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20世纪中期以来中国国际收支双顺差不断扩大,这是全球经济失衡背景下中国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具体表现,在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中国的国际收支状况与全球经济失衡联系密切。
关键词:世界经济失衡;双顺差;经常项目;资本和金融项目
一、全球经济失衡的概念
全球经济失衡是指:一国拥有大量贸易赤字,而与该国贸易赤字想对应的贸易盈余则集中在其他一些国家。拉托还指出,当前全球经济失衡主要表现为美国经常账户赤字庞大、债务增长迅速,而日本、中国和亚洲其他主要新兴市场国家对美国持有大量贸易盈余。
当前的世界经济失衡并非美国货物与服务贸易的总体失衡,而是美国与其主要贸易伙伴的货物贸易的结构性失衡,以及由此引发的主要经济体在资本流动、储蓄与投资上的失衡。
二、我国国际收支双顺差现状
自1994年至2008年底,除了1998年资本与金融账户出现了短暂的逆差外,我国双顺差现象已持续了15年。
我国的持续双顺差现象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1994年至1997年,双顺差规模基本平稳,有缓慢增加之势。
第二阶段,1998年至2000年,双顺差数额明显下降,下降幅度明显,这三年的双顺差规模仅有1997年的40%左右。
第三阶段,2001年2008年,双顺差的规模开始大幅上升,到2008年底,我国双顺差累计规模已经达到2.0308万亿美元。
三、全球经济失衡与经常项目顺差
90年代中期至今,中美贸易双边贸易迅速全面发展,中国经常项目顺差不断扩大。
中国经常账户顺差的主要来源是贸易账户顺差,而贸易账户顺差的主要来源是货物贸易。经常账户顺差的这种结构是新一轮国际分工后,制造业迅速发展的必然结果。随着国际生产网络的发展,加工贸易在发展中国家占据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加工贸易的特点决定了中国在价值链条中的角色是加工者和组装者,中国在价值链条中的这种角色决定了加工贸易必然创造贸易顺差。特别是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随着资本、劳动力等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的流动愈加便捷,美国等发达工业化国家出于比较优势和在全球配置资源的需求,将制造业链中的低附加值部分向低成本国家转移,而以中国为代表的亚洲新兴市场国家凭借劳动力的比较优势和优越的投资环境,成为了制造业的终端,中国成为了新的全球制造业基地,中国经济实现了出口拉动型的持续高速发展。而美国经济的特点是高消费支持经济增长,在中国制造的最终产品销往美国,形成了大规模进出口贸易。在贸易过程中,中美双方的贸易互补互利,各自依靠其比较优势获利,反过来又拉动贸易规模不断扩大,如此形成的贸易螺旋结构促发了中美持续扩大的贸易不平衡,构成了全球经济经常项目失衡的基本格局。
中国对于欧美存在贸易顺差,但中国对于许多亚洲国家却存在贸易逆差。中国对欧美市场的贸易顺差中,有一部分是其他国家贸易顺差的转移,即使中国改变了贸易条件,劳动力成本提升,或是人民币升值,只会引起制造业在发展中国家布局的变化,而不会改变亚洲新兴市场国家对欧美市场贸易顺差的总体趋势。
四、全球经济失衡与资本和金融项目顺差
1.外国直接投资是中国资本与金融账户顺差的直接原因
中国的资本和金融账户顺差的主要来源是外国直接投资。在改革开放初期,中国处于资本稀缺状态,这是由中国特殊的发展过程决定的——中国没有经历积累原始资本的资本主义阶段。而要实现经济快速的发展,需要大量的投资,而此时我国的储蓄水平也不高,远远满足不了急速扩张的投资需求,这就需要大量引进外资。正式基于对外来资金的大量需求,我国采用了吸引外国直接投资的引资策略。90年代以来,我国的外国直接投资逐年增加,从1991年的44亿美元增加到了2008年的1478亿美元。不断涌入的外国直接投资是我国资本与金融账户的持续逆差直接原因。
2.外国直接投资的流入促进了中国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发展
出口贸易的迅速发展对中国经济的增长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外资的大量引入丰富了我国的资本资源,但由于中国拥有的巨大的劳动力资源,足以吸收大量的资本,因此我国出口商品中资本要素的比重并没有表现出相应比例的增长,反而由于资本大量流入劳动密集型产业,“匹配”了足量的劳动力资源,表现为出口更多的劳动密集型产品。
外国直接投资的流入,一方面导致了中国资本和金融项目顺差的持续增大,另一方面美国等发达国家出于比较优势的考虑,将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到中国,这既是全球经济失衡形成的主要原因,也是结果。
3.非外国直接投资的流入
在全球经济失衡的背景下,特别是中国双顺差的持续扩大给人民币带来了巨大的升值压力。出于人民币升值的预期。大量国际游资流入我国。全球经济失衡导致的人民币升值预期使境外热钱在利益驱动下不断涌入中国,一定程度上加剧了我国资本与金融账户顺差,导致了我国外汇储备过度积累,反过来又进一步加剧了全球经济失衡。
