济走廊合作规划纲要,即《建设中蒙俄经济走廊规划纲要》,结成互信友好、充满活力的“朋友圈”。再如,中巴经济走廊启动一揽子重大项目建设,雅万高铁、中老铁路、瓜达尔港先期建设、中巴喀喇昆仑公路二期改造、中俄原油管道复线工程、中俄和中亚油气管线、希腊比雷埃夫斯港等建设取得重大进展。还有,有序推进钢铁、装备制造、汽车、电子等10多个重点领域国际产能合作,已在沿线国家设立了56个境外合作区。中白工业园、中泰罗勇工业园等已成为中国企业“走出去”亮丽的名片。
此外,以亚投行为代表的金融合作不断深入,丝路基金服务“一带一路”建设的力度正不断加大,人民币跨境交易规模也在不断扩大。
在国内,31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与“一带一路”建设战略规划的对接工作全面完成。各地发挥比较优势,积极主动参与和融入“一带一路”建设。例如,新疆打造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福建将为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而努力,其他各省(区)、市在“一带一路”的建设中也都有明确定位。
2月21日,高虎城在国新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说,2016年,在国际市场需求持续低迷的情况下,在“一带一路”共建合作中,中国与沿线国家经贸合作取得了可喜的成绩,进出口总额为6.3万亿元人民币,增长0.6%。其中出口3.8万亿元,增长0.7%;进口2.4万亿元,增长0.5%。在沿线国家新签对外承包工程合同为1260亿美元,增长36%。对沿线国家直接投资145亿美元,占中国对外投资总额的8.5%。一批重大标志性项目建成投产或开工建设。中欧班列已经成为亚欧大通道上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中国与东盟完成了自贸区升级谈判,与其他一些国家的自贸区谈判也已经完成或在积极推动。中国与沿线国家的经济已经深度融合,中国企业已经在“一带一路”沿线20多个国家建设了56个经贸合作区,涉及多个领域,累计投资超过185亿美元,为东道国创造了近11亿美元的税收和18万个就业岗位。
3月6日,国家发展改革委主任何立峰在答记者问时说,“3年多来,‘一带一路’建设进展是快速的,成果好于预期。” “一带一路”的核心价值理念越来越被沿线国家和人民所共识,就是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
共建“一带一路”的倡议,是中国迄今为国际社会提供的最大公共产品,也是广受欢迎的国际合作倡议。经过3年多的努力,现如今“一带一路”犹如海陆双翼,助力中国发展,同时也带动了沿线国家共同繁荣。“今年5月,中国将在北京主办‘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这将是中国为全球合作与全球治理作出的又一次重要贡献,我们相信这次论坛一定会取得圆满成功,让‘一带一路’更好地造福世界。”外交部部长王毅在第53届慕尼黑安全会议上发表主旨演讲时说。
筑梦“一带一路”就是要以“丝路梦”成就“中国梦”,助推“世界梦”。
“今年5月,中国将在北京主办‘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共商合作大计,共建合作平台,共享合作成果,为解决当前世界和区域经济面临的问题寻找方案,为实现联动式发展注入新能量,让‘一带一路’建设更好造福各国人民。”习近平主席在2017年达沃斯论坛开幕式演讲时向世界宣布了这一消息。
这届达沃斯论坛,民粹主义、保护主义、孤立主义等各类逆全球化思潮是与会者热议的话题,也是众人忧虑的焦点。所以,北京将召开“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的消息一经宣布,立刻引起了大家的热议,也引起了世界的关注。
2月10日,国务院副总理张高丽在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工作会议上强调,要认真做好各项筹备工作,高质量办好“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
3月5日,李克强总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扎实推进‘一带一路’建设……高质量办好‘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同奏合作共赢新乐章。”
在中国,一个论坛由国家主席提出,再由国务院总理、副总理负责落实,这是一件非同小可的事情,足以说明这个论坛内容的重要性。
“这次论坛是中国首次以‘一带一路’建设为主题举办的最高规格的国际论坛,也是中国继G20杭州峰会之后,再次就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做出努力和中国的贡献。”时任商务部部长的高虎城在2月21日国新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说。
那么,何谓“一带一路”?它为什么如此重要?
