萨尔兹堡:和莫扎特聊聊天,握握手

来源 :旅游世界·旅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elanyih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有人喜欢撒哈拉,是因为那里无边的沙海,时间赋予它色彩的变幻和历史的神秘;是因为那里弥漫着死神的气息,遍布生存意志的挑战……而有时,仅仅是因为那里是三毛恋过的地方,尽管历史穿梭,还是坚持去那里寻找她留在那里的理由,想象着一场毫无隔阂的、轻松而愉悦的对话……而喜欢萨尔兹堡,只是因为那里无处不在的莫扎特。
  提起奥地利萨尔兹堡,不得不提“乐神爱子”莫扎特。1756年1月27日,一个白雪纷飞的日子,莫扎特诞生在萨尔兹堡。从那以后,美好的乐音就一直萦绕于这座城市上空,莫扎特的灵魂,长久地丰富着萨尔兹堡这座城市。以至于在萨尔兹堡的任何角落,都能看到、听到、感受到莫扎特的存在,可谓触手可及。
  萨尔兹堡的密码
  徒步走过盐河上的长桥,去拜访联合国世界文化遗产的萨尔兹堡老城。古老的盐河温情脉脉穿城而过,把萨尔兹堡和这里的历史一分为二。长桥上,有街头艺人专注地敲打盛了水的玻璃杯,莫扎特写就的旋律,便舒缓地流淌而出。对于匆匆行人,清亮的乐音似乎只是可有可无的背景音,两鬓斑白的演奏者却依然深情专注,不以为然,莫扎特的音乐是萨尔兹堡的密码,只给能懂的人听。
  在萨尔兹堡老城,莫扎特的“身影”更是无处不在,拉着小提琴的乐手、打扮成莫扎特的街头艺人、橱窗里的莫扎特巧克力、明信片上的莫扎特头像、音乐会的目录单、还有色调淡雅的水彩画……他脉脉的眼神,似乎随时随地望向你心里。街头巷尾若有似无的乐音,飘飘荡荡,带着某种特殊的问候钻进耳朵,让人时常有坐下来,静静欣赏的冲动。莫扎特,伟大的“乐神爱子”是萨尔兹堡的代言人。
  嘿,老莫,明黄色你喜欢么?
  萨尔兹堡老城的粮食大街9号,一座明黄色的六层建筑,是历经两百年修葺改造的莫扎特故居。明黄色是一种简单却高调的颜色,因为它总有一种魔力,瞬间抓住你的眼神,不会让你在万千的颜色中无所适从,就像莫扎特的音乐一样,一旦开始,就会爱上。
  如今这里成为对外开放的博物馆,陈列着莫扎特曾经使用过的小提琴、乐谱手稿和一些家书信件。这些曾经与莫扎特亲密接触过的物品,如今成为后人凭吊和瞻仰大师的物件,引人遐思。
  总之在美丽的萨尔兹堡,每个游人都沉浸在莫扎特施下的音乐魔咒里,长长久久,顾自陶醉。如果运气好,赶上一个音乐节,萨尔兹堡人会全城出动,人和人、人和音乐彼此更加亲近,游客也是如此,在莫扎特的音乐中,每个人都能绽放自己,毫无束缚。
  编辑 邱李伟
其他文献
体验了一天的双城记。有一个发现,我所有做过的即兴的事,事后想来都是回味无穷的,所有计划好久的事,最后往往做不成。真的是这样。  现在高铁开通了。到另外一个城市缩短到一小时左右。这周,我就试验了一次这样的双城记。  真正是早上才临时起意的,只是因为想坐火车去岳麓山看看红叶。早八点坐高铁出发到长沙,随到随买票,很方便,高铁因为车次多,人不多,我坐的车厢就几个人,位置可随便选,很清静。一个小时,干点什么
“优胜美地”是一个非常出彩的中文译名。这个位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东部内华达山脉西麓,建于1890年的国家公园,也绝对对得起这个名字。加州最著名的自然旅行家约翰缪尔曾赞叹它
在空气-水膜两相流动试验装置上,利用Malvern粒度分析仪对空心静叶缝隙抽吸和无抽吸条件下的静叶尾迹区二次水滴直径及直径分布进行了测量和分析.结果表明:缝隙抽吸可以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