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幼儿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来源 :教育大视野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j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新时代条件下,人才培养需要新的特点,创新人才的培养作为新世纪对我国教育的期望要求,已经成为人们的共识。没有怀疑创新,科学就停滞不前;没有批判,科学就不能成为万古不变的教条,如果没有对“物种不变之论”的批判,就不可能有达尔文进化论的创立。培养优秀人才,本该从幼儿打好基础。
  1.培养幼儿创新意识
  关心保护好幼儿的好奇心、创造性和积极性,与幼儿建立亲密无间的感情,给他们充分的发表意见的空间,大胆提出问题的机会,说错了也没关系,让他们可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有选择地进行各种活动,在自主活动中激发创新意识,感受到创造的快乐。
  2.引导幼儿积极探索
  尽管幼儿的尝试探索行为常让大人忍住不禁,但孩子丰富的内心有一套自己的逻辑,其中也有其合理之处,教师不能简单地加以斥与禁止,应详细了解他们尝试行为的实质最想了解什么,体验什么,探索什么,然后有针对性地为他们提供适宜的条件,并在活动中引导启发,培养他们探索精神与创新意识。
  3.鼓励幼儿“异想天开”
  儿童的作品哪怕是微不足道,甚至幼稚可笑的,只要有益于发展创造性思维,就应当受到赏识和鼓励。如教师讲星星的故事,他们会提出让老师带他们去看看星星,教师说星星很远,去不了,幼儿说可以坐火箭,可以坐飞船去,他们的想法虽不切合实际,但其中有创新的思想火花,要加以赞扬、鼓励和引导,这样幼儿创新意识就会逐渐强烈起来。
  4.在实践中培养幼儿的创新能力
  幼儿在获取了丰富的、真实的、清晰的表象基础上,创新意识才能得到培养,平时大胆的色彩的、鲜艳的、真实清晰的图案和照片,为老师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创造了条件,我们应充分利用这一有利条件,引导幼儿做到观察仔细、有序、持之以恒、养成习惯。
  培养创造素质是时代进步的呼唤,也是幼儿身心发展的需要,创造意识和实践能力是21世纪人才最重要的数字,是人才综合素质的集中表现,教师要透过那些令人不快的违反纪律,添加麻烦、捣乱的消极现象,引导他们的积极和可贵的探索动机,不要把创造型人才扼杀在摇篮之中。
  
  收稿日期:2008-6-20
其他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