“一带一路”的问世
“一带一路”现在已成为我们国家重大发展战略,但它的问世却不是在国内,而是习近平在出访哈萨克斯坦和印尼时分别提出。
2013年9月7日,习近平在哈萨克斯坦纳扎尔巴耶夫大学做题为《弘扬人民友谊 共创美好未来》的演讲时提出:“为了使我们欧亚各国经济联系更加紧密、相互合作更加深入、发展空间更加广阔,我们可以用创新的合作模式,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
同年10月3日,习近平在印度尼西亚国会做题为《携手建设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的演讲时又提出:“东南亚地区自古以来就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枢纽,中国愿同东盟国家加强海上合作,使用好中国政府设立的中国-东盟海上合作基金,发展好海洋合作伙伴关系,共同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
“一带一路”即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合在一起的简称。
习近平提出“一带一路”后,中国政府成立了一个高级别的“一带一路”建设工作领导小组。这个小组由“一正四副”构成:国务院副总理张高丽担任领导小组组长,四名副組长分别为中共中央政策研究室主任王沪宁、国务院副总理汪洋、国务委员杨晶和国务委员杨洁篪。
从领导小组的构成看,国务院是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工作的主要执行和落实单位。
在这个领导小组之下,参与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部委为发展改革委、商务部和外交部。但领导小组最重要的日常办事机构——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则设在发展改革委。因此,“一带一路”的落实无论是在干部配备上还是在机构设置上,发展改革委在推进“一带一路”战略中的地位都非常关键。
2015年3月28日,经国务院授权,国家发展改革委、外交部、商务部联合发布了《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以下简称《推动共建“一带一路”的愿景与行动》)。这个文件发布后,共建“一带一路”的工作迅速全面展开。
《推动共建“一带一路”的愿景与行动》宣称:“共建‘一带一路’旨在促进经济要素有序自由流动、资源高效配置和市场深度融合,推动沿线各国实现经济政策协调,开展更大范围、更高水平、更深层次的区域合作,共同打造开放、包容、均衡、普惠的区域经济合作架构。”
从区域经济角度看,“一带一路”贯穿亚欧非大陆,它的一端是发展中的东亚经济圈,另一端是发达的欧洲经济圈,中间广大腹地国家经济发展潜力巨大。沿线共有65个国家,总人口约44亿,经济总量约21万亿美元。总人口和经济总量分别约占全球的63%和29%。沿线各国资源禀赋各异,经济互补性较强,彼此合作潜力和空间很大。“未来10年,‘一带一路’的国家整个出口将会占世界1/3。”国务院参事汤敏预测说,“这里将成为真正的经济增长第三极。”
《推动共建“一带一路”的愿景与行动》提出:以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五通”为主要内容,在共商、共建、共享的原则下,“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共同打造“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
为此,中国正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一道,积极规划中蒙俄、新亚欧大陆桥、中国-中亚-西亚、中国-中南半岛、中巴、孟中印缅六大经济走廊建设。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和丝路基金的设立,将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互联互通的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合作提供强大的资金支持。
从提出“一带一路”的宗旨和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的主要内容看,这是本届政府在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下,对国际合作以及全球治理新模式的积极探索。这一探索是就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做出的努力和中国的贡献,其结果也将使世界经济重心再一次回到它千年之前的位置——中国。