经过分析,我们可以看到,中国国际收支持续双顺差与经济全球化和新一轮国际分工联系相关,独立的看双顺差是片面的,要将其放到全球经济失衡的背景下去分析。中国的双顺差是全球经济失衡的一部分,要实现全球经济失衡的调整不会只是几个国家的努力就能做到,而需要世界各国承担起自己的责任,进一步合作,才能走上世界经济均衡发展之路。
关键词:世界经济失衡;双顺差;经常项目;资本和金融项目
一、全球经济失衡的概念
全球经济失衡是指:一国拥有大量贸易赤字,而与该国贸易赤字想对应的贸易盈余则集中在其他一些国家。拉托还指出,当前全球经济失衡主要表现为美国经常账户赤字庞大、债务增长迅速,而日本、中国和亚洲其他主要新兴市场国家对美国持有大量贸易盈余。
当前的世界经济失衡并非美国货物与服务贸易的总体失衡,而是美国与其主要贸易伙伴的货物贸易的结构性失衡,以及由此引发的主要经济体在资本流动、储蓄与投资上的失衡。
二、我国国际收支双顺差现状
自1994年至2008年底,除了1998年资本与金融账户出现了短暂的逆差外,我国双顺差现象已持续了15年。
我国的持续双顺差现象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1994年至1997年,双顺差规模基本平稳,有缓慢增加之势。
第二阶段,1998年至2000年,双顺差数额明显下降,下降幅度明显,这三年的双顺差规模仅有1997年的40%左右。
第三阶段,2001年2008年,双顺差的规模开始大幅上升,到2008年底,我国双顺差累计规模已经达到2.0308万亿美元。
三、全球经济失衡与经常项目顺差
90年代中期至今,中美贸易双边贸易迅速全面发展,中国经常项目顺差不断扩大。
中国经常账户顺差的主要来源是贸易账户顺差,而贸易账户顺差的主要来源是货物贸易。经常账户顺差的这种结构是新一轮国际分工后,制造业迅速发展的必然结果。随着国际生产网络的发展,加工贸易在发展中国家占据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加工贸易的特点决定了中国在价值链条中的角色是加工者和组装者,中国在价值链条中的这种角色决定了加工贸易必然创造贸易顺差。特别是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随着资本、劳动力等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的流动愈加便捷,美国等发达工业化国家出于比较优势和在全球配置资源的需求,将制造业链中的低附加值部分向低成本国家转移,而以中国为代表的亚洲新兴市场国家凭借劳动力的比较优势和优越的投资环境,成为了制造业的终端,中国成为了新的全球制造业基地,中国经济实现了出口拉动型的持续高速发展。而美国经济的特点是高消费支持经济增长,在中国制造的最终产品销往美国,形成了大规模进出口贸易。在贸易过程中,中美双方的贸易互补互利,各自依靠其比较优势获利,反过来又拉动贸易规模不断扩大,如此形成的贸易螺旋结构促发了中美持续扩大的贸易不平衡,构成了全球经济经常项目失衡的基本格局。
中国对于欧美存在贸易顺差,但中国对于许多亚洲国家却存在贸易逆差。中国对欧美市场的贸易顺差中,有一部分是其他国家贸易顺差的转移,即使中国改变了贸易条件,劳动力成本提升,或是人民币升值,只会引起制造业在发展中国家布局的变化,而不会改变亚洲新兴市场国家对欧美市场贸易顺差的总体趋势。
四、全球经济失衡与资本和金融项目顺差
1.外国直接投资是中国资本与金融账户顺差的直接原因
中国的资本和金融账户顺差的主要来源是外国直接投资。在改革开放初期,中国处于资本稀缺状态,这是由中国特殊的发展过程决定的——中国没有经历积累原始资本的资本主义阶段。而要实现经济快速的发展,需要大量的投资,而此时我国的储蓄水平也不高,远远满足不了急速扩张的投资需求,这就需要大量引进外资。正式基于对外来资金的大量需求,我国采用了吸引外国直接投资的引资策略。90年代以来,我国的外国直接投资逐年增加,从1991年的44亿美元增加到了2008年的1478亿美元。不断涌入的外国直接投资是我国资本与金融账户的持续逆差直接原因。
2.外国直接投资的流入促进了中国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发展
出口贸易的迅速发展对中国经济的增长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外资的大量引入丰富了我国的资本资源,但由于中国拥有的巨大的劳动力资源,足以吸收大量的资本,因此我国出口商品中资本要素的比重并没有表现出相应比例的增长,反而由于资本大量流入劳动密集型产业,“匹配”了足量的劳动力资源,表现为出口更多的劳动密集型产品。
外国直接投资的流入,一方面导致了中国资本和金融项目顺差的持续增大,另一方面美国等发达国家出于比较优势的考虑,将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到中国,这既是全球经济失衡形成的主要原因,也是结果。
3.非外国直接投资的流入
在全球经济失衡的背景下,特别是中国双顺差的持续扩大给人民币带来了巨大的升值压力。出于人民币升值的预期。大量国际游资流入我国。全球经济失衡导致的人民币升值预期使境外热钱在利益驱动下不断涌入中国,一定程度上加剧了我国资本与金融账户顺差,导致了我国外汇储备过度积累,反过来又进一步加剧了全球经济失衡。
经过分析,我们可以看到,中国国际收支持续双顺差与经济全球化和新一轮国际分工联系相关,独立的看双顺差是片面的,要将其放到全球经济失衡的背景下去分析。中国的双顺差是全球经济失衡的一部分,要实现全球经济失衡的调整不会只是几个国家的努力就能做到,而需要世界各国承担起自己的责任,进一步合作,才能走上世界经济均衡发展之路。