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心聚力落实“四个转变”撸起袖子干出新业绩

来源 :党的生活·青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trewq1234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年伊始,在全省人民的热切期盼中,省政协十一届五次会议、省十二届人大六次会议相继隆重召开。来自全省各行各业的人大代表和各族各界政协委员,肩负人民重托,依法履行神圣使命,聚焦“四个扎扎实实”重大要求和“四个转变”发展思路,围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设富裕文明和谐美丽新青海总目标,共商发展大计,共绘美好蓝图。
  年年岁岁“会”相似,岁岁年年“意”不同。
  1月15日,青海省第十二届人大六次会议在青海会议中心开幕。青海省代省长王建军作政府工作报告,报告中有希冀,有期许,有承诺,有担当,会场上不时响起阵阵掌声。
  回望2016,我们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在省委的坚强领导下,紧紧依靠全省各民族人民,扎实推进改革发展稳定各项工作,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总体平稳、稳中有进。全省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572.49亿元,比上年增长8%,地方公共財政收入同口径增长8.3%;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9%;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1%;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9.4%,完成了省十二届人大五次会议确定的主要目标任务,实现了“十三五”良好开局。
  数字、指标,见证2016年青海各族人民攻坚拔寨、砥砺前行、奋勇争先的发展历程。
  去年,对青海来说,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
  3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青海代表团参加审议,指导青海工作;特别重要的是8月22日至24日,又亲临青海视察,提出“四个扎扎实实”重大要求,“四个扎扎实实”如一把“金钥匙”,为青海各族人民打开了幸福之门。省委十二届十三次全会提出“四个转变”的全新思路,“四个转变”,蕴含着治青理政的智慧和信心,决心和勇气。无疑成了今年全省“两会”最为重要的热词。
  今年是实施“十三五”规划的重要一年,如何用“四个转变”的思路推动“四个扎扎实实”重大要求落地生根、开花结果,不断开创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局面?
  走出一条绿色崛起之路
  青海是经济小省,在全国大局中GDP占比份额很小;青海是人口小省,青海又是资源大省;青海的独占性优势又在于其独特的地理位置、重要的生态功能区、无法替代的生态战略地位。
  保护好三江源,保护好中华水塔,确保一江清水向东流是青海义不容辞又来不得半点闪失的重大责任。
  毋容置疑,生态优势、生态潜力已为青海未来发展拓展了广阔的空间。
  努力实现从经济小省向生态大省、生态强省的转变,这是青海落实党的十八大提出的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战略的新实践、新要求,是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扎扎实实推进生态环境保护”这一重大要求的战略途径、历史选择、现实需要,是青海服从和服务于党和国家大局的自觉行动,是青海朝着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迈进的总动员。
  在今天,于青海,绿色,已经不只是色彩,更是发展的基因,发展的追求。作为中国西部欠发达省份绿色发展的案例,青海也将以此给越来越重视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的中国,传递出最美声音。
  “在像囊谦這样的国定贫困县和全省特殊类型贫困地区,要致富、要脱贫首要的战略高地就是保护生态环境。”1月15日,谈及要努力从经济小省向生态大省、生态强省转变的发展思路时,省人大代表、囊谦县县长欧格信心满满。
  转变发展方式,追求绿色增长,对此,江源国家公园管理局党委书记、局长李晓南在省十二届人大第六次会议召开的首场新闻发布会上用7大亮点和持续推进的11项重点工作介绍我国首个中央直管国家公园建设进展情况,展现了青海建设生态大省、生态强省的气魄。李晓南说,三江源国家公园建设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实践和典范,是实现从经济小省向生态大省、生态强省转变的必由之路。
  满腔“绿色”情怀的大美青海,正在以独一无二的生态资源优势,在生态保护优先中不断淬炼,努力走出一条生态资源持续不断转化为绿色经济的特色之路。
  以民生改善促进民族团结进步创建
  “青海青,湟水黄,三江源头是我家。民族娃,团结花,兄弟姐妹是一家。汉藏蒙,回土撒,各个民族把手拉。你帮我,我帮他,学校盛开民族花……”正如这首童谣所唱,民族团结进步之花就像金黄的油菜花一样,在青海省广袤的大地上怒放。
  努力实现从人口小省向民族团结进步大省的转变,既是对我省多年来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的有效承接,又是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推动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重大创新。