“一带一路”,这一跨越时空的宏伟构想,从历史深处走来,融通古今、连接中外,顺应着和平、发展、合作、共享、共赢的时代潮流,承载着沿线国家发展和繁荣的梦想。
其实,筑梦“一带一路”,不仅在当代,早在2000多年前,当东西方文明在丝绸之路上碰撞交融时,古人就曾筑梦于古丝绸之路。所以,现代筑梦“一带一路”,应该说也是对古丝绸之路精神的薪火传承。 回望古丝绸之路
“一带一路”源于中国的古丝绸之路。古丝绸之路指的是起始于中国,连接亚洲、非洲和欧洲的古代商贸路线。古丝绸之路分为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
丝绸之路是个舶来语,最早来自于德国地理学家费迪南·冯·李希霍芬1877年出版的《中国》一书。丝绸之路原指中西陆上通道,因为在这条路上进行贸易的产品主要是丝绸,因而得名丝绸之路,简称丝路。
丝绸之路虽然是沿线各国共同促进经贸发展的产物,但张骞于公元前139年和公元前119年两次出使西域,还是被确认为开辟了中外交流的新纪元。从此,各国使者、商人沿着张骞开通的道路,来往络绎不绝。
张骞两次出使西域后,丝绸之路日渐繁荣,这与当时中国汉朝和欧洲罗马帝国的同时存在有很大的关系。当时,汉朝和大约同时期的罗马帝国是世界上最庞大的两大帝国,雄踞2世纪亚欧大陆东西两端,是当时东西方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汉朝疆域600多万平方公里,极盛时东并朝鲜、南包越南、西逾葱岭、北达阴山。西汉初年全国人口已达6000多万,占当时世界人口的1/3。罗马帝国极盛时期,经济空前繁荣,疆域西起西班牙、高卢与不列颠,东到幼发拉底河上游,南至非洲北部,北达莱茵河与多瑙河一带,地中海成为帝国的内海,全盛时期控制了大约50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
中国汉朝和罗马帝国大约在同一时期结束了长期大规模的战争,迎来了各自一段相对和平稳定的发展时期。在这期间,两大帝国不约而同地向外界伸展出了探索之臂,华夏文明开始通过丝绸之路与西方文明交往、碰撞、融合,沿线国家的商贸也得以顺利展开。丝绸之路这条东西通路,将中原、西域与阿拉伯、波斯湾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经过几个世纪的不断努力,丝绸之路向西伸展到了地中海。广义上丝路的东段已经到达了韩国、日本,西段至法国、荷兰。
在《中国》一书提出丝绸之路后,法国汉学家沙畹(1865年-1918年)在其所著《西突厥史料》中提出,“丝路有海陆两道”。 沙畹虽然提出丝路有海陆两道,但很长时间以来并没有人命名“海上丝绸之路”。
1990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起海上丝绸之路综合考察船“和平方舟”活动。这支由30个国家50多位学者组成的考察队,于1990年10月,从马可·波罗故乡意大利威尼斯,乘阿曼苏丹王室提供的“和平”号考察船,沿古代商船航道向东行驶,于1991年2月14日抵达泉州后渚港。这次活动从西方的威尼斯航行到东方的日本长崎,途经16个国家和22个海港城市。自此,海上丝绸之路日益受到人們的关注。
今天,“一带一路”的提出,使古代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交汇在一起。不过,在这条路上贸易的商品已大不相同,丝绸虽然还代表着中国传统工艺,但已不再代表现代化的中国制造,取而代之的是以高铁、电力等为代表的高端装备,并以公路、机场、港口、电站、电网、油气管道、海上通道,以及电信、互联网、物联网等基础设施建设为优先的互联互通工程。但“一带一路”与古丝绸之路并未脱离薪火相承的传承关系,今天的“一带一路”继承了古丝绸之路开放包容、兼收并蓄的丝路精神,同时也赋予了古丝绸之路新时代的特征。在当今世界,“一带一路”是一条互尊互信之路、合作共赢之路、文明互鉴之路,它为沿线国家提供了更多的发展机会。
共建“一带一路”这三年
自2013年习近平提出“一带一路”以来已有3年有余,现在已经得到沿线国家的广泛支持,也得到国际社会的认可。但当初“一带一路”并不是一提出就被国际社会接受。国家发展改革委学术委员会秘书长张燕生说,“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经常会提出一些问题。第一个问题就是中国为什么要做“一带一路”?中国是不是要搞新殖民主义,是不是要称霸世界?第二个问题就是中国如何保护巨额投资的权益,会不会派军队或警察?未来的“一带一路”是一条和平之路还是战争之路?还有人问,“一带一路”将是一条绿色之路还是污染之路?他们既关注中国的巨额投资如何得到回报,也关注如何使沿线国家普通居民获益。
国际社会对“一带一路”提出了很多问题,这些问题需要用共建“一带一路”的行动和成果来回答。
“3年多前,我提出了‘一带一路’倡议。3年多来,已经有10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积极响应支持,4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同中国签署合作协议,‘一带一路’的‘朋友圈’正在不断扩大。中国企业对沿线国家投资达到500多亿美元,一系列重大项目落地开花,带动了各国经济发展,创造了大量就业机会。可以说,‘一带一路’倡议来自中国,但成效惠及世界。” 习近平在达沃斯论坛2017年年会开幕式上说出了3年多共建“一带一路”的努力和成果。这是对诸多疑问最有力的回答。
1月12日,国家发展改革委政研室副主任、新闻发言人赵辰昕表示,2016年在“一带一路”战略方面重点推动了六个方面的工作:抓对接合作、抓重大项目、抓产能合作、抓金融支持、抓民心相通、抓中层布局。例如,中国与有关国家和国际组织签署了40多份共建“一带一路”合作协议,同20多个国家开展了机制化的国际产能合作,签署了第一份双边战略对接合作规划,即中哈《“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与“光明之路”新经济政策对接合作规划》,第一份经济走廊合作规划纲要,即《建设中蒙俄经济走廊规划纲要》,结成互信友好、充满活力的“朋友圈”。再如,中巴经济走廊启动一揽子重大项目建设,雅万高铁、中老铁路、瓜达尔港先期建设、中巴喀喇昆仑公路二期改造、中俄原油管道复线工程、中俄和中亚油气管线、希腊比雷埃夫斯港等建设取得重大进展。还有,有序推进钢铁、装备制造、汽车、电子等10多个重点领域国际产能合作,已在沿线国家设立了56个境外合作区。中白工业园、中泰罗勇工业园等已成为中国企业“走出去”亮丽的名片。
此外,以亚投行为代表的金融合作不断深入,丝路基金服务“一带一路”建设的力度正不断加大,人民币跨境交易规模也在不断扩大。
在国内,31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与“一带一路”建设战略规划的对接工作全面完成。各地发挥比较优势,积极主动参与和融入“一带一路”建设。例如,新疆打造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福建将为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而努力,其他各省(区)、市在“一带一路”的建设中也都有明确定位。
2月21日,高虎城在国新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说,2016年,在国际市场需求持续低迷的情况下,在“一带一路”共建合作中,中国与沿线国家经贸合作取得了可喜的成绩,进出口总额为6.3万亿元人民币,增长0.6%。其中出口3.8万亿元,增长0.7%;进口2.4万亿元,增长0.5%。在沿线国家新签对外承包工程合同为1260亿美元,增长36%。对沿线国家直接投资145亿美元,占中国对外投资总额的8.5%。一批重大标志性项目建成投产或开工建设。中欧班列已经成为亚欧大通道上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中国与东盟完成了自贸区升级谈判,与其他一些国家的自贸区谈判也已经完成或在积极推动。中国与沿线国家的经济已经深度融合,中国企业已经在“一带一路”沿线20多个国家建设了56个经贸合作区,涉及多个领域,累计投资超过185亿美元,为东道国创造了近11亿美元的税收和18万个就业岗位。
3月6日,国家发展改革委主任何立峰在答记者问时说,“3年多来,‘一带一路’建设进展是快速的,成果好于预期。” “一带一路”的核心价值理念越来越被沿线国家和人民所共识,就是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
共建“一带一路”的倡议,是中国迄今为国际社会提供的最大公共产品,也是广受欢迎的国际合作倡议。经过3年多的努力,现如今“一带一路”犹如海陆双翼,助力中国发展,同时也带动了沿线国家共同繁荣。“今年5月,中国将在北京主办‘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这将是中国为全球合作与全球治理作出的又一次重要贡献,我们相信这次论坛一定会取得圆满成功,让‘一带一路’更好地造福世界。”外交部部长王毅在第53届慕尼黑安全会议上发表主旨演讲时说。
筑梦“一带一路”就是要以“丝路梦”成就“中国梦”,助推“世界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