  多民族、多宗教的禀赋决定了民族团结进步在我省全局工作中的特殊地位。青海虽然人口较少,但多民族聚居,少数民族人口占比高。纵观古今中外,民族工作做好了,则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反之不仅影响稳定,还影响发展。青海联疆络藏,是国家安全的战略屏障,新形势下,青海在全国大局中维护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的战略地位日益凸显。必须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始终把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作为关乎全局、关乎长远的大事常抓不懈、一抓到底。
  民惟邦本,本固邦宁。努力实现从人口小省向民族团结进步大省的转变,必须坚持以各族人民为主体,持续推进民族团结进步先进区建设,持之以恒地落实党的富民惠民政策,持续不断地实施重大民生工程,把各族群众智慧和力量最大限度地凝聚起来,使他们更加自觉地听党话、跟党走。
  2016年,从帐篷到楼房,从牧民到工人,从就医难、上学难到情况得到彻底改善,我省“小财政、大民生”的执政理念,顺应了各族群众的新期待,不但使改革发展的成果真正惠及到千家万户,也探索了欠发达地区改善和促进民生保障的成功之路,为维护祖国统一、加强民族团结提供了有力保障。
  “2017年,围绕‘四个转变’发展思路,我省将实施全面小康同步工程,推动民族地区加快发展。以民族自治州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目标,在项目建设、资金扶持等方面,重点向民族地区和藏区倾斜,加快民族地区同步发展。”省民宗委副主任刘华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新坐标、新蓝图、新路径、新行动,青海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正在开创新的发展格局。
  积极融入国家战略青海大有作为
  “新思路、新实践、新举措、大课题!”在1月16日上午召开的省十二届人大六次会议首场新闻发布会上,谈起“从研究地方发展战略向融入国家战略转变”理念,省发改委党组书记、主任吴海昆如是说。省发展改革委作为全省综合经济管理部门,将更加注重对国家战略的深度研究,坚持自身发力和向外借力并举,在应势而谋、顺势而为、乘势而上上多下功夫,进一步有效拓展我省发展新空间。
  凭高望远,纵览者胜。
  只有站位高远,放眼天下,才能運筹帷幄,决胜千里。努力实现从研究地方发展战略向融入国家战略的转变,是顺应时代潮流、开拓发展空间的战略卓识。
  “青海中关村高新技术产业基地是北京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在北京市外建立的第一个辐射基地。它的发展秘诀,就是跳出青海,放眼全国,主动融入”。海东工业园区管理委员会专职副主任王占恩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开放的中国需要开放的青海,开放的青海蕴含着无限的机遇。
  融入国家战略,要在抓住国家政策机遇、积极争取国家更大支持的同时,必须充分发挥自身主观能动性,推进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把青海的资源优势、集聚优势、后发优势研究透、分析清,与国家战略的对接点找得准、融得进,努力在一些地区、一些领域、一些行业实现合纵连横。
  算好“绿色账”,走好“绿色路”,打好“绿色牌”
  河南蒙古族自治县县委书记韩华是历年以来走上“两会”新闻发布台的第一个县级领导。他激动地说,在经济社会发展中,河南县认真贯彻落实习总书记在视察青海时提出的“四个扎扎实实”重大要求,牢固树立“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的理念,始终将生态文明建设、特色产业培育、创建品牌效益等作为群众增收致富的重要抓手,积极探索推进有机畜牧业产业化、规模化集群效应,探索经济社会发展与自然承载能力相协调、相依存、相促进的循环发展模式,在扎实做好生态保护的基础上追求经济发展,谋划长远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初步实现了扎实有效的生产生态生活良性循环。
  “四个转变”发展思路要求实现从农牧民单一的种植、养殖和生态看护向生态生产生活良性循环转变,河南县的探索完美诠释了这个思路的科学性。
  “要实现从农牧民单一的种植、养殖、生态看护向生态生产生活良性循环的转变,我觉得政府一定要积极引导。政府部门要根据各地不同的情况规划制定政策措施,利用青海独特的高原生态环境,鼓励企业走发展有机农牧业的路子,坚持发展高原特色农牧业。充分利用青海独特的气候资源,巩固强化畜牧业发展。政府应当给种植、养殖户相应的补贴和奖励,引导农牧民走有机和可持续发展之路。此外,政府要进一步加快交通、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让有机农牧产品能运输出去。”政协委员杨慧玲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揆情度理才能切中事理。
  实现从农牧民单一的种植、养殖、生态看护向生态生产生活良性循环的转变,核心在于处理好人与自然、人与生产的关系,目的在于提高人民的生活品质。单一的种植、养殖换不来幸福的生活,被动的看护自然得不到生态文明的发展。因此,必须形成发展与保护生态、保护生态与改善民生良性互动互促的局面。它不仅为農牧业工作确立了方向、析辨出了优势,更让农牧民树起了信心,拥有满满的获得感、稳稳的幸福感。
  2017年是实施“十三五”规划的重要一年,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化之年,也是决胜全面小康社会、推动“四个扎扎实实”落地生根、建设富裕文明和谐美丽新青海的关键一年。
  努力推进“四个转变”是今年工作的重中之重,以“四个转变”的发展思路推动“四个扎扎实实”落地生根开花结果,是我们必须完成的答卷。
  责任越大,挑战越大,使命越光荣。
  一份份真知灼见,力透纸背;一句句中肯建言,鼓舞人心。代表、委员们铿锵激昂的话语、思想碰撞的火花,正汇聚成一股强大的合力,激励我们以“跳起来摘桃子”的主动意识,盯住目标不放松,撸起袖子加油干,用实实在在的成果向党的十九大和省第十三次党代会献礼。
其他文献
高寒缺氧,他30年如一日坚守在矿山建设一线,夙兴夜寐、鞠躬尽瘁;大灾面前,他义无反顾敢于担当,冲锋在前;作为企业纪委书记,他严守纪律忠诚干事,严以用权干净干事;他全心全意服务员工,一心一意办好实事,诚心诚意排忧解难,真心实意奉献;他情牵藏胞,珍视牧民赖以生存的每寸草山,用实际行动兑现在开发中保护,在保护中开发的和谐发展理念,他积极主动参与企业及属地政府组织的“精准扶贫”和“爱心帮扶”,在为民谋利上
期刊
“狂妄自大,自命不凡,没有党员意识,没有党纪观念,必然会走上违纪违法之路。”  齐鲁工业大学原党委书记徐同文的狂,是众人皆知的。  他颠倒自己与党组织、广大干部群众的关系,把任职期间高校的发展成果都记在自己身上。还经常以“大学之父”自居,热衷于演讲、作报告、登报纸、上电视,组织班子为自己著书立传,宣扬功绩。  2014年4月28日,徐同文因涉嫌严重违纪被山东省纪委立案调查。经查,徐同文利用职务便利
期刊
环境是资本,生态出效益。当绿色成为人民幸福生活的底色,青海才能更加和谐美丽。  理念越坚定,行动就越有力。建设“天蓝、地绿、山青、水秀”的绿色家园,青海已然迈出大步。  三江源的守护者们秉承着传统,埋头于筑牢国家重要生态安全屏障的实干中。通过多年持之以恒的保护建设,三江源头“千湖美景”归来,动植物类种群数量增加,广袤草原又现青山绿水、湖泊交织辉映的美丽景色。  今年,省委、省政府对全省生態保护工作
期刊
纳兰性德,本名成德,字容若,清初著名滿族词人。纳兰性德(以下简称纳兰)勤于笔耕,在其短暂的31年的人生岁月中创作了大量的作品,诗、词、文、书法等方面都有很高造诣,代表作是《通志堂集》。  诗为真情何宗唐宋  《庄子?渔父》云:“真者,精诚之至也,不精不诚,不能动人……是所以贵真也。”老庄哲学中的这种“贵真”思想对历代文学创作产生了重大影响。  纳兰十分看重诗词创作中的真实性,他认识到这份“真”不仅
期刊
刚刚闭幕的省十二届人大六次会议和省政协十一届五次会议,是在实施“十三五”规划承上启下之年召开的重要会议,是民主、团结、和谐、务实的大会,凝聚了共识,提振了信心,确定了2017年青海经济社会发展的各项工作,对于进一步推动“四个扎扎实实”落地生根、建设富裕文明和谐美丽新青海具有重要意义。当前,摆在我们面前最重要的政治任务,就是集中精力把“两会”精神学习好、贯彻好、落实好,凝聚起新青海建设的强大合力。 
期刊
1月22日,省委书记王国生以普通党员的身份参加所在的省委办公厅常委办党支部组织生活会,和大家面对面谈心,零距离交流。  这次组织生活会通报了2016年度支部工作开展情况,大家围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对照《准则》《条例》和“四讲四有”合格党员标准,联系实际,查找问题,出于公心指問题,直截了当提意见,深入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会议从上午九点开到中午十二点半。  王国生边听边记,联系自己的工作经历与大家
期刊
深入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  为深入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省环保厅、商务厅、体育局和省供销联社以党课辅导的形式,启动“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传达学习中央和省委“两学一做”重要精神和指示,要求广大党员牢记党员身份,深入学习党章党规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立足岗位踏实干事、建功立业,做到在学习上求真知,行动上有标尺,真正把“学”的成果、“做”的实践体现到本职工作上。【青组】  认真贯彻中央
期刊
他是“最美青海人”“青海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是西北五省警务协作区特警“比武勇士”“见义勇为模范”。从警8年来,共抓获扒窃、诈骗等各类犯罪嫌疑人210余名,为百姓挽回经济损失20余万元。他就是青海省西宁市公安局特警支队一大队中队长王建军。  第一眼看到王建军,剑眉、星目、寸头,精瘦的外形、严峻的表情,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偶然间微微一笑,既亲切又有警察的敏锐。面对这个刚刚跨过而立之年的警察,我
期刊
"两学一做"具体学什么?除了党章党规外,每个党员要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的重要思想,认真学习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为此,综合梳理了习近平总书记相关论述的一部分书籍,供广大党员干部参考学习。治国理政《习近平关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论述摘编》简介:这本书的内容,摘自习近平同志2012年11月15日至2013年11月2日
期刊
“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不论时代发生多大变化,不论生活格局发生多大变化,我们都要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紧密结合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扬光大中华民族传统家庭美德,促进家庭和睦,促进亲人相亲相爱,促进下一代健康成长,促进老年人老有所养,使千千万万个家庭成为国家发展、民族进步、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点。”2015年2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春节团拜会上的讲话字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